赵熹:立足航天科研 拥抱星辰大海

2023-09-11 06:38王花
科学导报 2023年60期
关键词:镁合金成形山西省

王花

电镜室位于实验室的一角,室内配备国内外先进的扫描电镜,工作台上整齐摆放着制备好的式样、测量工具和工作笔记,赵熹教授和他的团队正在分析航天某装备结构件式样组织形貌,调整工艺参数,以决定构件的性能,从而让构件更强,令装备更好……8月12日记者走进中北大学国防科技复杂构件挤压成形创新中心看到这样的场景。

赵熹,中北大学航空宇航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省创新团队带头人,山西省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国防科技创新团队”方向带头人,国家一流专业负责人,山西省一流课程负责人,担任镁合金等三个专业委员会委员,以及四个学报的编委。近年来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1项,国防科工局军品配套科研项目1项,军委科技委区域创新重点项目1项,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课题1项,山西省重点研发重点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项目4项,近五年纵向科研到款1400万。在“IJP”“JMA”“IJF”“JAC”“MSEA”“塑性工程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发表文章60余篇。授权专利30项,牵头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

“赵熹教授是一个精益求精的人,在一次承担某型号研制任务的时候,性能已经很接近要求,团队成员都认为已经可以交差了,赵熹坚持说不可以。”团队成员任贤魏副教授说,“‘性能差一点,也可能引起灾难性后果,我们一定要把国家交给的任务完成好,把好的材料做成优良的装备用上去,星辰大海、使命必达,这是我们人生最大的骄傲。赵熹当时这么说。接下来就是带领团队推倒重来,每一个工艺环节都做到极致,终于在产品性能稳稳地高出指标要求后,赵熹脸上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说起科研经历,赵熹教授有些兴奋。科研初期,由于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等原因,军工企业生产的弹体毛坯“傻大黑粗”,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存在生产效率低(40%)、品率低、生产成本高等问题,急需突破精确控制成形关键技术。经过5年时间研发,他建立了弹体毛坯温挤压成形理论,发明了以辊挤-引伸成形为核心的弹体毛坯精密成形成套技术及装置,实现了我国弹箭关重件的高效、洁净生产。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赵熹意识到轻量化是交通运输、武器装备和航空航天等行业进一步提高性能、减少能耗最迫切的需求,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综合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而轻量化主要依靠铝、镁等轻质材料的应用,然而轻质合金性能差不能满足使用需求,此外材料难变形,制备需求的大型复杂构件难上难,制约了装备发展进程。对此赵熹提出进行从材料到工艺再到服役的全链條开发,经过10年攻关,提出了低静水压力成形理论,构建镁合金大型构件省力均匀成形、铝合金复杂构件整体成形镁合金成形两大技术体系,主持研制了大型稀土镁合金锥形壳体,减重20%以上,射程提升10%以上,成为某战略装备轻量化首选方案,已在航天一院建立生产线。主持研制的高强耐热镁合金异形舱体,应用于航天二院某防御性型号,为高强耐热镁合金在航天型号中的大范围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航空宇航学院最年轻的教授博导,航空航天系主任赵熹从未停止科研的步伐,经常带领团队加班至深夜,周边同事都认为:“他已经这么成功了,没必要再这么拼了”,但是赵熹讲到支撑他继续努力奋斗的支柱来源于他所在国防创新团队秉承的太行精神,面对同事们的劝解,赵熹是这样说的:“我的导师张治民教授哈工大毕业以来已经扎根中北30年,老先生近70岁高龄,仍在带领团队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我们年轻人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谈及未来,赵熹教授说:“我将继续带领团队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瞄准航空航天制造国际发展前沿,开展基础研究,突破共性关键技术和工程应用难题,打造一支国际领先的创新团队,深耕制造,服务航天。”

猜你喜欢
镁合金成形山西省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MFC2019首届汽车冷弯(滚压与拉弯)成形技术论坛成功举办
CR1 500HF热成形钢开发及应用
法兰轴零件的冷挤镦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
先进镁合金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在沪召开
人生若只如初见
山西省大水网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AZ91D镁合金磷酸盐转化膜的制备与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