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印学史研究述略

2023-09-14 14:26张轩朱惠龙
中国书法 2023年7期

张轩 朱惠龙

关键词:《中国书法》 印学史 印章旧制 印学体系

按照沙孟海《印学史》的划分,完整的印学史研究包括“印章旧制”和“印学体系”两大部分,实际上也就是实用印章与篆刻艺术两方面的内容。从近十年来《中国书法》相关印学专题来看,学界在这两方面均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因此,我们也有必要对其进行一番回顾与反思。

印章旧制方面的研究

关于古玺、汉印的研究

徐畅《商晚三玺的再探讨》对《邺中片羽》中收录的三方商玺的相关研究进行了一番梳理与讨论,认为三方商玺实为佩印之雏形。何连海《安阳殷墟一号铜印印文初考》对一九九八年秋安阳市水利局院内出土的殷商一号铜印的印面构成作出解析,认为该印是图文合构印。辛尘《先秦古玺的艺术研究》对先秦古玺的艺术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玺中求印”的基本观点和要求。[1]袁文龙《齐玺风格的划分方法》以齐玺为例,对影响玺印风格的因素及各因素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齐玺风格划分的方法。贺琛《楚系“摹玺篆”:楚玺文字形变因素的固定化》通过分析楚玺文字的形变规律,总结出楚玺文“玺化”的三种程度。

孙家潭《新发现“夏骑”烙马印考》对传世的几方烙马印作了梳理,进而对其所藏的“夏骑”烙马印的印文与时代也作了相关思考与推断。李银德《高祖故里玺印新资—西汉楚国出土玺印概览》介绍了徐州出土西汉印章的大致情况。邢艺凡、李生兰《狮子山楚王陵出土残官印概述》对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残官印进行了分类概述,亦论及其破碎之成因。赵艺《谈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残破汉印》重点讨论了“残破”在印章审美中的价值与意义。杨斌《狮子山楚王陵汉印“形式美”探赜》认为狮子山楚王陵汉印的整体风格平和雅正,但在统一中又蕴含讲求变化的形式美。魏镇《论汉代臣字印性质》探讨了汉代臣字印的性质与功用,认为其虽是私印属性,但却有一定官印的性质。

关于古代封泥、印陶的研究

孙慰祖《论封泥本体研究的拓展》通过对封泥本体形态的归纳,提炼出四种基本类型,并讨论了封泥的断代与辨伪等问题。孔品屏《战国印与秦汉玺—从封泥看“玺、印”自名的演变》探讨了战国“印”的出现以及秦汉魏晋时期王玺、王印的演变。陈根远《秦封泥的价值与意义》着重探讨了秦封泥在研究秦汉官制、地理等方面的价值与意义。吕健《汉代封泥的类型学考察》将考古出土的汉代封泥分为七种大的类别,并论述了汉代封泥文字风格的演变与发展。刘妍、翟晓悦《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封泥》介绍了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封泥的基本情况。刘德武《从“黄神越章”到“黄神使者章”封泥的再认识》对“黄神越章”一类“宗教印”封泥进行了梳理与考证,并将其分为“神衹尊号”“神衹使者”“符文”三类。[2]朱惠龙《秦戳印陶文的印学与艺术价值》指出了秦戳印陶文在“补秦印、秦封泥之缺误”以及“探古代印章之源流”方面的印学价值,并对其艺术风格与艺术价值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于宋元以来实用印章及域外印章的研究

朱琪《物形印章的起源、發展和转捩—以宋元时期古器物形印章和书刻牌记为中心》认为宋元私人押印中的物形呈现世俗化的趋势,而书籍的牌记所用物形仍延续高雅的风格。何效义《元青瓷押印考》对新出土的一批元代青瓷押印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类与考究。孙慰祖《八思巴字印系的特征及其社会融入》阐述了蒙元印系的发展状况,认为八思巴字印系的完备程度及其与汉族玺印传统的社会融入程度在印史上均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周凹凸《晚清民国铜印及其印钮的特殊性》论述了明清以来文人介入之后铜印的发展情况,并梳理出明清及民国时期的铜印世家和铜印师傅。

韩回之《印章的起源流传和中国古玺的崛起》认为印章起源于叙利亚和安纳托利亚西南部,来自中亚的文化和印章可能是中华古玺的滥觞。尚磊明《萨珊王朝印珠试论》梳理了萨珊王朝印珠传承的三种传统脉络,介绍了它的形态、材质与工艺,并对其印面的图案题材进行了分类与阐释。姜熊烽《“丝印”来源释疑》一文分析了日本室町时期“丝印”的形制及铸造特征,认为“丝印”是经朝鲜半岛萌芽最终定格并发扬于日本的一种模仿唐风又融入本民族风貌特色的印章。

印学体系方面的研究

关于宋元时期篆刻艺术及出土明代文人印章的研究尚磊明《宋代传抄古文印章考论》对传抄古文印章的兴起、兴盛、发展与动因进行了考察,认为传抄古文入印始于唐而兴盛于宋,与宋代金石学的兴盛、文人的推动、印章形式、内容及字体的扩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顾工《关于『方寸铁』》对元代印人朱珪和卢奂的相关印学活动分别进行了考证,并结合文献对『方寸铁』的解释作出梳理与考辨。

蔡卫东《无锡顾林墓出土明代流派印实物考述》介绍了顾林墓出土的十九方印章的基本情况,认为其中四方何震所刻印章应是其可靠的篆刻实物标准件;对其中一方边款刻有『苏应制篆』的印章进行相关考证,断定该印为苏宣所刻,『应制』乃苏宣之名;对詹濂及其篆刻也作出了相关考证与探究。朱琪《明代王锡爵墓出土印章及其相关印学思考》对王锡爵其人其印以及其家仆何通的篆刻艺术成就进行了相关考证与评价,并由此认为明代中晚期文人篆刻的印材选择仍是硬质材料与软质印石并用的阶段;对当时殉葬用印与相关丧葬习俗之关系也作出了推测。

关于明清以来文人篆刻、印人群体及印风的宏观研究

孙慰祖《明清文人篆刻的兴起与流派繁衍》从石章时代与篆刻艺术的发育切入,论述了明清时期的印人流派以及印风的传播与演变。朱琪《明代中期篆刻家钩沉与“前流派篆刻”概念的构建—以李东阳、乔宇、徐霖为中心的印史思索》对明中期李东阳、乔宇、徐霖的篆刻史实进行了稽考,并探讨了李东阳用印对文彭篆刻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前流派篆刻”的新概念。[4]刘方《明万历篆刻的兴盛及其流派》从地域经济、文化环境、印人群体等方面论述了明万历时期篆刻艺术的兴盛及流派的形成与发展。孙志强《晚明徽州吴氏印人与印学活动考论—以休宁商山吴氏、歙西溪南吴氏为中心》考证了晚明徽州吴氏印人及其印学活动,并由此探讨了宗族网络、地域风气与印学发展之间的关系。王小飞《明人篆刻残崩与书法涨墨比较》从艺术眼界和“尚奇”的审美理想等方面着手,对明代篆刻残崩与书法涨墨这两大艺术风气的形成进行了比较研究。汤永志《清代隶书印款艺术》认为清代篆刻中隶书边款名家辈出,佳作迭现,与当时的篆刻和隶书中兴有关。诸葛慧《西泠八家的篆刻艺术成因及其影响》介绍了西泠八家的篆刻艺术成就,并对其成因及影响作了简要的分析与评价。邝以明《近现代岭南篆刻流派的更迭与发展》将近现代岭南篆刻分为三大流派,并从学校教育、社团与展览、媒体传播等方面探讨了岭南篆刻走向近代的发展优势。

关于明清篆刻家及其作品的研究

盛诗澜《何震白文印的形式特征—从无锡博物院藏何震印说起》分析了何震的篆刻艺术风格,并对无锡博物院所藏何震印章作了进一步的判断与评价。赵逸群《明代何震“芳草王孙”印受主考》对何震所刻“芳草王孙”印及其受主安绍芳进行了相关的考证与梳理。彭飞《苏宣的生平交游与篆刻五题》对苏宣的生平、交游以及新近出土的相关印章进行了考证与论断。公丕普《“朱简草篆入印”说辨析》认为“朱简草篆入印”之说与史实不符,当为伪论。

潘福增《丁敬书法篆刻艺术渊源试析》论述了丁敬金石文字之学的修養对其书法篆刻艺术的影响。梁少膺《丁敬“碎刀”与浙派篆刻考察》考察了丁敬篆刻刀法的渊源及浙派篆刻艺术的形成与发展。方小壮、杨奕婷《蒋仁客居扬州考》考证了蒋仁客居扬州的原因以及较为具体的时间。孔品屏《上海博物馆藏黄易篆刻简述》介绍了上海博物馆所藏的四十五方黄易篆刻作品的情况。杨国栋《铁笔不让丁老》对黄易的篆刻艺术进行了概括与评价,认为黄易的篆刻标志着浙派印风的成熟。

吴林《汪启淑其人其艺考略》考证了汪启淑的生平,评价了其书法与篆刻艺术的成就,并对其编辑出版的印谱进行了梳理与考证。

秦金根《从邓石如所刻名号印观其游学与交谊》以邓石如所刻名号印为线索,考察了邓氏主要生平事迹与交游情况,并大致梳理出其书法篆刻艺术的发展轨迹。

童衍方《徐三庚的萍踪交友、篆刻与书法》结合徐三庚的相关篆刻作品对其交游情况进行了一番考察,对其书法艺术的风格与成就也作出相应的探讨与评价。孙慰祖《徐三庚印风的形成及其特色》分析了徐三庚印风形成的原因,对徐三庚篆刻“新体”的艺术特色也作出较为公允的评价。张炜羽《徐三庚早岁虞山印踪及其晚年在沪弟子》根据清代顾湘所辑印谱考证了徐三庚早年的印学活动,亦对其晚年在沪所收弟子进行了考证。谢安辉《徐三庚篆刻符号的文化索隐》探讨了徐三庚在时风基础上所形成的独特的印面符号,并揭示了其中所蕴含的民俗寓意。冯磊《用刀如笔 纵横遒逸—新见徐三庚拟黄易切刀法印作》结合天一阁所藏徐三庚篆刻作品,论述了徐氏对黄易切刀法的学习与推崇。

辛尘在《善于继承 可言出新—赵之谦“印外求印”给当代印坛的启示》一文中指出赵之谦继承传统乃是以出新为旨归,其所倡导的“印外求印”启发了后世篆刻家如何出新。孙慰祖、张钰霖《赵之谦的生平与篆刻艺事》论述了赵之谦的生平及重要的篆刻艺术活动。邹涛《赵之谦无年款篆刻年代考》对数十方赵之谦篆刻作品的年代进行了考证。

叶磊、朱孝利《高心夔篆刻与交游探赜》结合相关材料,探讨了高心夔的篆刻艺术与交游情况。

邹涛《吴昌硕:篆刻先行》论述了吴昌硕在篆刻艺术上的贡献。辛尘《吴昌硕的篆刻人生》从文人士夫与工匠印人两个层面分析了吴昌硕的艺术观念,并将其篆刻人生分为四个阶段。桑椹《吴昌硕与闵泳翊的篆刻艺术交游》考察了吴昌硕与朝鲜显胄闵泳翊交游的时间,对吴昌硕为闵氏所刻印章数量及吴昌硕篆刻中的代刀问题亦有所讨论。沈乐平《吴昌硕篆刻的分期与艺术风格》以吴昌硕居住地为界定标准,将其篆刻风格分为了四个阶段,并对其独特的篆刻艺术风格进行了分析与概括。贺贵富《刀拙而锋锐 貌古而神虚—吴昌硕篆刻刀法探析》认为吴昌硕写意性的刀法在创作中有其独特的主体性地位。朱琪《吴昌硕对近代印坛的影响》结合陈浏对吴昌硕的相关评价,较为辩证地讨论了吴昌硕在近代印坛上的地位和影响。

李刚田《黄士陵的篆刻艺术》论述了黄士陵篆刻艺术的师承、发展及艺术特色。野天《从黄牧甫篆刻边款看其青年时期行迹与应酬》通过黄牧甫的几则篆刻边款探究了黄氏青年时期的行迹,分析了其交往与应酬的复杂性。唐存才《黄士陵生平及艺术史料研究四则》围绕四件与黄士陵有关的艺术作品展开了与其生平事迹和艺术生涯相关的研究。蔡显良《从“粤派”“黟山派”看黄牧甫的影响》论述了清代岭南地区由“粤派”到“黟山派”的印学发展情况,并梳理了黄牧甫篆刻艺术的传承脉络。谢光辉《黄牧甫旅粤印事始末》对黄牧甫旅居广州时期的印事活动与艺术成就进行了考察和评价。舒鸣《黄士陵岭南交游补证》将黄士陵在岭南的交游圈分为四类,对以往研究中较少被关注到的人物及相关印学交游活动进行了考证。聂子欣《黄士陵篆刻中的几何元素探析》举例分析了黄士陵印面章法及字法当中的几何元素。

关于民国以来篆刻家及其作品的研究

童衍方《雄强豪迈开生面—来楚生书法篆刻刍议》论述了来楚生书法篆刻艺术的师法渊源及风格特征。唐存才《来楚生肖形印风管窥》讨论了来楚生在肖形印方面的艺术特色与成就。舒鸣《来楚生的“以隶入印”》探讨了来楚生篆刻中的“隶法”与“隶意”问题。

诸文进《陈巨来篆刻艺术综论》论述了陈巨来篆刻的师承关系、取法路径、艺术风格及主要成就。陈俊堂《陈巨来的书画篆刻圈交游》依据相关文献梳理了陈巨来的书画篆刻交游。金恺承《陈巨来与民国沪上名家的交往》论述了民国时期陈巨来与寓居上海的一些书画名家及同辈篆刻家的交往与互动。赵辉、赵广清《陈巨来与施蛰存》对陈巨来为施蛰存所治印章进行了鉴赏与评介,并介绍了二人的交往情况。叶梅《陈巨来篆刻语言探究》对陈巨来治印墨稿和印蜕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其篆刻艺术的风格特征及成因。冯立《陈巨来元朱文印宗法问题》探讨了陈巨来元朱文印的师法渊源问题,认为他除师承赵叔孺之外,还“转临”历代元朱文印。宋立《陈巨来的“仿印”手段》从集字、章法、形制等方面论述了陈巨来的“仿印”手段。宋雪云鹤《陈巨来润例拾遗》以陈巨来的篆刻润例为线索,将其篆刻生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并重新审视了他在海上印坛的地位。

李永忠《王福庵书刻的审美态度和治生表情》探究了王福庵书法篆刻的艺术特色及其不同作品的润例情况,认为他在治生过程中表现出的安静与其书法篆刻审美态度相一致。

郑志群《朱复戡篆刻艺术的多元支撑》从朱复戡成长的文化环境、取法路径、艺术观念、学养人格等方面论述了其篆刻艺术独特风格的形成因素。

结语

从上述研究成果来看,传统的印学史研究重心并未改变,关于古玺、汉印、古代封泥以及明清篆刻名家的研究占有较大比重。除此之外,研究者还将目光投向了域外印章和民国以来的篆刻名家,从而拓展了研究的广度。另外,由于《中国书法》杂志社组稿时往往会结合学界最新的研究热点,所以其策划的相关印学专题也多能反映印学界的研究动态,有关印学史方面的研究亦是如此。在研究的视角、模式、方法等方面,我们亦可以看到一些新的转向,如关注并深入研究考古出土的印章以及运用艺术社会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去考察印人群体、家族及个人的印学活动等。当然,更多的研究仍是遵循固有的模式和路数,缺乏新的理论视野和方法。此外,关于秦印、魏晋南北朝印章、隋唐以来实用印章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弥补和加深。相信随着后续专题的推进和学者们的深耕,印学史的研究必将日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