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记》中叙事者与小说的真实性研究

2023-09-15 21:05翟平丽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0期
关键词:格列佛游记真实性隐喻

【摘 要】作家斯威夫特以主人公格列佛的第一视角,为读者展现了格列佛的奇幻冒险,以及他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所经历的荒诞不经的故事。相比于同时代的《鲁宾逊漂流记》,同样是游记体小说的《格列佛游记》则能让读者产生一种叙事内容更加真实的感觉。本文分析认为,斯威夫特首先为主人公格列佛树立一个“资质平庸的潦倒医生”的普通人设,人物本身就让读者产生一种真实感;然后选择第一人称叙事视角,让读者跟随格列佛进行一系列奇幻冒险,使得看似荒诞的故事也有了一些合理性和真实性。最后,作家斯威夫特还采用了夸张、隐喻等创作手法,以及巧用编者评论的方式,进一步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感,从而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关键词】格列佛游记;第一人称叙事;真实性;隐喻

【中图分类号】I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10—018—03

在小说《格列佛游记》中,主人公格列佛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给读者,作家用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刻画,增强了读者的代入感,让读者以为这就是格列佛真实经历的游记历险。事实上,这篇小说中不仅有格列佛蹚过大海、一人拖拽五十艘敌舰的夸张描写,也有格列佛在大人国与老鼠展开殊死搏斗的荒诞经历,但是仍不妨碍很多读者信以为真。究其原因,在于作家斯威夫特运用了多种方法,将小说里不同国家发生的光怪陆离、荒诞不经的事情,与现实社会中的事件原型进行了联系。读者透过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联想到自身所在的现实社会,以及自己已经经历、正在经历或者是听过见过的事情,从而突出了故事的真实性。

一、第一人称叙事增加故事的真实性

著名叙述学作家米克·巴尔将小说中的“叙事者”分成外在式叙述者与人物叙述者两种类型。前者是指叙事者不在小说的故事情节中,而是站在一种全知视角,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第三人称叙事,其优势在于摆脱了时空限制,能够更加灵活、自由地展现小说中不同人物丰富多彩、曲折离奇的生活;后者是指叙事者身处小说的某个或全部故事情节,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第一人称叙事,其优势在于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有利于突出故事的真实性。像《格列佛游记》《鲁宾逊漂流记》等,都属于典型的使用第一人称叙事的著名小说。

斯威夫特在《格列佛游记》中,使用“人物叙事者”的视角,让观众跟着主人公格列佛进行了一系列的奇幻冒险。首先是来到利立浦特(小人国),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然后又机缘巧合的来到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斯威夫特以细腻的文字、生动的笔触,尽力的让这种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情节与读者所在的真实世界相符合,让读者在陪同主人公格列佛进行一场又一场冒险的同时,也能从中发现与现实社会契合的地方,从而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另外,虽然《格列佛游记》中的小人国、大人国都是虚构的,但是斯威夫特对于格列佛的每一次出海冒险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包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最终的结果等等。在读者看来,这些事情仿佛真实发生一样。

以格列佛第二次出海的经历为例,斯威夫特首先说明了“我”的出海时间是1702年的6月20日;同时详细描述了航行的情况,例如“我”是在唐兹这个地方登上了一条名叫冒险号的商船,此行的目的地是苏拉特。商船的船长是来自康沃尔郡(英国真实存在的一个郡)的约翰·尼古拉斯。在航行期间,“我们”顺利到达了好望角,并进行了水和食物的补给,期间船长得了疟疾,直到3个月后才重新起航。当商船行驶到马达加斯加北面大约南纬5°的地方时遭遇了风暴……这些细致的描写,让很多读者认为这就是小说作者格列佛真实经历的事情。而斯威夫特采用第一人称人物叙述者视角,则将读者代入到了格列佛的角色中,让读者也经历了小说中描述的故事情节,从而让读者更容易相信小说的真实性[1]。

二、普通的主人公给人一种真实感

《鲁宾逊漂流记》与《格列佛游记》都是18世纪初问世的长篇游记类小说,但是作家刻画的人物性格却存在明显差异。鲁滨逊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冒险英雄,而格列佛则是一个资质平庸的普通人。从读者角度来说,他们崇拜英雄,但是英雄距离现实十分遥远,因此读者在阅读《鲁宾逊漂流记》后,会感叹主人公鲁滨逊那种百折不挠、愈挫愈勇的冒险精神;相比之下,格列佛则像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甚至就像我们自己。在斯威夫特的笔下,格列佛虽然是一名外科医生,接受过一定的教育,但是本质上仍然是一个平庸的人。这种“人设”更容易拉近读者与主人公之间的情感距离,也更容易增强读者在阅读小说时的代入感。同时,正是由于格列佛“普通人”的身份,在后来的各种奇幻冒险中,他才会对各种奇特的景象、陌生的事物感到新奇和兴奋。这时作家斯威夫特就必须花费大量的笔墨来详细的描绘、尽可能直观的展示主人公格列佛的所见所闻,让读者可以根据文字描述在脑海里构思出相应的场景,使得这些荒诞离奇的事物增加了一丝“真实感”。

小说开篇介绍了主人公格列佛的身世。“我”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但是学业较好,从剑桥毕业后来到伦敦在一名外科医生手下當学徒。期间用自己的工资和父亲偶尔提供的小额款项购买了大量关于航海、旅行的书籍。后来“我”成为一名职业医生,但是又不愿昧着良心赚“黑钱”,决心成为一名随船医生。18世纪初期,工业革命在英国已经开始萌芽,像医生、教师这类传统的光鲜亮丽的职业,因为薪水微薄已经不再受人追捧。而格列佛作为一名失败的外科医生,也容易引起18世纪初许多英国乃至欧洲读者的情感共鸣,这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身份,让小说的真实性得到了凸显[2]。后来,格列佛在随船远航途中遭遇了风暴,来到了小人国。在这里他获得了小人国上下空前的尊重和敬仰,以及在现实世界无法获得的至高荣誉、显赫地位和巨额财富。在这种情况下,斯威夫特并没有将格列佛描写成为一个不为权势和金钱所动的人物形象,而是让格列佛像普通人一样变得忘乎所以、迷失自我。因为他有这种表现才理所应当、符合常理,这种真实的表现让读者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三、巧用编者评论证明故事的真实性

《格列佛游记》的开篇是“格列佛船长给他的亲戚辛浦生的一封信——出版社致读者”。作家斯威夫特以编者的身份在信中反复地强调他讲述的故事是“真实”的。在这封信中,对于小说中涉及的虚构的、幻想的内容,斯威夫特绝口不提或者是一笔略过,反而花费许多笔墨从正面、侧面来证实所写内容是“以真实事件为参照”的。另外,斯威夫特还假托辛浦生给本书的读者写了一封信。在信中,辛浦生说这本书是格列佛在游历了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后写成的一本真实的游记,现在暂时交给他保管。虽然这本游记中的小部分内容经过了删改,但是他保证这本小说“叙事忠实可靠”。为了进一步坚定读者对《格列佛游记》真实性的印象,辛浦生还以格列佛的人格做担保,他说格列佛一向以诚实出名,在他的家乡流行着一句话“如果有人想要让他人信服一件事,总是说‘这件事千真万确,就像是格列佛所说的一样。”读者在阅读《格列佛游记》这篇小说的正文之前,首先接触到了由辛浦生给读者的一封“信”,然后就产生了这篇小说内容真实可靠的第一印象[3]。斯威夫特巧妙的运用编者评论,让这本荒诞不经的小说具备了一定的“真实性”。

当然,除了在小说开篇通过“致读者的信”这种方式明示内容的真实性外,在《格列佛游记》的各个章节中,斯威夫特也会以编者身份加上一小段自己的文字,用于总结或评论格列佛的经历。例如在格列佛来到小人国并签署了恢复自由应遵守的条款后,斯威夫特以编者身份写道“读者也许会注意到,在让我恢复自由的最后一条中……读者由此可以想象得到,这个民族是多么的足智多谋……”在最后格列佛下定决心要离开小人国时,斯威夫特又写道“我不想把这个朝廷如何接待我的详细情形再来说给读者听了。”通过诸如此类的具有较强主观性的概述或评论,读者与格列佛之间形成了一种对话,从而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小说的真实感[4]。

四、运用创作手法将幻想与现实融为一体

《格列佛游记》是典型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这类小说的特点是集魔幻元素和超现实主义、象征主义等元素于一体。作家在创作这类小说时,为了提高小说内容的可读性、吸引力、真实性,往往会使用夸张、隐喻等创作手法,斯威夫特在《格列佛游记》中也大量的运用了这类创作手法。作家通过描写一些夸张的情节,一方面让小说的故事情节充满了神秘感与趣味性;另一方面还能在幻想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读者更加身临其境的感受主人公格列佛的所见所闻。例如,在格列佛来到小人国后,接受了利立浦特国王的邀请,帮助他们对付不来夫帝国。在两国战争开始后,格列佛从海岸泅水游到了地方舰队的旁边,“我”拿出工具,将铁钩挂到每一艘敌舰上,将缆绳的另一端收拢在一起,凭借一己之力把50艘敌舰全部拖回了利立浦特帝国。在这期间,敌方士兵射出了几千支箭,但是格列佛毫发无损,他们只能发出悲哀绝望的喊叫。这种夸张的创作手法丰富了小说的内涵。读者通过阅读《格列佛游记》小说里荒诞不经的故事,却能够从中联想到现实世界里正在发生的真实事件,更能让读者产生一种现实世界远比小说更加荒诞的感想,以此来突出小说的真实性。

《格列佛游记》作为一部游记体讽刺小说,斯威夫特运用了大量隐喻的创作手法,让虚构的故事情节也能够与真实的现实社会联系起来。例如,在格列佛的第三次航海中他来到了飞岛国,在这里他遇见了很多违背现实世界逻辑的科学研究。在学院里,一个瘦如竹竿的年长学者,九年如一日的研究如何从黄瓜中提取阳光,而学院里最有威望的学者,他的研究内容却是如何将粪便还原成食物。在格列佛参观的这所学院里,每一位学者都在做着自己的研究,但是他们的每一项研究在格列佛看来都是不可理喻的。斯威夫特借助于这些荒谬的故事情节,来隐喻18世纪初发生在英国的种种不切实际的科学研究。作家采用夸张、隐喻等创作手法,以格列佛在奇幻冒险中经历的看似光怪陆离的见闻,引导读者反思现实世界里的种种不合理,因而让小说具备了较强的真实感和现实性[5]。

五、利用时空错位再现现实社会的本来面目

将现实与幻想糅合在一起,既能展现幻想世界里荒诞离奇的事物,又不失作家原有的创作本意,这也是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一大特色。斯威夫特利用时空错位,让主人公格列佛见到了那些已经逝去的历史名人在生前所创造的一系列伟大事迹,以此来讽刺现实世界里王室贵族和政客们虚伪、丑陋、自私自利的可憎面貌。除此之外,斯威夫特还将古代知名的、为推动社会进步做出过卓越贡献的学者聚在了一起。格列佛最先从这些历史名人中认出了亚里士多德,“他驼背弯腰,拄着拐杖,但是面容清瘦,声音洪亮。”同时,格列佛还发现亚里士多德并不认识那些点评他的人,并且这些人对亚里士多德的评价也并不客观,甚至会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产生了严重的误解。格列佛作为一名旁观者,听着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生活在不同时期的历史名人,聚在一起相互讨论。并借由这些历史名人的谈话内容,来抨击英国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这种为现实世界披上魔幻外衣的表现手法,也能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只要稍加思索,就会联想到现实社会,从而体现出了小说的真实感。

六、结语

18世纪初《鲁宾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等讽刺小说相继出版。其中,《格列佛游记》的创作者斯威夫特通过刻画格列佛这样一个失意落魄的普通医生的形象,以及借助于格列佛第一视角带领读者进行一场又一场奇幻冒险的方式,不仅让读者领略了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等神秘国度的奇特风俗,而且还能巧妙地映射現实世界里的黑暗、腐朽和丑陋,对现实社会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和深刻的讽刺,使这篇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具有了更强的真实感。

参考文献:

[1]韩冰.《格列佛游记》中的爱尔兰启蒙思潮解读[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4).

[2]王建华.现实与虚幻之间:《格列佛游记》的叙事学分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21(1).

[3]严明.中外乌托邦文学中的文学现象解读——以《格列佛游记》和《镜花缘》为例[J].美化生活,2022(17).

[4]王安辰,王丰,指导.读《格列佛游记》有感[J].课外生活,2021(5).

[5]田颖.格列佛船长的地图——《格列佛游记》的另一种解读[J].书城,2021(1).

作者简介:翟平丽(1984—),女,汉族,山西吕梁人,硕士,晋中信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格列佛游记真实性隐喻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广告的真实性
从《格列佛游记》漫谈斯威夫特的讽刺、批判与社会理想
《格列佛游记》中讽刺手法的运用探析
《格列佛游记》练习
从悬疑报道谈新闻的真实性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