俚调乡音山歌情

2023-09-16 05:20谭石林
当代作家 2023年7期
关键词:歌名唱山歌山歌

儿时经常听到人唱山歌。

在河边耍,看到帆船溯流向上,岸上七八个纤夫在拉纤,他们弓腰搭背,口里唱着:

“嘿哟,往前走啰,

紧一脚吔,上去了哟;

攢点劲啰,上了滩啦!”

………

在山里搞柴,看到两个山头的放牛娃,在隔着山坳唱山歌。一个唱道:

“对门山上一只鸟,

对门看牛的是哒宝,

冒看见山上牛吃草……”

另一个接唱:

“撩发老子想唱歌,

对门看牛伢咀莫啰嗦

我一冇要你对好久,

二冇要你对好多,

只要你对到日头落山就收歌!”

………

有时,在田头做事,看到扮禾的边扮边唱:

“嗨吙嘿依儿呀,

唱起来,扮起来哟,

今年丰收大发财吔

斗子下田收百石唻

石子下田万斤粮啰”

年年勤奋年年胜

一年胜过十年春。

印象最深的是生产队出集体工那阵,一坵大田里一群出工的男女老少,做一排踩过去,内中有人边踩田边用溜尖的嗓音唱着那煽情的山歌:

“情妹妹吔,你想哥来哎,咿呀咿呀吔

歌更想你吔到半夜啰

想你十八妙龄美如花唻!

想你春来情更多啊

想你何日嫁给郎吔

伴春伴秋啰百年长吔

奥——威”。

…………

如今好似年代久远,那些唱山歌的都已成先民,留给我们的只有那些岁月的故事和追溯山歌的思考。

在市民间艺术家理事扩大会上,李雪峰老书记向我们引荐了翻江镇山歌传唱人李春青,又引起我对山歌探寻的兴趣,就约定去她家登门采访。

这是一个阳光耀眼的早晨,天气燥热。我们一行人从市里出发,驱车到了翻江镇菖蒲塘十四组李春青的家。

下了车就听到了清脆悦耳的山歌声:“

嗨儿——嗨儿哎儿哎儿呦嘿儿.....”

长长的山歌号子,穿云破雾,从屋后山梁间松林里传来。地道的翻江话,听了不感陌生,仿佛又回到了四十年前听人唱山歌的情景。

“六月日头是哒火烧天,

妹在山中汗涟涟

喔——威!”

好久冇听人唱过山歌了,这种乡

音俚调!不由得让我们踞足倾听。

“哥在外打工去赚钱,

妹在各扎屋里侍奉老人作好田,

睡梦里妹常牵哥的手。

我不是深水潭来不下网,

我不是栗木林来不下刀;

自从有了我的对相哥唻,

我是朝思暮想一团糟,

你勤耕劳作人不赖,

你淳朴忠厚人实在啰,

你要往东妹妹我绝不向西划嘞,

我陪你春种到秋收,

我陪你百年唻到永远!

呃——威...........”。

清脆的山歌声声传情。

我们遁声寻去,松树下的茶林里,五十出头的李春青,身穿点点兰花式衬衣,头裹汗巾,看上去依然风姿绰约。她背个竹篓,双手如梭般在采摘茶叶,一边旁若无人地唱着山歌。见有客来,她赶忙迎下山,把我们一行人请进客厅。

“唱得果古好!”同来人异口同声称赞。

“你刚才唱的山歌可有么歌名?”我有点迫不及待,因为这是我们此行的目的任务。

“不好说有冇歌名,反正是山歌腔板,不说歌名也一样。山歌子没得板,唱开了随口喊。”李春青莞尔笑笑回答。

“你唱的是哪个的事?”我问得好奇。

“这是我三十多年前爱唱的山歌。就算是唱我自己啰。”她略带腼腆的回答我,接着无不感慨地说起了她“爱唱山歌”的身世。

很小的时候,她就喜欢唱歌。父母本是当地著名的山歌传唱者,他们都在本镇公众舞台上露个脸哩。在父母的熏陶下,姊妹间她是真正留传下了她爹娘唱山歌的遗传。小小年纪,唱起山歌来有板有眼,加上清丽如银铃似的嗓音,很逗乡邻们喜爱。记得有年姿,公社里大修水库,爹娘都上了工地。那天她放学后到工地去看爹娘,只见热火朝天的工地上,数不清的叔伯婶姨们在挖掘担抬,甚是繁忙。在一个高高的土堪上,她妈高捥裤腿,脖子上挂块白白的汗巾,手拿广播筒,踮着脚跟在高声唱山歌:

“同志们哪,依儿依子呀,

加油干啰,么呀么子吔

咱们齐心协力修水库啰,

修好水库为人民唻。

从此不怕天干和水灾;

幸福的日子传万代!

喔——威!”

民工们个个拍手叫好,都夸他妈山歌来劲唱得好,小伙子们更起劲地叫:“唱得好不好?”大家高声回:“好!”“唱得妙不妙!”“非常妙!”“再来一个要不要?”“要、要、要!”就这样,本来临近收工时候了,可干得起劲的人们,忘记了疲惫,忘记了时间,一直干到掌灯时分。要不是领导几次吹哨催收工,或许,他们还不想收工呢。

这么些年过去了,妈妈的形象永远留在她的印象里............只可惜,她幼年时母亲一场大病离世而去,很早,她就要分担她爹操持家务的重任。但这并没有终止她喜欢唱山歌的爱好。十里八村的,一提起唱山歌,都无不提及翻江街上有个会唱山歌的李妹子。

李春青唱山歌就像当年她娘。俏俏的,挺投入;声情并茂。——熟悉她娘的人都这样说。

她的个性更像她娘——要强,坚韧不拔。

她毫不忌讳地跟我们谈起,她是个有两段婚姻的人。

因为家贫,她娘过世早。那时,她爷老子身体也并不硬朗。所以她年纪轻轻的,就对上了像,不久就嫁了人。

有了家庭后,事情跟着多起来。即便如此她没说过累,常以苦为乐。忙碌一天,歌声一串。她非常享受那种过家的日子。

命运真是捉弄人。

婚后冒过多久,爱人病故。她带着两个孩子,顾上顾下,忙里忙外。她真的不知道那些日子怎么熬过来的。幸亏碰上现在的丈夫,两个相同命运的人,重新组合了一个新家。

丈夫是个厚道的作田人,扎实的身板,勤快、能干。

这到隧了她的心愿。曾今因为前夫的故世,几年一改状态的她,象换了个人似的,很久冇开口唱山歌了,如今遇上个这么称心的男人,她沉寂的心又得到了抚慰,忍不住又唱起了山歌:

“嗨哟——哎唷哎唷呀吔

朽木逢春花又开,依啊吔,

人逢喜事唻精神爽唻吔;

多情的种子又发芽,

可心的日子过起来啰吙嘿,

喔——威”

俩人的辛勤劳作,图图替替的,没有白忙,他们建起了一个崭新的幸福家园。

他们的家傍山而居。

沿着进山大路,一圈约二百米长的廊柱型栅栏围墙里,新建的三层欧式洋楼,座南朝北拔地而起,连接新旧楼房的车库里,白色的越野车特别耀眼。侧面傍着栋老式旧楼,西面猪场里卧着几十头猪,李春青一直保持着喂熟食猪的传统饲养方法。猪场顶层,是一间宽约二百平米的养鸡场,连着山坡上数十亩山地坡林的放养场,放养着百十来只鸡。围墙外是一个十来亩水面的长长山塘,粼粼的水面上,鱼儿扑哧扑哧地嚼咬着草叶儿,时不时蹦起几个水浪。东头两间五十年代的土砖老屋,关着几头肥壮的黄牛不时传来哞哞的牛叫,屋后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果木林。

间或,鸡鸣、狗吠、牛羊叫声,猪群的吵闹声响成一片,给这乡村农家充溢着一种陶然的自然气息。

这生机盎然的乡村景象,衬托着屋主人勤奋劳作,多点发展致富向上的蓬勃风貌。

说起家庭,李春青更是神采飛扬。她四个儿女都成家立业,在外发展均有成就。特别是她的孙女去年考上浙江师大,今年正读大二哩。

如今这日子就好比她掉进蜜罐子,甜滋滋的。

她说她现在又想唱山歌了,未等我们鼓掌她就情不自禁地唱起来:

“嗨哎——嘿哎育哎哎育哎,

九女仙山高又高唻,

我站在高山把歌唱,

山清水秀村庄美,

农家无处不风光。

喔——威”

美妙的山歌,在这如画的山冲里,久久回荡,传出甚远甚远………

2023年7月27日

作者简介:

谭石林,男,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湘乡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湘潭市莲城书画研究会湘乡书画委员主席。有诗作、散文多篇散见于省级专业文学刊物上。

猜你喜欢
歌名唱山歌山歌
小河弯弯唱山歌
山歌还要妹起头
我唱山歌给党听
山歌
苗山歌
阿妹唱山歌
苗山歌
和你唱山歌
歌名连连看
歌名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