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菊清热汤治疗慢性光化性皮炎临床观察

2023-09-18 08:33张紫荆唐志坤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18期
关键词:光化氯喹丁酯

张紫荆 唐志坤

(1.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美容皮肤科,山东 济南 250014)

慢性光化性皮炎(Chronic actinic dermatitis,CAD)是以慢性光敏感为特征的病谱性疾病,在中老年男性中具有较高发病率,皮损以曝光部位为主,以持续性、慢性湿疹样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1],多反复发作,难以治愈,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本次研究选取60例慢性光化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CAD 患者应用银菊清热汤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9 年9 月—2021 年9 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60 例慢性光化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 例)与观察组(30 例)。对照组男25 例,女5 例;年龄45~80 岁,平均年龄(64.30±8.83)岁;病程5~72 个月,平均病程(30.97±19.08)个月。观察组男24 例,女6 例;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65.43±7.34)岁;病程6~60 个月,平均病程(36.17±14.03)个月。2 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1)诊断符合《中国临床皮肤病学》[1]相关标准:光暴露部位出现湿疹样损害和(或)假性淋巴瘤样损害,持续3个月以上,反复发作,对紫外线照射异常敏感。(2)符合中医风热毒蕴证的表现:皮肤红斑、丘疹或苔藓样变,伴有瘙痒,便干溲赤,舌红、苔黄,脉数。(3)年龄18岁以上。(4)入选前1周内未服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5)患者知情同意,能配合治疗。

1.3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全身疾病(如恶性肿瘤、艾滋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且病情未能得到很好控制者。(2)有视网膜或眼角膜病变者。(3)妊娠期、哺乳期及有生育要求者。

1.4剔除标准(1)对中药或羟氯喹成分过敏者。(2)服药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无法继续进行治疗者。1.5治疗方法对照组口服硫酸羟氯喹片(上海中西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263,每片0.1 g),每次1片,每日2次;外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布特)(上海同联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63106),每日2 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银菊清热汤(银翘散合桑菊饮加减方),方药组成:金银花、连翘、桑叶、菊花各15 g,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知母、竹叶、白茅根、青蒿、地骨皮各12 g,薄荷、甘草、蝉蜕各9 g。每日1剂,水煎服,400 mL,每日早晚饭后温服。嘱2 组患者均避光,治疗前后均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及眼科检查。

1.6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患者症状体征评分参考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2],将临床表现分为5 个部分:红斑、水肿/丘疹、脱屑、苔藓化、瘙痒,每部分严重度计0~3 分,0 分=无、1 分=轻、2分=中、3 分=重。分别记录2 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 周后、治疗4周后、治疗6周后的评分情况。

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治愈为积分减少≥90%;显效为积分减少60%~89%;好转为积分减少30%~59%;无效为积分减少≤29%。总有效率=(治愈+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1.7统计学方法用SPSS 25.0 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2组患者症状体征评分比较2 组治疗前的症状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治疗2、4、6 周后的症状体征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的症状体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慢性光化性皮炎患者症状体征评分比较 (± s,分)

表1 2组慢性光化性皮炎患者症状体征评分比较 (± s,分)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30 30治疗前11.48±0.73 11.38±0.74 1.140 0.264治疗2周后7.60±1.22 8.58±0.97-5.507<0.01治疗4周后4.93±1.51 6.58±1.25-6.227<0.01治疗6周后3.42±1.42 4.30±1.63-3.211<0.01

2.22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2 周后,观察组好转25例、无效5 例,对照组好转8 例、无效22 例,2 组总有效率均为0;治疗4 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6.7%(20/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0.0%(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376,P<0.01);治疗6 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27/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22/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783,P=0.09>0.05)。见表2。

表2 2组慢性光化性皮炎患者疗效比较 (例)

2.3医案举隅梁某,男,62岁,农民。因面部皮肤泛发红斑、丘疹,伴瘙痒反复发作3年,复发半月就诊。3年来每于春末夏初复发,半月前因日晒后面部颧颊、鼻尖出现红丘疹,如米粒大小,渐成片增厚呈斑块状,瘙痒剧烈,影响睡眠,伴渴喜冷饮,溲短赤,大便干,舌红、苔薄黄,脉数。皮肤科检查:鼻部皮肤肿胀,糜烂结痂,颊颧部、后颈部皮肤苔藓样斑块,浸润,增厚(见图1治疗前)。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二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正常。免疫球蛋白(Ig)及补体、抗核抗体(ANA)谱均正常。光敏感试验提示对中波紫外线(UVB)及长波紫外线(UVA)均敏感。中医诊断:日晒疮,辨证:风热郁毒、热灼营血。治宜疏风散热、清营凉血,以上述银菊清热汤加减治疗,另予硫酸羟氯喹、外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布特),嘱避免日晒,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二诊:14 剂后无新生丘疹,部分丘疹变淡、变平,无糜烂渗出,瘙痒基本消失。续服14 剂后,面部斑疹、丘疹消失,原皮损区出现轻微脱屑,继服14剂善后(见图2治疗后)。

图1 治疗前

图2 治疗后

3 讨论

中医学称本病为“日晒疮”,见于《外科启玄》卷九:“三伏炎天,勤苦之人,劳于任务,不惜身命,受酷日晒曝,先疼后破而成疮者,非血气所生也”。清代陈士铎《洞天奥旨》指出本病病因:“乃夏天酷烈之日曝而成者也……乃外热所伤,非内热所损也”。阳光中的紫外线辐射可以引起皮肤的光损伤、光老化,造成光毒性反应和光变态反应性损害,中医学中将其病因归于外热的范畴,而银翘散、桑菊饮均出自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专治温病初起,外感风热。银翘散方中诸药性味辛凉,宣通肺卫,外透上焦风热之邪;桑菊饮用药辛凉微苦,疏风清热,宣降肺气。清代高秉钧将《温病条辨》中“三焦为纲,以病为目”的辨证纲领灵活运用至外科、皮肤科中,认为“盖以疡科之证,在上部者俱属风温、风热,风性上行故也”。本研究所用银菊清热汤方中金银花、菊花、连翘、桑叶疏散在表之外热;蝉蜕、薄荷清热止痒;风热毒邪侵袭,耗伤阴血,且此病病程较长,久病伤阴,故配竹叶、白茅根、生地黄滋阴清热;热毒伤津耗血久则致瘀,因此配伍牡丹皮、赤芍清热凉血化瘀;知母、青蒿、地骨皮既清虚热,青蒿中的主要成分青蒿素又对UVB 所致皮肤光损伤有保护作用[3],如《洞天奥旨》中所记:“故止须消暑热之药,如青蒿一味饮之,外用末药敷之即安”。

目前,西医治疗慢性光化性皮炎患者多采用硫酸羟氯喹[4,5]、抗组胺药物,病情严重的患者多采用口服或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治疗。本研究证明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慢性光化性皮炎均有较好效果,皮损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治疗2、4、6 周后,服用中药的患者皮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银菊清热汤配合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及硫酸羟氯喹治疗慢性光化性皮炎效果确切,应用前景良好。在第4周末时2 组患者皮损评分相差最大,研究组总有效率为66.7%(20/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0%(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第6周末时2组患者皮损评分相差减小,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临床应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及硫酸羟氯喹治疗慢性光化性皮炎有效,但常需要较长疗程,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显著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慢性光化性皮炎患者大多为中老年人,常伴有较多基础疾病,中西医结合在缩短用药时间的同时也提高了治疗过程的安全性。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布特)为外用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可通过在机体细胞内阻断花生四烯酸生成炎性介质前列腺素(PGF1、PGF3)及白三烯等,从而达到抗炎的作用,抑制瘙痒、疼痛等症状[6]。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抑制紫外线导致的氧化损伤,从而抑制红斑,而且有屏蔽紫外线的作用,且无糖皮质激素外用引起的局部皮肤萎缩或毛细血管扩张现象,不良反应相对较少[7]。

综上所述,银菊清热汤组方合理,用药对症,在治疗慢性光化性皮炎时可结合羟氯喹和氟芬那酸丁酯软膏使用,效果较好,可以加快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不明显,适合推广。

猜你喜欢
光化氯喹丁酯
基于TUV模式的银川光化辐射通量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光化门见证韩国近代史
基于FAERS数据库的氯喹与羟氯喹心脏不良事件分析
慢性光化性皮炎发病机制及治疗
“御寒神器”
氯喹和羟氯喹药理特性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治疗应用
氯喹和羟氯喹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展及其心脏毒副作用
7-氯喹哪啶加合物的制备和溶解性研究*
3,5-二氨基对氯苯甲酸异丁酯的合成研究
乙酸仲丁酯的催化合成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