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宁贴防治红霉素胃肠道反应临床观察

2023-09-18 08:33刘世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18期
关键词:红霉素胃肠道患儿

刘世玲

(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阜新市妇产医院儿科,辽宁 阜新 123000)

红霉素是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抗生素,属于大环内酯类。输注红霉素的时间较长,易导致胃肠道反应,患儿常常难以忍受,在输注过程中哭闹,甚至因为较大的胃肠道反应而终止用药,影响治疗效果。既往采用提前口服蒙脱石散的方法来缓解胃肠道反应,经临床验证确实有效,但是起效时间略缓,而且仍有部分患儿抗拒口服用药、喂药过程困难、服用的药量少、不能连续喂药,亦达不到缓解胃肠道反应的目的。穴位贴敷属中医外治法之一,历史悠久,近几年因其疗效确切、操作简便、较为容易被患儿和家长所接受的优点,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笔者自拟中药腹宁贴贴敷神阙穴,以防治静脉输注红霉素时出现的胃肠道反应,并且与口服蒙脱石散进行对比。观察2 组患儿在不同的治疗方法下,胃肠道反应的缓解时间以及总发生率,对比后发现应用腹宁贴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0 年10 月—2021 年3 月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门诊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96 例,就诊时均无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8 例,男28 例,女20 例;平均年龄(6.31±2.82)岁;平均病程(12.94±3.63)d。对照组48 例,男25 例,女23 例;平均年龄(6.60±3.02)岁,平均病程(13.79±3.77)d。2 组患儿在性别方面比较,x2=0.3791,P>0.05;在年龄方面比较,t=0.4893,P>0.05;在病程方面比较,t=1.1302,P>0.05。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上册》[1]关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支原体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疾病的诊断标准。

1.3纳入标准(1)年龄1~12 岁;(2)监护人知情同意。

1.4排除标准(1)对外敷药物及胶布过敏者;(2)正在使用影响胃动力药物者。

1.5治疗方法自拟腹宁贴,取丁香1 g,白术1 g,苍术1 g,豆蔻0.6 g,木香0.6 g,砂仁0.6 g,肉桂0.4 g,冰片0.1 g。共研细末,100 目药筛过筛,用开水调成糊状,制成药饼。

将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美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1678)按20~30 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成1 mg/mL 的浓度,滴速控制在每分钟15~20 滴,每天2 次,缓慢静脉滴注。观察组在输注红霉素前30 min,将腹宁贴用胶布固定于神阙穴上,每天1 贴,贴敷12 h 除去。对照组在输注红霉素前30 min口服蒙脱石散(湖南华纳大药厂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089),用量:1~2 岁患儿每日1~2 袋,分3次服;2岁以上患儿每日2~3袋,分3次服。

1.6疗效判定标准以患儿是否出现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来判定疗效[2]。无反应:表情愉悦,无胃肠道反应;轻度:间断性哭闹,轻微的胃肠道反应,完全能忍受;重度:表情痛苦,哭闹不断,明显的胃肠道反应,不能忍受。

1.7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2组患儿胃肠道反应缓解时间比较经治疗2 组患儿的胃肠道反应均得到缓解,观察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2组输注红霉素患儿胃肠道反应缓解时间比较(± s,min)

表1 2组输注红霉素患儿胃肠道反应缓解时间比较(± s,min)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48 48缓解时间7.92±14.26 932.08±1269.27 5.0442<0.01

2.22组患儿胃肠道反应疗效比较观察组胃肠道反应总发生率为39.58%(19/48),低于对照组的79.17%(38/48),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2组输注红霉素患儿胃肠道反应疗效比较[例(%)]

2.32组治疗方法安全性比较2 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有个别患儿出现贴敷部位轻微发红,或轻微痒感,未经特殊处理均可自行缓解;对照组个别患儿出现大便干结,无排便困难,其余患儿均无其他反应发生。

3 讨论

红霉素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葡萄球菌属、各组链球菌、革兰氏阳性杆菌均有抗菌活性,对百日咳鲍特氏菌、流感嗜血杆菌、厌氧菌、军团菌属、胎儿弯曲菌、某些螺旋体、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属亦有抑制作用。红霉素虽然是抑菌剂,但在高浓度或细菌高度敏感的情况下可发挥杀菌作用。其可透过细胞膜,通过与细菌核糖体的50 s 亚单位形成可逆性结合,阻断了转移核糖核酸与特定氨基酸的结合,同时也阻断了多肽链的位移,因而抑制了敏感细菌的蛋白质合成,发挥抑菌作用。由于红霉素毒性作用较小,所以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为全身用抗菌药,对青霉素或者头孢类抗生素过敏的患儿经常改用红霉素替代治疗,感染肺炎支原体的患儿亦大多会应用红霉素来治疗[3]。红霉素的不良反应中最明显的就是胃肠道反应。现代医学研究[4]表明,红霉素受钙离子影响直接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通过细胞外钙离子内流,从而产生胃肠道平滑肌的兴奋-收缩耦联,促使平滑肌收缩,甚至痉挛。还可以通过刺激肠壁产生神经反射和变态反应,导致肠道腺体分泌增多,产生腹痛、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属于中医外治法之一,历史悠久,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起效迅速、不良作用少、效果显著。中医称肚脐为神阙穴,为五脏六腑之根、神元归藏之本,乃任脉要穴,通过任脉与五脏六腑及十二经脉相通。脐部的皮肤经筋膜和腹膜直接相连,此部位皮下无脂肪组织,皮肤角质层最薄,脐下腹膜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药物贴于脐部后其有效成分经透皮吸收,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迅速弥散通达全身,是调整人体的最佳作用点。现代研究[5]表明,将治疗作用于脐部时,能够刺激脐部神经末梢,使神经细胞进入活动状态,通过反射与传导,能促进人体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清代名医吴师机在其《理瀹骈文》一书中的三焦分治方法中提出:中焦之病,以药研末,敷脐为第一捷法。脐为人身之命蒂、五脏寒门、百风总窍,与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生理、病理一体相关,因此脐部药物贴敷是外治法的精髓。所以中药贴敷神阙穴,药物的功效,通过奇经和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循环,输布于五脏六腑,散达于四肢百骸,最终祛疾除痛。

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各种生理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年龄越小,表现越为显著。主要表现为气血未充、经脉未盛、筋骨未坚,其内脏精气不足,卫外机能未固,五脏六腑形气皆不足,尤以肺、脾、肾三脏更为突出。小儿“脾常不足”,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小儿脾胃薄弱、运化未健,其寒暖不能自调,饮食不知自节,容易为六淫之邪所侵,饮食稍有不节,外寒侵袭,便易损伤脾胃影响其运化而患病。红霉素为抗生素,消急性炎症,偏于消除实火,因而具有苦寒属性,其归属于清热解毒药类。小儿脾常不足,使用红霉素易致苦寒伤脾,引起小儿肠胃受损,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致呕吐;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寒伤脾胃,胃不腐熟,水谷不化,清浊不分,合污而下而致泻下;寒凝经脉,气滞不畅,不通则痛而致腹胀、腹痛。故而治以温中醒脾,理气降逆,散寒止痛[6]。

自拟腹宁贴组方为丁香、白术、苍术、豆蔻、木香、砂仁、肉桂、冰片。其中丁香为君药,具有温中降逆、健胃醒脾、和胃止吐、助阳止泻之效,现代研究[7]表明,丁香有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而且抗菌作用不受加热的影响;丁香能够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加胃酸及胃蛋白酶的活性,有利于去除胃脘冷痛、食积不化的胃寒证;丁香对肠活动的正常功能没有影响,对功能失调的肠活动有调整作用;丁香还可以对胃黏膜的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白术、苍术为臣药,白术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苍术辛温,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现代研究[8,9]表明白术具有显著的促进胃排空和增强小肠蠕动推进功能的功效,苍术对胃肠的运动机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在胃肠运动正常或低下时,能起促进作用;而在腹泻或胃肠功能亢进时,却有明显抑制胃肠运动的作用。豆蔻、木香、砂仁、肉桂为佐药,其中豆蔻行气辟秽、温中化湿、开胃消食,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砂仁化湿开胃、温脾止泻,肉桂补火助阳、温经通脉、散寒止痛,诸药共为佐助,能增强君药、臣药之功效,助其发挥。现代研究[7]提示,豆蔻能够促进胃液分泌、增强肠管蠕动、制止肠内异常发酵从而驱除肠内积气;木香具有促进胃消化液分泌和胃排空的作用;砂仁能够促进胃肠运动、保护胃黏膜;肉桂能通过体液调节来调整机体的应激状态,恢复生理平衡。冰片为使药,通窍止痛,并可促进诸药透皮吸收。将诸药细末用开水调制更能激发诸药药性,使其共奏温中止痛、醒脾开胃、化湿止泻之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胃肠道反应缓解时间方面,观察组缓解症状起效的时间为(7.92±14.26)min,较对照组的(932.08±1269.27)min 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胃肠道反应疗效方面,观察组患儿胃肠道反应的总发生率39.58%(19/48)低于对照组的79.17%(38/48),2 组数据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表明,应用自拟腹宁贴可有效缓解患儿输注红霉素时的胃肠道反应,疗效优于口服蒙脱石散。且将此药饼敷于神阙穴,药物不经肝脏代谢,直接局部吸收,避免了对胃肠的刺激及对肝脏的影响。此疗法操作简便、安全、吸收迅速,每次贴敷疗效的持续时间可达12 h,仅个别患儿出现脐部皮肤轻微发红及轻微痒感,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患儿依从性好,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了。此疗法非常适合儿科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红霉素胃肠道患儿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红霉素眼膏 用途知多少
红霉素软膏不能长期使用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红霉素联合顺铂对A549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暖男”石卓:用怀抱安慰患儿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
连花清瘟胶囊致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
柔红霉素致幼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建立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