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缪尔·巴伯的新浪漫主义音乐创作风格之探析

2023-09-19 10:15曹美蓉
戏剧之家 2023年10期
关键词:巴伯音乐风格音乐创作

曹美蓉,王 敏

(聊城大学 音乐与舞蹈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一、生平概述及音乐创作

(一)时代背景

19世纪末期的美国在科学技术、经济文化等领域发展迅速,此时欧洲的移民也大量涌入美国,这种和平发展的环境为美国本土音乐家和欧洲移民作曲家的音乐创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到了20世纪,有的音乐家坚持传统的音乐技法,另外还有部分作曲家紧随时代发展,追求音乐的创新,使美国音乐事业百花齐放,走上了多元化发展道路。

欧洲移民将欧洲传统的音乐创作语言带入了美国,美国的专业音乐家此时也受欧洲本土音乐创作的影响,坚持古典主义的创作传统。当时美国著名的作曲家如威廉·格兰特·斯提尔,他是20世纪著名的黑人作曲家,所创作的音乐作品旋律抒情动听、脍炙人口,他的交响曲《美国黑人交响曲》运用了传统的和声功能、简洁织体以及古典的曲式结构,让音乐更具有辨识性,

美国本土音乐作曲家也对塞缪尔·巴伯的音乐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二战的爆发,致使欧洲的艺术家和音乐家开始迁移到美国,包括欧洲19世纪末期的现代派音乐风格作曲家阿诺德·勋伯格和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等。20世纪的美国还有一部分作曲家坚持传统,将作品根植于美国本土的音乐元素。查尔斯·埃弗斯、亨利·考埃尔即为此类作曲家的代表。埃弗斯在音乐创作中采用美国民歌、爱国歌曲等题材,他的管弦乐套曲《新英格兰的三个地方》使用了不协和和弦、用音乐模仿人们的咆哮体现出了作品的现代化与民族化。

(二)家庭背景与音乐学习经历

巴伯出生于美国的音乐世家,家庭环境对巴伯音乐创作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巴伯的母亲玛格丽·贝蒂·巴伯同样也拥有音乐世家的背景,是美国著名的钢琴演奏家。在母亲的影响下巴伯早早地就开始接触音乐,为他日后的钢琴学习也奠定了基础,巴伯六岁时就已经能够将自己听过的乐曲通过钢琴演奏。巴伯的姨父西德尼·霍默是美国著名的艺术歌曲作曲家,也是巴伯幼年重要的音乐启蒙老师,他亲自辅导巴伯的作曲理论学习,并为巴伯以后的音乐学习指明了道路。巴伯的小姨路易斯·霍默是美国著名的女低音歌唱家,曾在法国学习声乐和戏剧表演,受欧洲传统音乐的影响。巴伯的小姨在他幼年时教授他声乐演唱,这与他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男高音歌唱家不无关系。巴伯的浪漫主义音乐创作特征与其浓厚的家庭艺术氛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在就读期间,巴伯多次获奖,毕业以后就开始出国学习,两次造访欧洲。获奖的经历让巴伯在深造期间结识了国际上一些著名的作曲家,不仅让巴伯深化了对欧洲传统音乐创作技法的认识,也让他开始对现代风格作曲理论展开了探索。在游学期间,梅诺蒂一直陪伴在巴伯左右,让巴伯近距离接触了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想,也是他早期音乐风格形成的基石。在巴伯的作品《学校丑闻序曲》斩获普利兹环球奖学金和罗马大奖之后,他开启了第二次欧洲之行。在这之前从未有美国人获得罗马大奖,因此也为巴伯在国际上打响了声誉。之后巴伯在声乐方面的天赋被挖掘,开始登台演出并独立创作声乐作品,赢得了多个奖项,从此一跃成名,从美国作曲家变为国际著名作曲家,提升了国际知名度。

(三)巴伯的音乐创作

巴伯早期创作阶段的旋律优美动听、织体简洁,采用传统的曲式结构与和声功能,调性明确,受学校音乐专业教育与家庭环境的影响而极具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此时期重要的作品有管弦乐《小夜曲》《学校丑闻序曲》《弦乐柔板》《小提琴协奏曲》等,室内乐作品有《弦乐四重奏小夜曲》,独唱作品《玫瑰树》《多弗尔海滩》,合唱作品《面纱下的修女》等。

在过渡阶段,一方面巴伯受欧洲移民过来的现代音乐风格作曲家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出访欧洲学习音乐作曲理论的影响,巴伯对音乐创作中的现代化音乐风格元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追求音乐技法的创新与潮流,在作品加入了叠置四度五度和弦,使用无调性,使节奏变得复杂多样,加入了音簇式和弦等现代音乐元素,削弱了作品的旋律性。过渡期的管弦乐作品主要有《摩羯宫协奏曲》《第二交响曲》,钢琴代表作《钢琴奏鸣曲》《旅行集》,芭蕾舞剧主要作品有《蛇蝎之心》,合唱作品《秒表与用图》等。

创作成熟期,巴伯不再一味地将现代音乐元素加入自己的作品中,在坚持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创作风格的同时,融合现代作曲技法,出现了无调性音乐与多调性以及大量的音块,模拟生活中的声音,手法更加复杂。巴伯将浪漫主义风格与20世纪现代音乐风格元素结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也是新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体现。成熟期的代表作品有管弦乐作品《钢琴协奏曲》,钢琴作品《纪念小品》《叙事曲》,独唱作品《安德洛马赫的告别》,歌剧《瓦纳莎》《安东尼奥与克里奥佩特拉》。

二、巴伯音乐创作风格的体现

(一)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创作手法

1.抒情的旋律线条

德国音乐理论家马泰松认为创作好旋律的艺术是音乐中最重要的艺术,纯旋律是这世界上最自然最美的存在。巴伯在他的音乐作品中全力诠释着这一理念。美国著名作曲家艾伦·科普兰也曾夸赞巴伯:“表达出了自己内心最真挚、最深厚的情感,诚实的材料和天才的感受汇集一起,并没有一点虚伪的要求。”①

巴伯早期创作的由弦乐四重奏改编的《弦乐柔板》是他最具代表性也最抒情的一部作品。《弦乐柔板》是bG大调的ABACA式回旋曲式结构,2/4拍,没有终止式,以主调音乐为主的一首富有抒情性质的乐曲。作品的主题动机出现在A段中,以两个小节连续不断出现的四分音符为主,使音乐得以平稳进行,音乐悠长动人,流露出一种忧伤平静的气质。B乐段和C乐段都在主题动机的基础上进行模进,共反复了7次,给全曲悲伤的氛围奠定了基调。整首作品似乎在诉说作曲家的种种忧伤,情绪逐渐迭起,爆发之后又回归平静,仿佛无可奈何。这部作品动人心弦的旋律让人评价这是一部“没有歌词的歌曲”。作曲家维吉尔·汤普森曾评论这首乐曲:“这首曲子其实描绘的是一幅恋爱场景,充满了甜蜜柔情。”仿佛在小提琴、中提琴与大提琴的琴声交错中看到了巴伯与他的挚爱梅诺蒂之间亦恋亦友的真挚情感,婉转如泣、如歌如诉、动人心扉。

巴伯在声乐方面的才能在被其姨父挖掘之后,发展迅速,成为男中音歌唱家,登台演出并获奖无数,对于歌唱的兴趣也使巴伯创作的大部分音乐作品都是富有歌唱性与旋律性的声乐作品。在他学生时代创作的女声独唱曲《雏菊》中,旋律线条与歌词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浪漫之情。这部作品也是巴伯早期的作品,创作于1927年,歌词来自塞尔特现代诗人吉姆斯·斯坦芬斯的作品,歌词大意是清晨花蕊弥漫的清香中,微风吹动小草,远远地荡漾起波浪。我看到我亲爱的人,从那雏菊园里缓缓走来。我们不笑也不说话,我们徘徊沉浸在欢乐中。我亲吻我亲爱的人的面颊,在花蕊绽放的清晨。啊!百灵鸟在快乐的土地上高声歌唱,百灵鸟在遥远的云雾中低声吟唱,就像她和我拉着手儿,在雏菊园中游荡。歌词充满想象力,旋律引人遐想。这首F大调的声乐曲采用了传统的音乐创作技法,音符柔和抒情,进行平稳,以和谐和弦为主,音阶式的伴奏使旋律更流畅,富有歌唱性。

2.传统的和弦与曲式结构

20世纪科学技术、经济文化的发展让艺术界的大师们也开始寻求独具一格的艺术创新,包括音乐界的作曲家。与巴伯身处同一时代的阿诺德·勋伯格是表现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克洛德·阿施尔·德彪西是印象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则是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作曲家,此外还有一些民族主义作曲家们。在新思想迸发的时代,巴伯坚持欧洲传统的音乐作曲手法在当时被认为是保守的,但现如今看来,巴伯并不恪守于传统作曲手法,也对现代音乐元素探索和接纳,两者相辅相成让巴伯成为新浪漫主义的先锋。在其早期音乐作品中,传统和弦和曲式结构得到了充分体现。他在管弦乐作品《第一交响曲》中就频繁运用了传统的三和弦,谱例中这两小节的调性为b小调,和声功能由IV进行到V,使音乐明亮和谐、恢宏庄严,充分展现了主题的音色效果。

巴伯早期创作的音乐明显体现了19世纪浪漫主义传统音乐创作手法与风格,这与他的家庭环境、早期音乐学习经历不可分开。但在过渡期和成熟期,欧洲此时开始出现一批现代派的作曲家,他们打破传统,不再循规蹈矩,寻求别具一格的音乐材料和创作技巧,美国音乐同时也走上了一条专业发展道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巴伯并没有一味地舍旧求新,在理性运用现代音乐元素的同时,保留了优秀的传统创作技法,从他各个时期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窥见传统曲式结构的运用。巴伯各个时期的音乐作品涉及了奏鸣曲式、单二部、单三部、二段式、四段式、回旋曲式等传统结构,在他成熟期的作品中也有单三部曲式结构的出现,如他的钢琴独奏作品《小夜曲》。小夜曲是巴伯献给爱尔兰钢琴家约翰·菲尔德的一部作品,因为是菲尔德创作了小夜曲这种体裁形式。《小夜曲》是ABA’带尾声的再现单三部,bA大调,整首作品以A乐段中的主题材料发展,对比乐段仅有10个小节,再现部是缩减再现,最后回归主调结束了全曲。

(二)现代化的音乐风格元素

1.20 世纪美国音乐的节奏形态

20世纪的美国受时代主流音乐文化影响,先锋派作曲家音乐创作偏向于现代化,代表性的作曲家有格什温、格罗菲等。现代风格音乐的作曲家偏爱自由多变的节拍、本土化的音乐元素、流行的音乐节奏、四五度叠置和弦等。格什温在他的代表作品《蓝色狂想曲》中运用了现代作曲家常使用到的拉格泰姆、蓝调、布鲁斯等爵士音乐节奏形态。在巴伯成熟时期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其深受这一创作风格的影响,他的晚期作品《钢琴奏鸣曲》中就出现了拉格泰姆这一节奏。拉格泰姆节奏来源于美国黑人音乐,这一节奏形态的显著特点是切分音的使用以及均衡不变的双拍子低音节奏背景。这首作品的第四乐章第一小节至第四小节以十六分音符为主,结合小切分节奏,使音乐的重音不规则出现,这便是拉格泰姆节奏的典型体现,旋律的速度较快,让音乐充满了时尚化的爵士舞曲形态。

2.大量音簇式和弦的使用

在钢琴套曲《旅行集》中,巴伯将音簇式和弦体现得淋漓尽致,用大量的音块堆积将乐曲推向高潮,表达出喧闹的情绪。在《旅行集》第一首作品的第77小节至第82小节中,由十六分音符开始,随着力度逐渐增强,音簇式和弦的时值也越来越长,将音乐情绪推至顶峰,大量音簇式和弦的使用体现出了20世纪现代化的音乐风格元素。

三、巴伯新浪漫主义风格的艺术价值

家庭环境、柯蒂斯音乐学院的学习经历与两次欧洲学习造访的经历让19世纪浪漫主义传统音乐创作手法成为他音乐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这也让他在20世纪先锋派音乐盛行的时代背景下独树一帜。当时不乏一些音乐评论家认为巴伯的音乐创作是保守的,但正是他坚持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形成了以他为代表的新浪漫主义风格。

巴伯并不是顽固守旧的作曲家,在时代潮流的影响下,他的音乐也融入了现代音乐风格元素,将传统的和弦结构与曲式结构、和声功能、优美的旋律线条与先锋性的四五度叠置和弦、时尚的节奏形态、复杂多变的节拍、音簇式的和弦相结合,形成了在20世纪占有一席之地的新浪漫主义音乐风格,为美国20世纪的专业音乐发展道路作出了贡献。其在作品中使用的美国本土音乐元素以及对民族精神的歌颂也增强了美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体现了新浪漫主义风格在20世纪国际音乐发展中的艺术价值。

注释:

①Stanley Sadie.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second editio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582.

猜你喜欢
巴伯音乐风格音乐创作
姚晨琴歌四首《云·山·风·松》音乐创作初探
拉赫玛尼诺夫浪漫曲音乐风格研究——以《春潮》为例
无与伦比的月光之美——两首同词艺术歌曲《月光》的音乐风格及演唱技巧
我学学习的智慧
戏曲音乐创作应把握的三重风格——以朱绍玉戏曲音乐创作为例
从两篇音乐创作评论引发的思考
托布秀尔音乐创作简析
浅谈音乐风格对英汉歌曲翻译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