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教育与解放心灵

2023-09-19 22:16朱永新
新教师 2023年2期
关键词:建华校长心灵

朱永新

周建华是我在苏州大学任教时教的第一批学生。     那个时候,我先是跟着老教师听课,接着自己写教案、试讲,最后才独立上课。

第一次站在大学的讲台上,看着比自己小不了多少的学生,我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全部装进他们的脑袋里。于是,我拼命地学习,现学现卖。在课堂上,我是他们的老师,讲起课来眉飞色舞、天南海北、古今中外,学生感觉我这个老师“很厉害”。在课堂外,我是他们的“哥们”,下午一起在數学楼边上的篮球场打球,晚上还有学生到我家蹭饭,师生之间情意深深。

建华就是其中和我走得比较近的一位学生。他在大学里练就的篮球基本功,为他日后在中学“征服”自己的学生,甚至“征服”未来的妻子,奠定了基础。当时他们班还有一位叫做游建华的“建华”,他后来担任《小学生数学报》的主编和江苏教育出版社的副总编辑,与我过从甚密。两个建华一直都是我的好朋友。

我差不多见证了周建华成长的全过程。

大学毕业以后,他被分配到家乡江苏盐城市建湖县最基层的农村中学教书。一开始,他还是有点懵懵懂懂乃至困惑彷徨,记得还给我写过信诉说他的遭遇。但是他很快走了出来。他坚持每年订阅18种数学期刊,写18本备课笔记,读20本名著,听100节课,做10 000道题,很快从新手成长为优秀教师。

调到苏州新区工作之后,他又搭上了信息化的快车道,成为计算机辅助教学方面的小专家,走上了教学研究的快车道,从优秀教师成长为学科名师。那个时候,我已经担任苏州市分管教育的副市长,但是他从来没有找过我。直到离开苏州时,我才知道他已经是苏州新区实验中学的副校长了。

到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工作以后,在刘彭芝校长的言传身教、耳提面命下,他的视野更加开阔,经历更加丰富,思想更为成熟,从学科名师成长为名校校长、国家级骨干教师、中国数学学会会员、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华东师范大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讲座教授等。

从普通的乡村教师到京城的名师名校长,建华的成长故事是很“励志”的,对于年轻教师也是很有启发的。

前不久他完成了一本新书,让我写个序言。我很喜欢这本书的书名——《教育,解放心灵》。解放心灵,是周建华成长的密码,也是他对于教育的期待。他说,自己一路走来,能够不断成长,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点亮自己的心灯,不断解放自己的心灵”。

解放,的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词汇。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奥秘,其实就是解放了生产力,解放了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因为解放了农民,我们的餐桌开始丰富起来;因为解放了工人,我们的日用消费品开始丰富起来;更重要的是,因为解放了思想,我们的现代化事业迅速发展起来。

教育也是如此。由于改革开放,我们创造了穷国办大教育的奇迹,全面普及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实现了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

如果说教育的发展是因为解放,那么,教育上存在的诸多问题,教育仍然没有达到人民群众真正满意的程度,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因为教育的解放还不够。

中国教育的未来,仍然需要寄希望于解放。

首先要解放学生,从分数的牢笼中解放孩子,让他们不再为分数而活着,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让他们真正成为自己;其次要解放教师,从考试的镣铐中解放教师,让他们不再成为考试的囚徒,让他们真正地享受幸福完整的教学生活,体验教师职业带给他们的成长、尊严与快乐;再次要解放校长,从评价排名的恐惧中解放校长,让他们聚精会神地思考教育,让他们成为真正的教育的行家里手;最后我们还要解放教育厅的厅长、教育局的局长,把他们从一个个升学的指标中解放出来,让他们不要“跑部钱进”,不要“仰人鼻息”,从对上负责变为对下负责,从对分数负责变为对未来负责。

一句话,只有解放教育,才能使我们的教育真正解放人的心灵。

建华把丰富人的心灵、促进心灵的完整,培育心灵完整的人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也作为他的教育理想的出发点。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对课程建构、课堂教学、教师队伍建设、智慧校园建设、家校合作共育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构架,并且具体落实到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的“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之中。从这所新学校的初步探索来看,建华关于解放心灵的愿景正在一点点变成现实。

只有解放心灵,才能使解放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从这个角度来看,建华的思考与探索是有着很好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的。希望建华能够继续努力,让更多的学生和教师放飞心灵、放飞理想,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责任编辑:苏少伟)

猜你喜欢
建华校长心灵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变变变
唤醒心灵
阿呜想做猫
论校长的修养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校长给力“九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