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化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课程建设研究*
——以闽南理工学院为例

2023-09-19 07:48许良洪谢志强余建通洪肇卡吴正炀吴婉梅
运动精品 2023年2期
关键词:理工学院闽南实训

许良洪 谢志强 余建通 洪肇卡 吴正炀 吴婉梅

(闽南理工学院,福建 泉州 362700)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从1993 年开设至今,近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在办学点数量、在校生规模和毕业生数等数据均创新高,为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和全民健身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人才保障。近年来,国家颁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和《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等重要文件,都凸显人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在国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突出位置,这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市场空间,同时也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提出更高要求。然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发展中也存在诸多问题,通过相关文献梳理发现:一是课程“偏理论,轻实践”现象比较严重[1];专业人才能力与社会需求脱节[2];实践课程设置上缺乏创新等一系列问题[3]。因此,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必须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其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近年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相关理论广泛运用于不同学科课程之中,将学生学习过程与实际工作岗位结合,学到工作岗位的操作流程,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的应用型本科改革方向。闽南理工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式方面可以引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从实践课程为突破口,积极与用人单位交流合作,探讨岗位流程与实践课程融合,建立更加系统化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综合实践课程体系,有效解决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脱节、专业技能实操匮乏、就业能力差等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职业素养能力提升,同时也解决了体育企业用工难问题,加深了校企合作共同促进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程度。

1 闽南理工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课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课程现状

2013 年,闽南理工学院体育学院开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面向本地区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经过十年的实践探索,体育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课程采用校内和校外相结合方式。大一下学期是专业认知实训,主要了解社区体育发展情况、大型体育馆的运营和俱乐部经营与管理等情况;大二下学期是体育康复计划与实施实训,主要内容包括止血、包扎和固定、心肺复苏术、体育运动康复FMS运动测评、体育运动康复体操等项目;大三是体育赛事活动组织编排与实践实训和体质健康测试与评价实训,主要内容是体育赛事活动的运作与策划、体育赛事活动组织与编排方法、参加中小学田径运动会执裁工作,参与学校各球类赛事组织与管理活动和在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任务等;最后大四上学期是专业运动技能实训,下学期是毕业实习和论文撰写任务,主要内容是运动专项技能教学实践、外出到单位实习环节和论文撰写任务等。这四年实践课程的安排环节让学生认知、学会到运用,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社会体育人才,更是以实践能力为培养方向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发展的必然路径。在实践课程安排上重视与企业之间的交流,闽南理工学院体育学院先后与泉州中体汇、泉州舒华健身俱乐部、泉州帝豪斯等36 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汇聚了综合类健身俱乐部、青少年体适能培训、各类单项培训等类型项目,满足了在校学生实践课程教学、实训和顶岗实践和证书培训和毕业实习等需求。

1.2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课程存在问题

近几年,闽南理工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招生规模持续扩大,由于该专业发展时间较短,很难建立丰富的实践教学体系,成为制约培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关键问题。人才培养方案方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存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时和学时分配不够合理等问题;实践课程设置方面,主要有认知实训、专业基础理论实训、赛事活动策划与组织管理、体质测试和毕业实习与论文撰写等,实习课程设置仍然从专业课理论角度考虑,与实际就业岗位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社会实践课程方面,大部分都是按照课本理论知识进行照搬到实践课程中,缺乏对实践课程的改革,造成了理论课与实践课教授内容一致,重复性的教学现象比较严重;社会实践环节方面,主要停留在了解基础设施、掌握技能操作、专家讲座、布置实训日记和完成报告、毕业论文等事项,实践过程形式过于“表面化”,缺乏实践的成效性;从教师专业水平方面,教师都是高校毕业学生,缺乏在社会兼职、培训和工作等历练,很难了解到当前社会岗位设置及要求,所以培养出来学生也会遇到就业难问题;实践基地条件方面,闽南理工学院校内实训基地为学校田径场、体育康复实训室和各球类场地等设施,规模比较小、质量和数量很难满足学生要求;毕业生就业情况方面,大部分从事其他岗位,比如快递、教师和销售等,从事社会体育相关岗位的学生寥寥无几;校企合作单位方面,大部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招聘到企业后,还有经过为期3 个月岗前培训,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

2 基于工作过程化的闽南理工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课程建设研究

工作过程是指在某个岗位上为了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取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4]。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理念是将工作岗位视为一个整体的系统[5]。该系统是按照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联系起来,把课程知识重新解构和重构,转化为工作过程中,按照工作流程进行学习。

2.1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实践课程建设总体设计理念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6]。闽南理工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课程建设要以“专业认知实训—单项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专业实习”的递进实训体系思想为指导,结合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进行市场调研,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流程并实施,从而使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方面达到更加符合市场的需要,建立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

2.2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开发流程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流程进行建设,闽南理工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开发流程如下:主要是通过同类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36 家校企合作单位的岗位设置以及体育行业职业变化动态等调研,在院领导、专家教授和企业负责人等研讨,确立闽南理工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其培养目标确定是各类体育企业、体育职业俱乐部、健身俱乐部、各类体育娱乐中心、体育事业单位等,从事体育产业经营与开发、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休闲健身咨询与指导等实际工作。因此,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岗位群主要有体育产业经营与开发、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休闲健身咨询与指导等,具有代表性的具体岗位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教练员和运动竞赛组织与管理者等,可以按照典型工作任务掌握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所需要知识和能力的职业要求,构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围绕实践课程为中心,突出以工作岗位能力为目的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见表1。

表1 闽南理工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主要工作岗位任务分析

2.3 实践课程学习情境设计

闽南理工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相应工作岗位进行分析,内容比较多、工作过程比较类似的特征,选取以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中的运动竞赛组织与管理者为例进行实践课程学习情境设计。运动竞赛组织与管理者先要学基础专业课、技能课和选项课等课程,获得赛事策划与组织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按照运动竞赛组织与管理工作流程可分为赛前、赛中和赛后,赛前可分为启动、计划两个部分,赛中可分为实施和管理两个部分,赛后为收尾总结。以赛事为载体设置了三个学习情境分为单项、综合和趣味赛事组织与管理,并在学习情境中设计相适应的子学习情境,每个赛事活动按照启动、计划、实施、管理和总结的步骤进行,让学生经历“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具有普适性的6 步所构成这一完整的工作过程,由易到难,简单到复杂的运动竞赛组织与管理的整个流程多次实践,让学生由新手转变为运动竞赛组织与管理专家。

图1 以《运动竞赛组织与管理》实践课程为范式的学习情境设计

2.4 实践课程教学计划的重构

闽南理工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课程建设要以“专业认知实训—单项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专业实习”的递进实训体系指导思想,以典型工作任务和行动领域为基础,分学期安排实践教学课程,并合理设计实践教学内容[7]。第一上学期,专业认知实训。对社会体育指导员、教练员和运动竞赛组织与管理方面的认知实习,学生可以校外参观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和校运动会等形式的实践活动,对这些岗位操作流程有一定的了解,为接下来实训做好准备;第一下学期和第二上学期,主要是单项技能实训,运动技能和知识是胜任工作岗位首要前提条件,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安排让学生更快掌握专业基本技能。专业基础课和技能课本身含有较多的实践环节,要按照实践课程教学设计的要求,增加安排课时和难度,保障实践课程有序有质进行;第二下学期到第三上学期,主要是综合技能实训。根据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实践课程设置了综合赛事组织与管理、社区体育指导员业务实训和健身教练员实训等内容,在前期所学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基础上,检验学生运用综合知识的能力。此阶段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实践课程的实际任务和真实情景进行校内外综合实训,包括校级、市级田径运动会、社区健身指导、校外健身俱乐部的实训等,目的在于让学生体验真实工作场景,学到岗位所需要的能力;第三下学期和第四学期,主要是专业实习,学生先利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真实的顶岗实习;到大四阶段,学生要到校外合作单位进行上岗集中实习。通过上述四个阶段,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课程建设,落实实践教学内容和过程,把学生从新手到上手,实现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能力的递进式发展,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

2.5 考核评价方式的重构

闽南理工学院现行的学生考核评价是采取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主要是出勤、上课表现、完成相关任务和实习报告等内容,学生成绩构成平时30%,实习报告70%。这种传统的评价方式,只能反映学生对实现知识内容掌握情况的评价,不能真实反映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能力的考察。因此,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相关理论知识,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归纳总结典型工作任务、确定相应的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根据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细分学习任务的步骤,按照学习任务完成的质量设计相应的评分细则进行对学生考核评价,考核方式有三方共同完成,即学校老师、企业教练员和学生自评共同完成,成绩占比分别为学校老师占40%、企业教练员占60%;学校负责专业理论知识,主要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程度及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企业负责技能、素质和态度等任务的考核,主要是在实习过程中,完成相关任务的能力进行评价;学生在期末填写实践情况调查表,及时反馈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建议。

3 基于工作过程化的闽南理工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课程建设的保障条件

3.1 建立校内外校企合作实训、实习基地,提高“真实”工作要素的实践教学环境

闽南理工学院体育学院与先后36 家体育类企业签订了交流合作协议,应该集双方优势资源在实践课程建设、教学模式、评价方式和实践基地建设等多方面开展深入交流合作。在校内建立学校为重点的实训基地,由学校出场地设施条件,体育企业出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建立以工作岗位为培养目标的校内实训基地,开展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教师培训、管理方式和教师再培训等项目,让学生初步完成社会体育专业工作岗位的整个流程;每个情境的教学让学生亲自经历“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具有普适性的6 步所构成这一完整的工作过程[8];在校外建立以企业为重点的实习基地,通过前三年的岗位学习锻炼,学生对具体工作岗位,有了一定的实践基础,派到校企合作单位,由有经验教练员带队,指导学生在管理、授课、产品销售等方面进行传授经验,这样顺利免去了学生到企业“再培训”多余的工作环节,减轻体育类企业过多的人力资源成本,同时,也为体育企业类扩大在高校的影响力,提高了自己在社会市场上的竞争力。

3.2 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再培训,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业务培训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中,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既要掌握实践课程的理论知识,又要实际操作能力,还要懂企业相关岗位工作流程及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几个途径来实现。一是要让教师到企业单位挂职锻炼,学习和掌握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二是了解社会体育行业发展动态,及时反馈行业岗位需求的动态,做好相应的学习和调整准备;三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能力,通过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四是学校招聘有企业、行业经验的兼职老师,而专任老师做辅助老师,共同承担实践课程,帮助专任老师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3.3 校企扩大交流合作深度,建立行之有效的共同育人模式

闽南理工学院体育学院与36 家体育健身企业签订了交流合作的意向书,在实践基地、人才交流和学生就业等方面交流还不够深入,在工作过程化的闽南理工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课程建设中,需要更多了解社会体育市场岗位需求变化、岗位职业知识和能力等多方面内容交流合作。因此,校企交流合作应该往深度和广度发展。主要的从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共同培养人才模式,比如订单式培养、3+1 人才培养模式等;二是制定共同培养的协议计划,运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论进行指导,融合在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考核评价和实训实习等之中,共同建立比较符合市场需要的共同育人模式;三是建立校企合作的沟通机制,保障各方面交流合作顺利进行。由闽南理工学院和校企合作单位共同成立校企交流合作机构,整合和优化各自资源,开展更多富有成效的深度合作交流,保障双方交流合作中实现共赢。

市场是检验学校所培育出来的学生是否受欢迎的重要标准,也是检验学校办学效果好坏的尺度。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闽南理工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课程建设,就是按照市场岗位工作操作流程的标准,对实践课程设置、教学环节和评价考核等方面做了重组和建构,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以此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应用型人才,满足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有利于学生就业成才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理工学院闽南实训
闽南文化传承
江苏理工学院
吴松柏的闽南威士忌小镇
常熟理工学院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理工学院简介
闽南,闽南
闽南拍胸舞迎来台湾小弟子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