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区下的共享工具服务设施设计

2023-09-19 09:31曹伟智陈奕凝
工业设计 2023年8期
关键词:服务设施工具设施

曹伟智 陈奕凝

(鲁迅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沈阳 110000)

智慧社区是当下社区发展的大趋势,共享工具服务设施更是其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针对共享工具服务设施的设计研究相对匮乏,但共享交通工具、共享充电宝等领域的相关服务设施已经日益成熟,可以基于其相应的共享模式进行研究。与其他服务设施设计不同,共享工具服务设施的设计理念不再是外观功能设计,应更注重用户的使用感受,关注产品与人之间的关系[1-2]。并且当下建设智慧社区是人本导向,强调政府、相关产业和社区居民之间的联系,旨在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3-5]。文章分别对智慧社区的共享服务背景进行阐述,对当下共享工具服务设施现状进行分析,探索共享工具服务设施的设计方法。

1 智慧社区下的共享服务

智慧社区的建设基于居民信息的分析结果,来进行社区规划、管理、沟通和个性化服务[6]。着重于居民的日常生活,强调创新和相关服务产业的沟通来打造智慧民生、智慧小区和智慧家庭。真正将政务、生活和安全服务深入人心,让人们能享受到智慧社区带来的生活水平进步和便捷。

从社会角度来看,共享工具服务设施可以带动地区产业和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无论是居民生活维修还是种植活动对工具的需求是一个不可小觑的数字,并且当下老旧社区改造与升级,同样也是落实智慧社区的好时机。通过共享工具服务设施等类型智慧设施的使用来实现居民智慧社区的生活方式。

公共设施可以体现出一个城市的设计水平,关怀程度和现代化进程。公共设施的设计要以人为本,注重个体与统一的关系,重视与环境协调等[7]。

理解用户,为用户提供美好生活是创造设计价值的第一步[8]。当下生活节奏加快,年轻人聚集到大城市谋求发展,老年人独居,邻里之间流动性差。这种情况下共享工具服务设施可充分满足老年人的工具需求,为他们提供实时、快捷、高效、物联化、智能化的智慧服务[9]。也解决了远在外地的子女对于老人无能为力的担心,体现了共享工具服务设施的人文关怀。

2 共享工具服务设施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 共享工具服务设施的现状

现有的共享工具服务设施还没有形成专门的品类,大多为社区建立的工具租借站。这类工具租借站的运作模式是基于传统的租借方式,以社区为发起者来提供一个存放工具的空间,工具的来源为社区捐献和采购。租借和归还由专人登记进行,社区人员和住户共同监督管理。

2.2 共享工具服务设施存在的问题

现有工具租借服务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社区居民的工具问题,但也存在弊端,主要包括:

1)工具租借流和归还流程繁琐复杂。在租借和归还工具时需要专人操作,在过程中增加了人工成本,有偿工作导致成本增加,志愿工作又无法保证专业性和稳定性,并且租借条件无法界定,租借居民的信誉水平无法有效评估。

2)工具的维修与保养无法保证。共享工具站里配备的工具经过长时间的租借,供应与维修社区和居民都无法有效的承担,都需要专业人士来进行工具的后续管理与维护,长期使用下会出现问题。

3)租借流程下工具价值无法界定,居民的个人隐私无法保障。在人工租借流程下较直接的方式是存放押金,但工具的价值不同,押金数量也不尽相同,在站内存放现金无法保证安全,数字转账退还流程复杂。工作人员无法对每个租借住户都了解,需要个人信息的详细登记来做到对租借产品的追溯,这样又无法做到个人隐私安全。

从以上的问题得出当下工具租借站是解决工具需求的一种方式,但并不是最优解。因此,应设计出基于智慧社区模式下的共享工具服务设施,来简化流程、提高效率、保证日常维护和保护居民生活隐私。

3 智慧社区下的共享工具服务设施设计策略

智慧社区下共享工具服务设施应贯彻智慧科技理念、实现工具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基本要求和满足不同人群的情感需求进行设计创新。

3.1 贯彻智慧科技的理念

智慧科技理念要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将传统设计变为科技设计[10]。贯彻智慧理念不是由程序设定好的内容进行简单智能服务,而是要将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融入其中。让共享工具服务设施变成拥有智慧属性,具备一定自主选择和学习能力的智慧型产品。共享工具服务设施要通过远程升级不断丰富自身的产品内容,与时俱进增加产品种类,分析当下社区内居民需求情况,找到更适合当下社区内居民工具使用的解决方案。共享工具服务设施不应是单纯的工具站和租借箱,更应该是居民生活中的工具使用管家。

并且在共享工具服务设施的移动数字端更要体现智慧科技的属性,数字端的设计更应该侧重于用户的工具使用教学、人群分析和社区内网格沟通。移动数字端可以对需要使用工具的情况进行摄影扫描,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工具使用方案,再到共享工具服务设施的设备端进行工具租借。并且通过数字端的网络功能可以实现社区管理人员与社区住户更好的沟通,通过共享工具服务设施来映射解决其他生活问题。

3.2 实现工具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实现工具资源利用最大化要基于绿色设计和整体资源的调配与分布。绿色设计是解决人、机和环境关系协调的设计方法,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必然趋势[11-12]。共享工具服务设施产品本身使用环保材料制作,如由秸秆、稻谷壳等农用废弃材料再加工而形成的环保材料,在保证产品质量与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进行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实现建设智慧社区的同时达到助农和保护环境的目的。共享工具服务设施通过其共享模式和模块化达到产品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外观造型使用模块化的设计方式,让产品通过各种模块搭配来适应不同的社区环境。通过智慧科技理念分析出各个社区内的工具使用情况,进行不同工具种类和共享工具设施模块的统一调配。

3.3 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基本要求

共享工具服务设施本身要在设计时考虑到不同人群对不同工具的拿取方便程度,重点考虑工具布局的人机合理性。工具的位置排布要遵循大部分人的使用习惯,重量过重体积过大的工具应排布在设施下方,避免位置过高产生的拿取困难,并且拿取形式也要进行省力和助力设计。体积小数量多的工具应排布在方便人拿取的位置,并进行相应的种类分类,如螺丝等耗材可以进行售卖或废物置换的形式进行拿取。同时危险性工具要注意存放安全,应排布在位置较高的区域并且保证存放区域的防破坏性,对如刀、锯等危险工具进行包装安全加固,配合智慧技术来进行拿取人员记录与扫描分析。同时工具取出的形式也要符合人机工程学,如电钻和其各种钻头配备专门的收纳。配备隐藏式把手,不是零散的产品形式,方便居民的工具使用与租借,通过人机工学的设计达到省心省力。

3.4 满足不同人群的情感需求

满足不同人群的情感需求要以情感设计理念为出发点,以解决居民问题为目标,针对居民生活中工具的使用以及租借产生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案,并且寻找共享工具服务设施对多种人群的生活影响与情感需求。当下居民工具的使用问题大多存在于工具操作和面对不同情况不知使用何种工具,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智慧服务和数字化工具教学进行解决。共享工具服务设施的生活影响与情感需求重点体现在居民、设施、社区和供应厂商之间的关系,如图1 所示。服务设施接收到信息指令将对应工具提供给居民,即可完成租借工具流程。期间社区与供应商也参与其中,服务设施解决居民问题满足居民情感需求、社区通过设施反馈的信息提升服务并将问题再反馈给设施供应商,简化社区内的工作压力。社区居民生活需求解决方案提升,居民对服务满意提升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热情,以此来满足社区工作者的情感需求。居民提高满意度社区乐于采购设施产品,提升对厂商的信任度,进而带动设备厂商其他产品销量,厂商提供更好的产品,产生良性循环来满足设备厂商的情感需求。

图1 居民、社区、厂商和设施之间关系图

4 智慧社区的共享工具服务设施设计实践

4.1 共享工具服务设施的设备端设计

共享工具服务设施的设备端是设施外观、功能以及结构设计的产品主体,如图2 所示。共享工具服务设施的设备端设计要围绕共享工具并增加新特色。产品设施的外观造型应用极简的设计元素将几何造型和曲面变化进行有机结合,适当配合灯光,让外观更丰富并且拥有科技感。机体材质以金属和秸秆环保塑料为主,在满足外观造型的情况下大量使用环保材质和易于生产的通用替换材质为主,达到资源最大化利用。考虑到安全属性,如刀具等危险工具设置在机器偏高的安全位置,在外观搭配专属的安全区域配有金属外壳和安全操作流程以防儿童拿取和恶意破坏。设施标识设计要达到通俗易懂好理解,在注重设计感的同时又要考虑醒目和易理解性,避免出现过于偏重设计而弱化信息传达能力。设施的涂装设计搭配根据社区内整体环境以及社区居民人群进行调整,年轻人较多的社区设施涂装使用金属色和高级灰的配色,以达到高级感的产品外观,在关键的功能位置设置点缀的明显高饱和度颜色以达到产品醒目效果;老年人以及儿童较多的社区设施涂装多搭配明亮的纯色撞色,来提升社区活力和设施的整体醒目程度。

图2 共享工具服务设施效果图

设施功能拥有通俗易懂的租借方式,在软件界面选择后反馈并弹出,将工具拿走即可,如图3 所示。归还物品也只需根据提示将工具放入提示窗口进行归还收纳。整体设备端的产品功能以设施租借工具流程为主,配合一定的语音与界面交互进行租借人识别,可以当场租借。

图3 共享工具服务设施工具取出流程

设施结构设计在满足外观设计的同时实行模块化的表现形式,便于模块更换、生产制作以及后期维修。设施以简单工艺和内构为主,在统一的外壳下内部配合简单的机构链接通用可替换模块,租借模块为几种固定的尺寸,根据需求进行不同的工具替换以达到环保效果。并且设施外壳以快拆设计为主,借鉴钣金工艺的安装方式,搭配通用电气件以及结构件,方便后期快速拆解移动和维修更换。

4.2 共享工具服务设施的移动数字端设计

共享工具服务设施的移动数字端是智慧社区的专属APP 或小程序,如图4 所示[13]。数字端是智慧科技理念的体现,也是智慧社区建设的一部分。

图4 智慧社区共享工具服务设施APP 界面

共享工具服务设施的数字终端是社区整体服务的综合软件,内置功能如共享工具、社区线上购物、学习课程、健康监测服务和生活小助手等。以共享工具为例,在APP 内租借工具要进行身份认证,在完备个人信息之后方可通过信誉评分进行线上工具租借[14],在家对需要的工具进行选择以实现远程操作,再选择去设备端拿取或者智慧社区内智能机器人进行送货上门。工具的纸质说明书无法满足共享工具的流动性和环保要求,所以配合VR 和AR 技术在APP 内增加数字说明书和工具教学视频,来实现更加智能化和可视化的工具使用说明[15],如图5 所示。数字终端APP 配备社区内网格沟通以及业主线上交流功能,以达到社区内通知信息即时了解,促进社区内居民交流与沟通。通过线上沟通实现线下联络,拉近人与人的距离,社区参与其中也便更好的解决生活中的矛盾问题,让社区内的生活氛围在当下快节奏的时代增加一些人情冷暖。共享工具服务设施数字端的设计能提升居民使用工具的便捷程度,提升环保水平,也可以促进社区内居民的沟通与了解,并且也是智慧社区建设中易被忽略却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图5 智慧社区共享工具服务设施APP 界面

5 结论

文章基于智慧社区的整体建设从贯彻智慧科技、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基本要求和满足不同人群的情感需求四个方面进行共享工具服务设施的设计分析。寻找共享服务设施的智慧学习与数据分析属性,配合数字端APP 来实现共享产品的智慧特点,以此来简化流程便捷居民生活。将模块化和环保材料应用其中以达到公共产品的环保属性。优化产品布局与产品拿取方式来实现人机工程学的基本要求。着重寻找居民、社区和设备厂商之间的情感连接,通过设计来满足其中的情感需求。将这些内容融汇其中以指导共享工具服务设施的设计,并且为今后智慧社区的整体建设提供新的可能,也通过设计为居民的生活中增加一些色彩与乐趣。

猜你喜欢
服务设施工具设施
民政部等16部门:到2025年村级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超80%
民生设施非“摆设”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基于实效性的社区居住服务设施统筹研究
“巧用”工具
论高速公路收费服务水平的提高和收费服务设施的完善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