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而行,成长可期

2023-09-20 17:45李栋
新班主任 2023年9期
关键词:小辉小丽文艺

李栋

编者按

自我价值感是指个体看重自己,觉得自己的才能和人格受到社会重视,在团体中享有一定地位和声誉,并有良好的社会评价时所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对学生来说,良好的自我价值感与他们在班集体中展现才能、获得认可、受到重视、收获积极评价等密不可分。良好的自我价值感能让学生变得自尊自爱,推动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因此,自我价值感是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提升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呢?

自我价值感是健康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自我价值感可以帮助学生在集体中获得认同感和收获感。班级中自我价值感较低的学生的表现可以归纳为“两低两弱”,即集体活动参与度低、自我认同低、抗挫力弱、未来发展成长力弱。

具身认知理论主要指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有着强烈的联系,生理体验“激活”心理感觉。具身认知理论在身体、情境和认知三者之间的关系上提出了目标性指引和实践性原则,对于学生的自我价值感提升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自我价值感的构建和提升需要“具身”而行,本文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结合自身班主任和德育工作经验,阐述通过“身体体知——心理体验——正面体悟——价值体现”的身心合一的过程帮助学生获得良好自我价值感的实践路径。

从离身到具身,在“跟岗见习”中回归身体体知

自我价值感较低的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参与度较低,甚至有部分学生主观上拒绝参与集体活动,他们的身体基本游离在集体活动之外,是集体活动的旁观者。所以,提升学生自我价值感首先要让学生的身体回到集体活动中。教师在设置班级活动时要特别关注这部分学生,要让他们“在其位”,为他们的身体感知与心智搭建桥梁。

我在班级开展了“跟岗见习”活动,每个班干部都有选择助手的权利,并且在选择小助手的时候要优先考虑集体活动参与度较低的学生。每个学生也有自主选择自己岗位的权利。我要求学生在跟岗见习的过程中要保证自己的身体永远在“第一现场”。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把学生的身体置身在活动和情景中,让身体先行进入角色,成为认知的工具和思维的载体。

小丽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女生,在班级中和同学交往较少,在公共场合讲话容易脸红。我在活动中给她安排任务时她总是推诿,说自己做不好,只想做一个旁观者。我观察了小丽一段时间,发现小丽虽然学习能力较弱,但是学习态度非常好,书写工整,书面干净整洁。于是,我询问她是否愿意成為文艺委员的小助手。一开始,小丽的顾虑很多,觉得自己不懂书画音乐,也不会设计黑板报,无法胜任文艺委员的小助手。我对她说:“做文艺委员的小助手很简单,就是跟着文艺委员体验两周她的工作就可以了,我觉得你可以尝试一下。”小丽勉强答应了。

两周很快就过去了,小丽一直跟着文艺委员实习,从未缺席。两周后,我和她以及文艺委员3人一起交流心得体会时,她说:“文艺委员的工作很有技术含量,这周出黑板报比较忙,就帮忙写了一些字,觉得不是特别好。”文艺委员却说:“小丽的字非常工整,做事非常有耐心,有几次放学留到很晚,其他同学还会抱怨,但是小丽从来没有抱怨过。”听到文艺委员这样说,小丽的脸红了。后来,她主动协助文艺委员完成了班级的“文化墙”“团队角”的布置,还参加了“一班一品一特色”的学校汇报,逐渐成长为班级活动的积极分子。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要特别关注那些长期游离于集体活动之外的学生,设置一些低门槛、易参与、重感受的活动,让这些学生的身体先回到班级活动中,具身在场,感同身受,才能为内在心理体验奠基。

从否定到肯定,在“互助场域”中增强心理体验

自我价值感较低的学生经常自我否定,有时还会受到外界的否定。“我(你)做不到”“我(你)没有能力”“我不想做”“我不确定”“我一无是处”等。否定式和怀疑式的表达是他们心理状态和精神世界的外显。长时间的否定会导致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低,在学习和生活中耐挫力和共情力都比较弱,与他人的关系时常处于紧张甚至对立状态,在面临困难和挫折的时候缺乏韧性。

榜样的示范和引领在班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去引领学生,让学生去感染学生,自我教育才会发生。教师要为学生从否定到肯定的转变搭建一个平台,其中同辈互助的能量不容忽视,教师要让志同道合的学生成为互助伙伴和精神导师。

在班级中,我注重学生成长共同体的打造,营造一起进步的班级氛围。班级管理分而治之,实行小组导师制,由一个学生做导师组织引领,小组成员两两相互结对子,确认互助的内容,设定小组目标,一个月一次互助成果展示。一年后,班级逐步形成了互助相生的文化和氛围,优化了竞争意识,强化了合作意识,学生在互助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培养和发挥了自己的优点。

进入青春期之后,小辉更加叛逆了,一言不合就摔东西,“出口成脏”。几次家校沟通都收效甚微。小辉在一次次的否定中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开始自暴自弃。但是,我并没有放弃他。在我的鼓励和引导下,小组内的同学也没有排斥和孤立他,小组导师小圆每天放学后给小辉辅导数学,还和他一起分享美食。在小组成员的影响下,小辉慢慢敞开心扉,和小圆讲了自己的故事。原来,小辉的父母在做生意,非常忙,所以小辉从小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父母每次回家都只会说他的不好,到处“挑刺”。否定多了,他就特别反感,内心逐渐产生了“自己很差”的认知,和父母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差。幸运的是,小圆和小组的同学都包容并帮助小辉,让他重新燃起了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斗志。

对于自我价值感低的学生,否定是寒冬中的凛冽冷风,它会刺痛学生的心,让学生产生严重的自我怀疑。班级管理中要充分营造互助氛围,看见每一个学生,肯定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互帮互助中增强内心的感受和体验,逐渐产生“自我肯定”和“肯定他人”的能量,增强耐挫力和共情力,提升自我价值感。

从单一到多维,在“多元评价”中深化正面体悟

青春期是学生自我价值感提升的关键时期,不恰当的家庭教育、不愉快的学校生活和不准确的教育评价都有可能影响学生自我同一性和自我价值感的建立。可以说,消极、负面、单一的评价是导致学生自我价值感较低的主要原因。单一评价模式是以老师评价为唯一评价主体、以学习成绩为唯一评价标准、以表扬先进为唯一评价目标,直接导致学生价值感获得途径单一,让学生无法获得多元认可。

所以,我们要打破单一评价的壁垒,提升评价反馈的教育功能,在评价中尊重学生差异,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多维度、多层面观察和发现学生,以积极的眼光肯定学生的品格。在评价中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品质、核心素养、全面发展。我在班级管理中推行“弘毅少年三级四维五类激励评价体系”,三级指“小组评价——班级评价——家校评价”,四维指“成长自评、同伴互评、家长参评、教师综评”,五类指“美德之星、学习之星、运动之星、艺术之星、劳动之星”,更加关注评价的过程性、多元性。

小乐的学习成绩非常好,每次测试都位列年级前茅,但小乐是典型的“唯成绩论者”,与学习无关的活动一概不参加,还经常让别人替代他做值日。小乐衡量自我价值的唯一标准就是成绩。小乐父母对他的要求也是只要学习好,其他都可以忽略。学期中班级评定“弘毅少年”,学校评定“校三好生”,小乐都是候选人。但是,除了成绩好之外,小樂在其他方面评价都较低,综合评价就比较靠后,最后在民主测评中落选了。小乐让我给他一个解释,我给他解读了班级的评价体系,再让他查阅了自己的“弘毅少年评价报告”,其中在三级四维评价中,大家一致认为他学习成绩好,但是其他方面表现较差,有时还会贬低同学,所以大家对他的综合评价并不高。我耐心地向他解释了何为综合素养和全面发展,并提出希望他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小乐认识到自己自我价值定位不够全面准确,并表示接下来会努力改变。学期末,他如愿评选为“弘毅少年”和“三好学生”。

评价反馈是班风班貌和学生成长的风向标,多元评价就是要打破唯成绩论的怪圈,为学生的价值呈现提供依据和方向。“弘毅少年三级四维五类激励评价体系”实施3年以来,个体价值多元、考评细则多元、展现多元自我成为班级学生的共识,多元评价的指挥棒引导学生更加关注正面体悟和价值多元发展。

从被动到主动,在“日习一步”中看见价值体现

自我价值感较低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呈现出被动成长的状态,需要教师和家长引领他从被动转为主动,提升他的价值转化能力。所以,对于自我价值感较低的学生要淡化教育痕迹,在目标设定上要坚持“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的原则,让认知落实到行动中,助力学生长远成长。

“日习一步”活动围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展开,以“微”目标为导向,以“小”进步为价值引领,以“实”行动为第一抓手,让学生的价值感“看得见”“摸得着”。“日习一步”让学生在过程中看到自己的发展和成长,从外显到内化,逐步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实现价值转化,从根本上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构建,展现自我价值。

在我的班上,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成长记录本”,用于记录3年成长过程的点滴和家校反馈。小飞的学习基础较弱,学习习惯也较差,他逐渐有些心灰意冷了。我看到小飞在成长记录中表达了自己的忧愁。于是,我和他及时沟通,一起制订了“重点突破+特长训练”的“日进一步”计划。我让小飞重点关注自己感兴趣的3门学科,在基础知识和题目上划分每一天的目标,逐步实现基础题目的突破。之后一段时间,我重点关注他“日进一步”的落实情况,并做出积极的调整和反馈。对于他重点突破的3个科目,我也和科任老师沟通,让他们一起助力。在期末测试中,小飞重点突破的3个科目的分数都有了明显提升,他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也更足了。

价值被人看见,将会是一束光,能够照亮学生的内心,带来鼓舞和能量;自己看见价值,将会是一条路,能够明确和指引学生前进的方向。帮助自我价值感较低的学生看见自己的价值,化被动为主动,为价值赋能,才能助力学生行稳致远。

从身体到心灵,从认知到行动,具身认知在班级管理中的实践让学生基于身体在场去体知,走心入脑去体验,提升了正面体悟,看见了价值体现,走出了自我价值感低的困境,极大地提升了班级凝聚力。(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本文系苏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为国所用:小初衔接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研究》阶段成果,编号:2022/JK/02/025/10;苏州市中小学幼儿园“十四五”德育科研课题《五育融合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构建和校本化实践研究》阶段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小辉小丽文艺
1942,文艺之春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文艺范
荷花下的秘密
小财迷
要笑一整天
关爱和理解,让孩子喜欢上语文课
高考前一夜
武大十大
妈妈干扰我交朋友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