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海虎
和顺县坚持以深化执法体制改革,提升基层执法效能,构建明晰执法体系为目标,在纵深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中勇于创新、敢于尝试、善于破题,以“五个一”为抓手,开拓探索具有和顺模式的行政执法改革路径,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成立了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加挂执法队牌子,组建了由乡镇长任队长、分管副乡镇长任副队长,包含88名持证执法人员、49名辅助人员、595名网格兼职人员的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实行派驻体制的公安、司法、市场监管和自然资源4支执法队伍128名执法人员纳入乡镇执法队伍。构建起“县乡一体、专兼结合、新老交替、力量集聚”的“一盘棋”执法队伍,变“单打独斗”为“握指成拳”,更加突出“一支队伍管执法”。如:喂马乡一名网格员巡查中发现东喂马村一处公路边有大量随意倾倒的煤矸石,严重影响村容村貌。接报后,乡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带领执法队成员以及乡环保站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实地勘查并释法说理、制作笔录。确认问题后,经过法制审核、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下达行政文书等标准执法流程,该案当事人主动配合执法人员对该处煤矸石进行清理,整个执法过程严谨有序、快捷高效。以前发生在基层类似的违法行为,乡镇看得见却管不了,得由环保局、自然资源局等多个部门的执法人员下来协调解决,不仅周期长、效率低、多头执法、重复执法问题突出,而且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推卸责任现象也时有发生。日常执法实行属地管辖,成功实现治理顽疾发现在早、处置在小,执法效率显著提高。
对照《山西省乡镇(街道)权责清单参考目录(征求意见稿)》,总结基层经验,着眼县域实际,将四类42项优化为三类 75项,编制形成了《和顺县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清单》《执法制度汇编》《执法指南口袋书》,做到“简洁明了、直观可视、通俗易懂”,实现了乡镇综合执法权力“精准下放、平稳过渡、用实用好”。如:横岭镇下白岩村养牛园区清漳西源临河牛棚拆除、碧海食用菌基地临河菇棚拆除、横岭村诚友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临河菇棚以及烘干厂房的拆除,都基于执法队赋权事项的落地见效,“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健步迈上了法治化轨道,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建立健全了“平台听哨-分流指派-职能处置-办结反馈-核查结案-打分考核”的六步闭环运行系统,建设运用了综合执法大数据平台,加速构建了三级联动、条块协同、专综结合、执法监管一体化综合执法体系。按照地域相邻、便于协调的原则,将全县8个乡镇划分为4个片区进行AB角联合执法,探索实行了“1+4+8+N”执法体系,推动形成了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工作格局。县级事项乡镇配合,乡级事项县级指导,重大事项上下联动,统筹建立了县乡执法联动机制,充分实现了基层事情基层办。如:松烟镇综合行政执法队联合县环保局联合开展专项执法行动,聚焦白仁养猪场污染村内小河沟问题,从源头上严格把关,消灭卫生死角,经过整改后,目前白仁养猪场已通过环保验收达标,现已继续投入生产,乡镇综合执法不仅扎实推进生态治理,而且激活集体经济发展新引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行政执法公示、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一系列制度,为全体执法人员提供了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持续提升了基层综合行政执法的动力效能,全面实现了执法信息公开透明、执法全过程留痕、执法决定合法有效,行政执法行为被纠错率明显下降。同时落实“13710”运行机制,实现“接单”后15分钟内到达现场,“1”即一般性问题原则上当日反映当日办理并反馈结果;“3”即一般性问题最多不超过3天解决到位;“7”即复杂问题当日上报,列为督办件,原则上7天内要落实解决;“1”即重大问题包括一些疑难问题要在1个月内落实解决,确实解决不了的,列为重点督办件,要拿出解决的时间节点和方案;“0”即所有事项都要跟踪到底、销号清零,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结果”。
面对基层一线执法对象散而乱的问题,和顺县始终秉持“执法是手段、服务是根本”的理念。在执法过程中推行柔性执法,以教育劝导为主,一改过去刚性执法的定式思维,让群众知法懂法,积极配合,使执法工作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在执法实践中推行说理式执法、审慎包容监管,在管理模式中推行先劝导、多宣传、帮整改、少处罚,有效引导违法对象自我改正,违规行为逐步消除,社会危害减少减轻。如:义兴镇执法队在日常检查发现,318省道旁汽车维修店存在轮胎乱放、垃圾乱扔等现象,严重影响省道环境,执法人员对店主进行耐心劝导,讲清事理,正确引导,经过一番说服教育,店主对下达的《生活垃圾清理整改通知书》表示完全接受,并表示马上整改,彻底整改。对轻度违法、特别是首次违法行为,建立整改机制,帮助完善、规范证照、手续,助力市场主体健康、良性发展,释放行政执法温情善意,实现执法效果最大化。
自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以来,和顺县拨付专项经费配备执法服装、电脑、记录仪等10余项执法设备,着力在执法保障上下功夫。截至去年底,全县8个乡镇共执法1011次,其中处理案件57个,上交财政罚款46760元,结案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