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部控制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探讨

2023-09-22 20:23唐珂
南北桥 2023年18期
关键词:企业管理内部控制财务管理

唐珂

[摘 要]内部控制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能够帮助企业领导层明确不同部门和岗位的责任,规范其行为,进而实现经营目标。但目前,很多企业在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中,并没有将内部控制具备的功能进行有效的应用。因此,本文从内部控制和企业财务管理的关系出发,分析了规范内部控制对企业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最终提出了企业财务管理中优化内部控制的重要路径,以期能够帮助企业通过完善内部控制来提升财务管理能力,促使企业实现长远发展。

[关键词]内部控制;企业管理;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的核心内容,其管理水平不仅关系着企业当下的盈利情况,也与企业能否实现长远、稳定的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企业通过强化内部控制能力,能够有效地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保障企业内部各项财务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企业物质和财产的完整性。因此,企业想要实现长远稳定发展,就必须要提升财务管理水平,而最为有效的方法就在于强化内部控制能力。本文将立足于内部控制的视角,探索企业将如何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旨在帮助企业在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前提下提升其财务管理水平,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1 内部控制和企业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

1.1 企业财务管理依附于企业内部控制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工作属于内部控制的范畴,且具备较高的地位,若企业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则财务管理工作就缺乏一定的依据,进而无法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二者存在这种关系的原因在于,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其所具备的预测、规划、决策等功能都需要建立在内部控制所提供的真实信息的基础之上,因此这种关系的存在具有一定的现实依据。内部控制能够保障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有效性,同时也能够为企业内部秩序的稳定提供保障,使其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公开、完整、有效的财务信息是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这就使得财务管理对内部控制具有一定的依赖性。

1.2 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属于相互依存的关系

企业的日常经营需要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共同参与,二者缺一不可。在内部控制中,主要是将绩效评估、预算控制等作为重点工作内容,所包含的范围较广,需要贯穿企业的整个经营和发展过程,并且具备层次性的特点。而财务管理工作包括管理方案决策和风险预测等,若企业在经营中重视内部控制而忽视财务管理,那么其经营决策与经济活动就缺乏合理性;若注重企业决策,忽视内部控制,则无法保障每个部门工作的连贯性和积极性,使得企业的发展逐渐落后。因此,二者属于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将二者紧密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其在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2 优化内部控制对企业及其财务管理工作的意义

2.1 内部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运转的关键

在企业进行经营活动和管理的过程中,会存在诸如管理主体之间不协调、管理执行偏差等诸多矛盾,尤其是在资金管理中存在偏差,会极大地影响企业盈利,严重的甚至会使得企业面临生存威胁。在财务管理工作的运转中,需要全面地分析这些矛盾并有效地应对,利用有效的管理手段,使得企业规避经营风险,保障其稳定发展。合理的财务管理手段能够实现对企业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使其成为企业发展的共同推动力。在整个过程中,内部控制尤为重要,其具备的监督、协调部门工作和凝聚部门竞争力的功能,能够帮助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提升效率,从而构建目标相同的内部控制模式,实现财务管理水平的高效提升。

2.2 内部控制能够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性

企业在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时,会对涉及的财务信息展开审核,同时,将关键的财务信息进行综合与分析,这一过程不仅能够对财务信息存在疑虑的地方进行审查,还能够检查财务信息缺失的部分,使得财务信息更为完整,进而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和质量。企业资产包含了固定和流动两种资产内容[2]。其中,流动资产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难点,而利用内部控制手段,能够对流动资产的流向和来源进行全过程的监管,提升其运行的安全性,降低资产流失风险。流动资产具备多样性、流动性和多环节性,因此其存在的风险因素较多,利用内部控制,可以对资产流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排查资产流动漏洞,并进行查漏补缺,保障资产的安全性。同时,财务管理部门利用内部控制手段,能够实现对固定资产的科学规划和管理,将固定资产信息进行细化的记录,保障企业在进行投资时能够充分了解自身能力,从而降低投资风险。

2.3 内部控制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财务管理部门能够帮助企业构建更为可靠的风险防范机制,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是其主要的职能之一。通过借助完善的内部控制手段,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服务是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帮助财务管理部门及时地发现企业在经营时存在的隐蔽风险,并制定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预防机制,在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完善之后,企业经营的数据或其他资料能够及时地传递至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再结合其需求,对企业的投资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合理的投资策略,为企业投资行为服务,提升投资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较高,能够帮助企业实时监控经营情况,针对经营弱点,评价管理状态,以便于实现降低经营风险的目的。

2.4 实现企业长远稳定发展

從长远的发展目光来看,外部市场竞争和内部组织经营这两种环境都是决定企业能否实现长远稳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企业内部实力对市场竞争优势起到重要的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同类型行业中竞争的主要力量,因此企业需要建立更为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避免让企业失去市场竞争的力量,从而逐渐走向淘汰[3]。企业开展内部控制需要立足战略发展的视野,针对当下和将来的竞争环境制定针对短期和长期协同并进的管理规划,改善不合理结构,完善经营框架,使得财务管理工作能够针对企业经营和创造的价值开展财务决策工作。

2.5 内部控制能够高度提升企业的执行力

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在于监督各个部门所需要履行的责任,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开展部门工作,进而完成部门目标,促使其经营目标的实现。在采用内部控制手段进行企业管理时,为了确保企业的经营状态和目标成效,需要对企业的经营模式和机制进行完善,在提升部门工作效率的前提下保障企业的经营效益。内部控制的对象为企业整体和各个部门,即对企业内部的所有事项进行全面的管理。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产生的内部控制会随着经济效益的提升而不断完善。在执行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时,应当强化组织结构,对部门人员进行合理的配置,才能实现全面的监管和制约。

3 企业财务管理中优化内部控制的实施手段

3.1 构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在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工作时,首先需要营造优质的内部控制环境,让财务管理工作有层次地开展,在实际的执行中,应当明确部分职责,对相应的权利进行监督,避免职权不清或越位行使权利的情况,降低对企业稳定性的影响[4]。其次,还要保障企业内部不会出现腐败等不良风气,保障财务清廉明晰。最后,还需要加大财务工作的监管力度,如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监督,在监督时,可以以日、周、月为周期进行检查,并结合随机检查作为主要手段,保障财务管理工作不会存在缺陷和漏洞。

3.2 划分明确的内部控制责任

内部控制是提升企业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企业自身的事情,若在内部控制中存在违规行为,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则需要违规的人员承担责任。因此,需要明确地划分不同部门和岗位的责任,对其实际行为进行监督,尤其是企业管理层人员,需要提升内部控制的责任观念,监督其责任以及自身管理工作是否落实到位,保障内部控制工作的科学性和全面性,进而保障财务管理能够在优质的内部环境中開展。

3.3 强化内部控制的管理创新。

首先是管理观念上的创新,这也是内部控制管理创新的重要基础。在知识经济背景下,诸多单位选取了更为人性化和知识化的管理理念,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才的力量。部分企业的管理层次和机构体量也在扩大,造成了组织结构冗长、管理流程复杂等情况,导致企业不能对市场做出良好的反应。因此,需要优化管理理念。

其次是体制的创新,可以通过构建会计资源管理机制,聘用专业管理人员,使得企业和会计人员能够互相选择,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成效。

最后是在管理方法上进行创新,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管理方法,破除传统管理方法上的事后管理弊端,同时利用更为通畅的信息渠道,快速、准确地了解企业经营现状,对多变的市场可能会带来的危机及时地采取预防举措,实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优化并行的管理方法。

3.4 强化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

财务管理体制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在新经济形式下转变财务体制是必然趋势。在这一形势下,若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势必会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大阻碍[5]。因此,需要在财务管理体制的变化下,不断强化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具体而言,需要从内部自省和外部监督来进行,使得每位财务管理人员都能够树立起“不进步就会淘汰”的观念,积极掌握和了解国家相关的财务政策,强化企业的行业分析、财务风险分析等能力,承担岗位责任,实现企业的最终经营目标。

3.5 制定科学的内部控制财务管理制度

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保障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优化和完善,针对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工作事项,如财务核算报表等,应当在保障信息准确的前提下,进行合理、有效的成本管控,同时要将资产管理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以便于保障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具有充足的固定资产或流动资金的支持,进而落实战略发展规划,在全方位的协调和管控措施下,促使企业的经营效益能够向着目标方向前进,保障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领“制高点”,促使企业实现长远、稳定的发展。

3.6 强化企业内部的监控能力

企业在构建内部控制制度时,由于受到当下认知的限制或考虑得不全面等因素的影响,其所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不十分完善,同时,在长时间的发展中,会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或员工对内部控制制度理解上的差异而难以发挥其所具备的功能,因此需要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实际运行中加强对其的监控检查能力。

在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中,监督作为主要的要素之一又分为外部和内部两种监督模式,前者主要是借助外部监管机构的力量对企业内部的经营、财务等活动进行监督,其优势在于具备较高的独立性,但同时其缺陷在于缺乏一定的持续性;后者是企业在进行管理活动中的一种持续性较强的监督,能够在内部控制的实际运行中找出其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从而不断完善内部控制方案,提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但同时其独立性并不能媲美外部监督,很容易受到企业高层的影响。因此,对于企业实施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手段而言,需要将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有效结合,才能提升内部控制能力,实现长远发展。

3.7 构建合理有效的财务激励和约束机制

构建科学合理的财务激励和约束机制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实现员工追求与企业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同时,通过构建合理的财务评价机制,能够帮助企业提升对管理人员的激励性。此外,企业也可以建立报酬委员会,对内部人员的激励奖金、绩效等制定合理的激励方案,并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财务管理工作评价,在提升财务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4 结语

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点工作内容,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就必须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对实际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6]。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企业建立更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不断优化财务管理工作,实现对企业各项资产和财务管理资源的有效应用,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及时、有效地避免因财务管理问题而造成的企业生存危机,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此外,还需要利用财务管理手段,不断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力,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更加稳定和牢固,进而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实现长远、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佳妮. 内控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财务管理模式优化探析[J]. 经济学,2021,3(6):31-33.

[2]李颖. 新时期如何强化企业会计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工作[J]. 中国集体经济,2021(24):133-134.

[3]李果. 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2022(12):66-69.

[4]茹薇薇. 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问题及优化对策研究[J]. 商业2. 0(经济管理),2022(2):169-171.

[5]马艳. 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改进研究[J]. 市场周刊·理论版,2022(30):53-55.

[6]张海涛. 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建设与风险防范研究[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2022(1):100-102.

猜你喜欢
企业管理内部控制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液晶生产企业客户管理新概念探究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突发事件基本类型及其对管理的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