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降本增效管理应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3-09-22 04:49彭涛
南北桥 2023年18期
关键词:内部管理降本增效国有企业

彭涛

[摘 要]降本增效是现阶段国有企业的主要发展目标。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分析了目前国有企业在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并针对国有企业发展的新特点分析做好降本增效创新工作的意义,最后对国有企业如何做好降本增效工作给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降本增效;内部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机制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融合的关键时期,在这种发展态势之下,国有企业必须保持运营定力,强化经济效益理念,提高成本管控力度,将降本增效作为国有企业下一阶段的重点运营方向,并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全面落实成本管控机制,为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筑牢坚实的基础[1]。

1 国有企业降本增效管理应用的问题分析

我国国有企业始终是经济改革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如今的国有企业,已经逐步实现体制改革、结构优化、职能明晰等改革目标,但在降本增效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应用问题[2]。

1.1 企业运营效率有待加强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国有企业都需要经历严苛的考验。部分国有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竞争意识不强,最终的运营结果难以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由此造成国有企业的运营成果无法获取市场认可[3]。加之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率有待提高,即便前期投入了大量成本,后续也难以有效收回,有时甚至因为流动资金有限,需要通过银行信贷的形式来获取运转资金。但在后期运营阶段,即便取得了可观的利润收益,也因为前期信用借贷的利息较高,严重挤占了国有企业再生产资金的投入占比,从而形成国有企业的经济运营陷入恶性循环。

1.2 企业业务投资回报有待提高

在经济市场的竞争中,国有企业相较于民营企业而言更具发展优势。但也正因如此,部分国有企业在业务运营过程中有时逐渐忽略了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在业务质量或产品质量的把控上有所放松,在日常运营中极易出现问题。为了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国有企业必须额外花费大笔费用弥补错误,这样往往会挤占成本费用支出,从而造成整体成本激增,最终挤占利润空间,使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不仅如此,因为业务服务或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容易消费者信任度降低,造成国有企业的商誉减低,对国有企业的后续发展及扩张运营造成阻碍。

1.3 人才的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

面对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人才资源已然成为各行各业的主要竞争优势之一。特别是对于国有企业而言,优质的人才资源引进,有助于国有企业更好地拓展业务范畴、丰富业务层次,全面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但结合目前国有企业的人才资源应用情况来看,企业的人才团队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岗位设置不科学,组织结构较混乱,难以有效发挥人才资源的实际效用价值,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

部分国有企业的人才队伍单一化,结构设置不合理。部分人员对于定额成本、计划成本、标准成本等方面的业务知识掌握不到位,存在财务管理与降本增效管理职能交叉、政策了解度不高、专业能力有限等问题,无法精准实施成本核算工作。国有企业部分人员的降本增效管理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既无法精准识别成本管控风险及动因,又无法为企业决策发展提供有价值、有意义的参考信息及判断依据,更无法助力提升国有企业降本增效管理的综合效益。

1.4 业务运营成本费用支出较高

對于国有企业而言,想要长期保持可观的利润,不仅需要合理扩充业务范畴、提高销售业绩,更需要强化降本增效能力,在确保不影响正常运营的情况下,合理压缩业务运营成本费用支出。目前,结合部分国有企业的降本增效管理情况来看,因组织结构的设置落后,致使企业整体运营的流程冗杂、程序烦琐,且未形成联动型、集约型的内部管理机制,导致管理成本过高。部分国有企业未能明晰降本增效管理的关键作用,在采购成本、行政成本等方面的监管力度不足,不仅“花了大价钱,没办成大事”,还因为行政管理成本过高,造成国有企业的整体成本激增,盈利结果不佳,严重影响了企业整体运营效率。

2 国有企业降本增效管理的重要性

第一,降本增效管理有助于国有企业优化组织结构。国有企业通过降本增效管理工作,需进一步明确各层级、部门的职能职责,并全面加强对降本增效工作的组织管理。与此同时,国有企业还需根据各部门重点工作实际情况,做好结构优化、职责分工,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和工作步骤,确保降本增效工作有序推进。

第二,降本增效管理有助于国有企业增收节支。国有企业实施降本增效管理时,需从国有企业的实际出发,突出重点、责任到人,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增收节支、降本增效上下功夫,力争完成工作任务。与此同时,国有企业针对降本增效管理的总体目标,还需层层分解、细化分工,明晰各层级、部门的工作责任,并在降本增效工作推进过程中加强指导、协调服务,及时了解进展情况,构建报告制度,适时召开情况汇报会,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经验,组织学习交流,提高降本增效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三,降本增效管理有助于国有企业夯实发展基础。国有企业在降本增效管理过程中,不仅能够有效节支增收,还能够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内部管理,进一步明晰自身优势,着力发挥优势、取长补短,为企业的后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强化降本增效管理工作的考核监督力度,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督查完成到位。与此同时,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应及时掌握降本增效工作的进展情况,突出问题导向,加大对突出问题的排查力度。对各层级、部门及岗位人员的职责履行、工作推进、完成任务情况进行严格督查,并将督查情况作为年度考核依据,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相挂钩,切实提升国有企业运营管理的综合效益。

3 国有企业降本增效管理提升对策

3.1 树立全员降本增效意识

国有企业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应树立科学、合理的降本增效管理的运营理念。降本增效管理并非国有企业内部某一个部门能够独立完成,而是需要在国有企业从上到下树立“降本增效”管理的思想意识,然后具体落实到各层级、各环节、各部门、各岗位。所以,国有企业在明确降本增效管理的总体方向以后,可将总目标分解成子任务,将子任务落实落细到各层级、部门及岗位人员。推进奖惩激励机制,针对部分没有完成目标任务的人员或部门给予适当处罚,反之也需给予明确的奖励,激发人才团队的工作积极性,切实将降本增效管理工作落实到位,让每一个人员都积极参与到降本增效管理机制中,真正形成“全员参与、协同推进”的良好氛围。

3.2 优化组织结构

随着我国“内需”政策的不断深化,我国国有企业呈现出可观的发展局面,国有企业如何提升降本增效管理水平就显得尤为关键,这就需要国有企业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降本增效管理策略。例如,国有企业通过提高成本管理力度,将降本增效管理纳入国有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机制当中,并延伸到行业调研、数据搜集、研究预测、决策分析、业务运营、运输配送、人才管理等方面,使国有企业综合竞争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具体策略如下:

第一,明确国有企业降本增效管理目标。这就需要国有企业树立“节支增收、降本增效”的思想意识,围绕提升降本增效综合价值、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制定符合国有企业自身发展需求的降本增效管理目标。不仅如此,国有企业要从长远目标出发,正确处理好企业总体目标与降本增效管理之间的关系,把企业降本增效管理真正放在统筹发展的高度,从国有企业的业务规模、市场份额、组织结构以及内部控制体系等实际情况出发,对于降本增效管理不能仅仅局限于短期控制,而是应将降本增效管理变为国有企业常态化、长效化管理模式,设计出符合国有企业综合发展需求的降本增效管理体系,并围绕这一体系深化落实到位。

第二,完善国有企业降本增效管理机制。完善国有企业降本增效管理机制建设,需要先构建适应企业的降本增效管理组织架构,如构建适当的组织机构,加强各层级、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有效提高降本增效管理的工作效率。在此过程中,国有企业还需对关键岗位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工作人员对于降本增效管理的重视度,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为国有企业降本增效管理奠定扎实的基础;在指标体系设计方面,必须加强国有企业降本增效管理预算指标体系设计,尤其是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降本增效监管,真正帮助国有企业节支增收、精细化发展。

3.3 加强人才培养

结合市场经济发展态势,国有企业需要进一步更新优化人才组织结构,合理配置各层级、部门及岗位,结合岗位需求选人用人,切实做到“因岗设人、人岗融合”。在有效降低人才成本的同时,科学构建人才培养的综合运行机制,着力实现国有企业人才团队的效用最大化。

第一,在人才选聘方面,需要结合国有企业的运营实际及岗位要求,形成适用于市场需求的选聘机制,提升专业岗位的准入门槛。通过“因岗设人”的形式,选聘到符合岗位要求、综合能力强的优秀人才。

第二,在人才培养方面,国有企业需强化新入职人员的专业培训,并结合不同部门、岗位的实际工作需求,定期组织相关的专项培训、专题讲座等培训活动,引导国有企业人员充分掌握降本增效管理的业务知识,明晰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奖惩激励机制,将其人才考核结果与职位晋升、岗位调整、薪资福利等内容相匹配,科学控减人才流失率,有效激发企业人才团队积极性。

第三,在人才任用方面,国有企业需明确降本增效管理的专职队伍,熟练掌握各项政策要求,强化人才队伍力量。及时了解降本增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及综合能力,并设计“专岗专训”,扎实提升国有企业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精准识别降本增效管理的风险动因,助力国有企业降本增效管理工作更好、更优发展。

3.4 创新业务机制设计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创新业务机制设计,有助于引入先进技术及理念,提高国有企业的业务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

第一,形成规模效益。要想在国有企业的业务机制创新设计中实现降本增效管理,优化国有企业的业务管理流程,需将“节支增收、降本增效”作为主要发展战略,有效发揮国有企业的功能优势、资源优势,帮助国有企业科学节约成本费用开支,合理扩增获利空间,有效降低总体成本。

第二,强化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是国有企业降本增效管理发展的必经之路。需加强企业业务机制的信息化管理,并针对国有企业运营实际,针对现有业务资源展开科学化、合理化配置,有效提升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国有企业需科学优化业务管理流程,充分引入先进业务技术,全面加强国有企业信息化管理,有效提升国有企业的降本增效管理质量。

第三,适当选用外包模式。业务外包模式主要是通过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外包处理业务。国有企业并非“全能型”企业,业务外包模式有助于国有企业深耕专业、合理“节流”,切实强化国有企业适应环境的应变能力。国有企业通过业务外包模式,能够有效降低人才成本、管理成本,真正以降本增效管理为导向,避免人力、财力浪费,实现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5 强化成本费用管控

国有企业在明确降本增效管理概念后,应构建完善的成本费用管控流程。一旦缺乏规范化、科学化的成本费用管控执行流程,降本增效管理将失去执行方向。完善降本增效管理中的成本费用管控流程,也有助于国有企业获取更多真实、可靠的运营信息,确保企业在后续的重要决策中有据可查,便于降本增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一,降低人才成本。国有企业的降本增效管理通常选用集约式的管理模式,并需培养多样化的全能人才,能够胜任多个岗位需求。通过优化国有企业“降本增效”的管理流程,优化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提升人才团队的综合素质。

第二,加强国有企业采购成本、行政成本管控。国有企业需要重视日常采购、行政管理等内部管理工作的监督管控,并制定一套严格的标准来执行降本增效策略,还需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同时,提升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对采购成本、行政成本管控的重视程度,并将采购成本、行政成本管控融入降本增效管理的综合机制。此外,国有企业也需要设立明确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以确保日常采购、行政管理、运输配送等各环节成本管控工作的有序推进。

4 结语

降本增效管理是国有企业未来发展进程中的必经之势,只有全面做好降本增效管理工作,才能为国有企业的未来发展夯实基础、蓄力前行。本文从国有企业降本增效管理应用的研究出发,深入分析了国有企业降本增效管理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企业存在运营效率有待加强、业务投资回报有待提高、人才的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业务运营成本费用支出较高等。针对相关问题,基于树立意识、优化组织结构、加强人才培养、创新业务机制设计、强化成本费用管控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提升对策,希望有助于促进国有企业的优质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云梅,田瑛麒. 新时期企业加强降本增效工作的对策研究[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23(9):45-47.

[2]王玉娟. G邮政企业寄递业务降本增效强化对策研究[J]. 老字号品牌营销,2023(6):159-161.

[3]徐美丽. 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国企降本增效的具体对策[J]. 中国总会计师,2023(2):120-122.

猜你喜欢
内部管理降本增效国有企业
这个无抗联盟大有来头!120家企业奔赴万里来参加,形成采供联合体,共同降本增效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HSN半空心自冲铆接的降本增效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EPC总承包项目采购降本增效的探讨
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探究
完善高校治理结构的管理之思
事业单位如何构建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