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逐梦,成于专注

2023-09-23 23:44张天来徐婷
曲艺 2023年9期
关键词:假大空曲艺团曲艺

张天来 徐婷

杨振华,男,相声表演艺术家。1936年4月 4日出生于辽宁沈阳,1958年拜杨海荃为师,1960年调入解放军公安部队辽宁总部政治部文工团。1962年在沈阳铁西区曲艺团任相声队队长,1966年5月调入沈阳曲艺团。1960年演出《合家欢》,获全国公安系统文艺汇演一等奖。1962年至1964年,其创作表演的相声《北大仓》《新居》《扫马路》荣获辽宁省文艺汇演创作、表演一等奖。1978年演出《假大空》获文化部主办的庆祝建国三十年献礼演出创作、表演一等奖,全国短篇曲艺作品评比一等奖。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创作表演的《好梦不长》《假大空》《油水大》《踢球》《中国客人》《我爱中国》《东京客人》等20多段经典作品,观众依旧记忆犹新。相声《计划生育好》《下棋》还被中央电视台拍成相声TV在电影、电视上播出。《下棋》《一封家书》《动物世界》《如此大款》等作品在广播和电视中播出后,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2000年表演相声《你以为你是谁》获中国曲艺牡丹奖。他表演的相声内容多以讽刺为主,主要合作过的演员有杨金声、金炳昶、崔福祥、杨瑞库等。2000年杨振华被授予“沈阳百位曲艺名家”称号。2001年荣获中国曲艺家协会颁发“新中国曲艺五十年特别贡献曲艺家”称号。2004年《杨振华表演相声精品集》一书的影像制品《杨振华百集传统相声》出版发行。2009年,“沈阳相声”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杨振华被评定为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沈阳相声”代表性传承人。2014年获第八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

楊振华并非从小学艺,而是半道出家,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行”,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属于是半道突然有了兴趣,从此终身热爱,直到今天。”

杨振华:1936年,我出生于沈阳虎石台大桥村,从小我就爱好体育。七八岁的时候,拿过学校滑冰比赛的第一名。五七干校盘锦大队插队期间,在16个大队共同参与的游泳比赛中我得过第一名。不过,对我影响最大的体育运动是篮球,我12岁的时候,篮球就已经打得很好了。在沈阳铁路中学上学期间,不论哪儿想成立篮球队都得来找我,我成了篮球场的“球皮子”。什么是“球皮子”?就是什么样的比赛都能打,跟谁都能打配合。因为打篮球长个儿,我越长越高,慢慢地就变成了现在又瘦又高的样子。当时我家附近有个交通队,交通队旁边有一个篮球场,我经常到那里打篮球,冥冥之中就与交通队结下了缘分。

1953年,我高中毕业,被4所大学同时录取。由于当时家庭经济困难,只能忍痛放弃学习机会,决定找工作。那时交通队一年四季给发服装,还配发自行车和皮夹子。再有,在交通队旁边的篮球场打篮球的时候,我所在的篮球队队长就是交通队的警察,他戴大檐帽的样子特别帅,我特别羡慕,于是就选择去了交通队。

到交通队后,我被分配到了交通大队文化科担任文化教员。工作期间,除了给各中队交通警察上文化课外,还在交通大队的篮球队中担任主力队员。1956年交通大队改革,我所在的文化科增加了宣传交通安全的职能,交通大队领导便让我创作宣传交通安全的文艺材料,但我从来没写过这样的东西,为了完成领导交给我的任务,我便频繁地到北市场去看相声、快板和大鼓等曲艺表演,学习创作方法。那时候北市场沈阳会文茶社天天排长队,屋里出去几人,外边进来几人,看10分钟演出才2分钱。

我在北市场看的第一个节目是相声《酒迷》,到现在我还记得词:酒迷妻子说,“哥哥,我说你不听,将你扔在酒缸中,要得夫妻重相见,除非南柯一梦中。”这酒迷回答,“生死初进本应该,贤妻不要泪悲哀。如果念其夫妻情,赶紧送点韭菜来,再拿块咸菜就行。”这段相声给我乐半天。相声看多了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相声不但要有趣,还要有文化内涵。后来我就开始着手创作相声、评书和大鼓。为了学习创作方法,我和北市场说评书的宋桐斌、唱东北大鼓的霍树棠、唱西河大鼓的张连秋和王淑芬交上了朋友。等我写出相声让交通队的同志表演时,他们表演的总不像那回事儿,后来干脆我就自己上台,没想到我这上台一表演不但把大伙儿乐得够呛,我自己也觉得过足了瘾。就这么着,我进入了曲艺这一行,从此就跟相声结下了一世的姻缘。

由喜爱变为钻研,为系统学习相声,杨振华拜师东北“冯家门”相声传人杨海荃,从此相声之路越走越远。但不论到什么时候,他都不忘初心,始终保持自己热爱的初衷。

杨振华:1956年,我经常到沈阳市文化宫的业余相声队和一帮爱好者一起演出和交流。演出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由于没有专业人士的指导,大家经常走“弯路”,一定得有个师父领着我们系统地学习相声才好。拜师学艺,找师父很重要,既要艺术高超,还要人品优良。当时我们沈阳业余曲艺界有好几十位相声演员,其中艺术造诣较高且有影响的相声演员主要有佟雨田、彭国梁、杨海荃3人。这3人里佟雨田的艺术水平最高,想当年,哪怕是马三立、常宝霆、侯宝林那些名演员到沈阳来演出,也是由佟雨田“攒底”。可佟雨田一是不收徒弟,二来也大不了我们几岁,拜佟雨田确实不太方便。再说彭国梁。彭国梁是位多才多艺的相声演员,不仅京胡拉得好,变戏法也非常拿手。但他不是相声“门”里出身,演出的节目大部分也是“野路子”,也不太合适。最后我们想到了杨海荃,杨海荃是东北相声“冯家门”正宗传人,相声“四大荃”之一。不仅会表演传统相声,也会表演新相声。杨海荃还是我们辽宁知名的相声教育家,举办过很多相声讲座,辅导过很多业余相声演员。他艺术高,德行好,为人也正义,老有一个主持公道的味儿。另外杨海荃这个人也热心,他喜欢跟我们这些小伙子们在一起,综合考量下,我们就决定拜杨海荃为师。1958年春天,杨海荃在沈阳太原街勺园饭店举行收徒仪式,我与回民饭店的主任马子恒、交通大队的警察王海江、回民饭店的前堂经理周印金、沈阳军区的后勤工程师金炳昶、沈阳联营公司的大堂经理张乃勤6人就拜他为师了。同年8月,杨海荃与搭档小立本表演的相声《社会主义好》获得了第一届全国曲艺会演第一名,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

业余爱好者变为专业演员。20世纪60年代与杨金声搭档,在沈阳相声界被称为“二杨”;70年代开始与金炳昶搭档,组成东北相声的“黄金组合”,闻名全国。

杨振华:1960年,对我来说很有纪念意义,我从沈阳市交警大队调入解放军公安部队辽宁总部政治部文工团,担任相声演员,从此由一名业余爱好者成为了一名专业演员。1962年,解放军公安部队辽宁总部政治部文工团要与北京武警文工团合并成立武警总队文工团,我不想离开沈阳,就转业到沈阳市铁西區曲艺团相声队任队长,并和同门师兄杨金声一起搭档演出。那时候我在铁西区曲艺团创作表演的第一个相声《北大仓》获得了全市会演的一等奖。后来我创作表演的相声《新居》《谁说不光荣》《硬骨头之花》接连获得一等奖。1964年沈阳市铁西区曲艺团解散,我被调入沈阳曲艺团任说唱队队长。1968年沈阳曲艺团解散,我被下放到甘肃天水当工人,1973年重新调回沈阳曲艺团。

虽然回到了沈阳曲艺团,但我没有固定的演出搭档,原来的搭档杨金声在热处理车间被高温烘烤烤坏了嗓子,所以无法再演出。每次演出都是团里领导临时给我指定搭档,我记得当时和王可军的搭档次数比较多,1976年金炳昶回到了沈阳曲艺团。金炳昶是我的师兄,我就找他给“量活”,他说只要观众喜欢咱俩搭档,那就永远搭档下去。就这样,我们俩就成为了相声搭档。刚开始我们合作还有点生,经过一年多的“磨合”,技巧逐渐娴熟,在一起搭档了30多年。1978年,我和金炳昶等共同创作表演的相声《假大空》荣获文化部主办的庆祝建国三十年献礼演出创作、表演一等奖,全国短篇曲艺作品评比一等奖,还曾在沈阳省委剧场里给邓小平同志演出,时任国家主席胡耀邦同志曾经表扬《假大空》:“苏联有个马雅科夫斯基的《开会迷》,我们中国有个《假大空》。”《假大空》这个作品还传到了法国巴黎,巴黎第七大学有位叫雷先科斯瓦德的教授给我写信,说《假大空》是他见过的汉学文章中最高级、最精彩的,现在他已经把这个作品纳入到了自己的教学教案中。文联的同志把这封信给保存了下来,放进了档案。这是我人生的高光时刻之一。

从1977年开始,我和金炳昶表演了近百段相声,这里既有传统段子,又有新编的。像是《好梦不长》《假大空》《油水大》《踢球》《中国客人》《我爱中国》《东京客人》等20多段相声都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作品。相声《计划生育好》《下棋》还被中央电视台拍成了电影。1990年代初,我和金炳昶再次合作。参加了辽宁电视台制作的很多节目,最忙的时候每周都要录制一个新节目。2009年,我和金炳昶因为身体原因停止合作演出。

“偶然间的相识,一生难忘。”杨振华对相声的热爱无以言表,从最初接触相声到后来钻研相声,一路走来虽有坎坷,但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富足。杨振华回忆起自己相声之路的不易,感慨道“做任何事情都要用心用力”。

杨振华:我现在86岁,这60多年什么也没干,净说相声了,当然我也换了好多单位,但无论到哪个单位都是在说相声,哪怕是下放到甘肃天水当工人的时候,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还想着相声。离不开,撒不开,舍不得,放不下。对相声那种热爱,那种追求,那种喜欢,那种付出无以言表,我视“包袱”为生命,我在家里外头都说过,“包袱”才是我第一亲人。你要问我相声真有这么大的魅力吗?你不知道,台上那三尺舞台你站不够,台上甩一个包袱,抖一个包袱,大家哈哈一笑,那种感觉给个县长都不换。

我是从创作相声开始喜欢相声的,我非常喜欢创作新相声,当年我师父演《社会主义好》的时候,我就特别喜欢新相声。要怎么写新相声呢?《社会主义好》这个作品给我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路径。那时候我脑子里就离不开新相声,天天总研究新包袱,所以我的相声里新包袱不断。有人说过,全国有两个人相声写得好,一个杨振华,一个王鸣禄。王鸣禄是天津相声创作者,我们两个彼此欣赏,我说全国最会写相声的就是王鸣禄,王鸣禄说全国最会写相声的就是杨振华。

相声演员,要无不学百行通,没有生而知之,但是有学而皆通,只要你钻研进去,什么都有个来龙去脉。我钻研对口相声50多年,单口相声10多年,总结无论是哪一行,要想获得巨大的成功,就必须有“死士”,要有人头拱地的劲头儿去研究。我在我们相声界算一名“死士”,比如我说过的《下棋》那段啦呀啦地唱,你就得下功夫学。那时候大家都看《追捕》这个电影,没录音机的情况下为了将这段唱唱准,我找来四五个人,每人买一张票循环看电影,看完了在门口集合,你一句,他一句,4个人一起记录,然后回家一遍一遍地唱。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这个节目到北京演出时获了一等奖。

杨振华对沈阳相声的深深热爱发自于心,年近90仍笔耕不辍,他不忘本、牢记沈阳相声的特点,担负起了复兴沈阳相声的重担。

杨振华:我们沈阳相声奋斗到今天不容易,多少人的奋斗,多少人的追求,多少人的付出,才能到今天境地。为什么沈阳相声获得了成就,归根结底是因为沈阳人做什么都不含糊。现在沈阳已经被国家评为出书、出地、出人才、出艺术的一个宝地。我们不忘本,不忘记过去那些为沈阳曲艺事业作出贡献的老先生们,他们给我们留下了说新唱新的传统,我们要是写不出来新东西那就等于忘本,这是万万不行的。

沈阳相声的特点就是与时俱进、针砭时弊,具体要怎样与时俱进,怎么满怀正能量,那就看相声落在了谁手里,这个花刀就看谁耍。相声要落到庸俗人手里,他就庸俗,相声要落到高雅人手里,他就高雅。如今,相声到底该怎么复兴,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的任务很重,担子很重。

(责任编辑/邓科)

猜你喜欢
假大空曲艺团曲艺
对群众文化馆馆办团队的思考
马三立为什么“饭醉”
发掘消失的明代曲艺——《金瓶梅词话》所载明代曲艺探赜
曲艺名城张家港 曲苑魅力扬四方
浅谈曲艺的创作与表演
现代部分官员不良价值观探析
大气层
粤曲的历史及我区粤曲(私伙局)的发展
浅谈小学生作文假大空的解决思路
马三立被“凑数”划成“右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