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结构方程分析抑郁症患者自我怜悯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3-09-23 06:28殷俊俊
中国医药导报 2023年24期
关键词:智力方程量表

钱 萍 施 敏 殷俊俊

浙江省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精神科,浙江湖州 313000

抑郁症会引发焦虑、自罪自责等一系列心理学症状,严重时还会导致患者出现自残、自杀等行为,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目前,药物治疗是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手段,但药物仅能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而无法改变其不合理认知、社会适应能力等社会认知功能,容易导致其产生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自卑等负面情绪,降低自我怜悯水平[2]。自我怜悯是对自我痛苦的一种温暖、理解与接纳的态度及自我调节方式,当患者自我怜悯水平较低时,可能会降低其自我调节能力,影响心理健康,导致其对治疗出现抗拒情绪,影响临床康复效果[3-4]。因此,积极寻找影响抑郁症患者自我怜悯水平的相关因素势在必行。近年来,已有很多研究者对慢性病患者自我怜悯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5-6],然而,很少有研究关注抑郁症患者自我怜悯水平的影响因素。因此,本研究基于结构方程分析抑郁症患者自我怜悯水平的相关因素,为提高患者自我怜悯水平,改善患者预后提供针对性建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便利抽取2021 年7 月至12 月浙江省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老年精神科收治的104 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19-414)。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抑郁症经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10,ICD-10)确 诊[7];②有一定阅读理解能力。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心理疾病;②伴有严重躯体性疾病;③既往存在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史;④近期发生重大家庭变故。

1.3 研究方法

1.3.1 自我怜悯水平 采用中文版自我怜悯量表(selfcompassion scale,SCS)评估,该量表由Neff[8]于2003年编制,由陈健等[9]于2011 年进行汉化,量表共26 个项目,每个项目记1~5 分,总分26~130 分,分数越高提示自我怜悯水平越高。

1.3.2 述情障碍情况 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TAS-20)[10]评估,量表共20个项目,每个项目计1~5 分,其中第4、5、10、18、19 条反向评分,总分20~100 分,≤50 分为无述情障碍,51~60分为可能发生述情障碍,≥61 分为存在述情障碍。

1.3.3 情绪智力水平 采用情绪智力量表[11]评估,量表共33 个条目,每个条目记1~5 分,其中条目5、28、33 反向计分,总分33~165 分,得分≥90 分为情绪智力水平正常,<90 分为情绪治疗水平低下。

1.3.4 基线资料 统计患者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受教育程度、居住地、居住情况。

1.3.5 质量控制 患者入院时,调查人员详细介绍研究内容、目的、意义等,在取得同意后进行调查。所有问卷均当场发放,调查人员采用统一指导用语(不含暗示、引导性语言)指导患者填写问卷,问卷填写完毕后当场回收并检查完整性,对于漏填者及时嘱咐患者补填。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抑郁症患者自我怜悯的影响因素;用Amos17.0 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参数估计方法采用极大似然法。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抑郁症患者自我怜悯评分情况

入组104 例抑郁症患者,4 例患者因误填和漏填导致问卷回收无效,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6.15%(100/104)。100 例完成调查的抑郁症患者SCS 总分为56~83 分,平均(70.84±5.30)分。

2.2 不同资料特征抑郁症患者SCS 评分情况

不同受教育程度、居住情况、述情障碍、情绪智力水平抑郁症患者SCS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资料特征患者SC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资料特征抑郁症患者SCS 评分情况(分,±s)

表1 不同资料特征抑郁症患者SCS 评分情况(分,±s)

注SCS:中文版自我怜悯量表。

2.3 抑郁症患者自我怜悯水平影响因素的线性回归分析

将抑郁症患者SCS 评分作为因变量,将表1 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变量作为自变量并赋值(表2)。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独居、情绪智力水平低下、有述情障碍为抑郁症患者自我怜悯水平低下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2 变量赋值表

表3 各因素影响抑郁症患者自我怜悯水平的线性回归分析

2.4 抑郁症患者自我怜悯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

以抑郁症患者自我怜悯水平为内因潜在变量,以受教育程度、居住情况、情绪智力水平为外因潜在变量构建结构方程的假设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模型拟合度相关指标均符合参考标准,模型和数据完美拟合。见表4。结构方程模型图见图1。

图1 抑郁症患者自我怜悯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

3 讨论

3.1 抑郁症患者自我怜悯现状

随着中国老龄化态势的逐渐加剧,除了各种躯体疾病,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会因各种精神疾病的影响而下降,其中抑郁症最为常见[12]。研究指出,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不仅需要药物减轻临床症状,还需要怜悯、共情等社会认知功能的恢复[13]。但本研究结果显示,抑郁症患者SCS 评分(70.84±5.30)分,处于中等水平。分析原因:抑郁症患者会将微不足道的小事看作重大的逆境,并会将他人无意的话语视为对自己的轻视或敌意,容易出现自我贬低、自我否定的负性自我认知,从而导致自我怜悯水平较低[14]。而较低的自我怜悯水平可能会导致患者无法自我温暖与理解,难以面对自身疾病,从而影响治疗,影响疾病转归[15-16]。因此,医护人员需对抑郁症患者自我怜悯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究,以便制订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干预。

3.2 抑郁症患者自我怜悯的影响因素

3.2.1 受教育程度 受教育程度可以影响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获取及理解能力[17]。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患者周围可利用的资源较多,可通过网络、期刊报纸、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获得疾病相关知识,并能更好地理解,有利于其正确认知疾病,更好地接纳疾病及自我,从而表现出较高的自我怜悯水平[18-19]。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患者容易对疾病相关知识出现错误认知,认为抑郁症是一种令人羞耻的疾病,可能会导致患者陷入自我否定、自我厌恶等负性情绪中,无法以友善的态度坦然接纳自我,从而导致自我怜悯水平较低。

3.2.2 居住情况 独居的患者由于缺少他人的陪伴、关心与开导,更容易陷入疾病的挫折与痛苦中,产生自我否定、自责自罪等负面情绪,认为自己对家庭、对社会毫无贡献,从而降低其自我接纳程度,导致自我怜悯水平较低[20-21]。而与家人同住的患者遇到事情时家人可对其进行开导,可使其感受到自己对家人的重要性,提升地位获益感,并促使其情绪向积极的方向改变,从而增强自我肯定,提高自我怜悯水平[22]。

3.2.3 情绪智力水平 情绪智力是个体适应性地知觉、理解、调节并利用自己情绪的能力[23]。情绪智力水平较低的患者缺乏情绪调节技能及自我控制能力,更加容易放大疾病对自己及他人产生的负面影响,产生强烈的自责、无助等负面情绪,从而导致其自我怜悯水平较低[24]。而情绪智力水平较高的患者能很好地感知、自己的情绪,并恰当地表达情绪,可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向有利的方向发展,客观、理智地认识疾病,以温暖的心态理解自己患病的事实,从而减少不良情绪的发作,提高其自我怜悯水平[25]。

3.3 结构方程构建情况

本研究以抑郁症患者自我怜悯水平为内因潜在变量,以受教育程度、居住状况、情绪智力水平为外因潜在变量构建结构方程的假设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模型拟合度相关指标均符合参考标准,模型和数据完美拟合,可见受教育程度、居住情况及情绪智力水平对抑郁症患者自我怜悯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

3.4 干预措施

①通过宣传手册、短视频或定期在院外开展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宣传抑郁症相关知识,增加患者及周围人员对疾病与治疗知识的认知水平,引导患者坦然接纳疾病,并使周围人群以友善的态度看待并帮助患者,从而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高自我怜悯水平。②嘱咐家属尽可能减少患者独居或独处的时间,增加对患者的陪伴,当出现一些决策性事情时,主动征求患者意见,增加患者参与感及地位获益感,从而改善其负性情绪,提高自我怜悯水平。③通过仪态及行为训练、角色扮演、场景模拟等方式让患者逐渐掌握自我情绪管理的方法与技巧,增强其与他人沟通的能力与欲望,从而提高其自我情绪调节能力与自我怜悯水平。

综上所述,抑郁症患者自我怜悯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受教育程度、居住情况、情绪智力水平能够影响患者自我怜悯水平,医护人员应实施针对性措施进行干预。

猜你喜欢
智力方程量表
方程的再认识
方程(组)的由来
圆的方程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
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
欢乐智力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