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meta 分析

2023-09-23 06:28张佳宇刘艳梅张美霞
中国医药导报 2023年24期
关键词:样本量亚组髋部

任 鑫 张佳宇 刘艳梅 张美霞

1.陕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陕西咸阳 712046;2.陕西省中医医院针灸一科,陕西西安 710003;3.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处,陕西西安 710032

髋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1]。有研究预测2050 年全球髋部骨折数量将达到626 万例,其中约95%患者是60 岁以上老年人[2]。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髋部骨折常见并发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3]。栓子一旦脱落,将增加病残率、病死率[4]。在骨科疾病中,DVT 的发生与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间、麻醉方式等有密切关系[5]。目前,已有多项研究分析了DVT 发生率,但其结果参差不齐[6-7]。因此,本研究通过meta 分析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DVT 发生率,以期为今后DVT 的早期预防和护理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 和EMbase。检索词包括hip fracture、femoral neck fracture、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ubtrochanteric fracture of femur、deep venous thrombosis、pulmonary embolism 等;髋部骨折、股骨颈骨折、股转子间骨折、股骨转子下骨折、静脉血栓栓塞症、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主题词结合自由词。检索时间为2000 年1 月至2022 年11月。PROSPERO 注册号:CRD42022379274。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队列研究;②年龄≥60 岁;③符合髋部骨折诊断[8];④符合DVT 诊断[9];⑤结局指标为DVT 发生率。排除标准:①个案、综述、动物实验、会议纪要、重复发表的文献等;②无法获取全文或数据错误。

1.3 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

2 名研究者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数据提取,并交叉核对。若有争议,则通过讨论或第三人协商处理。根据文献数据进行资料提取。

1.4 文献质量评价

2 名研究者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 castle-Ottawa scale,NOS)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总分9分。高质量≥7 分、中等质量4~6 分和低文献<4 分[1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tata 12.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异质性评估采用Q 检验和I2检验。若I2<50%且P>0.1,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否则,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异质性检验采用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发表偏倚采用漏斗图和Egger’s 检验[11],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若存在发表偏倚,则采用剪补法校正。如果在剪补前后的合并效应量估计值变化不明显,说明发表偏倚影响不大,结果比较稳健[12]。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初检索出文献365 篇,最终纳入13 篇文献。文献筛选流程。见图1。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

2.2 文献基本特征及质量评价

经层层筛选,共纳入13 篇[13-25]文献。总样本量6 590 例。NOS 量表评分均≥6 分。见表1。

表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及质量评价

2.3 meta 分析结果

2.3.1 DVT 总发生率 纳入的13 篇文献[13-25]结果显示DVT 总发生率为20%。见表2。

表2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DVT 发生率亚组分析

2.3.2 亚组分析①性别:女性高于男性;②年龄:≥90岁组发生率最高;③病例随访年份:2014—2020 年高于2005—2013 年;④研究类型:回顾性高于前瞻性研究。见表2。

2.3.3 meta 回归分析 研究类型、病例随访年份及单个研究纳入的样本量不同的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2.42,2.41,P=0.031、0.034、0.035),均与不同研究间的差异有关。不同性别和年龄组DVT 患者的亚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5、0.607),与不同研究间的异质性无关。

2.3.4 DVT 累积发生率 按照文献样本量的大小进行累积分析,结果显示可信区间阈值范围为0.05~0.51,且随着样本量的累积,不断变窄而趋于稳定。以α=0.05 为检验水准,P<0.05,提示本研究纳入的文献可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DVT 总体发生率且对合并结果的影响,但不能证实二者存在因果关系。

2.4 发表偏倚

漏斗图中各研究点分布不对称。见图2。Begg’s检验(Z=1.23,P<0.05)和Egger’s 检验(t=2.33,P<0.05),结果均提示有发表偏倚。使用剪补法进行校正,两次迭代后,得到DVT 总发生率为19.5%(95%CI:0.128~0.261),与剪补前的效应值20%(95%CI:0.15~0.25)无明显变化,说明本研究结果较为稳定。

图2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漏斗图

3 讨论

本meta 分析合并结果显示,老年髋部骨折DVT总发生率为20%,与国外研究基本一致[26-27]。亚组分析发现:①≥90 岁DVT 最高发,与Wang 等[28]研究结论一致。这可能是年龄增长血管内膜粗糙,皮肤受损促凝物质增加。②女性DVT 发生高于男性,与既往研究一致[29-30]。这可能与雌激素增加抑制抗凝血酶活性有关。③2014—2020 年DVT 发生率高于2005—2013 年,与全球报道一致[31]。这可能与早期公众的诊断意识薄弱和影像学技术受限有关。

meta 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文献研究类型、病例随访年份、研究样本量与不同研究间的异质性有关;但进行亚组分析后尚未降低研究间的异质性,这可能与队列研究存在较难避免的偏倚(选择、测量和实施偏倚)有关;漏斗图、Begg’s 和Egger’s 检验结果显示也有发表偏倚。经剪补法校正后发现发表偏倚对合并量影响不大,提示本研究稳健性较高。对研究样本量进行累积meta 分析,发现随着样本量的增大可信区间逐渐变窄且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相对稳定,提示本研究结果较为准确。本研究P<0.05 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可用于对总体汇总结果,但不能说明二者之间有因果关系;由于累积meta 分析易受各种偏倚的影响,从而影响总体效应趋势的判定[32]。

本研究的局限性:①对纳入文献进行了亚组分析,但其异质性降低不明显;②文献均为队列研究,存在无法避免的偏倚;③纳入文献较少且多篇数据不够详尽,可能会对结果产生一定偏差。

综上所述,老年人髋部骨折DVT 的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年龄超过90 岁患者更高发。此外,发生率的meta 分析结果还会受研究类型、研究样本量和病例随访时间影响。因此,今后的研究应多进行大样本、高质量的原始研究,以便为临床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

猜你喜欢
样本量亚组髋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膈肌移动度分析
槭叶铁线莲亚组的研究进展
医学研究中样本量的选择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 (正文见第45 页)
航空装备测试性试验样本量确定方法
Sample Size Calculations for Comparing Groups with Binary Outcomes
主动脉标化的儿童室间隔缺损与肺动脉宽度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