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技术在智慧型图书馆的建设与空间再造研究价值

2023-09-24 15:24刘业亮周明
中国设备工程 2023年16期
关键词:智慧型馆藏图书

刘业亮,周明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智慧型图书馆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图书馆服务模式,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技术手段,实现图书馆资源的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服务,提高图书馆服务的效率和质量。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型图书馆在文化服务方面、空间环境建设方面有了新的可能。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手段全面推进智慧型图书馆的建设与改造,是现代化图书馆服务升级的重要途径。

1 智慧型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特点

智慧型图书馆凭借技术优势,实现了精准、垂直、高效、智能的系统性服务。从实际的图书文化服务情况来看,智慧型图书馆主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保障了智慧型图书馆的服务效能。

1.1 智慧型图书馆具有数字化特征

智慧型图书馆将图书馆资源数字化,实现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使读者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访问图书馆资源。读者在获取图书馆所提供的文化内容服务中,可以直接通过图书馆内部设置的各种硬件设施,快速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馆内数字化资源,提高读者的查阅和阅读效率,使读者的使用体验得到提高。

1.2 智慧型图书馆具有网络化特征

智慧型图书馆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图书馆资源的共享和互联,使读者可以在不同的图书馆之间共享资源。对于读者来说,智慧型图书馆凭借网络渠道搭建起的网络平台,还能够开展多样化的内容服务。例如,在线的学术沙龙、在线的讲座等,使不同的读者的实际需要都能够得到满足,同时为读者提供了选择的空间。

1.3 智慧型图书馆具有智能化特征

智慧型图书馆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图书馆服务的个性化和智能化,如智能推荐、智能检索、智能借阅等。智能化技术随着大数据技术手段的应用,智能程度逐渐提高。在进行读者管理中,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手段针对读者的阅读习惯和个性特征进行画像,再结合读者的实际需求,进行数据判断,为读者提供针对性的定制服务,满足读者的实际需求以及内心潜在的文化需要,提高文化阅读的服务质量。

1.4 智慧型图书馆具有人性化特征

智慧型图书馆注重读者体验,提供便捷、高效、人性化的服务,如自助借还、自助查询、在线咨询等。人性化服务能够为读者提供更贴心、更满意的文化服务,提高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度。相比传统的人工服务,智慧型图书馆能够尽可能地满足读者对于图书馆的要求,能够随时随地地提供读者反馈,增强读者在图书馆中的阅读体验。智慧型图书馆的建设可以提高图书馆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图书馆资源的共享和互联,推动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同时,智慧型图书馆也面临着信息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需要加强技术和管理的创新和应用。

2 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智慧型图书馆建设形式

智慧型图书馆的建设和运行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等关键的技术手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型图书馆的功能建设也逐渐完备,能够提供给读者的服务更加多样,相应的图书馆在实际的运行管理中,也更具智能化。基于计算机的智慧型图书馆建设,重点需要执行的建设内容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进一步优化自助借还系统

自助借还系统是智能型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实现读者自助借还图书,减轻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借还效率。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升级下,智慧型图书馆在自助借还系统方面,需要针对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进行更进一步的升级。例如,近年来出现的人脸识别系统、指纹解锁系统等,通过一键操作的方式,简化读者在借还处理操作中的程序,降低读者使用系统的学习成本。

2.2 升级无人图书馆模式

无人图书馆是智能型图书馆的一种形式,通过自助借还系统、自助查询系统和自助打印系统等设备,实现无人值守的图书馆服务,方便读者随时借阅图书。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中,无人图书馆建设的进一步升级,是智慧型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导向。技术层面,物联网技术、5G 技术等,都将成为无人图书馆升级的关键技术。例如,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中,无人图书馆可以借助物联网优化馆内的各种设施设备管理和协调服务,通过连接各种设备,实现设备的自动化管理和故障预警,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5G 通信技术则能够提高网络流通效率,降低网络时延,为无人图书馆提供更多元的网络服务。如在线互动、学术交流、虚拟现实等文化服务,在后续的图书馆升级中都将作为重点的应用场景,提供给读者。

2.3 提升个性化服务质量

智能型图书馆可以根据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兴趣爱好,推荐相关的图书和资源,实现个性化的服务模式。计算机技术应用下,提高精准用户画像分析能力,制定可定制的个性化服务内容,成为智慧型图书馆个性化服务质量提升的主要策略。从目前的计算机技术来看通过数据分析来进行服务定制,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读者用户管理,最终形成完备的运转系统,是智慧型图书馆建设的基本思路。通过分析读者的借阅记录、阅读行为和兴趣爱好等数据,了解读者的需求和偏好,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推荐相关的图书和资源。在此基础上,根据读者的需求和偏好,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例如,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定制阅读计划、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推荐等。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分析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兴趣爱好,推荐相关的图书和资源,实现个性化的服务模式。

2.4 搭建动态化的数字资源更新系统

智能型图书馆可以将图书馆的纸质资源数字化,建立数字图书馆,方便读者在线阅读和借阅电子书籍。传统图书馆服务中,往往受限于馆藏资源和数字化资源库建设水平,导致很多读者阅读需求无法第一时间满足。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下,智慧型图书馆在建设方面可以充分引入动态的数字资源更新系统来进行资源库管理,借助快速的内容更新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阅读需求。在计算机系统平台设置发面,智慧型图书馆可以搭建多模块服务功能。如馆藏资源更新系统模块:该系统可以实现馆藏资源的动态更新,包括图书的新书上架、旧书下架、馆藏资源的调整等,保证馆藏资源的时效性和有效性。馆藏资源查询系统模块:该系统可以实现馆藏资源的查询,包括图书的检索、借阅、归还、续借等,方便读者查询和借阅馆藏资源。馆藏资源统计系统模块:该系统可以实现馆藏资源的统计,包括图书的借阅率、流通率、馆藏量等,帮助图书馆了解馆藏资源的使用情况和读者需求,优化馆藏资源的配置和更新。馆藏资源推荐系统模块:该系统可以实现馆藏资源的推荐,通过分析读者的阅读行为和兴趣爱好,推荐相关的图书和资源,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和满意度。

3 计算机技术下智慧型图书馆的空间再造

3.1 进行物理空间的拓展

物理空间主要是指图书馆所处的客观环境占地面积,图书馆实际的使用面积越大,相应的代表图书馆的规模也就越大,图书馆能够提供的服务内容和服务种类也就更丰富。在计算机技术应用中,智慧型图书馆建设与空间再造需要做好物理空间的增容以及空间布局改造等两个方面工作。

首先,是空间增容,通过扩充占地面积、空间环境空间,满足图书馆的多样化服务需求。现代智慧型图书馆除了满足读者群体的阅读需求外,也需要提供多样化的内容服务,如文化体验、文化交流、社交、学习、创业等,相应的智慧型图书馆需要做好空间扩容,满足不同的服务内容。

其次,是空间布局的改造和优化,使图书馆的艺术特性、功能特性以及文化内涵都能够在空间布局方面得到体现。针对不同的读者用户群体需求和不同的图书馆文化阅览、文化体验服务要求,智慧型图书馆需要进行不同层面的空间布局设计,以实现针对性、垂直型的服务升级。如进行多功能空间设计。智慧图书馆的空间布局应该考虑到读者的多样化需求,设计多功能的空间,例如,阅读区、学习区、休息区、展示区等,满足读者不同的阅读和学习需求。开展性化空间设计:智慧图书馆的空间布局应该考虑读者的人性化需求,例如,舒适的座椅、良好的照明、良好的通风等,提供舒适的阅读和学习环境,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和满意度。

3.2 网络虚拟空间的升级

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智慧型图书馆的空间再造,最关键的便是网络化的虚拟空间,通过网络虚拟空间的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虚拟服务的价值,体现现代智慧型图书馆智能服务的特点。近年来,各个图书馆不断推出线上虚拟图书馆,用户可以依托虚拟图书馆的平台,获得图书资源,并与其他用户进行线上思维交流;或是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手段针对用户的需求提供图书推荐等功能,虚拟空间的拓展也是未来发展趋势之一。在空间再造方面,要依托读者需求,通过不断升级技术,使虚拟空间的价值更加鲜明,服务效能更加显著。虚拟空间再造服务应首先完善传感设备配置,使其(射频识别、电子标签、传感器等)大范围采集和捕获被感知到的相关物体信息,并接入信息通信网络,进行信息交换共享与计算处理,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例如,一些图书馆利用超高频RFID 技术实现图书典藏粒度到每一本书,这样就极大地方便了读者借阅,使他们轻而易举就能获取每一层图书的排列。一些图书馆还采用VR/AR/DT等技术将图书馆中无法直接借阅的古籍善本等在虚拟空间中以动态、立体的模拟呈现。此外,基于感知技术的WIFI、RFID、人脸识别智能系统也被广泛采用,极大地方便了读者有效地利用图书资源。此外,还可以通过一定技术处理让读者与微信小程序、智能机器人等进行线上交流和互动,交互界面的设计更加愉悦读者。

3.3 打造全新的内涵空间

现代图书馆的文化价值十分突出,主要辐射各种文化生活环节。与传统的图书馆相比,现代图书馆更多提供多样类型的文化服务,为公众提供文化空间。智慧型图书馆所提供的文化服务,需要兼顾文化内涵,做好自身的文化定位。文化所起到的影响是潜在的,是潜移默化的,空间环境中的一些细节设计,往往都能够体现图书馆的文化定位,展现文化内涵。智慧图书馆在文化内涵空间的创设中,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技术手段来呈现文化风韵,展现图书馆本身的文化审美。在利用计算机技术,应用多媒体渠道表达文化内涵中,图书馆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化活动以视频、音频、图片等形式展示给读者,例如,文化讲座、文艺演出、书法展等,方便读者在线观看和参与,同时,提高文化活动的影响力和参与度。此外,图书馆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化遗产以数字化的形式展示给读者,例如,古籍数字化、文物数字化等,方便读者在线了解和研究,同时,提高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效果。

猜你喜欢
智慧型馆藏图书
馆藏
智慧型万吨站成样板
图书推荐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高速公路智慧型收费亭浅谈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智慧型高中英语教学探究
杜邦智慧型产品及实用解决方案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班里有个图书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