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色织土布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应用分析

2023-09-25 08:08丁健
纺织报告 2023年7期
关键词:色织土布手工艺

丁健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6)

1 南通色织土布技艺概述

南通的棉纺织技术源自江南。宋元之际,南通崇海沙地最早为江南移民开垦,发展了耕织生产。明清之交,耕织生产逐步播迁通州之境。此后,海岸迅速外移,大片江海新生滩地涨出,招致更多崇海棉农涌入江北。江南新兴的耕织技术也随江南移民一路播徙,给当地带来了棉纺织技术。因此,南通成为苏北地区最早、历史上仅迟于松江、上海、太仓的土布之乡。

1.1 南通色织土布的发展历程

南通色织土布起始于明初,是用传统的手投梭织木机织造,土布产量少,颜色及花色单一。1930年左右,南通色织土布进入了飞速发展期,工具及技术都得以进步,当时主要是在模仿进口洋布技术的基础上对传统的色织土布进行了品质改良和提升[1]。20世纪60~80年代初,色织土布织造的技术水平达到几百年来的顶峰,当时色织土布的主要特征是各种新式条格纹样和提花织锦大量出现。20世纪80年代后,南通传统色织土布的织造基本停止[2]。

1.2 南通色织土布的技艺特点

南通土布工艺在表现形式和风格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个性特征,形成了通如(通州、如皋)土布与启海(启东、海门、如东)土布两大风格流派。

1.2.1 色彩艺术化

南通色织土布采用不同的颜色进行设计,包括两色、三色、四色、五色、六色和七色,其中包括蓝色、白色、藏蓝(或黑色)、红色、绿色、紫色和橙色。以蓝色、白色或蓝色、白色、黑色作为基础色,这种布料颜色简单、朴实、纯粹、庄重,使布面风格显得和谐、雅致、稳重,给人以清新朴实之感,非常适用于民间的服饰面料。

除了基础色以外,色织土布还常常大胆使用高纯度、高彩度的红色和绿色纱线,主要适用于节日、喜庆的场合,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偏爱温暖、明快、鲜艳和强烈的纯色。在使用对比强烈的红色和绿色时,编织者会在红色和绿色之间加入白色纱线进行间隔,避免呈现出大块的红色和绿色色彩。同时,在红色纱线的两侧还会添加一根蓝色纱线,目的是将蓝色纱线作为分离色,减少红色和绿色之间对比带来的刺激,协调整个纹样的色彩效果。

1.2.2 图纹多元化

南通色织土布的图案采用了点、线、面等构成元素,呈现出美观、大方、质朴和细致的特点,同时充满了“江海大地”的乡土气息。这些图案的灵感源于自然界的动植物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经过提炼和创作,表现出对生活的抽象表达。南通色织土布的图案样式主要分为5类:条纹系列、小格式系列、大格式系列、芦纹系列和提花织锦毯系列。

2 南通色织土布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建议

2.1 利用现代化互联网推广和交流

数字化网络资源为非遗南通色织土布技艺文化提供了打破时间、空间、人力和财力等限制的机会。借助互联网、微信、微博等网络信息平台,南通色织土布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更广泛地为大众所了解,方便人们研究和探索,使其真正成为大众的文化遗产。通过“再现+参与”的模式,可以利用情景再现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展示非遗的生产制作过程,让参观者身临其境,进而激发和培养大众参与非遗保护的自觉意识和执行力。此外,相比传统的文化遗产保护方式,数字化的南通色织土布技艺遗产传播速度更快捷方便[3],有利于文化交流和深度推广,充分展现南通色织土布技艺的艺术魅力。

2.2 运用数字化技术保护和传承

数字化技术的引入为南通色织土布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带来了新的机遇。首先,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对色织土布技艺进行全面的记录和保存。以往这一手工艺的传承主要依赖口口相传的方式,容易受到时间和人为因素的限制,而如今,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对每一个步骤和技巧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拍摄,可以将其保留下来,这为后人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参考。其次,数字化技术可以用于传统手工艺的创新和设计。利用数字化工具可以对传统的色织土布图案进行再造和创新,加强产品的设计创新和市场竞争力,同时,还能帮助传承者更好地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开拓新的市场和应用领域。最后,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促进南通色织土布技艺的传播和推广。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平台,可以将这一传统手工艺推广给更多人,人们通过在线教学和交流平台学习、了解南通色织土布技艺,这不仅有助于传统手工艺的传承,还能促进地方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然而,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设备支持,这对一些传统手工艺传承人员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其次,在运用数字化技术时,如何保持手工艺的原汁原味和独特性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最后,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也需要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人跟上步伐,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为南通色织土布技艺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只有在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让南通色织土布技艺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化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继而持续传承下去,为我国的文化多样性和传统的延续作出贡献。

2.3 开展培训和传习活动,让非遗走进校园和社区

组织专业的培训和传习活动,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南通色织土布技艺的学习和传承,培养更多的技艺传承人,确保技艺得以延续。

沉浸式和互动式体验等活态传承形式、增强传承活力和教育相结合,让南通色织土布技艺进校园,如在中小学课堂上,可供学生进行知识普及和欣赏学习,让学生从小养成对南通色织土布技艺的传承和保护意识,同时还可以很好地解决南通色织土布技艺后继无人的问题。此外,由于地域不同,南通色织土布具有不同的特色,在不同特色的地区挑选有代表性的社区,展示当地特色的土布技艺,定期开展活动,让更多人参与其中。

2.4 建立专门的保护机构并制定相关制度

针对南通色织土布技艺的保护工作,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保护机构,负责制定和执行相关保护政策、规划和项目,以确保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制定相关保护规章制度,明确技艺的传承对象、传承方式、保护标准等,加强对技艺传承的规范和管理,防止技艺的失传和商业化腐蚀。要保护好老一辈的南通色织土布技艺传承人,对南通色织土布技艺传承人进行造册登记,制定一系列表彰制度,专门奖励那些对南通色织土布技艺的传承和保护有突出贡献的人,进而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南通色织土布技艺得到有效传承和保护。

3 南通色织土布文创产品及服饰的设计应用

南通色织土布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具有浓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为了推动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可以设计和开发一系列色织土布文创产品及服饰,并将其运用于不同领域。

3.1 纸巾盒

将南通色织土布应用于纸巾盒上,不仅可以增添艺术气息,还可以很好地将手艺传承下去。图1的纸巾盒采用了条纹系列,图案美观、大方、简朴,体现了南通色织土布的特色。条纹布以经纱夹用色纱形成纹样,主要采用了柳条纹,取材飘逸,由短线条的斜向排列组成,似有柳岸晓风轻拂的触感。主色调由蓝色和白色搭配而成[4],给人清爽干净、心情舒畅的感觉,深受人们喜爱。条纹布也可以与小格式系列相结合,小格式土布纬纱也蓝白相间,织造时必须依照经纱根数换梭,布面呈正方形的格子,再根据蓝白色纱所占比例进行调整,使布面形成不同的格纹以及蓝白强弱效果[4]。

图1 色织土布拼接纸巾盒

3.2 桌凳套

将南通色织土布用于桌椅套的设计上,可以为居家生活增添一份特别的风格,成为点缀家具的点睛之笔。以图2的凳子套为例,该设计主要采用了基础的纯色与图纹的拼接,拼接更加多元化,如纯色与条纹系列的拼接、条纹与小格式的拼接或纯色、条纹、小格式3种样式的拼接。设计方案更多,可以根据家里的装修风格及色调进行选择。同样,南通色织土布也可以体现主人的性格,简单质朴的颜色及工艺体现了素净朴实之美。

图2 格子纹土布小凳子套

3.3 服饰设计

将南通色织土布用于服装设计中,可以为服装增添别致和个性化的元素,体现了着装者的自然纯朴。图3设计了一款民族风改良式旗袍。旗袍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将旗袍与色织土布相结合,意义非凡。该设计将纯色与双喜布纹相结合,既大方喜庆,又不至于过于花哨。双喜布纹样是充满民间色彩的典型设计,图案中编织着“喜”字,色彩相对浓艳,主色是红色和白色,辅色有蓝色、黑色和绿色。其中,黑色所占比例最低,主要起到点缀的作用。整体色彩对比强烈,颜色纯度高,表现夸张,突出了喜庆的主题[5]。

图3 布样展示及旗袍服装设计中“喜”字纹应用

3.4 布偶

将南通色织土布运用于布偶的设计上,色彩与图纹的搭配可以增加童趣,进而成品作为土布展馆或景区的伴手礼广泛流传。例如图4的布偶,无论是色彩还是纹路都有一定的趣味性,与传统布偶相比,更受孩童的喜爱,由此对孩童科普南通色织土布的知识,使南通色织土布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该设计主要采用了条纹系列和大小格式系列相结合的形式,颜色运用了蓝白相间及红色作为点缀,不仅不沉闷,反而体现了活泼感。南通色织土布图纹丰富、色彩多样,也可以采用其他图纹相互搭配进行设计。

图4 趣味拼接土布小象

3.5 非遗+3D打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从衣食住行到艺术人文,非遗技艺包罗万象。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环境的变化,消费者的需求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调查发现,传承人的年纪普遍偏大,而现今的年轻人认为学习这项技术需要太多时间,又赚不到钱,所以非遗传承人越来越少,技术面临失传,而南通色织土布工艺复杂,需要结合数字化方式传承下去。

非遗+3D打印不仅解决了工艺复杂、制作周期相对较短的问题,还可以更好地、更便捷地传承下去。南通色织土布技术与3D打印相结合可以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将南通色织土布的工艺简单化并批量生产,也可以将其图纹和色彩很好地呈现出来。图5就是将非遗+3D打印运用于茶叶罐或茶杯设计中,可以结合茶文化进行宣传推广,同时分别运用于手机壳及车载手机支架上,有了技术的加持,更有立体感。

图5 色织土布纹样在文创产品中的数字化应用

4 南通色织土布文创产品的推广

文创产品的设计还可以充分挖掘南通地方文化和特色,打造独具南通特色的系列产品,同时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工艺,提升产品的实用性和观赏性,让南通色织土布成为一种具有高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创产品。

通过设计和开发一系列南通色织土布文创产品,不仅可以推动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还可以为南通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这些文创产品不仅可以在国内市场销售,还可以拓展到国际市场,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南通的传统手工艺。为了促进南通色织土布文创产品的推广和销售,可以通过参加各类展览、展销会、文创市场等方式,向公众展示产品的独特魅力和南通的文化底蕴,同时可以与当地的旅游机构、文化机构等合作,将色织土布文创产品与旅游、文化体验相结合,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和独特的旅游体验。此外,还可以通过网络销售、电商平台等渠道,将色织土布文创产品推广到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中。通过精美的产品照片、详细的产品介绍和背后的故事,向消费者传达产品的价值和独特之处,激发他们的购买欲和好奇心。在推动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的同时,还要注重传统手工艺师傅的培养和传承,可以组织培训班、工作坊等活动,传授传统手工艺的技艺和知识,培养更多手工艺师傅,保证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

5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审美、生活以及个性的具体表现。在民族传统技艺保护与传承不断完善的同时,展现民间技艺的多元化魅力,进一步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态产品和文化服务,让人们了解其背后所蕴含的丰富历史内涵,增强全社会自觉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更好地让民族传统技艺在创新中发扬和传承,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打响南通色织土布的地方品牌作出更多的努力,发挥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色织土布手工艺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三民文化村里的土布博物馆
《色织氨纶弹力布》新旧标准差异
又访兰考
唤醒沉睡的民间技艺——浅谈土布发展现状与未来
夹缝中求发展:高阳商会与土布运销
土布不『土』
手工艺·温州发绣
走近手工艺人
传统手工艺融注到灯上,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