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与“建筑材料与检测”教学模块融合的实践探索

2023-09-25 06:34黎秀云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9期
关键词:思政模块职业

■ 黎秀云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925)

一、课程简介与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的关键

“建筑材料与检测”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础能力领域的一门课程,也是选择本专业作为职业生涯的必备课程,融合了建筑材料的专业理论与实操,主要是从多个模块讲解土木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技术要求、技术性质、检验方式、对检测报告判别、评价、归档及其工程的实地应用,让学生理会土建材料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土建主要材料常规试验的实操技能,会在不同的工程部位选择合适的建材,培养学生具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工程项目管理中以及八大员中相关职业岗位的实操能力和职业素养,并能推广节能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然而,课程教育教学模式以传统方式为主,专业理论占据比例大,教学过程欠缺生动,授课过程的工程案例不充足,考核方式单一,试卷分数重,记忆背诵为主,导致未能实现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根本目的,严重缺乏实训课时,也缺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品格道德教育。

课程思政元素与本专业课程教学相融合是很多专业教师时常研讨的主题,使思政元素自觉融入专业内容的讲授,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课程思政融合过程中,教师的师德师风也有着更深层次的要求,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忠于本职、教书育人、潜心学问的使命感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1]。传道授业解惑过程里,一方面,不仅需要教师拥有专业的基本功,更重要的做到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2-3],教师要“三观”正,重视学生职业素养形成。另一方面,树立“三全育人”的理念,注重价值观的引领。强化理工科“课程思政”的探索是立德树人和“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目标的内在本质体现。同时把思政元素的品格塑造及价值,真正做到“如盐在肴”般融于细微之中[4]。另外,教师要挖掘贴切的思政元素,主动尝试应用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促进思政元素浓厚的模块应用到日常的专业内容教学。

二、与课程思政相容的课程设计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是德育目标实行的先行条件。“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围绕“岗课赛证”而展开。

一是“岗”,即课程以培养材料员、试验员、质检员、施工员岗位下的职业素质的设计。技能型人才要求具备常规的操作技能,运用技术和专业能力进行实践与操作的人员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思政工作与专业知识相融合,使得课程思政与岗位素质形成协同效应。

二是“课”,即课程的理论内容融入思政元素。这个方面从课程标准作为抓手,根据课程标准明确本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辨析、合理选购、管理和检测建筑材料的能力,设计九大模块学习理论与试验实践,每个模块应加入相应的思政元素,扭转理论的枯燥,逐渐增加兴趣并润色。

三是“赛”,主要采取以赛促学的方式从赛中吸取优良的道德品质。课程学习过程中开展与土木工程相关的建筑材料的比赛,让学生从中学习创意创新思维,感受团结协作、科学严谨、求真务实、诚实信用、精益求精的品质,赛出风采与竞争精神风貌。

四是“证”,即实现证书取得过程中的思政元素的培养。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激发学生考取证书的内驱力,并把坚韧不拔、熟能生巧、千锤百炼、抗挫的品质融入考证过程的学习中。这四个方面都融入课程思政是教学相长的体现,实践教学中学生在校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能实时与相关工种岗位同步认可,充分肯定了学生的专业基本功,更有利于岗位与证书在校的挂钩与一体化教学推进,给予了学生更多的成就感与职业关怀。

三、基于课程思政的专业课程实践案例

课程思政的改革和实践,按照价值引领、能力达成、知识传授的总体要求,是推进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和方法[5]。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切换和相融,需要教师有专业敏锐的眼光,善于深挖思政元素的基因,建好活跃而有深度的课程,探索不一样的育人格局[6],而课堂讲解过程中,新闻时事、项目工程真实案例、专业相关社会实践与道德、精神相结合,并进一步整合与升华至课程思政元素[7]。

(一)气硬性胶凝材料思政案例

基于本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把“气硬性胶凝材料”模块中所思政元素进行构思,并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融入本项目的教学过程中。近三年,“建筑材料与检测”作为基础专业课在建设工程管理、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环境艺术专业中都开设了课程思政教育,课程教学学时为52 学时,而本模块安排了4 学时。“气硬性胶凝材料”模块的思路主要先是确定各个子模块内容与课程思政目标的关联性,挖掘思政元素与对应的职业精神。确定教学大纲中的课程思政内容,对标每一节课的专业知识内容,设计与加工思政案例,可制作成微课来锦上添花。同时,也需要进行课后评价,兼顾课程思政内容的评价,进行多维度综合评价,使实施效果更客观。

以子模块中的“建筑石膏”为例,前导环节介绍了“建筑石灰”的技术性质及应用,渗透了于谦的《石灰吟》思政题材,引导学生透过石灰,形成坚韧及积极进取的职业工作态度。而在本节里主要讲授了建筑石膏的品种、生产过程、凝结硬化的化学反应、凝结硬化后具有的性质、建筑石膏的技术性质、技术指标、特性、应用和储运方法。结合思政元素分析,讲授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方式有三点。

首先,超星学习通发布课前预习任务,通过自主收集文本资料及视频,初步了解建筑石膏的原材料、生产流程及种类,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其次,授课过程中,采用图片、视频、实物展示等多种手段熟悉建筑石膏的组成成分、生产工艺与技术性质,通过大数据及权威调研分析介绍建筑石膏的绿色环保性能、应用场景及发展趋势,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及科学进取的精神。实践教学不仅增加了生生之间的互动与友谊,在师生的层面也形成了畅通的沟通渠道并逐步加深的纽带,也是实现思政教育的最佳载体[8]。因而本节重点是安排α 高强石膏小试件制作,讲解试验步骤来让强化科学严谨、一丝不苟的职业操守;各小组的组员亲自试验,感受配合比中细度、速率、用水量、温湿等条件下结果差异的感性认识,从而得出不同的结果,强化团结协作、探知求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抗挫的能力,形成一定的归纳推理能力;教学互动过程中强化学生必备的劳动精神,做到工具归位,场地整洁。

最后,α 高强石膏小试件进行师生评价与生生评价,点评对方的长处及不足之处,深化“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教学相长理念,“理论- 实践- 理论”也需要回归现实场景,并引入石膏生产真实的工程场景,融入精益求精以及创新的工匠精神,让学生敢于创新,也敢于质疑,增强建筑石膏的新材料、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二)水硬性胶凝材料思政案例

“水硬性胶凝材料”模块中主要围绕混凝土而展开,是本课程学时分配最多的重点章节,要求掌握混凝土各种组成材料组成、性质、成因,熟练操作混凝土拌合物的测定和调整方法,并掌握混凝土的初步、基准、实验室与施工配合比的设计。课程的内容多,融入的课程思政内容也十分充实,主要培养学生的科学严谨、细致认真、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对实验数据秉承真实准确、不弄虚作假、遵章守纪的职业操守;试验过程中养成吃苦耐劳、探究协作与工完场清的劳动精神,树立高度的质量与安全意识,并传播绿色、低碳、环保的建筑设计理念和技术,努力成为有道德、有责任的智慧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以子模块中的“混凝土技术性质”为例,本节围绕着新拌合物混凝土的三要素来设计,采取试验实践的方式从测定混凝土的方法及改善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因素展开教学,进一步为得出真实工程里混凝土使用过程中强度的变化和变形的现象,透过生活情境得出长期性和耐久性的措施。结合思政元素(见附表1),主要以项目驱动法来展开教学。

附表1 《混凝土》子模块体现的思政元素与职业精神

第一个知识点采取的方式如下。为了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有深入的理解,课前在超星学习通发放试验任务单,课中安排2 课时进行混凝土坍落度的试验(图1),并填写活页式的任务书。通过小组合作的试验,让学生体会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测定的步骤,从成功或失败的试验中理解水胶比、砂率、单位用水量这三个参数的影响,试验中采取合适的流动性,节约水泥获得均匀密实的高质量混凝土,培养学生节能环保理念,在试验中形成探究合作、创新的精神及工完场清的劳动精神。同时引入工程案例《广州东塔实现超高强混凝土和易性的超高泵送》,解决了混凝土C120 泵送中堵管、爆管、漏浆、黏稠、砂石与浆体可能会分离等堪称世界高度难题,培养学生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

图1 “新拌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试验的思政元素体现

第二个知识点是硬化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重点是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引入的思政案例“上海中心大厦攻坚克难的建造”,同样,这个大厦建造过程中解决了新拌混凝土一次泵送到五百多米后坍落度没有离析,高温下4 小时以上的稳定保坍性能,尤其结合SDC(Smart Dynamic Concrete) 技术及加入Master Life 减缩剂等方法,解决了特殊部位B5 层墙面抗收缩性能,一线工程建设者刻苦钻研、脚踏实地的科学精神作为思政元素融入典型的案例教学中。

第三个知识点是混凝土的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重点是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从建造伟大工程港珠澳大桥中的“沉管隧道混凝土关键技术”作为思政元素的切入点,先讲授采用Fick 定律扩散模型进行耐久性设计、海工高性能混凝土性能要求,再讲述沉管隧道设计的配合比要求、原材料质量控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最后引出沉管混凝土性能评定[9],归纳设计寿命120 年耐久性的相关技术。随着思政案例的展开与步步深入,培养学生的求真务实、诚信严谨、团结协作、集智攻关的精神。

四、结语

“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是高职建设工程管理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不仅与后续相关的专业课密切相关,而且是学生在专业竞赛、职业考证及工程实际中工程必备的专业课程。“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是新形势下落实铸魂育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趋势和必要手段[10]。课程建设带动专业辐射,育人成果服务地方发展[11]。教师在传授建筑材料与检测知识的同时,构建学生识材、选材、用材的技能,引领建筑建造科学思维,塑造“三观”正的价值观,培养民族自信心与家国情怀。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及自主探究、延伸拓展,感受学科的严谨、科学与智慧,树立起青年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既要目光高远,也要脚踏实地,勇于创新,勇闯新路,敢创新业,并使之内炼成职业素养。专业内容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还需要不断改进与更新,摸索出学情下适合而高效的教学方法,不断地提升学生在校的基本功与职业素养,为学生的顶岗实习及职业岗位夯实基础,沉淀底气与智慧。

猜你喜欢
思政模块职业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