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新着力点*

2023-09-26 21:32贾斌柳杨山西晋中理工学院
教书育人 2023年18期
关键词:关怀人文思政

贾斌 柳杨 (山西晋中理工学院)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对人情感、思想以及精神方面健康发展的关注和引导,是各大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发展中重点关注的内容以及选择的主要路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活动开展中,重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的作用,是实现教学质量提升,培养更具有综合人文素质人才的关键,也是创新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1]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提供了新的着力点,为实现思政教学改革创新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导。

一、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内在机理

(一)以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为出发点的人文关怀

中共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两个新名词透露了中共“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变化”。人文关怀强调以人为中心,强调教育对人的关怀、社会对人的关爱,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心人内心的感受,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以及意识,能客观地认识事物,面对不断变化的事物能客观冷静地分析变化和差异。在思政工作中,人文关怀强调彼此之间的相互尊重,强调不同个体的全面发展,满足不同的需求。[2]人文关怀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尊重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强调人的精神和文化意识,重视精神与文化对人的积极促进性作用。人文关怀思想尊重人的主体性,强调以人为中心,强调人是物质生活的主体,也是政治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主体,强调对人进行多方面、多层次需求的关心。人文关怀思想不仅从物质层面对人的需要进行满足,同时更关心人在精神文化层面的需要,创造条件满足人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以及精神自我发展需要,在满足人的个体需求的同时,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理论的心理疏导

心理疏导是我国心理学中常见的词汇,是心理学专业术语之一,在学术界中的运用较为频繁。心理学在我国思政教育工作中首次被提出,始于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心理疏导强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人精神以及文化需求的重视和关注,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学生正确价值观以及政治素养的教育和培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心理疏导强调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以及精神状态的关注,强调通过思政工具对学生的健康心理进行疏导,消除大学生错误思想观念以及政治观念,消除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消极情绪,引导大学生在思政学习中能培养正确的思想观念以及道德素养,重视学生个人情感的表达以及健康心理的树立,重视大学生个人心理健康的发展,强调以人为中心。

(三)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之间的关系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同时两者之间又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从两者之间的差异中进行分析,人文关怀重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给予个体结合实际的关怀,心理疏导则强调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避免心理障碍性疾病的发生。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之间又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人文关怀对心理疏导活动的开展具有引导性的作用,能确保心理疏导活动开展的人文关怀性,是开展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之间又具有一定的联系性。[3]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以及高尚的思想品质为要义,结合学生的内在精神需求,实现社会价值与学生个体价值的有机统一。而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思想下,将思政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教学内容作为依据,在教学过程中是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理念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教学活动开展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对实现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价值

(一)凸显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发展也成为高校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主要人才,其思想问题的正确引导,成了当今高校思政教育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高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完善思政工作,在教学中,应更好地开展人文关怀以及心理疏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综合性素质人才。[4]高校思政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中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树立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路径。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将心理疏导以及人文关怀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凸显以人为本教育发展理念的关键。在教学中注重思政教育本身的效果和作用,为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和路径支持。实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应用和推广,为大学生思政工作开展提供了创新发展路径,是满足人文关怀需求,实施心理疏导的主要路径,为实现大学生自身价值的实现以及全面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实现立德树人根本教学任务的必然选择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强调在理论知识教育中,应加强对学生德育的培养,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以及政治觉悟的主要路径,在教学过程中,应围绕学生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方案的设计,为实现提升学生思想水平,文化素养以及道德品质提供一定的基础保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发挥自我价值,为社会主义的稳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新时代对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新要求。高校在教育教学中应重点关注学生的思想素质以及心理品质,保障学生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近年来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强调关注学生的精神和心理健康,对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教学任务具有基础性保障作用,也是目前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关键。

(三)构建新的学习管理模式

高校由于地域不同以及教育教学历史不同,其校园精神文化内涵也不尽相同,但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实现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重要性是一致的。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构建全新的学习管理模式,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改革发展,在教学管理中就应对人文关怀以及心理疏导给予高度重视,将思政教育教学工作同人文关怀以及心理疏导理论进行有效的整合。强化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运用,帮助高校思政教学课堂构建新的学习管理模式,有利于在教学中构建师生之间良好互动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打破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在教学中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高度的学习自信,使学生能更好地发挥自我价值,为实现社会主义稳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实现高校思政教育体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教学的路径

(一)致力于教育理念的创新突破

教育理念是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基础,在高校思政教学改革中,要体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对思政教学的指导作用。在教育教学中,首先应创新教育理念。第一,在教学中要改变居高临下的对话方式,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换师生之间的角色,要为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构建一定的平台。第二,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单一灌输的知识教育方式转变为双向交流的互动型教学模式,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室,心理宣泄室,配置相应的仪器设备以及专职的心理咨询师,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更好地处理自我心理问题,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第三,在教育教学中,应由理论抽象到具体生动,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理论知识进行生动化的表现,使大学生能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相应的思政知识,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5]

(二)健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体系

传统思政教育模式下,其教育目标具有随意化倾向,导致在思政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人生发展目标存在目标性不足以及教学质量水平较低的情况。在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实现高校思政,体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教学成了高校思政教学改革的主要路径,而在教学过程中,健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体系则是完善人文关怀机制和心理疏导、构建高质量高校思政教学水平的主要表现形式。首先,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活动设计以及开展中,应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案,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固化模式,针对学生实际学情,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激发学生学习潜力。学生的独立性是新时代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应非常关注的内容,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独立性,尊重学生的差异,重视每一名学生的需求。在思政教学中,人文关怀的落实应从教学环境以及教学内容的选择等角度出发,结合学生的差异,在教学中采用奖励和鼓励式教育为主,构建良好的互动关系,鼓励学生参与讨论,聆听学生的意见和看法,鼓励学生勇于表现自我,表达自我。同时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强化互动性教学模式,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最后,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发挥主流价值观导向作用

大学生在学习以及生活中容易受到周围环境以及周围人的影响,同时,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为进一步实现高校思政教育,体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发挥主流价值观导向作用。教学中融入榜样范例,从典型的案例中诠释主流价值观,使学生能全面准确的认识和理解主流价值观的要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宣传先进典型以及道德楷模等教学模式,使大学生在学习中能感受到榜样身上所蕴含的核心价值观,并在其自身的日常生活实践中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外在的输出力量,能通过榜样作用指导自己正确行为的选择。鼓励学生向身边的优秀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品质和价值观,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四)构建多元化网络思政育人阵地

随着我国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以及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中应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教学任务瞄准学生的兴趣发展方向,增强思政教育的感召力。教学过程中,依托多元化媒体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网络空间环境。通过线上思政平台的构建,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形式,拓展学生的视野,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创新传播渠道,实现线上资源的共享,并充分利用学生课下碎片化时间,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时政热点。在网络信息技术支持下,构建多元化网络思政育人阵地,引导学生在其感兴趣的信息获取方式下,建立正确的三观和政治素养。高校思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提升自身对网络信息平台的操作技能,利用网络的互动性和感染性,构建师生交流平台,在线上教学平台中,及时了解学生关注的事物以及学生思想动态发展;选择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为实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教学路径提供一定的技术和平台支持。

四、总结

高校思政教学工作的开展,是一项完善人、发展人以及培养人的教育活动,是高校落实教育教学体系改革,实现教学根本任务的关键。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对人情感、思想以及精神方面健康发展的关注和引导,是各大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发展中重点关注的内容以及选择的主要路径。为进一步实现高校思想教育与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融合,应不断从教学体系以及多元化教学模式构建中进行分析。

猜你喜欢
关怀人文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人文绍兴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