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指向学生发展的“三化作业”设计与实施

2023-09-27 09:20李方红罗小玲张小琼江莉陈瑶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双减高质量

李方红 罗小玲 张小琼 江莉 陈瑶

[摘  要] “双减”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与策略。观照一线作业设计与实施,目前亟待破解控量与提质如何协调,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设计出高质量的作业,作业批改、评价与反馈如何落实,家校社如何协同共育等问题。“三化作业”正是对此的回应与探索,它以传承文化、发展素养、服务生活为育人目标,以作业即学习、作业即课程、作业即作品、作业即生活为育人价值定位,以系统设计、集体共创、分散布置、多元评价、协同育人为基本举措,构建润化类、内化类、外化类作业体系,用高质量的作业设计与实施助力学生高质量成长。

[关键词] 三化作业;双减;高质量

“双减”的本质是减负提质。“双减”是国家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与策略,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双减”的旨归。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本质上就是构建一种更加良性的教育生态,诉求育人目标的新梳理、育人结构的新优化、育人实践的新革新[1]。育人目标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关注学生完整生命成长、健康成长、个性成长。教师不能让分数成为评价学生的唯一尺度,应以培养核心素养为导向,为学生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己。在育人结构方面,教师既要关注整体系统的优化,又要促进教育内部各结构的优化与发展;在育人实践方面,国家出台了“双减”政策,旨在从外驱力与行政手段上,通过硬性规定重建良好教育生态,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少即是多,少才能精,“双减”政策一方面可以倒逼學校教育提质,另一方面给予学生完整生命成长的时空。其中高质量的作业正是学校教育提质的重要内容,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

《辞海》把作业界定为完成学习方面的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可见,作业是名词与动词的统一体,是内容与过程的统一体。仅把作业作为一种练习则窄化了作业丰厚的育人价值,教师应树立生态化的作业育人价值体系。作业可以前置,为学习提供预习支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在学习过程中,作业可作为过程性学况检测与巩固新知学习的重要活动。学习结束后,作业设计应达到及时巩固所学、提升认识、训练思维、积累思想方法的作用。学生完成的作业,可作为个人创造的作品进行展示交流。这样可以让作业流动起来,形成学生互相学习的课程。学生利用所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一种作业类型,这类作业直接服务学生更好地生活。可见,作业即学习、作业即课程、作业即作品、作业即生活,教师要充分释放作业“传承文化、发展素养、服务生活”的育人价值,助力学生更好地发展应成为作业设计与实施的价值定位与核心目标[2]。

综上,教师应树立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以“传承文化、发展素养、服务生活”为核心育人目标,以“作业即学习、作业即课程、作业即作品、作业即生活”为育人价值定位,用高质量的作业设计与实施助力学生更好地成长。

基于“双减”文件精神,观照当下作业设计,目前存在如下几个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控量与提质如何协调?“双减”文件一方面明确指出一至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可适当布置校内巩固练习,三至六年级只能布置60分钟内能完成的书面作业;另一方面要求提高作业的质量,两者如何协调呢?高质量的学习机制是高质量作业设计的学理基础。学习金字塔理论认为,实践、向他人讲授等方式更利于知识的内化与存储;建构主义认为让学生经历完整的认知建构过程无比重要。可见,高质量的作业必然诉求作业形式的多元化、层次的多样化,以便进行深度学习与个性化学习。因此,教师可以构建起了多类别、多形式、多层次、多选择的作业体系,并采取分散布置的方式严格控制每日作业总量,即一个学科有多样作业,但每日布置一样作业,控量提质。

二是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设计出高质量的作业?实践中,书面作业以教材与人教版研发的《同步测评》为准,旨在夯实基础;非书面作业,可采取集体共创的方式进行研发。

三是作业批改、评价与反馈如何落实?基于不同作业类型,教师可采取“面批面改个性反馈、集体统一反馈、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反馈”等多样化的评价反馈机制,保障作业育人质量。

四是家校社如何协同共育?部分非书面作业家长学生一起共创完成、构建常态化的校馆与校企同盟组织、学校与社区合作建立青少年课外学习支持委员会等是重要的解决方法。因此,“系统设计、集体共创、分散布置、多元评价、协同育人”是破解作业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作业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原则。

基于传承文化、发展素养、服务生活的三大核心育人目标,凸显作业即学习、作业即课程、作业即作品、作业即生活的育人价值定位,从高质量学习内部机制出发,作业本质上就是学习与实践。学习与实践本质上就是系列“润化、内化与外化”的过程[3]。

润化即认知开启、感受、润泽的过程。在数学学习上,即让学生对数学有感觉,热爱数学,乐于探究。内化即认知体系的领悟与建构,即通过同化和顺应建构新知的过程,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学通数学,会学数学(数学核心素养),学好数学。在黑格尔的哲学中,外化指将内在的东西转化为外在的东西。在数学学习中,外化就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进行研究、实践、创新的过程,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意识和能力。可见,润化、内化、外化三大过程即是学习必经的三大阶段,也是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版中课程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发展学生四基、四能,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践回应。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实践经验,巴蜀小学数学学科组构建起了“润化类作业、内化类作业、外化类作业”三大内容体系(下文简称“三化作业”),具体包含“阅数学、玩数学、做数学、画数学、说数学、练数学、用数学”等类别[4]。“三化作业”让学生真正爱上数学、学好数学、用好数学,传承文化,发展素养,服务生活(见图1)。

每一类别在培养目标、内容定位、研发主体、作业形式、表述方式、作业布置、批改评价、展示交流上均有所不同,但也有相通的地方,以期达到目标与内容、方式等的最优匹配,以此保障作业的高质量,总体见(表1)。

下面结合案例具体阐释每一类作业的设计与实施情况。

一、润化类作业:爱上数学

润化类作业主要包括阅数学与玩数学两类。

阅数学,主要指数学阅读。教师针对各年级学生特点选择适宜的阅读参考书单发给学生们自选,也可由学生们自主选择相关读物进行阅读。这类作业仅供学生个性选择,不做统一要求。在阅读后学生用编儿歌、办手抄报、写绘本等形式来整理自己学习的收获,自愿分享作品在班级数学园地墙上张贴,其他同学可以给喜欢的作品贴点赞贴。每周利用一天课后服务时间,教师进行集中点评,以激励性评价为主。优秀的手抄报作品教师还可以推荐到每年举行的重庆市数学文化节活动中去参赛。

玩数学是笔者任教学校开设的成体系的校本课程:有系统的教材,有成套的作业设计。一至六年级的主题分别是趣味图形、七巧板、24点、数独、魔方、九连环。主题设计与学习进度保持一致,比如24点在三年级开设,此时学生已掌握了表内乘除法、100以内加减法,在三年级还继续学习万以内的加减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等知识。因此,学生具备能玩的知识基础。该游戏就是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悟,在悟中感受数学的四则运算的变化魅力。玩数学作业其实就是玩数学课程本身、学习本身,在每周“特色”课程中实施。24点作业是渐进跃升的游戏关卡,作业即学习,作业即课程。评价上,先小组互评,然后教师点评总结,最后由全班学生选出小导师,组织学生继续玩。由此,该课程便由校本课程变成了生本课程,学生后续可以自主决定活动主题与方式,作业的过程变成了学生互生共创的过程。学校可以择机组织班级“达人晒”,表现更好的班级参加校级“达人晒”,特别优秀的选手还可参加数学文化节。除了趣味图形外,其他五大项目皆是文化节上的重要项目。

二、内化类作业:学好数学

内化类作业主要包括做数学、画数学、说数学与练数学4类。做数学即通过操作加深对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理解,画数学是在一个单元学完后学生自主整理绘制单元学习导图建立清晰的知识结构与方法体系,说数学是学完新课后学生及时口头复述所学及时巩固新知与提升认识,练数学指书面作业。做、画、说到练,遵循了新知内化的基本规律,先复习再练习,通过复习为同化与顺应提供更稳定和更清晰的认知基础。

做数学是通过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数学内容。比如在学习了“毫米的认识”一课后,学生可以回家跟父母一起量一量手机的尺寸、铅笔的长度等。这个作业供学生个性选择完成,家长是主要评价者。

画数学一般在单元结束后,在上完单元整理复习后,学生个性选择画单元学习导图,整理单元重要知识、方法和思想。愿意分享者可以在次日利用延时服务的时间进行分享,教师点评。优秀的学习导图可以放在班级数学学习公众号中进行展示,供他人学习,也可粘贴在班级学习园地栏处供全班学习。

说数学,顾名思义就是把所学的说出来[5]。说数学采取轮流分享的方式来完成:开学时抽号决定起始学号,后依序轮流,每人一学期轮一次。当日,非轮流学生可自主选择是否完成。轮流学生把自己所复述的新学内容录成一段3分钟内的小视频,当日晚7∶00前分享在班级群里,教师从“知识准确、方法科学、层次清晰、表达精练、自信大方”5个方面进行点评;同时,教师用文字梳理出质性评语。点评本质上是对当日所学进行回溯与梳理,帮助部分未理解的同学进行过度学习。

练数学是书面作业,包括综合、专项与错题练习3类。综合练习主要有预学单、书、同步测评等。预学单由学科组教师集体研发,旨在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为学生提供适切的支架的课前自学作业。当然,不是每节课都有预学单,只针对学生可以利用前置知识与经验,通过迁移可自主学习的内容才设计预学单。比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减法(一)”,主要内容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学生可以把其转化成以前學过的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来计算,所以可以设计预学单(见表2)。专项练习是针对专项内容进行集中针对性训练的作业,比如口算单。口算单每周由同年级搭班的几位教师轮流出,每次可以针对计算中的某个具体的专项进行深度练习,比如带π计算口算单,让学生总结对应的计算方法(见表3)。错题练习是教师基于平时批改作业收集整理的错因,在每个单元结束自主编制的针对性易错题练习。练数学作业按书面作业布置、评价方式进行,总体上分散布置,每天只布置一样作业,人人完成,面批面改,集中讲评。

三、外化类作业:用好数学

用数学作业即实践创新类作业。学生用所学实践研究,探索规律,创新创造,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等。课题组从数学生成之源与应用之处,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确立了一至六年级用数学的系列主题——“数学与身心、生活、自然、社会、文化、未来”。大主题仅是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创新的视角与维度,学生基于该大主题,可自拟小主题进行实践研究。这类作业不需要书面作业单,教师可设计一本轻薄的学习册,为学生实践研究提供行动支架和记录载体。上课按项目学习的基本过程实施,包括项目确立、设计、探究与发布四个基本环节,一学期举行1次,寒暑假各举行1次。此项作业人人参与,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完成后学生对照学习册上的评价指标进行自评,然后在班级里进行展示交流,学生之间再进行互评。这个过程就是一个互生共创的过程。比如五年级寒假课题组设计了“铺地砖里的数学”(见表4)。

综上,作业即学习、作业即课程、作业即作品、作业即生活。以学生发展为本,期待着“三化作业”助力学生高质量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 葛道凯. 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使命、动力及建设思路[J]. 教育研究,2022,43(03):26-30.

[2] 李方红. 从核心素养到生长人力: 基础教育的育人目标与实践遵循——基于和人教育理论视域的思考[J]. 教育观察,2021,10(19):21-25.

[3] 李方红. 润、学、化:三大基本育人路径的探索与实践[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21(03):4-8.

[4] 李方红. 数学圈互生课程的提出、内涵与研发[J]. 数学教学通讯,2021(07):9-11.

[5] 李方红. “说数学”互生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 教育探索,2019(06):35-38.

猜你喜欢
双减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双减”重构义务教育格局
国有企业如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