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的职能演变研究及其对国际中文教育的启示

2023-09-27 01:05白小丽黄弈瑄
现代语文 2023年8期
关键词:演变

白小丽 黄弈瑄

摘  要:字符“体”在现代汉字中是“體”的简化符号,但该字符在文字使用进程中实则分别记录为“bèn”和“tǐ”,为同形字。由于记录“tǐ”使用频繁,得以固定下来,并规范成为“體”的简化字。而“bèn”则仅用异体字“笨”来记录。从字符“体”的使用职能出发,详细考察其历时演变,厘清“体”作为语素在参与构词过程中各意义之间的联系,以便为国际中文教育汉字与词汇教学提供可资参考的基础资源。

关键词:“体”;使用职能;演变;国际中文教育

一、引言

汉字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重点和难点,汉语中复杂的字词关系往往会导致留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可以说,在国际中文汉字学习中,普遍存在着识字不识词或识词不识字的现象。《新华字典(第12版)》中收录了字符“体”的五个常用义项:1.人、动物的全身;2.事物的本身或全部;3.形式、规格;4.作品的体裁;5.亲身、设身处地[1](P481)。那么,为什么它们会成为字符“体”的义项,这些义项之间又存在怎样的联系呢?对于学习中文的留学生们来说,采用什么方法才能高效快速地理解它们呢?

在《國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词汇表中,共有50个与“体”字相关的词语,其中包含了以下义项:1.人的全身,如身体、体育;2.事物的主要部分,如大体、大体上;3.形态、体态,如媒体、气体;4.实体,如主体、载体;5.整体,如集体、团体、整体;6.体式、体制,如得体、体系;7.亲身体验,如体会、体验;8.表现、体现,如具体、体现[2]。如果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正确运用这些义项,就应从汉字最基本的意义出发,探求各义项的来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将字与词相结合,形成系统的汉字知识体系。

传统汉字学通常都是从汉字的基本属性“形”“音”“义”入手来展开研究的。这样的方法固然有益于汉字学研究,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理论缺陷,即将属于语言学的“音”“义”与属于文字学的“形”混淆到一门学科中,导致汉字学与语言学界限不明。针对这一现象,李运富提出,将汉字的属性重新划分为字形、结构和职用[3](P52-62)。从外部形态、内部结构、汉字职用三个维度来考察汉字。李先生指出,汉字职用主要是全面考察汉字的职能演变与使用状况。所谓“职能”,是指汉字本身所具有的表示各种信息和情感的能力;所谓“使用”,是指用字者根据表达需要把汉字当作符号加以利用的行为。其中,如果表达需要与符号的构造意图一致,是为“本用”;如果使用目的与构造意图有联系,是为“兼用”;如果只是借用文字符号来表示同音或同义(同义换读)的对象,是为“借用”[4](P5-12)。

考察汉字职用主要依靠相关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文本中的文字。本文选取字符“体”作为研究对象,从“体”字形体出发,考察其来源,分析其本义,梳理其使用过程中职能的历时演变情况,探求现代汉语中“体”各义项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体”的职能系统,以加强汉字与词汇的学习理解及应用,为国际中文教育汉字教学提供参考与借鉴。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出土文献的语料来源主要有:开放古文字字形库,网址为http://www.ccamc.co/cjkv_oaccgd.php.先秦甲骨金文简牍词汇,网址为https://inscription.asdc.sinica.edu.tw/c_index.php.传世文献的语料来源主要有:语料库在线,网址为http://corpus.zhonghuayuwen.org/index.aspx.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网址为https://ctext.org/zhs.

二、字符“体”的形体溯源

最早的字符“体”产生于宋代,读作bèn,表示人愚笨之义,下文记作“体bèn”。明代以后,“体bèn”的使用逐渐消失。明清以来,“体”作为“體”的俗字使用渐广。在进行现代汉字的整理与规范时,正式将字符“体”定为“體”的简化字,读作tǐ,表示身体,下文记作“体tǐ”。这是汉字系统历时演变中的同形现象,即“体”字符代表的是两个同形字:一是字形为“体”,二是作为“體”的简化字形。下面,我们分别就二字的字形构意及其职能作简要分析。

(一)“体bèn”表示愚笨义

在汉字系统中,字符“体”最早出现于北宋,《宋本广韵》收录了该字符:“体,麤貌又劣也。”[5](P263)此时的“体”为形声字,从人本声,读音为“bèn”,意思是鲁莽、粗笨。它与“笨”字的读音、字义基本等同。“体”的形符“人”,表示其意义与人有关;“体”的声符“本”,则表示其读音。从“体bèn”的构字理据来看,其本义应是和人的某种特性密切相关。在明代张自烈的《正字通》中,亦记载有“体bèn”的本义[6](P35)。而与该字相关的词“体夫”,最早出现在北宋时期成书的《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二中。

(二)“体tǐ”表示身体义

从明代开始,已产生了“體”的俗字“体”,此后,“体”与“體”一为俗体,一为正体,各有其使用范围。在1986年发表的《简化字总表》第一表中,“體”正式简化为“体”。这一简化字形刚好与表示愚笨义的“体”字同形,于是二者产生了联系。

从目前的传世和出土文献资料来看,最早的“體”字出现在战国时期,这一时期此字形体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中山王璺壶铭文中的“体”字形体为“軆”,从“身”,“豊”声;楚系文字为“體”,从“骨”,“豊”声;秦系文字为“”,从“肉”,“豊”声。《说文解

字·骨部》中收录了“體”字:“體,总十二属也。从骨豊声。”[7](P86)南朝梁顾野王所编纂的《玉篇》中,首次出现了“躰”这一字形[8](P63)。这一字形与前期异体字的不同之处是在于:它将“軆”的声符“豊”改换为义符“本”,构字理据亦发生了变化,由原来义音结构的形声字变成了义义结构的会意字。从构形的意义上来说,表示身之根本为“躰”。明代梅膺祚的《字汇》中出现了新的字形“骵”。不难看出,它同样是在“體”的基础上,将声符“豊”改换成义符“本”。“躰”“骵”二字,均是俗字。汉字的义符是表意的,而许多意符所表的“意”是相近的[9](P50)。表义构件“身”表示人的全身,构件“骨”表示人的骨头,均与人体相关,因此,二者相通也是可以理解的。在刘复、李家瑞编写的《宋元以来俗字谱》中,便收录了“体”这一最简单的形态[10](P109)。“亻”是“人”的附属部首,“體”的义符由“身”“骨”简化为“亻”,不仅符合汉字义符意义相通即可通用的演变条件,同时也符合汉字简化的实用性原则。我们对“体bèn”

“體(体)tǐ”两个字符的形体演变进行了梳理,具体如表1所示:

筆者发现,“体tǐ”与“体bèn”之间并不存在借用关系,二者只是恰巧同形而已。需要指出的是,在“體”产生“体”的俗字时,“体bèn”几乎已经被淘汰。如此一来,“体tǐ”与“体bèn”之间并没有产生混淆的可能。

现代汉语中,“體”的字形简化为“体”,由于它使用频率较高,人们逐渐将字符“体”固定下来表示身体,而“体bèn”的用法则主要体现在异体字“笨”中。下面,我们将从字符角度出发,分别探讨“体bèn”“体tǐ”的职能。

三、“体bèn”的职能分析

李运富指出,“本用”是指用本字来记录本词的用法。立足于某词,根据该词的音义而造,专门用来记录该词的字形称作该词的本字;立足于某字,与该字的构形理据密切相关的语词,就是该字本来应该记录的本词[11](P193)。根据字形分析,“体”的本义有二。一是“从人本声”的义音合体字,音“bèn”,表示愚笨义;二是“从人从本”的义义合体字,音“tǐ”,表示身体义,也是“體”的异体字或简化字。与大多数语词不同,“体”字具有两种本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体bèn”。

如前所述,“体bèn”的使用时间并不算长。我们目前能够检索到的“体bèn”的职能只有本用职能,即记录词项{体1},与“笨”通。《集韵》卷五:“体,部本切,儜劣也。”[12](P762)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十二年》:“凡服玩,每物皆百二十舆,以锦绣、珠玉为仪卫、明器,辉焕三十余里;赐酒百斛,饼餤四十橐驼,以饲体夫。”这里的“体夫”,犹壮汉,谓从事笨重体力劳动的人。

“体bèn”是“笨”的异体字。“笨”字的本义并不是“粗笨、愚蠢”,《说文解字·竹部》:“笨,竹里也。从竹本声。”[7](P95)段玉裁注:“谓其内质白也。又有白如纸者。”[13](P337)可见,“笨”的本义是指竹子里面那层薄薄的白膜,称作竹白,可用作造纸的原材料。大约在东晋时期,“笨”的这一本义发生了变化,引申出“肥胖”之义。《晋书·羊聃传》:“大鸿胪陈留江泉以能食为谷伯,豫章太守史畴以大肥为笨伯。”这里的“笨伯”是指身体肥大、行动不敏捷的人。在此基础上,又引申出“不灵光,愚蠢”义。东晋葛洪《抱朴子外篇·行品》:“杖浅短而多谬,暗趋舍之臧否者,笨人也。”这时,“笨”开始具有贬义的感情色彩,并一直沿用至今。到现代汉语中,这一义项已经成为

“笨”字的常用义。由于“笨”的引申义与“体bèn”字的本义几乎相同,并且“体bèn”为俗体字,与“笨”字声符相同、读音相同,因此,“体bèn”字逐渐被“笨”字所替代。

四、“体tǐ”的职能分析

如前所述,“体bèn”的职能只有本用职能,与之相比,“体tǐ”的职能更为复杂,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形:本用职能、兼用职能和借用职能。

(一)“体tǐ”的本用职能

体tǐ的本用职能主要在于记录词项{体2},表示“身体”。“体tǐ”的本义是表示人的身体,音“tǐ”,即“體”的简化异体。就目前的出土文献来看,战国晚期的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记载了“体tǐ”的本用用例:“丙辰生子,有疵於而恿。”《说文解字·骨部》对它的释义是:“體,总十二属也。从骨豊声。”[7](P86)段玉裁注:“十二属许未详言,今以人體及许书覈之。首之属有三,曰顶,曰面,曰颐。身之属三,曰肩,曰脊,曰。手之属三,曰厷,曰臂,曰手。足之属三,曰股,曰胫,曰足。合《说文》全书求之,以十二者统之,皆此十二者所分属也。”[13](P295)其他字书也有大致相

同的说法。东汉刘熙《释名·释形体》:“體,第也。骨肉毛血、表里大小,相次第也。”[14](P26)在现代汉语中,字符“体”的本义仍表“身体”义,这一义项在传世文献中的使用频率也远远大于{体1}。

(二)“体tǐ”的兼用职能

李运富指出:“所谓兼用,是指用本字记录另一个跟本词有音义联系的派生词的现象。”[11](P199)如前所述,字符“体”能够记录表“劣/愚笨”的{体1}、表“身体”的{体2}两种本义。由于{体1}的使用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字符“体”的兼用几乎都是在{体2}

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这里以{体2}的本义为基础,对其兼用职能进行梳理、归纳。

1.{体3}表示手脚、四肢

“体tǐ”的本义是表示身体,由此而引申出单表手脚、四肢的义项。这一义项在战国时期“体tǐ”的本义产生之后便有使用。《孟子·公孙丑上》:“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體也。”直到唐代,仍然有这样的用法。唐代玄奘《大唐西域记·三国》:“致敬之式,其仪九等:一发言慰问,二俯首示敬,三举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长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轮俱屈,九五體投地。”

在战国时期,与{体3}“肢体”这一义项相似的表达还有“肢”字。“肢”的初文为“支”。“支”产生于战国时期,本义为“去竹之枝”,引申指人的肢体,大约在汉代为此引申义造专字“肢”[15](P228)。《说文解字·肉部》:“胑,体四胑也。从肉只声。肢,胑或从支。”[7](P88)段玉裁注:“《荀子·君道篇》:‘如四胑之从心。’《淮南·脩务训》:‘四胑不动。’《孟子》谓之‘四体’。《孟子》注‘胑’作‘枝’。云体者,四枝股肱也。又云折枝,按摩折手节解罢枝也。自胳胠至腨言手足也,故总之以胑。”[13](P303)《淮南子·天文训》:“天有四时以制十二月,人亦有四肢以使十二节。”隋唐之后,用“体”来表示“四肢”的用法越来越少见。

2.{体4}表示形态、体态

“体tǐ”的本义表示“身体”,属于具象概念,由此也引申出抽象概念,表示形态、体态。《礼记·冠义》:“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體正、颜色齐、辞令顺。”这一义项在战国时期出现,后世一直沿用。汉代乐府《孔雀东南飞》:“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體无比,阿母为汝求。”唐代李商隐《晚晴》:“越鸟巢干后,归飞體更轻。”以上用例中的{体2},既可以表示事物的形体、体态,也可以表示人的形体、体态。可以看出,这一职能并不限于本义所指的人体范围,其引申义的指称范围明显扩大。

3.{体5}表示某一群体的制度

该义项的最早用例出自战國晚期青铜器中山王璺壶:“郾君子徻,新君子之,不用豊宜,不逆,

邦身死,曾亡夫之,述定君臣之,上下之,休又成工。”其中的“体”即为“国体、政体”的意思。在传世文献中,该义项的使用较多。《礼记·孔子闲居》:“孔子曰:‘无声之乐,无體之礼,无服之丧,此之谓三无。’”宋代陈善《扪虱新话》:“平居妄自尊大而临事不知體,此俗人也。”《明史·岳正传》:“为政有體,盗贼责兵部,奸宄责法司,岂有天子出榜购募者?”

4.{体6}表示实体

与之前的{体4}相对应,表“实体”义的{体6}也是从具象概念中衍生出来的兼用义。这一用法早在《周易·系辞上传》中就已出现:“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體。”之后,这一义项仍在使用。东汉王充《论衡·祀义篇》:“夫天者,體也,与地同。”《论衡·谈天篇》:“女娲以石补之,是體也。”在现代汉语中,该义项也有所体现,如正方体、长方体等词中,便是这一字义。

5.{体7}表示整体

上文提到{体6}的意义是实体,实际的物体同时也是一个整体,于是由{体6}而引申出表“整体”义的{体7}。《公羊传·庄公四年》:“国君何以为一體?”《元史·选举志三》:“行工部令史与六部令史一體,于应补人内挨次填补。”清代黄宗羲《明儒学案·郡守洪觉山先生垣》:“无知而无不知,有无一體。”

6.{体8}表示表现、体现

由于人的身体是显露在外的,因此,根据“体”的本义{体2},遂衍生出表“体现”义的{体8}。郭店楚简《性自命出》:“圣人比亓而龠会之,雚亓之〔先〕而逆训之,體亓宜而即之。”这一引申义的使用时间较长,传世文献中不乏其例。《尚书·毕命》:“政贵有恒,辞尚體要,不惟好异。”西汉贾谊《新书·六术》:“艺之所以六者,法六法而體六行故也,故曰六则备矣。”《抱朴子内篇·微旨》:“凡养生者,欲令多闻而體要,博见而善择,偏修一事,不足必赖也。”需要指出的是,在现代汉语中,涉及{体8}的意义时不再是单独使用一个字“体”,而是使用“体现”这一复合词来表示。

7.{体9}表示牲体

“牲体”亦即牲畜的身体,“体tǐ”的本义是专指人的身体,由此也引申出动物身体之义。《周礼·天官·内饔》:“内饔掌王及后、世子膳羞之割亨煎和之事,辨體名肉物,辨百品味之物。”事实上,在现代汉语中,人们已经将这一兼用融入到本用中,“体tǐ”被默认用来表示人或动物的全身。也就是说,“身体”既可以用来表示人体,也可以用来表示动物的身体。

8.{体10}表示事物的主要部分

{体2}是“体tǐ”的本义,是人体的主要部分,由此而引申出表示事物主要部分的{体10}。这一词项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墨子·经说上》:“小故,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體也,若有端。”《孟子·公孙丑上》:“昔者窃闻之: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體,冉牛、闵子、颜渊则具體而微。”当然,这一词项在现代汉语词汇中也有所体现,如主体、群体、物体、体要等。

9.{体11}表示亲身体验、体察

{体11}是在本义{体2}的基础上引申而来的,做事情是要用身体去践行的,也就是我们现代常说的“身体力行”。《礼记·礼器》:“礼,时为大,顺次之,體次之,宜次之,称次之。”《礼记·中庸》:“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从战国时期开始,一直到近代汉语时期,{体11}都在使用。宋代《文昌孝经·體亲章》:“凡为人子,当以二亲,體我心者,还體亲心。”这一义项还沿用至今,在“体察、体验、体贴、体会”等词语中均有体现。

10.{体12}表示划分、分解

前文提到,{体3}可以用来表示四肢、头部等身体器官,这些身体部位是分别独立在身体之上的,因此,便引申出{体12}划分、分解的用法。《礼记·礼运》:“然后退而合亨,體其犬豕牛羊,实其簠簋、笾豆、鉶羹。”不过,这种用法在文献中并不多见。

在传世文献中,更多的是采用“解”字来表示“分解”义。“解”字大约产生于商周时期,其甲骨文为“”。初文作双手执牛角状,表示剖牛之义。因此,“解”的本义为分解牛。《说文解字·角部》:“解,判也。从刀判牛角。一曰解廌,兽也。”[7](P94)在其本义的基础上,又产生了“体解”一词,义项{体11}的使用也基本上固化在这一词语中。如《楚辞·离骚》:“虽體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11.{体13},表示作品的体裁

如前所述,{体4}一般用于表示形态、体态,即人或者物的外部形态。在此基础上,由{体4}衍生出{体13}来表示事物的体式,最常见的就是表示诗歌、文章、书法等文艺体裁。如《宋书·谢灵运传论》:“自汉至魏,四百余年,辞人才子,文體三变。”

通过上文的简要分析,我们可以对“体tǐ”的兼用职能演变进行梳理、归纳。具体如图1所示:

(三)“体tǐ”的借用职能

李运富指出,借用是将字形当作语音符号去记录与该字形体无关但音同音近的语词[11](P201)。所谓“音同”,是指借字与本字的声韵调均相同;所谓“音近”,则是指借字与本字的声母相同(双声)或韵母相同(叠韵)等其他情况。借用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有本字的借用;二是无本字的借用。

1.记录{履}

“体tǐ”的反切为“他礼切”,《宋本广韵》:“履,力几切。”[5](P229)根据王力的上古音系统,“体tǐ”与“履”的韵目均属于脂部,并且声调均为上声[16](P60-69)。可见,“体tǐ”与“履”的读音相近。“履”由本义“践踏”而引申出“施行、实践”义,有时会借用“体tǐ”来表示这一意义。如《荀子·修身》:“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體,君子也;齐明而不竭,圣人也。”

2.记录{礼}

“體”从骨豊声,与“禮(礼)”的声符是相同的。根据王力的上古音系统,“体tǐ”与“礼”都属于脂部,两者的韵母是相同的[16](P60-69)。不过,二者在意义上并没有联系,因此,只是借“体tǐ”去记录“礼”这一音节。《战国策·齐策三》:“淳于髠为齐使于荆,还反,过薛,孟尝君令人體貌而亲郊迎之。”南朝宋鲍照《河清颂》:“體由学染,俗以教迁。”北宋王安石《上宋相公启》:“优为體貌,略去等夷。”

五、“体”的职能演变

通常情况下,汉字的职能会发生三种变化:一是职能扩展,为了表达的需要,一个字同时或历时地记录多个义项;二是职能缩减,由于职能扩展,字词之间的对应关系逐渐变得模糊,有些字与词之间的联系逐渐变淡,因此,某一词项就会逐渐采用其他已有的字或者另造新字来表示,对于原本的字来说,词项也就相应减少了;三是职能转移,与前两项不太相同,它是着眼于两个或多个字符而言的,即两个以上字符之间词项的相互或连锁转移。具体来说,“体”从产生到现在,至少拥有13个词项,它的职能演变主要体现在扩展与缩减两个方面。

(一)“体”的职能扩展

“体”的职能扩展主要是围绕“身体”这一本义,通过兼用、借用方式而实现的。从历时角度来看,“体tǐ”

的兼用扩展主要发生在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共扩展出8个兼用义,即{体3}~{体10}。三国时期,又产生了{体11}这一兼用义。就借用扩展来说,无论是表示“履”,还是表示“礼”,“体tǐ”的借用都发生在战国时期。其中,作“履”的借用出现在战国时代、两汉时期;作“礼”的借用出现在战国及宋代等。

(二)“体”的职能缩减

“体”字的职能缩减主要是指在历史上曾有过的词项而被其他字符所代替,该字的记录职能也随之减少。“体”的职能缩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笨”取代词项{体1}、“肢”分担词项{体3}以及“解”分担词项{体12}。其中,{体12}在春秋战国时期被固化到“体解”一词中。

通过对“体”的职能演变历时情况的梳理,可以发现,有8个义项延续到了现代汉语中。一是表示“身体”,既可用来表示人的身体,也可用来表示动物的身体;二是表示“某一群体的制度”;三是表示“作品的体裁”;四是表示“事物的主要部分”;五是表示“整体”;六是表示“實体”;七是表示“亲身体验、体察”;八是表示“表现或显现”。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体”字职能的历时演变情况。具体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体”的职用共有13种,其中,本义有两种,均产生于战国时期,只有“身体”这一本义得以保留而成为常用义。在此基础上,“体”字共引申出11个义项,其中,有10个义项与“体”字本义产生在同一时代。3项兼用与1项本用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再使用,剩余8项兼用直至现代仍然在使用。可见,其词项发展缓慢,稳固性强。“体”字消失的1项本用和2项兼用,分别被“笨”“肢”“解”所分担,而“体”字本身的借用职能也是昙花一现,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再使用。

六、“体”字在国际中文教学中的启示

学界通常认为,只有学会了汉字的形、音、义,才算是掌握了这个汉字,实际上,真正的重中之重是对汉字使用职能的教学。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汉字并不是简单的一字一用,而是形成了一字多用和多字同用的现象。以汉字三平面理论为基础,我们可以将单个汉字的本用、兼用、借用分析方法运用到国际中文汉字教学中,形成类似思维导图的关系网络,并追本溯源,从原初的本义上来解释汉字功用的拓展与延伸。就“体”字而言,从其“身体”义出发,能够串联讲解相关的“肢体”“体态”“主体”“体察”“体现”“体制”等词。如图2所示:

汉字的职能分析往往会涉及到字际关系,在国际中文汉字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而形成更为庞大的关系网络,从单个字出发而拓展到多字组教学。如本文中提到的字符“体”的职能缩减体现在“体”的本义之一“劣、愚蠢”义完全被“笨”字所替代,兼用“肢体”义被“肢”字替代,“划分、分解”义被“解”字所替代。那么,在讲解“体”的同时,也可以对“笨”“肢”“解”字进行分析。这样的教学方式,实际上是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教学观念的集合,首先从单个字符的构字理据出发,然后利用汉字的职用功能而梳理出汉字的关系网络,从而将字字、字词系联起来,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新华字典(第12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GF 0025—2021)[S].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21.

[3]李运富.“汉字学三平面理论”申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

[4]李运富.论汉字职用的考察与描写[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

[5][宋]陈彭年,等.宋本广韵[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2.

[6][明]张自烈撰,[清]廖文英补.正字通[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6.

[7][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8][南朝梁]顾野王.宋本玉篇[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3.

[9]张涌泉.汉语俗字研究(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0]刘复,李家瑞.宋元以来俗字谱[M].北平:“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0.

[11]李运富.汉字学新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2][宋]丁度,等.集韵[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3.

[13][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许惟贤整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14][汉]刘熙.释名[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5]李学勤.字源[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2.

[16]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4.

猜你喜欢
演变
平顶山市旅游空间结构演变及优化研究
浅谈汉族姓氏文化
论日本文化的复合性特征
浅谈魏晋时期士大夫阶层服饰的演变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
民国书籍插图艺术风格的演变研究
从神话到《诗经》中复仇意识的演变
异类女性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