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
——《禅真逸史》中林澹然形象的文化解读

2023-09-28 06:02马炳磊大连大学辽宁大连116622
名作欣赏 2023年14期
关键词:梁武帝野人本领

⊙马炳磊 [大连大学,辽宁 大连 116622]

《禅真逸史》是明末作家方汝浩的代表作,陈大康肯定了方汝浩及其所在的江浙文学团体的贡献:“这个江浙文学团体对明末通俗小说的繁荣做出了直接的重要贡献。”林澹然是《禅真逸史》的主角,这个人物形象有着鲜明的文化色彩,何满子说“哲理层次指人物的性格包藏着重要的人生问题,不仅有时代的内涵,而且有历史的内涵”,林澹然就是这样一个有着哲理层次性格的人物。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出自《孟子》,是儒家经典理论,影响深远。后人改“兼善”为“兼济”,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写道:“故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这句话可以作为林澹然一生的注脚,林澹然一生乱世沉浮,靠着强大的本领和超人的智慧,在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他的传奇经历是明末清初儒释道文化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一、勇武过人、术法通神的高强本领

林澹然有兼济天下之志,在乱世中又能够保全自身,其强大的本领是他按照自己心意活下来的重要保障。林澹然第一次出场,是在高欢与部将议事之时,从同僚眼中活画出一个相貌魁伟、膂力绝伦的大将军。林澹然昔年随着高欢出征,高欢兵败被围,林澹然匹马独战尔朱世隆六员大将,杀退六人之后,杀奔尔朱世隆,如猛虎入羊群。这是林澹然给人的第一印象,勇猛粗豪,他拥有这么强大的武力,才升到了显赫的位置。而正是到了镇南将军这个位置之后,他开始被高澄嫉妒,并且在马踏麦田一事中直接得罪了高澄。这里就是一个常见的情节单元,勇武过人,立下战功,为人所嫉,避祸远走。林澹然的出走,与他的勇武有着密切的联系。

林澹然前半生身为大将军,凭借自己强大的武力,在战场上一刀一枪打出了声威。后半生得到天书三卷,开始修道,有了更强的能力。他的本领是双重的,一是世俗的武艺,一是非凡的道法。林澹然武艺高强,这才能够借此当上东魏的大将军。得到天书之后,林澹然喜不自胜,勤加练习,“林澹然朝夕演习天书,自天文星象以至术数阴阳,无不精妙”。李秀被抓进大牢,危在旦夕,苗龙等人派沈全去请林澹然出山,林澹然画了一张灵符,让沈全派精细健卒交给李秀,不费吹灰之力将李秀救出囹圄,这件事也显示了他的侠义精神。林澹然粗豪勇武的形象,也符合当时读者的期待。作者创作的年代在晚明,当时社会黑暗动乱,人们希望在小说中看到行侠仗义之人,而这种侠士必须拥有高强的本领。林澹然这双重本领本身就带有强烈的传奇色彩,能够满足读者的阅读期待。

隋文帝派侍中御史李谔前往陇西收服张善相等三人,林澹然在给李谔设宴的过程中展示了高强手段。林澹然赠《群龙出海图》给李谔作为传家之宝,赠《丹凤朝阳图》进贡皇上作为镇国之宝。这两幅图功用神妙,能左右晴雨,对农业生产有着巨大的帮助。林澹然将这两幅图赠出去,其玄妙手段让隋文帝慑服,使之不会轻易动兵,杜伏威等三人对隋朝称臣,继续镇守西蜀,同时林澹然被敕封为“通天护国普静正教禅师”。

林澹然高强的本领是其在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之间找到平衡点的关键因素。如果没有过人本领的话,小说很多关键情节就无法开展,比如他进入梁国之后,打死了野人。这个情节单元,即遇到野人,杀死野人,获得声誉,得到收益。这件事最后的结果是梁武帝在臣子的奏报中得知了此事,由此林澹然得以进入妙相寺成为副住持。这个情节单元得以完成的前提条件,即林澹然拥有高强的本领,否则的话林澹然无法杀死野人,也没有后续进入妙相寺等事情。进入妙相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林澹然在这里遇到了道貌岸然的钟守净,并且在对钟守净的劝说中丰富了林澹然的慈悲形象。林澹然高强的本领以及玄妙的术法对小说情节的推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丰富人物形象也至关重要。他的本领让他能够在乱世中保全自身,并且尽己所能帮助他人。

二、兼济天下、慈悲为怀的赤子之心

《孟子》中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林澹然便是这样一个拥有着赤子之心的大人,他怀有兼济天下的志向,兼济天下需要实力和勇气,更需要一颗舍己为人的赤子之心。林澹然的兼济天下理想始终在指导着他的行动,在无法兼济天下的时候他就尽己所能兼济一方,做这一切的根源就是他疾恶如仇,有着慈悲为怀的赤子之心。

高欢世子高澄围猎白鹿,将齐德麦田踏倒,齐德上前理论,被高澄命手下打得皮开肉绽,并且锁起来要送到县衙。林澹然恰巧路过此地,听闻此事后怒气冲天,呵斥高澄,救了齐德,并且承诺拿银两赔偿齐德损失。看到高澄欺压良善就怒气冲天,为此不惜得罪权贵,从中可见其疾恶如仇。

林澹然离开东魏逃往梁国,走到嵇山,听饭店主人称近日出现了虎头熊掌的野人,叮嘱林澹然聚集数十人之后一同过去,人多势众,野人不敢现身,安全通过的可能性比较大。林澹然却不这么想,他考虑到野人一日不除,当地的居民就有一日的风险,更何况出家人讲究的就是慈悲为怀。他虽然是个半路出家的和尚,但是他内心自有慈悲之意,这慈悲便出于其赤子之心。于是他辞别店主独自上路,在嵇山果然遇到野人,仗着高强武艺,不到一顿饭时间便将野人打死。打死野人之后,林澹然救出了两个被野人抓来的妇人,他坚决不要妇人报答,睡了一夜便赶忙继续上路。林澹然打死野人,解救两个妇人,为来往嵇山的人消除了隐患,这是天大的恩情,但是他对此不以为意,反而睡了一觉便匆忙赶路,避免自己被缠上。做了好事不要人报答,这是最纯粹最真诚的善良。

林澹然的善良可以从多个方面看出来,从他对贼人的态度上也能够体现出来。李秀等人劫掠妙相寺,被林澹然打倒,众贼跪下求命,诉说自己生活的艰辛,林澹然见此便动了恻隐之心。李秀和庄客被林澹然打伤,不能行走,苗龙等人哭诉,林澹然便亲自将他们押送到城门外,让众人安然离去。林澹然还给了李秀等人银两,让他们做些本分买卖,不许再生歹心。李秀等人本身也不是穷凶极恶之徒,也是命运淹蹇,家业凋零,看到妙相寺金银宝玩动了歹心。慈悲之人,看到盗贼求命也会不忍下手,这种善良并不是善恶不分,只是给失路之人一个浪子回头的机会。

李秀等人在脱难之后,感慨万千,与众人商量在家里立林澹然一个牌位,早晚侍奉拜祷。而在林澹然遇到磨难的时候,也总会遇到救助他报答他的人。很久之后,林澹然在出逃妙相寺的路上,得到了李秀的救助。林澹然平常对行童来真比较客气,在钟守净向梁武帝进谗言之后,林澹然令来真打探消息,来真及时告知林澹然实情,给林澹然争取了逃离的时间。林澹然被杜成治抓到之后,险些丧命,最后能够以假死的方法脱身,也是因为他曾经帮助过杜成治的父亲,杜成治为了报恩找了面貌相似的死囚替换了林澹然。林澹然疾恶如仇的性子和慈悲为怀的天性使他遭受了许多磨难,但与此同时,他做的那些善事也为他带来了很多好运。苦难和好运,都源于他慈悲为怀的赤子之心。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在践行其兼济天下的理想。

三、独善其身、待时而动的处世哲学

林澹然深谙处世之道,懂得独善其身。见到事情不妙,就马上收拾行李离开危险处境。从最初离开高欢,遁入空门避祸,到后来在妙相寺得知被钟守净进谗言之后仓皇离开,到最后交代杜伏威等人见机行事,都可以看出来。

小说开篇就写道:“急流勇退真豪杰,乐道逍遥云水乡。”开篇的这首诗直接就点出了林澹然的人生路径,急流勇退,这就是独善其身的哲学。林澹然一生行事,都有着这句话的影子,但是他的独善其身并不是一味退让,而是该进则进,该退则退,待时而动。

林澹然因高澄打猎踏坏民田一事得罪了高澄,得知高澄被高欢责打,他内心暗想:“日后相合时,必进谗言,终须有祸。”林澹然最初痛恨佛教坏国,在得罪高欢之子的情况下,审时度势,最后却选择落发为僧,保全自己。晚明政治黑暗,百姓民不聊生,生存下去成为很多人的最大追求。当生活中处处是危机的时候,就需要一种独善其身的智慧。林澹然出身武将,勇猛粗豪,但是他并不是毫无脑子的莽夫,他能够用武力解决问题,也懂得不使用武力让自己更好存活下来的办法。他对危险非常敏锐,往往可以在危险还未真正到来之前就察觉到,并为此做出准备。刚刚得罪完高澄,此时林澹然还处于比较安全的境地,高澄的报复至少也要在几年之后,但是他干脆利落,当机立断,迅速离开了东魏。林澹然到妙相寺做副主持之后,看到钟守敬贪恋女色,做出了不堪之事,便提醒钟守敬洁身自好。谁知钟守敬非但不知收敛,反而在梁武帝前进谗言,导致梁武帝对林澹然产生不悦。林澹然见到场面如此,立即保持了沉默,回到禅房之后马上派行童去打探消息,得知被进谗言之后,他马上想到的是“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随即仓皇出逃。此外很多事情,比如拒绝苗龙等人劝他入伙,到张太公庄上隐居等,都是其趋利避害思想指导下的作为。当然他并不是一味逃避,他只是不与强大的敌对势力硬碰硬,选择暂时退守,待时而动。

林澹然身处乱世,他懂得明哲保身,一次次转危为安。他也是一个谋略过人的猛将,伺机而动,在乱世中开创了自己的基业,为百姓开辟了一片没有战争的净土,这是他的巨大成就,也是这个人物强大魅力的体现。

小说最后,以一首《满江红》结尾,这阕词里面,赞扬了独善其身的处世哲学,小说用这样的词结尾,非常精练,并且蕴含着非常深刻的人生感慨。身处乱世者必须选择一种更为妥善的处世之道,这其实体现了当时的民众对保全生命的一种追求。林澹然是一个虚构出来的人物,他的处世哲学,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乱世生存之道,而作者想要表达的,实际上反映了当时社会民众的真实想法。

四、三教互补、儒家为本的文化特征

南宋时期宋理宗下诏以朱熹等人从祀孔庙,“程朱理学进入了官方教育与选拔系统,逐步走向了权力中心”。到了明代,统治者更是把儒家思想作为治理国家的经典,这就使得明代儒释道三教融合过程中,儒家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林澹然一生秉持的理念,这个理念是以儒家思想为本体生发出来的,但是他身上同时具有佛家和道家的色彩。申畅指出了林澹然的三教互补特点,“林澹然是作者要歌颂的理想人物,除具有佛家的思想之外,其脑海也糅进了道家、儒家的观念”。林澹然身上儒释道三教互补而以儒家为本,体现了儒释道文化发展到明末清初的融合特征。

林澹然最初为东魏的镇南将军,在战场上一刀一枪立下了赫赫战功。他关心民生疾苦,魏主欲效仿梁武帝兴建佛寺,林澹然对高欢直言进谏,“建寺筑塔,劳民伤财,甚非治体”,这番话就体现出儒家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梁武帝于下元令节到妙相寺烧香,在与钟守净和林澹然的谈话中,梁武帝表示自己想要出家为僧。林澹然最初低头不语,在梁武帝问询之后,林澹然劝梁武帝效法先王,施行仁政。此时的林澹然已经皈依佛门,但是他在皇帝想要出家之时首先做的是劝皇帝用儒家的方式施行仁政,以民为贵,护佑天下苍生,可见儒家思想是他一生秉持的根本思想。

杜伏威回乡送先祖骸骨途中遇二仙指引,到了清虚境。天主询问杜伏威身份来历,杜伏威一一交代,称自己年幼父母双亡,被林澹然抚育成人。天主在杜伏威讲完之后告诉了他林澹然的来历,“你那住持林澹然,非凡世之人,乃俺传教第一座弟子”,这里赫然交代了林澹然的第二重身份,是道家弟子。林澹然得到三卷天书,修成了通神的本领,比如观星望气、降龙伏虎等等,这些都是道家手段,也鲜明彰显了林澹然身上的道家元素。

林澹然的佛家身份是非常明显的,小说中有着强烈的佛教色彩,从书名中的“禅”字便可以直接看出来。林澹然与一般的和尚不太一样,他喝酒吃肉,不遵守传统佛家的清规戒律,但是他内心深处却有着佛性。林澹然晚年在峨眉山宣讲佛理,钟守敬等人转世而生的老虎等过来听讲,足可看出林澹然佛性之深。

江巨荣评价《禅真逸史》说:“三教合流,三教互补,正是这部小说总体思想的主要特征。这一特征,反映了我国古代儒释道三大思想体系演变的真实面貌。”江巨荣所说的三教互补的文化特征,在小说主角林澹然身上鲜明地体现出来。林澹然身上有着三教互补的因素,同时又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思想,这里就体现了儒家思想在三教合流之后的主体地位。林澹然形象就是明末清初儒释道文化交融发展的一个缩影,统治者看重儒家对维护国家政权稳定所起到的教化作用,将儒家视为正统,释道思想实际上成了儒家思想的翼助。透过林澹然这个人物形象,透过其一生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的种种选择,可以看到明末清初儒释道三教融合发展而以儒家思想为主的文化特征。

猜你喜欢
梁武帝野人本领
小透明,大本领
汉语四声
谁的本领最大
梁武帝:就要逼你造反
谁的本领大
野人迷踪
梁武帝出家
梁武帝:兴了佛教,丢了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