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教一学一评”一体化的学历案研究

2023-09-28 08:00孙小贺
新教育·综合 2023年9期
关键词:学历案一体化

孙小贺

【摘要】“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是近年来课堂改革提出的新概念。学历案是体现这一有效教学理念的核心技术。以初中人物描写分析讲评课学历案为例,阐述“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具体原因设计解决方案,充分体现“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学历案;人物描写分析

“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是近年来课堂改革提出的新概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教师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学历案是体现了这一有效教学理念的核心技术。

“学历案”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提出的一种学习方案,是指“教师为了便于儿童自主或社会建构知识,围绕某一主题而设计的学习过程的专业方案”。崔教授也认为教学方案应关注“学生学会什么”的学生立场。因此,笔者尝试在初中语文人物描写分析讲评课中运用学历案,以期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对此题型的正答率。

一、研究背景

1.知识点考察频率及得分率

人物描写分析是初中语文的重要知识点,也是常见考点。笔者分析了近十年的广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发现有四年考查过此知识点。

2015年《地铁客的风格》第19题:“下面语句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请加以赏析。(5分)”;2016年《独立宣言》第20题“下面语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联系上下文加以赏析(5分)” ;2018年《一只羊其实怎样》第20题“结合上下文,从描写的角度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2022年《病人的健康》第17题“结合上下文,从描写的角度分析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2分)”;最近一次区统考第18(1)题“结合上下文,从描写的角度分析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2分)”。

此知识点不仅常见,而且学生容易轻视,容易失分。在最近一次的中考以及最近一次的区统考中,关于人物描写分析知识点的得分率分别为66.25%、61.76%,而我校得分率为59.22%。从数据可以看出,对于这一知识点的复习是十分有必要的。

2.以往讲评方式的不足之处

这类题型的答题思路“描写方法+情境+情感”是教师从初一甚至小学就已经反复强调的知识点。在一部分教师看来,只要能读懂文章内容,掌握五种人物描写方法,就胜券在握了。对这类题目的讲评方式是仅将得分情况及评分标准告知学生,再强调“描写方法+情境+情感”这一答题思路而已。但是笔者对本次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参加考试的321人中只有131人回答正确,约占总人数的40%。笔者结合考场学生作答情况发现,对于这道题目,学生都落笔能答,但普遍会失分。

上述事实不得不引起笔者反思:对于这类题目的讲评,以往没有做到“教—学—评”一体化,只是主观臆断式讲评,是典型的教师立场。

二、问题解决的方法策略

1.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知道学生“不会什么”。因此,凸显“学生立场”就要借助答卷帮助学生复盘答题过程。以笔者所任教的初三7班为例,学生的失分答卷大致可分为六种情况。通过与案例学生一对一谈话复盘,笔者分析了这六种错误出现的原因:

学生一:对父亲“不舍”这一情感的把握准确,但对于题干“从描写的角度分析”这一重要提示没有作出正确判断,即文学术语中的“人物描写的五种类型判断”这一知识点掌握不到位。学生二:答非所问,暗含了父亲走后,“我”通过诗集与父亲精神共鸣的情节,说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是准确的,但把问题换成了“这句话对后文起到什么作用”,属于审题障碍。经与学生一起复盘作答过程,也印证了这一推断。学生三: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了父亲的内心活动,充分理解了父亲的矛盾心理,对划线句子理解准确。但从“所以”二字可以看出学生答非所问,把问题换成了“为什么父亲终于只是挥了一下手,便走出门去。”属于审题障碍。经与学生一起复盘作答过程,学生对于题干问题所指比较模糊,也是对文学术语中的“人物描写的五种类型判断”这一知识点掌握不到位。学生四:学生准确判断了人物描写类型,也能把握句子中父亲的情感,但缺少必要的分析过程,即动作描写是怎样表现出父亲情感的,这需要放在具体情景中分析。属于对“描写方法+情境+情感”这一答题思路掌握不熟练。学生五:学生准确判断了人物描写类型,也能结合具体情景分析,但是忽略了这句话的主语是“父亲”,应先思考正面描写的人物,再进一步进行侧面分析,属于思维跳跃,作答时脱离文本原句。学生六:学生的答案看似符合“描写方法+情境+情感”这一答题思路,但是在情感把握上,脱离了文本原句的动词来分析,而是结合全文去推测父亲当时的情感。属于脱离题干文本。

2.针对具体原因设计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错误出现的原因,笔者设计学历案之前,进行了以下思考:

对于九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来说,复习备考时间紧任务重,考虑到学生对人物描写的相关文学术语尚有印象,并且在教学设计时应紧扣教材、紧扣文本,因此决定借助教材落实知识点的回顾。考虑到《孔乙己》是九年级下学期已经学过的一篇重要讲读课文,文中运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简洁传神地刻画了孔乙己酸腐可笑的形象。因此,为“学生一、二、三”这类对人物描写五种类型还掌握不够熟练的同学,设置了任务一的表格(表1),以《孔乙己》中五种人物描写对应的句子为例,既复习了重要课文,也回顾了人物描写分析的知识点。

考虑到“学生一、二、三、四”都需要规范和强化答题思路,我设置了身份互换的任务二,重现区统考的原题与评分标准,先设置活动1,让学生强化答题思路,并且落实到笔头。紧接着,设置活动2,在强化答题思路之后,引导学生以阅卷老师的视角,给六位同学的答卷评分并说明理由。任务二能够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评分标准,某些看似满分的答案,对照評分标准打分,很有可能是零分。从而进一步为他们敲响“认真审题”的警钟。

在任务一、二回顾人物描写分析知识点、规范和强化答题思路之后,我设置了一个小结:给这几位同学支几招,帮他们拿满分。这个小结能起到总结错误、吸取教训的作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帮学生“避坑”。

以上都是准备阶段,真题实战才是检验成果的时刻,所以我设置了任务三:同类型题目的真题实战。为了更贴近中考,在活动1中,我选择了2022年广州中考真题《病人的健康》第17题“结合上下文,从描写的角度分析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2分)目的是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中考气氛,体会“学以致用”。由于学生在课前已经阅读过这篇文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给了3分钟时间作答,由组长组织批改,从各组作答及批改的结果看,全班绝大多数同学都能达成目标,体现了“教—学—评”一体化。紧接着是难度提升的活动2,考察的是学生当堂阅读和作答,我选择了《备考精选》第281页《外婆的世界》第2题。这道题考察人物描写中的神态描写,难度有了明显提升,从学生作答的情况来看,掌握情况良好。

最后,设计“学后反思”环节:“我的语文一模第18(1)题得分是( ),今后遇到人物描写类题目,我会提醒自己( )。”通过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总结自己作答此类题目的易错点,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三、基于学生立场设计的课例

基于这种思考,我设计了这样一堂“学生立场”的课。

【主题与课时】明确标准,规范答题—人物描写分析讲评,1课时。

【课标要求】1.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2.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学习目标】1.以《孔乙己》为例,回顾人物描写的五种方法及分析思路。2.通过给同学的答案评分,明确人物描写的答题规范,明确答题思路,降低失分率。3.通过即时训练巩固考点知识,强化人物描写分析类题目的答题技巧。

【评价任务】1.完成学习任务一,回顾人物描写的五种方法。(检测目标1)2.完成学习任务二,明确答题思路。(检测目标2)3.完成学习任务三,强化答题思维。(检测目标3)

【学习过程】

學习任务一:知识回顾,辨方法。

活动1:以课文《孔乙己》中的句子为例,回顾人物描写的五种方法及分析思路,如上表1(见上文)。

学习任务二:互动评分,有考量。

2023年天河区一模第18(1)题:结合上下文,从描写的角度分析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2分)第二天早晨,我醒了。母亲不在屋子里。父亲手里拎着一只皮箱,站在地中间……父亲看着我,似乎有话说,但最终只是跟我挥了一下手,便走出门去。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运用动作描写,“看”“挥”

“走”写出了父亲离家的情景(1分),表达了父亲对我的不舍和不得不离家的无奈(1分)。

活动1:借助评分标准,我能总结出人物描写分析题的答题思路是?

活动2:阅读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给以下答卷评分,并说明理由。

学生一:运用虚实结合手法,父亲看着“我”想说但又没说,表现出父亲的身上很沉重,但最终只是表现出父亲对家有深深的不舍和对“我”的爱无法表达,为下文做铺垫。得分:(   )

学生二:为后面“我”喜欢上一本诗集后做铺垫。得分:(   )

学生三:写出了父亲想跟“我”说离家出走这件事,但是又怕留下太多疑(遗)憾,所以就只挥手表示再见,便走出门去。得分:(   )

学生四:这是动作描写,表现了父亲的无奈与对“我”的不舍。得分:(   )

学生五:运用了动作描写,“看”“挥”“走”等的动词,表现了父亲离家出走与“我”告别的情景,表现了“我”的纯真、迷惑。得分:(   )

学生六:运用了动作描写,“看”“挥”“走”等一系列动作表现了父亲的惭愧和悲伤。得分:(   )

【小结】给这几位同学支几招,帮他们拿满分。

学习任务三:真题实战,不失分。

活动1.【2022年广州中考真题】《病人的健康》结合上下文,从描写的角度分析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2分)“我觉得这样下去要糟糕。必须想出一个像样的理由,不然她早晚会察觉。”罗莎满含担心地望着卡洛斯。卡洛斯把头伏在餐桌上,无声地为自己的兄弟哭泣,那正是他们常常一起玩牌的地方。

活动2.备考精选381页《外婆的世界》第2题。

【学后反思】我的语文一模第18(1)题得分是(),今后遇到人物描写类题目,我会提醒自己 ?

【课后作业】备考精选379页《一声“喵喵”》第2(1)题。

四、问题解决的效果

1.“教—学—评”一致性的启示

这堂课的设计完全处于学生立场,在设计之前笔者反面分析了学生的答卷,从学生的错误答卷中复盘作答过程,分析失分原因,并且找了六位案例学生开展一对一谈话调研,复盘答题思路。以上能够解答知道学生“不会什么”的问题。

然后针对不同原因由浅入深地设计任务,强调审题技巧,强化答题思路,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文本分析答题思路,从而关注学生“学会什么”。从本节课三个评价任务的完成情况来看,学生达成情况较为理想,体现了“教—学—评”一致性。

这种“从学生错误答卷中分析原因设计教学—强化基础知识点—学生做阅卷员打分,总结错误原因—实战练习”的模式,在其他类似题型的复习讲评课中同样适用。

2.有待改进之处

在课后的复盘梳理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这节课的诸多不完善之处。例如在课后作业题目中,个别学生对于五种人物描写方法中的“外貌描写”与“神态描写”分辨不清。又如在学习任务三的打分环节,我应该在一体机上展示评分标准,方便组长组织打分。再如在笔头作答的过程中,我对作答时间的要求太紧迫,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消化本节课知识,完整作答。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崔允漷.学历案:一种新的教学思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学历案一体化
语文“学历案”:走向联动一致的语文教学设计
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增长点
“学历案”评价任务的设计与实施
“学历案”学习目标的确定与叙写
“学历案”: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学习文本
中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
学历案:从教学设计走向学习过程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