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研究

2023-09-28 19:30罗静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红色思政资源

罗静

广州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展现出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历程。在推进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依托广州红色文化资源,分析其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问题,分别从红色文化资源优势、红色文化精品资源库、师资建设、教学形式和动态评价等几个方面展开探索。使得地方红色文化的发展融入课程教学,更好地弘扬和传承革命精神,从而使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在进行教学改革过程中可以从课程资源、师资、教学过程、评价四个方便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广州红色文化的特色和发展

广州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蕴含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广州市拥有红色文化展馆、革命基地、建筑、纪念馆等共115处,其中有17处场馆已经被政府授予文物保护单位。为了充分利用地方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广东政府编制了2021—2025年红色文化传承参展规划,规划中指出建设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树立英雄城市品牌(刘杰,2021)。

这些战争故事、历史事件、革命文物,都为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依据,同时也为工科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提供有意义的素材。将红色文化应用到工科课程思政中,是革命事件、伟人故事的继承和延续,是对中国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二、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

(一)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工科学生有想法,有干劲,在每个学期的党务活动中,积极参与红色文化学习。通过开展辩论赛、走访红色景点、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制作红色故事短视频等多种方式了解红色文化,同时内化红色精神。学生积极主动参加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素养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职业观。

(二)丰富工科课程的课程思政元素

工科课程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思维性,同时有些枯燥,如果硬加一些思政元素,如: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学生会有厌烦心理,不利于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如何在悄无声息的专业知识学习中,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我们在了解红色文化时,发现很多历史故事、伟人足迹、工人起义等生动的红色资源作为素材,形成海报、视频、网站、游戏项目。这些项目在完成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品德培养,坚定学生的思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通过这些真实的事件,更容易挖掘思政元素,使得思政元素与工科课程更加融合,同时也符合高职学生培养目标,较好解决了工科课程思政元素缺乏问题。

(三)有助于高校稳定快速发展

高校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思想政治研究者、学习者,高校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建设,有助于高校稳定快速发展。

红色文化具有时代性,鲜明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对实现党育人有积极的推进作用,有利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红色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为高校的大思政课程提供丰富的案例资源。红色文化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为高校教师的发展指明方向。

三、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原因

(一)顺应社会发展需求

现阶段是个信息万变的时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对高职生的培养提供了新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从较早的技术人才、技能人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到现在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培养青少年中,需要切入当代现实中,尊重现实,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的接班人。

(二)顺应企业发展需求

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需求,只有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才能促进高校和企业的发展。企业长期发展需要精神支撑,这个精神支撑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来源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但是又在这两种文化上进行转化,使之符合企业的发展。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价值及行为取向有导向作用,同时能够约束和凝聚员工,在某些方面还有激励的功能。学生的培养,意味着员工的培养,所以学生的思想性培养尤为重要。

(三)推动内心精神建设需要

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内心精神的需求也逐渐提高。学生的精神世界的陶冶不能仅依靠思政课程,需要在所有课程中形成一种连贯性,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红色文化的融入非常关键。

四、紅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对象的挖掘

(一)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解

红色文化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历史的各个阶段,涌现出很多优秀的党员、群众和先进分子,这些人员在新中国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陈思和齐骥,2021)。红色文化具有地方特色,是一种重要的课程思政资源,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红色文化具有地域性、历史性,高校学子多以本区域为主,更能够接收当地文化,课程思政教学中融入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能够引起学子的共鸣,达到育人目标。

(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理解

红色文化不能直接加入课程,避免牵强、生硬。需要贴合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分析专业课程的核心素养。根据不同阶段的课程的实施,将传统的红色文化内涵和形式转化为符合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的新内涵和新样式。在遵循红色文化本质的同时,保留和课程相关的思想元素,基于这些元素发展出符合课程需求的“新红色文化”。

(三)思政元素的来源与挖掘

教师团队从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思政的规格要求出发,分解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的毕业要求,制定课程大纲,通过大纲指导教学实施。例如:平面设计课程的思政维度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基础知识、应用知识、综合知识、人类关系、学会学习和情感发展。

从平面设计课程中建立七个实训项目。项目一海报制作,融入家国情怀,社会主义价值观(党代会的召开、起义文化);项目二证件照制作,融入社会责任(伟人足迹文化);项目三灯泡中的动物,融入法治意识、保护意识、勇于创新(伟人足迹文化);项目四图像绘制与修饰,融入精益求精,持之以恒(农民运动文化);项目五图层,融入工程伦理,职业道德,精益求精(农民运动文化);项目六杂志,融入国学,行业规范,知识产权意识(北伐战争文化);项目七企业项目,融入科学精神,精益求精,持之以恒,工匠精神(北伐战争文化)。

五、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现過程

(一)创造、创新红色文化资源,建立红色文化精品资源库

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和地方的红色文化馆、革命纪念馆、红色旅游景点建立合作。将红色资源的图片、文字、视频、音频、联系方式等资源收集,建立红色文化精品资源库。这个是建立的一级经典库,在一级库上建立二级库,二级库中的资源是将一级库中的资源进行创新、改造形成新的资源,如:农民角色三视图、纪念馆三维模型、处理后的遗址图片、音频等。这些资源进行组合、创新,学生们可以在精品库中完成项目制作、比赛,学生们在完成作品的同时,能够近距离感受红色氛围,无形中增加了对红色文化的理解。

校园内可以在风雨长廊增设红色文化区、红色景观,学生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感受到红色气息,使得自身的信念、理想、品德内化为爱国情。课程思政的课堂不仅仅在教室,也在机房、校园,多个角度、全方位无声地影响每一个青少年。

(二)师资队伍建设

1.建立“专业+企业+思政”教师教学团队

红色文化资源的创新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分析能力,我们在建立专业课程的教学团队时,引进思政教师和企业教师共同备课。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共同承担教学案例的分析、准备,企业教师在综合项目实训时,提供企业案例及企业工作要求。有思政教师参与的教学资源,能够较好地完成红色资源的创造和创新,使得更契合社会的需求。

2.提高专业课教师的红色文化素养

专业教师有较强的技术技能,部分教师是党员,能够经常接触党文化。党文化中包含红色文化,接触党文化的教师并不一定能够正确认识红色文化,所以先要参与红色文化学习,深入了解红色文化内涵。专业教师团队完成红色文化学习,能够深入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和意义,便于创造、创新有利于教学的红色文化资源。因此,提高计算机应用专业课教师的红色文化素养,有利于课程思政改革。

3.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教学改革意识

高校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传播者,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高等教育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墨守成规,使用一成不变的教学资源,教学中要时刻与社会关联、与企业关联,秉承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调整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立德树人。专业课的教师在把握专业知识点的情况下,深入学习思政育人,挖掘与之匹配的思政元素,深挖红色文化,完成课程思政改革。在计算机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具备教学改革意识,了解红色文化,能够利用各种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在教学中无形的融入,使之工科教学有思想、有灵魂、有价值。

4.提升专业课教师深化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建设能力

课程思政建设不是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强行加入,也不是在一门课程中完成思政建设。在学生开始课程学习时,直到课程结束毕业时,使之贯穿整个大学学习生涯,同时,专业课程的育人思想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培养目标一致,使得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能力的同时,思想、个人素养也得到了提升(陈文兰和林少然,2019)。提升课程建设能力意味着教书的同时育人。专业教师在课程建设的初期,建立教学团队,协同辅导员、思政教师、企业教师共同探讨,合作参与,完成课程思政建设。

(三)利用红色文化精品资源库,形成多种教学方式

1.创新校内教学方式

学生的学习主课堂是在校内,建立校内教学多种形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媒体教室、红色文化精品资源库完成课堂任务教学,红色文化长廊、实训室和虚拟实训室完成综合项目教学。

2.拓展校外教学方式

大学生除了在校内,学习还需要走出去。学校在寒暑假时可动员学生参加三下乡活动,走红色路线,学红色文化,思红色精神,在学习的过程中唤起对红色精神的认同感,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学生的行为。

(四)建立全方位动态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贯穿于课程思政教学的全过程。依据项目生命周期理论,多元化动态教学评价体系从思政育人和专业教学评价两个方面开展,从毕业要求设定评价指标点,从课程达成度设定指标权重,多元化动态教学评价流程如图1所示。

六、结论

广州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展现出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历程,在推进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创建“专业+企业+思政”教师团队,结合广州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分析各个资源的特色,整合、创造、创新红色文化资源,建立红色文化精品资源库。同时提升各专业教师的红色文化能力、素质,形成多种教学形式。此外,还创建动态评价体系,考核育人教学效果。通过以上几种方式,将地方红色文化的发展融入课程教学,更好地弘扬和传承革命精神。后续,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政府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政策和支持力度。

[基金项目:2022年广东省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项目“OBE教育理念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群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创新研究”(gdwsj15)研究成果;2021年校创强改革项目(NY-2021CQ-JGYB003,NY-2021CQ-JGYB002)。]

责任编辑 何丽华

猜你喜欢
红色思政资源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红色是什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红色在哪里?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资源回收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