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依婕 用珠寶詮釋魅力 用設計釋放力量

2023-09-29 22:55李麗雅
台商 2023年4期
关键词:設計創業領域

李麗雅

在珠寶行業有句廣為流傳的俗語:「世界珠寶看中國,中國珠寶看深圳。」從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開始,深圳的黃金珠寶行業逐漸顯露出產業聚集勢頭,經過幾十年的高速發展,黃金珠寶行業已經成為深圳傳統優勢與新興時尚文化創意產業的典範。加之,一批年輕的、充滿活力的珠寶設計師正在深圳這片產業土壤中成長著,他們懷揣著對珠寶設計的熱情,正以鮮活的設計風格、更具個性的設計語言、更獨特的設計視角為深圳黃金珠寶設計帶來縷縷晨曦,賴依婕就是其中的一位。

設計與產品即是力量

走進賴依婕的工作室,牆上懸掛著的兩幅珠寶作品映入眼帘,分別是以骷髏頭形象為造型的耳環和戒指。「牆上的這兩個作品叫《浮生》,是我設計的第一個作品系列。」賴依婕介紹道,「這個系列裡的骷髏都是用珍珠手工雕刻出來,每個產品都是獨一無二,我之所以選擇這個作品掛在工作室里,是要時刻提醒自己在珠寶設計的道路上要不忘初心。」

「在深圳長大的台灣人」賴依婕是這樣介紹自己的,她高中在北京中央美術學院附中學習美術,那時就憧憬著以後能夠成為一名設計師,或許在選擇上遇到了岔路口,幸好最終找到正確的方向。「當初選專業的時候我是選了服裝設計,跟現在的珠寶設計可謂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但是當時的自己是處於挺迷茫的狀態,找不到想學服裝領域的原因,又不知道自己未來想要什麼。」賴依婕感嘆道。

「在我從小的記憶中,母親對時尚就非常有研究,她喜歡看珠寶雜誌和搭配一些精緻的小物件。」 可以說賴依婕對珠寶的啟蒙是始於母親對珠寶的熱衷,「後來我就嘗試去做一些手工的飾品,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發現,研究如何把一個精緻的飾品,變成一個女人日常生活中展現魅力的利器,是一件多麼有趣味的事情。」漸漸地賴依婕明白了,不僅僅是服裝,精緻的小飾品也能讓人的氣場變得不一樣。被珠寶的魅力捕獲了她的芳心,賴依婕毅然決然的選擇換專業,由此進入珠寶領域。為了進一步提高自己在珠寶設計領域的造詣,賴依婕大學時期到英國繼續學習珠寶設計。

賴依婕萌生創業的想法,是源於在英國大學時的一次實習經歷,她當時在英國華人設計師劉斐的品牌公司實習,在實習過程中,她領悟到設計與商業是相輔相成的,「設計不能完全擯棄商業,商業也不能沒有設計。只有把這兩者連結在一起,設計才能被看得見被喜愛且更有力量。」

因為實習期間受益匪淺的經歷,賴依婕也想擁有屬於自己的珠寶品牌,為了能更好的把力量通過設計傳達給大家。而想要成為品牌創始人,就不能局限於設計,需要對商業趨勢有敏銳的把握和對美學保持感知,大學畢業後賴依婕繼續在英國讀了時尚營銷管理。直到2019年,學成歸來的她決定重返深圳這片故土,創立了屬於自己的珠寶品牌——Van Epic。

Van Epic拆解開來是有著不同的寓意,Van象徵著時尚、先鋒,是賴依婕對品牌能夠走在時尚前沿的希望;Epic象徵著史詩般的輝煌,代表著賴依婕把自己的希冀都融入到品牌名稱中,「我希望自己可以保持對時尚的敏感,帶著好的理念和設計走向時尚前沿,將獨特的風格帶給喜歡我設計的人,因為設計和作品即是力量。」

觸動人心 戴你心弦

「把設計做好,需要走出去,去對歷史文化做更多的了解,從而打開世界觀,而非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要跟不同的人做文化上的交流。再把在外面所看所學融入到設計中,才能把更好的設計帶給自己的客戶。」 賴依婕走出去的第一步就是參加各大時裝周,混跡各大時裝周,從巴黎時裝周到上海、深圳時裝周……不僅通過時裝周展示自己的作品、打響知名度,更是為自己蘊蓄能量,積攢經驗和人脈。

回到深圳,賴依婕成立了自己的獨立工作室,繼續深耕自己的珠寶品牌。不知不覺都走向第四個年頭了,回頭看創業路上摸爬滾打的四年,賴依婕發現創業路上的經歷是在學業中學不到的經驗。「創業是一個富有挑戰,又充滿期待的經歷,因為這期間讓我的人生有了更多的成長。」賴依婕說得既嚮往又有力量。

如今賴依婕的珠寶品牌主要朝著兩個領域發展,一個是年輕人的時尚配飾,另一個私人高級定製。對於時尚配飾方面,面向的是20~30歲區間的年輕人,主打的是好看和性價比。「在年輕的消費群體中,他們更看重的是顏值和實際,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遷移,年輕人的消費觀慢慢趨向於理性主義了。所以我們儘可能給消費者帶來合理的價格和高質感的配飾。」

而在私人高級定製領域,「顧客多為30+女性,她們對設計的要求更高、對質量要求更苛刻一些,但是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磨鍊和挑戰,能讓自己在設計上更加創新,製作出更有質感的作品給顧客。」

翻開一本本賴依婕的珠寶畫冊,裡面的珠寶既有個性又充滿故事感,具象造型和抽象造型的結合,這就與她的創作靈感有關,賴依婕所設計的作品靈感多來源於各個神話故事。神話故事總是充滿幻想,又具有各不相同的象徵性和代表著某一種文化。正如她代表性作品之一的甲殼處方簽系列,裡面的甲殼蟲形象就是來自古埃及神話里的聖甲蟲,象徵著創造和重生。

「我之所以在設計中加入神話故事,是希望我的產品和設計是帶著一絲趣味性,把趣味帶給喜歡我設計的顧客,更重要是可以把一個女性的自信賦予在品牌和設計理念中,並帶著理念一直走下去。」這正印證了賴依婕對於品牌主心調的設計風格趨於定位,想要展現著女性在職場和生活上的魅力,釋放自信。

賴依婕在做設計過程中,會收集不同的文化元素,將不同的歷史文化故事融入到設計的主心調中,把自己想要的東西進行活化,為每個作品賦予背後的故事,然後將不同的美好的寓意寄託於作品中,傳達給消費者,讓她的作品可以觸動人心,戴你心弦。

創業路上不言棄

深圳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搞錢」的地方,年輕人卯足了勁想在深圳有一番成就,卻忽視了深圳成長的細節。而深圳對於賴依婕來說,是一起成長的地方,是家的地方,是夢開始的地方。所以儘管在外面學習還是實習,兜兜轉轉7年最終賴依婕還是選擇回到深圳創業。

重新踏上深圳這片故土,賴依婕也發現了深圳這座城市在快速發展,特別是在藝術領域,設計的時裝周也越來越多,設計氛圍也越來越濃厚,給她奮鬥拼搏的動力。深圳是多元化發展的,不只是金融領域,各行各業都在飛速發展,她覺得以後藝術和設計領域會有更多的碰撞和可能性,所以她回來了。

加之,賴依婕與深圳的淵源和父親有關,父親是最早一批來深圳創業的臺商,在深圳白手起家,見證深圳的機遇和發展空間,與之一道來的她,在深圳成長、學習,也見證了深圳的發展,也像父親一樣成為了深圳的「創二代」。

如果說賴依婕對於珠寶設計的啟蒙來源於母親對於對珠寶的熱衷,那麼她與珠寶之間的緣分,似乎是冥冥之中。「我父親是做家具行業的,但是他最早的辦公室卻是在羅湖水貝,現在回想起好像自己跟珠寶早就脫不了干係。」水貝作為中國黃金珠寶聚集地,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黃金珠寶交易市場,或許賴依婕與珠寶設計早已存在著奇妙的聯繫。

創業路上難有一帆風順,總會遇到或大或小的坎坷,如何面對考驗的是創業者的心態。「創業過程中其實也遇到了挺多困難的,但是我覺得人生當中是不可能不吃小虧的,只要損失不是很慘重,這樣的虧能讓我往後的工作做的更嚴謹,而創業路上的挫折,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反饋。」賴依婕說。

「作為創業者,不論在創業的過程中遇到什麼樣的挑戰和困難,最重要的是堅持,要盡全力去爭取自己想要的,不到最後一刻都不要輕易放棄。」她對想要創業的台灣青年建言道,「另外,還要多與不同的人交流,多到不同的地方走走,可以打開自己的世界觀,客觀的面對世界,產生不同的想法,畢竟自己的思想才是最重要的,誰也拿不走。」

猜你喜欢
設計創業領域
最佳背包客
歐俊軒:澳門帶給我設計的靈感
纸杯“飞行器”
星际猎人·考验
創業切忌盲目跟風,籲做好能力匹配與職業規劃
时计新风貌
立體訓練
葉檀 創業不是就業的替代品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創業
堅持度身訂製夢想的時裝行者
助青年創業還是“授之以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