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话雷剧
——改革开放四十年雷剧的发展

2023-10-03 13:52陈乃明
岭南文史 2023年1期
关键词:雷州湛江市湛江

陈乃明

雷剧是在雷州话演唱雷州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地方剧种,流行于雷州半岛,湛江郊区及遂溪、廉江、电白等地。明末清初已有以对唱雷州歌和演唱劝世歌为业的姑娘歌班,其后出现按脚色演唱故事的歌班仔,于清末民初移植粤剧剧目,仿其锣鼓、服饰、道具演出,民间称之为高台班(或雷州大班歌)。

雷剧的发展演变历经300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雷剧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关怀支持下,才得到健康发展,成为广东省四大剧种之一。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四十年更是得到长足发展,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雷剧演出队伍壮大,人才济济

“文化大革命”前,除一些专业剧团、培训机构之外,雷剧已经发展到一百多个业余演出团体,参加业余演出的人员达到几万之众,成为民间喜爱的剧种。“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湛江专区雷剧团、艺校雷剧班的演职员、教师、学生全都上“五七”干校接受“再教育”,不少道具被毁,资料丢失,雷剧受到严重冲击。后期海康、徐闻两县国营剧团改为文艺宣传队,业余雷剧团销声匿迹。

1978年后,雷剧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发展很快。1976年,湛江戏剧学校办第二期雷剧班;1979年,该班学生毕业,与部分教师组成一支雷剧专业队伍,经中共湛江地委批准,恢复湛江地区雷剧团(后称湛江市实验雷剧团)。海康、徐闻两县也同时恢复雷剧团。当时,除湛江市实验雷剧团外,有海康县雷剧团、海康县雷剧二团;徐闻县雷剧团也分为两个雷剧团。各地镇办雷剧团体四处开花,热闹非凡。海康县、徐闻县、湛江郊区、遂溪县、廉江县等地的镇办雷剧团热情很高,有的镇成立了11个雷剧团。至80年代初,湛江地区由国家办、集体办、民间个体办的雷剧团体发展到200多个,并逐步形成经营、竞争机制。快速的发展一时出现队伍复杂、人员参差、剧目低劣等状况,有些剧团演“爆肚戏”,出现卖“老官”的怪现象,受到群众抵制,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

市、县(市、区)文化管理部门采取检查督促、整改文化市场,实行演出报告制等,加强管理。经过评选,全市雷剧团剩下100多个。1988年,时任湛江市文化局局长祝宇带人员到海康县深入调查研究,认为这些业余雷剧艺术表演团体已转变为民间职业雷剧团,是改革开放的成果。他们在为群众演出服务,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推动文化事业改革,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尔后形成《海康县民间职业雷剧团的发展情况与管理调查》(陈峥执笔)上报,受到时任文化部部长王蒙的重视,要求“调查报告”在刊物上刊登介绍,派人下去深入调研,对特别好的还可由文化部艺术局出面给予表彰。通过调研,他们了解到雷剧在粤西地区广受欢迎,演出普及,活力无限,发展前景可观,给予充分肯定,并称誉雷州半岛是“戏曲的绿洲”。如今,雷剧有5个由国家办的剧团,100多个民间职业剧团,从业人员4000多人,每个剧团平均每年演出200多场,多则300场;雷剧每年在农村演出2万多场,观众达4000多万人次。2011年,雷剧被列入国家第三批非物质遗产名录,有国家级传承人金尤英,省级传承人林奋、曾健、谢岳,人称“雷剧奇观”。

湛江市重视对雷剧各类人才的培养,代有传人。传统上,雷剧艺人一般是以师带徒的形式培养新人。1962年,湛江地委指示,湛江专区艺术学校开设雷州歌剧实验班,雷剧艺人培养走进了学校。

1976年3月,湛江地区文化局指示湛江地区戏剧学校招收雷剧学员,设雷剧班;1979年,该班学生毕业,为雷剧输送一批新人。1991年,海康县雷剧团当家花旦林奋考上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深造。1993年毕业,调到湛江实验雷剧团工作,雷剧有了第一位大学生。1985年,湛江艺术学校开设雷剧班。1986年,湛江市实验雷剧团副团长蔡葵到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进修。1992年,湛江艺术学校雷剧班第四次招生,湛江市实验雷剧团也招生办班培养人才。许多民间职业雷剧团都以团带班的形式招生培训演员。20世纪90年代,还有社会力量办学。林艳、陈强、唐豪创办湛江市蓓蕾艺术学校培养雷剧人才。后来,唐豪、胡柳创办小明天艺术学校。还有黄挺贤、王挺玉、陈连来等也招生办班培训戏曲演员,为雷剧培养了大批新人。1996年,雷州市文化馆黄新到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进修班学习。1997年,湛江市实验雷剧团陈乃明到上海戏剧学院读“高级编剧班”,1998年回团。2000年,该团曾健到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音乐进修班学习。湛江艺术学校第四届雷剧班学生毕业后,暂停招收雷剧学员。2004年,经湛江市文化局批准,湛江市实验雷剧团成立招生小组到雷州半岛农村学校招收了26名学生送到省粤剧学校学习;2007年7月,学生毕业回团工作。2007年,该团陈杰又考上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就读。2008年,经中共雷州市委主要领导批准,雷州市职业中学开设雷剧班,成为第一个民办公助的实体,培养雷剧新秀。2009年陈杰毕业回团工作,成为雷剧第二位大学生。

2013年,湛江艺术学校复办雷剧专业,连续招生。2015年,著名雷剧表演艺术家符玉莲吸收林小静等为徒。2016年3月,雷剧名家林奋、曾成、曾健分别将唐金凤、黄桂、何冬娟、徐娇艳、陈忠生、欧志明等吸收为入室弟子。这些举措,传承了中国戏曲艺术的“口传身授”“传承有序”,以及“名家收徒,名家传戏”的方式,大大拓宽了培养新一代雷剧人才的路子。

2017年9月,广东开放大学在雷州校区和湛江艺术学校首设“雷剧大专班”。其中雷州校区雷剧大专班首届招收学员50名;雷剧进校园种子班首届招收学员70名(学员均来自雷州和徐闻两地的中小学教师)。湛江艺术学校雷剧表演艺术大专班共有20人报名。2018年6月,陈伟平读中国戏曲学院表演专业毕业。同月,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到湛江录取了15名学员,9月上北京学习。7月,陈云升考上中央戏剧学院戏剧编剧专业博士。雷剧从业人员从过去的文盲到小学、中学、中专文化水平,如今许多是大学水平。

随着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演员的专业水准亦不断提升。1998—2018年,雷剧演员参加广东省第二届至第九届中青年演员演艺大赛,共获得19金、37银、51铜奖。其中林奋、黄桂、唐金凤、庄海英、洪保明、林继伟、徐娇艳、陈忠生、李美乔、陈曼、戴雪丹、蔡桂宁、黄瑞树等获得金奖,展示了雷剧人的专业风采,为雷剧争光。

二、雷剧音乐唱腔的改革

雷剧原以雷州歌为唱腔,自由清唱,舒迟疾促,任由演员发挥;几个用以衬托剧情气氛的唢呐吹奏牌子,全照搬粤剧;锣鼓经除一小段“歌垫锣鼓”外,也全仿兄弟剧种。原来雷剧音乐单薄,唱腔只有喜、怒、哀、乐,忠、奸、邪、正。

1959年8月,著名诗人贺敬之由湛江艺术学校副校长黄朗陪同,到湛江群众剧场观看雷州歌剧演出后,对中共湛江地委书记孟宪德说:“群众冒雨购票看戏,可见对雷州歌剧喜爱之甚。”孟书记对他说:“雷州歌剧要改革。”贺敬之说:“为雷州人民办好这件事,那就功德无量了。”

1960年,粤西雷歌剧团进行唱腔改革,音乐员罗柏行曾试谱一些新曲,用于《符兆鹏》一剧的演出。

1961年,粤西雷歌剧团音乐员陈文和徐闻雷歌剧团音乐员陈正瑞,先后根据雷州歌中雷讴的一种情绪平和的唱法,谱写出完整的伴奏乐曲。初名为“平调”,亦称“温柔腔”。此曲迅速推广,群众称之为“流行腔”。此腔有简单的板眼结构,是为雷剧的第一个板腔。它开始了雷剧有音乐伴奏的历史。

1962年5月,中国著名戏剧家田汉由湛江地委宣传部副部长杨飞陪同,在海康县城观看雷州歌剧《崔子弑乔王》的演出。在座谈会上,田汉指出:雷州歌剧必须进行革新。10月,湛江专区艺术学校遵照湛江地委的指示,开设雷州歌剧实验班,作为改革雷州歌剧的试验单位。12月学生入校正式上课。艺校副校长何德主管雷州歌剧改革研究和该班教学工作,宋锐仼教研组长,张玉莲当班主任,陈湘负责唱腔音乐改革和唱功教学。该班全面探索雷州歌剧的艺术革新问题,主攻唱腔音乐改革。陈湘老师抓住雷州歌的特征音型和顿逗特点,经过板式、拖腔、音域、律线、句幅、顿尾音、过门等变化,为雷州歌剧谱创出20多种新唱腔,改革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1978年后,一批优秀雷剧音乐工作者针对各个剧目的人物和剧情的需要,谱创出一大批新腔调。

1988年11月23日,湛江市文化局召开雷剧唱腔研讨会。湛江市文化局局长祝宇、副局长丁映西,原湛江专区雷州歌剧改革工作组组长何德和各雷剧团音乐工作者以及一批热心雷剧艺术研究者,共30多人出席会议。与会者一致认为:雷剧唱腔经过长期改革,对新谱创的腔调应该统一规范,使之稳定,走向科学,得以在各个雷剧团的各种剧目的演出中应用,而成雷剧的“家底”。讨论中,对雷剧声腔体制的选择,虽有不同意见,但多数人倾向于采用“综合体”,即雷剧的声腔应该兼具“板式变化体”和“曲牌联套体”两种特点。

陈湘老师在雷讴、高台两大腔原基础上谱创出《秋调》《佻调》《高台缓板》等30多种新腔调,还谱创出混合类的《沉思腔》《宫羽混调》《商羽混调》等近20种腔调。市里还选其他雷剧音乐工作者谱创的新腔调进行梳理、归类、定腔、定板、定名,建立雷剧音乐套用程式。最后,把雷剧声腔、板式归纳起来,分为三大类八大板式:

第一,雷讴类:(1)原雷讴板式(6种);(2)低商雷讴板式(3种);(3)高商雷讴板式(4种)。第二,高台类:(1)高台原腔板式(3种);(2)高台宫调板式(4种);(3)高台羽调板式(5种)。第三,混合类:(1)原混合板式(2种);(2)新混合板式(4种)。至此,雷剧唱腔形成“曲牌体”和“板腔体”。

同时,还搜集、整理、谱创气氛乐曲《坐门楼》《文升堂》《武升堂》等34种。还有小段气氛乐曲、串子乐曲、幕前曲、敲击乐(13种)等,创立了较完整的雷剧音乐体系,尤其是海康县雷剧团始创了“雷胡”,雷剧从此有了自己的主奏乐器,被收录到《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广东卷)、《广东省戏曲音乐集成》中。

2016年,湛江市艺术研究室为使雷剧音乐唱腔完整、规范和统一推广,搜集全市雷剧音乐工作者改革开放四十年所谱创的音乐唱腔;组织雷剧作曲家曾健、雷剧著名表演艺术家曾成等10多位雷剧工作者给这批音乐唱腔定腔、定板、定名,编辑出版了《雷剧唱腔集》,促进雷剧音乐唱腔规范统一、推广普及、传承发展。

三、雷剧表演艺术的传承发展

雷剧的表演艺术,农村歌班仔早期仿大戏之时,尚保留着部分劝世歌的风貌,表演上既有戏曲程式,也有生活原型的动作。中期(即到专业锣鼓班不断涌现之后)表演上分“做功”“排场”“对打”“筋斗”四大类,各大类又下分许多小类,按剧情要求表现相应的表情、动作、形象等,细节对应要求有上百种。

改革开放后,雷剧的整个表演形式是由身段功、毯子功、把子功、水袖功、须功、巾功、扇功、翅功、翎子功九方面形成。每项功的动作又分得极细,有的达到40种之多,要求极高。

从20世纪70年代起,雷剧的表演艺术常借鉴新舞蹈的手法;在现代戏中,还创作了一些新程式。如在《徐九经升官记》的演出中,便以芭蕾舞动作表演“闹花堂”的开打;在《红梅记》中就以新舞蹈“伸臂”“蹬脚”配合戏曲动作“冲袖”和“碎步”而表现鬼魂的轻飘游荡。又如在《春草闯堂》的“闹轿”一折中印抬轿、坐轿、引路均用新的舞蹈。在现代戏《乱世荒唐人》中,亦用芭蕾舞动作表演斗殴。

另外,雷剧的技艺也独具一格。如在《五郎救弟》中表演的“十八罗汉架”;在《穷鬼斗饿贼》中表演的“吊辫”,后来,湛江市实验雷剧团在《齐王求将》《白蛇传》中改为“吊索”等特技,深受好评。2016年,湛江市实验雷剧团有限公司为传承发展雷剧的传统技艺,由林奋编写一个与《白蛇传》相吻合的小雷剧《闯寺·拷蛤》,由曾成执导,蔡葵指导传统排场,王挺玉指导武功特技,何雄斌指导舞蹈身段。他们把“摆阵” “跳椅”(高台抢椅)、“十八罗汉架” “吊索”等传统技艺革新提高,打造出一折有特色、高水平的雷剧,成为促进雷剧传承发展的精品力作。该剧2017年参加由上海戏曲广播携手全国兄弟电台共同打造以“九州百戏·绝活儿”为主题的大型全国戏曲绝技展演活动,9月22日晚在上海白玉兰剧场隆重上演,轰动申城,让外地观众对雷剧刮目相看,大大提高了雷剧的知名度。

四、打造精品剧目

历史上,雷剧剧目基本上是移植或改编其他兄弟剧种节目,自创剧目很少。而且,这些剧目多是反映神鬼佛道、欺贫追富、趋炎附势、谈情说爱之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在改革开放40年里,本地作者创作了一批新剧目,内容健康、具正能量的作品。1987年湛江市首届和往后几届艺术节、1991年雷州市(原海康县)举办的首届雷剧节、1994年举办的第二届雷剧节等戏剧活动,各地创作了《寇准贬雷州》(编剧蔡山桂)、《借官平冤》(编剧吴保盛)、《包公传奇》(编剧陈乃焕)、《廉吏陈瑸》(编剧蔡山桂)等20多个好剧目。

1981年11月,海康县雷剧团排练、吴茂信、宋锐编创的历史雷剧《陈瑸放犯》参加广东省专业剧团调演,在不评一等奖的特殊情况下,被评为10个二等奖之一。

1991年8月,海康县雷剧团排练吴茂信编创的神话雷剧《雷神的传说》参加第四届广东省艺术节演出,获得唱腔音乐设计二等奖和导演三等奖;林奋获演员二等奖,符玉莲、陈世能、许哲江获演员三等奖。1991年9月,陈朱利编创的雷剧《林默娘》在北京《新剧本》杂志上发表。

1992年9月上旬,湛江市实验雷剧团应文化部艺术局的邀请,晋京演出卢凌日编创的现代雷剧《抓阄村长》。9月8日晚,该剧在中国儿童剧场演出,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高占祥,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张庚、郭汉城和曾在湛江市担任过领导工作的邹瑜、武光、孟宪德,以及首都文艺界专家、观众观看演出。演出结束后,领导和专家们上台与演员握手、合影留念,并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高度评价该剧结合农村实际创作出高水平的剧目,轰动京城。9月9日晚进入中南海礼堂演出,中央顾问委员会部分委员及有关部门领导李力安、杨易原、平杰三、林默涵、黎虹等观看演出,高度评价该剧演出成功,和大家合影留念。当时,北京《文艺报》《中国文化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中国青年报》等10多家报纸报道和发表评论文章,评价极高。9月16日《人民日报》登载郭汉城题为“雷剧在北京打雷”的文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播放了演出新闻,并拍摄了全剧录像。《抓》剧获得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广东文艺团体第一个获此殊荣)。1993年《抓阄村长》还获得广东省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戏剧奖。

2001年12月,湛江市实验雷剧团排练由陈京松、林奋、唐熙凤编写的历史雷剧《梁红玉挂帅》,2002年获得中国第19届“梅花奖”。2003年,湛江市文化局社文科组织排练张德柱、卢凌日创作的小雷剧《民以食为天》,参加在山东滨州博兴举行的首届中国小戏艺术节,获得二等奖。

2005年,湛江市实验雷剧团继续打造精品,排练林奋、杜德威编导的历史雷剧《貂蝉》参加第九届广东省艺术节演出,获剧目二等奖,编剧三等奖,曾健获音乐设计一等奖。《梁红玉挂帅》和《貂蝉》分别获得广东省第七届、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08年,徐闻雷剧团排练林奋编导的古装雷剧《雨仔落泱泱》参加第十届广东省艺术节演出,获得4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何冬娟获十大新秀奖;该剧还获得广东省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2011年11月,湛江市实验雷剧团排演陈乃明创编的大型现代雷剧《海毗情》参加第十一届广东省艺术节,获得优秀剧目二等奖,曾健获音乐创作奖,唐金凤、陈乃焕获表演奖等。

2014年,湛江市实验雷剧团创排大型雷剧《岭南圣母》参加第十二届广东省艺术节演出,获得剧目二等奖,唐金凤获十大新秀奖,黄桂获表演奖。2015年,《岭》参加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获优秀剧目奖,曾健获优秀音乐设计奖,林奋、唐金凤、黄桂、陈世能、吴小营获优秀表演奖。

2017年,湛江市实验雷剧团有限公司创排的雷剧折子戏《闯寺·拷蛤》参加上海广播节“九州百戏·绝活儿”大型全国戏曲绝技展演,获优秀表演奖。

在一代代雷剧人的努力下,雷剧三晋京演出,取得不俗成绩,是雷剧的荣誉。

五、开拓海外舞台,走上世界

雷剧过去都说是地区小剧种,不为人们重视,只在粤西海南一带演出。1959年5月,广东省在广州市举办全省业余文艺汇演,雷北县业余文艺代表队演出刘拔创作的小型雷州歌剧《开河前夜》。会演完后,该剧被选为全省巡回演出团的节目之一,后又随团前往越南演出多场,雷剧第一次受到海外观众的好评。

改革开放后,雷剧过长江跨黄河,晋京演出,还涉足海外及港澳舞台。2003年4月,广东九市和澳门联合举办“粤西名优产品展销会”,每晚安排一个市演出本地方特色节目。湛江市实验雷剧团演出陈乃明改编的雷剧折子戏《断桥》《贵妃醉酒》,受到好评。

2014年9月,广东省梅花戏剧团(由我省获得“梅花奖”的戏剧演员组建的一个团队)应邀参加“中华韵·法国情”、第21届全球华人戏剧文化节演出。雷剧“梅花奖”得主林奋和湛江市实验雷剧团女主角徐娇艳携雷剧折子戏《失子惊疯》赴法国、德国、荷兰等国家开展文化交流活动。28日晚,雷剧折子戏安排在巴黎大剧院演出,容纳上千人的剧院座无虚席。轮到《失子惊疯》锣鼓一响,全场观众就报予热烈的掌声;林奋饰“夫人”、徐娇艳饰“春香”配合默契,表演精彩。特别是林奋扮演的夫人在逃跑中的惊,逃脱后的喜,寻子的急,失子的悲、怨、怒、疯表现非常到位,博得观众的阵阵掌声。

2015年10月8—11日,湛江市实验雷剧团有限公司到香港新光大戏院演出《珍珠塔》《梁红玉挂帅》《浪子回头》,场场爆满,香港观众反映强烈。

2017年7月,应马来西亚砂拉越州古晋南市的邀请,湛江市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组织雷剧、雷州方言表演唱——人龙魂、醒狮、舞鹰等非遗精彩节目,代表湛江市参加“古晋第二十九届城市日庆祝活动”文化交流演出。湛江市实验雷剧团有限公司副经理、国家二级演员黄桂和该团女主演徐娇艳带着林奋改编的雷剧折子戏《双下山》一同前往,演出非常成功。同年8月,湛江市歌舞团受广东省文化厅选派,前往斐济参加“红花会”演出,由雷剧、演唱、舞蹈、器乐等节目组成,演出约一个小时,整座体育场喝彩声、掌声不断。演出结束后,许多观众和华侨争着跟主演徐娇艳、陈忠生合影留念,称赞不已,大大扩展了雷剧在海外的知名度。

六、深化雷剧理论研究

1962年5月,著名戏剧家田汉由中共湛江地委宣传部副部长杨飞陪同,在海康县城观看雷州歌剧《崔子弑乔王》的演出。在座谈会上,田汉指出雷州歌剧必须进行革新。10月,湛江专区艺术学校遵照湛江地委的指示,开设雷州歌剧实验班,作为改革雷州歌剧的试验单位,全面探索雷州歌的艺术革新问题。不久,湛江行署文化局戏剧工作室出版第一期《雷剧研究与改革》、第二期《雷剧唱腔选集》。1992年11月,湛江市文化局编印陈湘、宋锐、詹南生编写的《雷剧志》。尔后,陈湘又出版了《论曾成的表导演》《舞台寄情》《雷剧音乐》《雷韵》(辞条辑入《中国文艺家传集》),以及《从民歌发展成为戏曲唱腔的变革道路》《谈雷剧唱腔发展的功史》《对雷剧唱腔搞程式套用的再认识》《谈戏曲艺术形式革新的重要性》等学术论文。其中《应该从人的本质力量之变化思考戏曲的问题》一文获得国家最高戏剧论著奖:“王国维戏曲论文奖”。1988年11月,湛江市文化局召开雷剧唱腔研讨会。2006年雷州市举办雷剧节,设“百年雷剧论坛”,出版《“百年雷剧大论坛”论文集》,促进雷剧理论研究不断深化。2013年,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戏曲传承发展的政策,包括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建立地方戏曲剧种数据库和信息共享交流网络平台的意见。湛江市政协把《关于拯救雷剧唱腔,弘扬雷剧传统文化的建议》,作为重点提案进行督办,于2010年提出建立“雷剧库”,设雷剧剧本库、雷剧演出剧目库、雷剧艺术家档案库、音乐唱腔库、雷剧表演艺术库、雷剧舞台美术及服饰设计库、雷剧艺术研究文库、雷剧表演团体档案库九项,形式以档案载体(由纸质文件和音像电子文件组成和建立雷剧网站两部分)。此项工作得到市委宣传部和市财政的大力支持。

进入新时代,雷剧人坚定文化自信,守正创新,继续砥砺奋进,讲好雷剧故事,创造更优秀的业绩,为建设文化强省助力。

猜你喜欢
雷州湛江市湛江
湛江鼓舞角逐“山花奖”
漫步湛江
清代雷州半岛糖贸易及其规范化——以新发现的雷州花桥碑刻为例
雷州古建筑符号的审美价值研究
湛江市文联等三家单位扶贫送温暖
湛江市文联领导慰问德高望重艺术家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雷州书画作品选
雷州湾海域悬浮物浓度遥感监测研究
写湛江、画湛江大型书画基层采风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