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MB、MYO、hs-cTnT 对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的诊断意义

2023-10-03 09:39吴泳桦姚力偀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3年9期
关键词:脓毒症标志物心肌

吴泳桦,姚力偀,苏 维,刘 都

(1.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绵阳市中心医院医学检验科,四川 绵阳 621000;2.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绵阳市中心医院医务科,四川 绵阳 621000)

脓毒症是由多种感染、创伤导致的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病症,患者常表现为心慌、寒战、精神状态改变等。该病发病机制复杂,且病情凶险,严重时可造成多器官功能障碍,病死率较高[1]。心肌损伤是脓毒症常见并发症之一,可影响患者心脏功能,增加死亡风险[2]。研究显示,脓毒症患者并发心肌损伤的发生率高达40%左右,而伴有心肌损伤的患者病死率远高于无心肌损伤的患者[3]。因此,临床需要寻找合适的指标准确评估脓毒症患者的心肌损伤,进而指导临床治疗。目前常通过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MB,CK-MB)、肌红蛋白(myoglobin,MYO)及肌钙蛋白等心肌损伤标志物对心肌损伤进行临床评估和病情监测[4]。既往研究报道,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 cTnT)、CK-MB、MYO 均对急性心肌梗死有一定诊断价值,可为临床早期病情诊断提供依据[5]。鉴于血清高敏肌钙蛋白T(hypersensitive cardiac troponin T,hs-cTnT)较cTnT 灵敏度更高[6],故本研究联合检测血清hs-cTnT、CK-MB、MYO 用于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的诊断,并分析以上指标与心肌损伤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32 例,其中男73 例,女59 例;年龄46~78 岁,平均(65.84±10.12)岁;BMI 为(23.25±2.16)kg/m2;感染部位:肺部57例,腹腔31例,泌尿系统22例,皮肤软组织14 例,其他8 例。脓毒症诊断参照《中国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急诊治疗指南》(2018)[7]中相关诊断标准:体温高于38.3 ℃或低于36.0 ℃,心率超过90 次/分或超过同龄人正常值的2 个标准差,收缩压低于90 mmHg;精神状态不佳,严重时有休克表现;血浆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升高,白细胞计数大于12×109/L;血液中乳酸水平大于1 mmol/L,毛细血管再灌注能力下降,皮肤表面有瘀斑形成等。纳入标准:符合脓毒症的诊断标准;年龄在18 岁以上。排除标准:处于妊娠期、哺乳期;合并血液性系统疾病或恶性肿瘤;精神障碍;伴有急性心梗、心脏病等心脏器质性病变;有心脏手术史;近期接受过激素、免疫抑制药物治疗;资料不全;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201910-004),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

患者于入院24 h 内采集外周静脉血5 mL,离心分离出血清,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按照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K-MB、MYO、hs-cTnT水平。血清CK-MB正常参考范围:0~18 U/L;血清MYO 正常参考范围:10~85 μg/L;血清hs-cTnT正常参考范围:0~40 ng/L。

脓毒症心肌损伤判定标准[8]:①心电图异常改变,ST 段异常抬高或有异常Q 波;②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心脏结构、功能改变或异常,左心室射血分数<50%;③cTnT≥0.15 ng/mL。根据是否存在心肌损伤将患者分为心肌损伤组(50例)和非心肌损伤组(82例),比较2组患者CK-MB、MYO、hs-cTnT水平。

心肌损伤严重程度分级[9]:cTnT 升高水平低于5 倍参考值上限为轻度;cTnT 升高水平在5 倍参考值上限及以上为重度。依据此标准将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分为轻度组(33 例)和重度组(17 例),比较2 组患者CK-MB、MYO、hs-cTnT水平。

1.3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6.0 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经正态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M(Q1,Q3)]表示,行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CK-MB、MYO、hs-cTnT 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记录灵敏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及其95%CI。

2 结果

2.1 心肌损伤组和非心肌损伤组患者血清CK-MB、MYO、hs-cTnT水平比较

心肌损伤组血清CK-MB、MYO、hs-cTnT 水平均高于非心肌损伤组(P<0.05),见表1。

表1 心肌损伤组和非心肌损伤组血清CK-MB、MYO、hs-cTnT水平[M(Q1,Q3)]

2.2 轻度组和重度组患者血清CK-MB、MYO、hs-cTnT水平比较

重度组血清CK-MB、MYO、hs-cTnT 水平均高于轻度组(P<0.05),见表2。

表2 轻度组和重度组血清CK-MB、MYO、hs-cTnT水平[M(Q1,Q3)]

2.3 血清CK-MB、MYO、hs-cTnT 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

血清CK-MB、MYO、hs-cTnT 联合检测诊断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的灵敏度均高于单独诊断(χ2=4.000,P=0.046;χ2=6.061,P=0.014;χ2=10.714,P=0.001),AUC均高于单独检测(Z=2.031,P=0.042;Z=2.524,P=0.012;Z=2.022,P=0.043),其特异度与单独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图1。

图1 血清CK-MB、MYO、hs-cTnT 检测对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的诊断ROC曲线

表3 血清CK-MB、MYO、hs-cTnT 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

3 讨论

脓毒症是由细菌等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涉及多个器官,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引起器官功能障碍及组织灌注不足,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10]。脓毒症患者并发心肌损伤可加重疾病进展,增加死亡风险。因此,对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情况进行评估,并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对改善预后意义重大。

本研究结果发现,心肌损伤组患者血清CK-MB、MYO、hs-cTnT 水平均高于非心肌损伤组,且心肌损伤患者重度组以上指标均高于轻度组,说明血清CK-MB、MYO、hs-cTnT 水平在心肌损伤后升高,且其水平升高可能与心肌损伤严重程度有关。脓毒症患者心脏收缩能力下降,泵血能力降低,左心房压力升高,肺静脉回流阻力增大,易诱发心肌损伤。从发病机制上分析,脓毒症患者并发心肌损伤后,机体内毒素、自由基释放增多,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肌钙蛋白部分裂解产物进入外周循环,加重炎症反应。因此,脓毒症不仅可引起患者心脏组织损伤,对全身血流动力学都有一定影响,且心肌受损程度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11]。近年来,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检测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可为病情诊断提供重要依据。CK-MB广泛存在于心肌的外浆层,是心脏中肌酸激酶的一种特殊成分,正常人血液中检测不到或只有微量存在;当心肌损伤后,心肌细胞破裂,释放肌酸激酶到血液中,CK-MB 水平升高,且其升高水平与损伤程度成正比,检测其水平变化有助于判断患者心肌损伤的发生及病情进展程度[12]。唐晓芳等[13]研究报道,CK-MB 在轮状病毒肠炎并发心肌损伤患者中水平升高,对心肌损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本研究结果与之相符,说明CK-MB 对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具有一定评估价值。MYO 是一种小分子色素蛋白,在心肌细胞中有储存、转运氧的功能,心肌受损时即从心肌细胞中弥散进入血液循环,在心肌梗死后0.5~2 h 即可检测到其水平明显升高[14]。Asl等[15]研究中指出,MYO是心肌损伤后最早进入血液的指标,可能是检测心脏损伤的生物标志物。Pilut 等[16]研究也发现,MYO、肌钙蛋白等水平在评估入住ICU 和急性心脏事件方面有一定价值,定期评估这些生物标志物有助于对因COVID-19 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疾病诊断和风险分层。hs-cTnT 是原肌球蛋白结合亚基,是推动肌肉收缩的一种蛋白,仅存在于心肌中,具有良好的心肌特异性。Cheung等[17]研究发现,在儿童白血病患者诱导治疗阶段完成蒽环类药物治疗后,血浆hs-cTnT、循环miR-1 水平显著升高,其中hs-cTnT 水平与心肌的变化有关,可作为白血病儿童化疗期间心肌损伤的重要标志物,对评估患儿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本研究结果与之基本一致,进一步说明hs-cTnT 可用于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的诊断,并与患者心肌损伤程度相关。当心肌细胞损伤时,MYO 是最早进入血液的生物标志物,扩散入血的速度比CK-MB、hs-cTnT快,但MYO在骨骼肌中也有表达,当骨骼肌损伤时也会出现其水平升高的情况,不具有心肌损伤特异性[18]。但hs-cTnT特异度高,心肌细胞损伤时,hs-cTnT 进入血液的时间窗较长,不利于6 h 内心肌损伤的诊断。鉴于这3 个指标特异度和灵敏度不同,本研究将以上三者联合检测,结果显示三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和AUC均高于单独诊断,在不降低特异度的情况下提高了诊断灵敏度,显著提高了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血清CK-MB、MYO、hs-cTnT 水平均是诊断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的有效指标,且三者联合检测对诊断心肌损伤的价值更高。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血清CK-MB、MYO、hs-cTnT 在脓毒症心肌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脓毒症标志物心肌
血清IL-6、APC、CRP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干细胞心肌修复的研究进展
复合心肌补片对小鼠梗死心肌的修复效果观察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在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MR-proANP:一种新型心力衰竭诊断标志物
心肌致密化不全合并血管发育畸形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