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体系引领下的“三全育人”新模式

2023-10-04 03:43玉田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张雪梅李跟升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校企育人

○ 玉田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张雪梅 李跟升 王 磊

“三全育人”是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对于职业学校而言,立德树人需要建立“德技双修”的育人机制。玉田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针对学生特点,将精神文化、环境文化、管理文化、行为文化、课程文化等五种文化形式,与育人形式有效对接、全程引领,打造“三全育人”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在学校文化体系中,精神文化是核心,环境文化是载体,管理文化是手段,行为文化重过程,课程文化重内涵。五种文化相互独立又相互支撑,全员参与,覆盖育人全过程、全方位。学校依托五大优势,推动五类文化各有特色,实现文化育人总项目下的五个子项目互促互融。

一、发挥“大思政”教育主渠道优势,推动精神文化有魂,实现以文育人

学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文化核心,通过建立“一条主线、一支队伍、双重责任”的“大思政”教育模式,扣好学生职业生涯的第一粒扣子,实现以文育人。“一条主线”是党建带群团建设,落实“党有号召,团有行动”计划,以党史学习教育、德育大讲堂、学生社团等为载体,深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支队伍”即构建“专职教师、班主任、系部主任”三层师资团队,通过每学期12 节思政示范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双重责任”即全员教师务必肩负“知识传授+品德教育”的双重角色,提高双重育人自觉,着力培养品德高尚、技能卓越的新时代工匠。

在精神文化的价值导向和力量熔铸下,师生心有信仰、行有方向,近年来先后涌现出各级优秀共青团员、抗疫志愿者先锋、新时代好少年100多人。思想政治课程教师教学团队获批省级教学创新团队。学校被授予河北省基层先进党组织、河北省“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

二、发挥环境文化资源优势,推动环境文化有色,实现环境育人

为发挥环境文化润物无声的育人作用,学校总投资300 多万元营造党史、地方革命史、校史及企业文化“四化合一”的静态教育氛围,确保每名学生每学期接受一次党史教育,每周接受一次校史、地方史教育,用会“说话”的环境陶冶学生情操。

校园里的每一面墙壁、每一片草地都让学生沉浸其中,实现了环境育人的三个目标:党史文化外显内隐提升政治素养,地方史文化承古贯今增进爱乡爱校情怀,企业文化无缝对接培育工匠精神。

三、发挥现代职业学校管理优势,推动管理文化有形,实现制度育人

根据学生的特点,学校形成“企业‘7S’管理与国防教育”叠加递进的管理方法,突出“制度+活动”的管理特色,将国防教育纳为入学第一课和三年必修课,以有形制度育“有型”人生。一方面,学校采取低起步、小台阶、以点带面的做法,逐步将“7S”管理法引向深入。另一方面,学校发挥国防教育在养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按照“一年级新生入学军训,二年级教育基地体验,三年级岗前职业指导”的三年教育规划,以军训为轴心,把国防教育融入课堂、活动,契合重要节日、关键节点,推进军事化管理。

借助现代职业学校管理优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就业率达100%,企业满意度达98%以上,逐步呈现出高薪、高质量、高层次的就业态势。

四、发挥节日实践平台优势,推动行为文化有果,实现活动育人

学校采取“管为基础、引为主导、践为核心”的德育模式,推动行为文化有果;依托技能节、体育节、艺术节三大校园节日实践平台和“融行”志愿服务平台,将“三全育人”引向深入。“管”就是落实“7S”常规管理体系,规范思想言行。“引”就是以社团和志愿活动为引导,促进学生自我提升。目前,学校建有太极拳、军体拳、手语社、国旗班、礼仪队等10 多个成熟的学生社团;将劳动教育融入职业教育,创建“融行”志愿服务队,年均开展党史宣讲、文明城创建、敬老爱幼、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30 多次,7000 多名师生参与。“践”就是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促进知行合一。通过技能节、体育节、艺术节三大校园节日实践平台,学生争做节日的主人,在广阔舞台上释放自己的潜能。仅一年时间,学校就有300 多件专业技能作品登上了“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其中“课间减压拍桌舞”的播放量突破1400 万。近三年来,学生有150 多人在全省技能竞赛中获奖。

五、发挥校企共同体优势,推动课程文化有标,实现校企合作育人

学校的课程文化建设以企业需求为标准,通过师傅、设备、项目进校园,实现校企合作育人的目标。一是师傅进课堂丰富育人主体。学校将企业技术骨干请进课堂,以“师傅”身份为学生授课,把来自经营管理第一线的新知识、新技术、新经验传授给学生。两年来,有20 多家企业、50 多名技术骨干先后来校授课,促进了企业技术与学校教学相融通。二是设备进车间完善育人设施。校企共建实训室,企业累计投入150 万元打造玉田印机行业装调实训中心等五个实训中心,从设施上满足了育人需求。三是项目进课程明确育人内容。按照“校企双赢”的原则,企业直接将生产项目送到学校实训室,在产品生产中传授教学内容,对接岗位标准。目前已有8 条生产线入驻学校,企业师傅指导学生带料加工零部件25000余件,合格率达90%以上。

课程文化建设有力推动了校企双方合作由浅入深,切实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的科研成果“产教融合背景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得河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通过探索与实践,学校文化体系引领下的“三全育人”模式解决了三大问题。

一是明确学校文化职责,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学校文化资源丰富,五种文化贯穿于学生培养全过程、全方位,符合中职学校“德技双修”的培养要求。

二是有效激发了育人主体活力,解决了校企合作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实现了全员育人。近年来,学校开设了“中粮包装班”“长城汽车班”等近20 个订单班,其中300 多名学生成长为企业管理骨干、岗位能手。

三是发挥育人“反射”效应,纠正教师重知识轻德育的偏见,促进育人团队专业素养整体提升。学校建立了1 个专职德育团队和10 个名班主任工作室,负责育人成果的研究与问题反思。2020 年以来,有3 个教师团队被评为省级创新团队,教师有100 多人在各级各类赛事中获奖。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校企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校企合作五反思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