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劳动教育真正发生

2023-10-04 03:43张家口市桥东区知行小学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姥爷劳动习惯

○ 张家口市桥东区知行小学 张 莉

5 月,又迎来一年一度的国际劳动节,“劳动”再次成为媒体的一个热词。近几年,劳动教育实践广泛开展,一批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劳动教育特色学校陆续创建。很多学校开设了劳动基地,没有条件的也在天台上、校园里开辟出一块小小的农田、药田,甚至茶田。农村学校的条件要便利些,孩子们就去捡拾鸡蛋,挖挖土豆,掰掰玉米,玩的乐趣远大于劳动教育的初衷……

2013 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劳动和劳动教育的价值,指出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教育十年来第一次被写进党代会的报告。劳动教育的回归,就是要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形成劳动能力和良好的劳动习惯。观照目前劳动教育的现实,学校出于安全的种种考虑,不敢让学生真正去劳动;家庭出于对孩子学习的种种牵挂,不舍得让孩子真正去劳动。所以,尽管一些学校的劳动教育实践看似热热闹闹,红红火火,但并未真正发生。

最近,抖音上的多肉小朋友非常火:多肉不喜欢城里的生活,父母就把他送到了乡下太姥爷家,没想到这下他彻底放飞了。多肉养了一群“鸭小弟”,他负责给鸭小弟们喂食、洗澡。多肉最喜欢帮太姥爷干农活:和太姥爷一起扒炕,“快点干,不然晚上没地方睡觉了。”和太姥爷一起收稻子,“得细心点,不然没饭吃了。”和太姥爷一起赶集,“钱花冒了,那就得走回去。”……劳动在多肉眼里是最快乐的事。关注多肉小朋友后,我发现太姥爷是位民间教育高手。老人也许不懂教育,当然也没有学过什么教学法,每次小多肉和他一起干活,于孩子而言也许是玩耍,但老人自然流淌出的对劳动的本能兴趣,对劳动发自内心的热爱,进而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一个小小的生命。他激活了孩子生命中劳动的基因,也为多肉播下了热爱劳动的种子。对一个人的成长而言,劳动的种子播下得越早越好。我相信,劳动将会伴随着小多肉生命的成长并成为他生活的习惯、生命的特质,自然发生、自由存在。

由此我想到了祖振华老师,她是一位优秀的省骨干教师,也是张家口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科带头人。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持续关注着她的实践课程改革:小步子跟进,让劳动教育的过程始终“生命在场”,让劳动变成每个学生生命和生活的一部分。

——比如,一年级学生初入学时,她赋予劳动仪式感。清晨,孩子们走进教室,要把课桌擦拭干净,并轻轻说:“你又要陪我度过新的一天了。”放学时,要摆放好各自的桌椅,轻轻道一声:“谢谢你陪了我一天。”待孩子毕业时,虽无语言的表达却自然而然已成为劳动习惯。

——她和每位家长签约,让家长跟踪孩子的一天,记录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的任何一个细节;她极力把劳动变为体验并引入教学,通过习作练习,她让学生对一些劳动生活体验进行描述和反思,让劳动教育不是教师和学校的“一厢情愿”,而是去满足孩子生命成长的需要。

——她尝试用引人深思的评价使劳动教育更加生动:“宋丰,你今天完成的工作量让我惊讶。”“樊凡,你今天让咱们班更干净了,明天同学们一定会有好心情。”……如此的教育,让劳动情感无处不在。

她从来不责备孩子们“为什么黑板又没擦干净?”“为什么地又没扫干净?”。如果每天都这么重复,孩子们对劳动的情感会是怎样的呢?劳动本应该是一种习惯,如果变成了纯粹的要求,老师期待的声音里再带着失望,让劳动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教师要随时用行动来回答“什么是劳动”,只有在现实生活中的劳动教育,其具体意义才会彰显出来。但是,目前学校的劳动教育往往走形式的多,真正深入到生活里的少。

祖老师的实践带给我们很多思考: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劳动?劳动怎样才能抵达学生的心上?老师应该怎么说、怎么做,才能让学生从劳动中获得教育?才能成长为一个有劳动习惯的人?

新时代劳动教育具有显著的实践性、突出的社会性和鲜明的思想性。所以,首先要将劳动教育与生命成长相结合。学校可以提供丰富、可选择的劳动课程,着眼点并不止于提高学生的劳动素质,而是在不断选择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发现和培养劳动的兴趣、才能和情感需求,将劳动与自己的人生联系在一起。只有从外到内地参与劳动,才能谈得上让劳动教育真正发生,学校也才能走出“形式劳动”的尴尬境地。其次,还要将劳动教育与生活习惯养成相结合。有效的劳动教育需要把直接的目的隐藏起来,要不动声色地教育,引导学生将劳动渐渐变为一种自发的、熟悉的习惯,而且用自己的劳动成果愉悦滋养身心。劳动教育应该是真正的体验教育,学生只有对劳动有了切身的感悟之后才有价值。学校要通过动手实践、认识世界、获得体验、建设世界、塑造自己的路径,从而实现培养有劳动素养的时代新人的目标。

劳动教育落地与劳动课程改革,最终触及的应该是育人模式的改革,“如果把劳动比作一枚硬币,其正面是劳动,背面就是人生”。在无处不在的、伴随着生命成长的劳动里,只有学生渐渐学会了“对自己负责、对同伴负责,对周围环境乃至社会负责”,才能在劳动中发现最好的自己,从而让劳动教育真正发生并影响一生。

猜你喜欢
姥爷劳动习惯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上课好习惯
姥爷牌饺子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热爱劳动
姥爷爱泡澡
我的超人姥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