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媒体融合的广播电视监测监管体系研究

2023-10-05 18:51赵珊珊
传媒 2023年6期
关键词:广电广播电视融合

文/赵珊珊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不断深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应用、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新兴业态日益多样,催生了以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为特征的四全媒体,使得广播电视的传播方式、业务模式、用户需求、监管对象等更加复杂多变,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监测监管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风险和严峻挑战。如何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完善广播电视监测监管体系建设,成为亟须探索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科学研判“时”与“势”

信息革命时代,运用新技术新应用,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势不可挡。广播电视作为国家的主流媒体、宣传舆论的主力军,更要顺应历史潮流,发挥行业优势与特长,守正创新,迎难而上,全面挺进主战场。

1.广电媒体融合政策背景。近年来,网络视听行业繁荣发展,影响作用不断增强。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的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已达9.95亿,占网民整体的94.6%。可以说,网络视听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已经成为人民群众休闲娱乐的主要途径、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以及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阵地。

用户在哪里,受众在哪里,我们的宣传就要延伸到哪里、覆盖到哪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2014年8月、2018年11月、2020年9月,中央先后出台《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21年3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媒体深度融合、全媒体传播、智慧广电工程建设做出进一步部署。2022年8月,中办、国办正式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明确中央、省级、地市级、县级等各级媒体建设的目标。

国家广电总局按照中央部署和要求,陆续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等多个规范性文件,以及《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等技术标准,并深入实施智慧广电等六大工程,不断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进程。

2.广电媒体融合现状。中央和地方广电媒体纷纷在体制机制、内容建设、平台终端、技术应用等方面加速融合步伐,开展了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探索和实践。

在融合进展方面,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监管中心分析研究,截至2020年,几乎所有中央级、省级广播电视机构都拥有自建网站、移动客户端、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抽测的省级以上广电机构中,在央视频、抖音、快手、微视等4家短视频平台共计开设账号7021个,其中,中央级669个、省级6352个,入驻率达100%。

在内容产品方面,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融媒体产品越来越普遍。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央视频客户端发起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的24小时全景“慢直播”,短短的几日内访问总量就超过2亿人次,迅速成为现象级爆款产品。再如湖南广电推出“芒果扶贫云超市”,采用“电视直播+电商带货”模式,电视大屏带动手机小屏,帮助贫困地区销售农特产品。

在业务收入方面,国家广电总局《2021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广播电视机构智慧广电及融合发展业务收入达1085.70亿元。其中,广播电视机构新媒体广告收入为276.71亿元,增值业务收入为246.97亿元,IPTV平台分成收入为161.76亿元,互联网电视集成服务业务收入为78.02亿元,网络视听收入为322.24亿元。

在典型代表方面,湖南广电从2014年推出自建互联网视频平台芒果TV,到2018年重组芒果超媒,成为国内首家国有控股视频平台;从挂牌成立长沙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到建成全国首个5G高新视频多场景应用重点实验室,实行“一云多屏、两翼齐飞”战略,成为全国广电媒体融合的标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考察马栏山文创园时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

实践证明,媒体融合发展是广电媒体适应舆论生态和媒体格局深刻变化的重要举措,是大势所趋、发展所向,是一场不容回避的自我革命。广电媒体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二、辩证把握“危”与“机”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高新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其在加速融合发展、提供高效便利的同时,对伦理道德、国家安全等方面产生了新威胁、新隐患。对此,我们必须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1.人工智能深度伪造,危害政治安全。人工智能深度伪造技术通过对大数据内容的深度学习和训练,将自然人的声音、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进行拼接后合成新的内容。目前,研究人员已制作出可伪造的真人视频,且仿真度极高。该技术一旦被不法分子恶意利用,如制作出含有激化社会矛盾、危害国家统一、制造民族分裂、宣扬恐怖主义等内容的虚假音视频,在网络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迅速扩散,将会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后果不堪设想。微软2016年在Twitter上推出的聊天机器人Tay,上线不到24小时,就因涉嫌宣扬种族歧视而下线。美国在2018年发布的《人工智能与国家安全》报告中,明确将该项技术列为威胁国家安全的重点技术。

2.大数据算法误导,损害文化安全。大数据算法推荐是在对用户网络行为进行追踪的基础上,计算出个性特征,再推测出兴趣喜好。如果机构或平台无视社会价值,一味追求商业利益,唯流量和点击率,故意利用该技术选择性地推送给用户仅是吸人眼球、博取关注的信息,将会导致内容低级、信息虚假、导向偏差等问题泛滥。更有甚者,如果人为改变信息的热度排序、传播效果,错误地诱导用户去关注操作出来的热点,则会造成网络舆论场的失真和扭曲,从而影响大众的价值判断与思想观念。所以说,每一项技术都不是中性的,都要承载着重要的价值与责任;每一种技术又拥有两面性,都应坚守向善的底线,必须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

3.非法技术入侵,破坏网络安全。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媒体融合后,原本相对封闭的广播电视网络开始进入互联网,并通过多渠道内容分发,使得每一个终端都可能成为一个风险点,一旦有病毒或黑客攻击入侵,将严重影响正常运行,对国家和社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2014年8月,某市有线电视网络中部分用户的机顶盒遭受黑客攻击,出现非法画面,造成40余万用户无法正常收看有线电视长达5个多小时。根据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2021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报告》显示,恶意程序日均传播次数超过582万次,云平台的网络安全威胁形势依然严峻。

4.5G信号干扰,影响广播电视播出安全。2019年我国5G商用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进入5G时代。工信部发布的《2022年通信业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基础电信企业已建成5G基站达231.2万个。而伴随着5G建设步伐的加快,5G基站由于频段与卫星通信部分频率相近或相同,对广播电视卫星地球站的接收信号造成干扰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节目画面闪断、黑屏等现象频发。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排除隐患,干扰事件将会愈演愈烈,严重影响到广播电视播出安全和广大用户的收视质量。

广电媒体要坚持统筹规划,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在发展中更多考虑安全因素,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加强对深度伪造、算法推荐等管理办法的完善,以及新技术应用的研发和规范引导,使其为我所用。

三、积极推进“创”与“变”

发展就要创新,创新就有风险。站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起点上,广电行业要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明确“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的发展目标,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深入推进“六大工程”实施,不断提升“六个能力”,全力推动智慧监测监管体系建设。

1.加快技术赋能,建立统一监管平台,深入建设智慧广电。广播电视监测监管要积极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夯实数据库基础、提高算力、深度学习、优化算法、智能处理,统筹卫星、有线、无线、互联网等监测监管网络资源,加强各级监测监管部门、各类监测监管信息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建立集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技术监测、内容监管、安全播出、网络安全于一体的统一监测监管平台,有效提升技术系统的自动化、协同化程度和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努力实现智慧化预判分析、风险预警、指挥调度、应急处置,进一步推动“跨业务、跨网络、跨平台、跨终端”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全天候”的精准性、靶向性、高效性监管,更好地发挥“千里眼、顺风耳、防洪坝”作用,为政府管理和行业发展服务。

2.强化技术支撑,守牢守好内容阵地,做强新时代精品。可依托云平台等技术系统,采用与人工相结合的方式,持续深化广播电视媒体“头条工程”和网络视听媒体“首页首屏首条”建设,围绕主题主线,聚焦重大宣传,开展全媒体、多平台、深层次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全流程监听监看,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审美趣向,引导创新创优,做好正面宣传,壮大主流舆论。同时,坚持网上网下统筹管理、同一标准、同频共振,大力推介既具质感又有网感、既含温度又显高度、既通俗易懂又寓意深刻的网络综艺、网络剧、网络电影、网络动画等精品良作,并不断加大对互动剧、微综艺等新形式、新特点的关注,持续加强对短视频、云模式等新载体、新业态的研究,积极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

3.加大技术保障,确保万无一失,坚持安全播出。广播电视要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实国家安全战略,坚持“安全是广播电视工作的生命线”这条根本原则,压紧压实安全播出责任。一是建立适应新媒体、新业务发展的安全播出管理机制,优化制度流程规范,强化应急预案演练,加强重要保障期的值班值守和重要部位的巡查巡检,加快技术系统升级改造,不断增强对重点时段、重大活动、重要节目的安全保障能力。二是加强网络安全预警感知平台建设,做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作,提高网络防护水平,筑牢网络安全防线。三是提高对违规节目及播出异态的发现、研判、处置能力,澄清谬误,激浊扬清,有效确保内容安全、播出安全、网络安全、设施安全、生产安全。

4.坚持培优育强,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坚持管理优化。人才是第一资源。媒体融合发展、高新技术应用、监测监管工作都离不开人,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人才队伍是重中之重。一是加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覆盖面广的培训教育,开展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教育实践工作,不断提高人员政治站位、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二是建立和完善能够充分调动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的评价、培养、使用、激励机制,使专业技术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三是实施全媒体人才专项培养计划,大力培养一批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既了解政策,又掌握技术;既具备底线思维,又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化人才和团队。

四、结语

新发展的路线图已绘制,冲锋号已吹响。广电监管人员要牢牢把握新阶段、新特征,深入贯彻新理念、新要求,不断提高新能力、新本领,努力开创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新局面,全面开启文化强国建设新征程。

猜你喜欢
广电广播电视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融合》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广电新闻出版整合对广电业发展影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