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在当代建筑中的融合应用研究 以岭南文化镬耳屋为例

2023-10-07 03:10李孟涵
中华建设 2023年10期
关键词:山墙岭南文化岭南

李孟涵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建筑风格由传统模式结合现代元素组成新中式风格。这种新中式风格往往会结合不同的使用功能以及当地文化形成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以广州市囍堂为例,通过分析岭南文化中镬耳屋的发展方向,结合在现代建筑下非遗存在发展形态,探究地域文化在当代建筑下的创新与意义。提高地域文化与当代建筑的结合利用率,尤其是对地域文化的保护和创新作用。

一、岭南文化在地域文化中的地位与发展

自古以来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独有的标识,支撑着中华五十六个民族的发展,中华文明因其地大物博被分成东西南北中五种特殊文化,以中原地区的河南为核心的中原文化指的是以黄河中下游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为核心的总称,它是中国文化的母体与主干。中华文明起源于中原文化,古代中原地区既是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又是主流与主导文化发祥地。

岭南文化不仅对汉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中华文化的发展和形成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岭南面临大海,凭借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环境,与海外文化交流也更是频繁。岭南地区作为丝绸之路的起始地,将中国的特色陶瓷、茶叶、丝绸等运往世界各地,成为我国对外贸易极其重要的通道之一。

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岭南文化已有2300 年的历史,其存在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涵盖了学术、文学、建筑、园林等。其中岭南传统建筑整体简练、通透,空间布局自由、开敞。岭南地区夏季高温多雨,所以岭南建筑更注重建筑的防潮、排水、隔热。镬耳屋作为岭南最具特色建筑之一,其屋顶可遮挡太阳的直射,减少太阳光带给屋内的热量。高耸的山墙不仅具有阻挡火势的蔓延和侵入的作用,还可以阻挡风进入巷道,从而将风从窗灌满屋内,带走屋内的热量;檐口三件即滴水瓦、鸡胸飞子、封檐板,可以更好地保护墙面和屋顶,坡屋顶的设置可以更快速地将雨水排走,以免造成屋顶漏水。明清时期的书院、祠堂,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均称南北朝向分布,古宅座落规整,大屋与大屋之间有一条由阶梯垒砌而成的青云巷,寓意着要步步高升。走进民居,窄小的巷子间透着清凉的风,且巷子的宽度足够减少太阳的直射。低层数、高密度的建筑群体布局,也更好地提高了抗风防火的能力。清末民初的竹筒屋、商业骑楼等建筑,岭南骑楼的平面造型是由平面布局旧式的竹筒屋发展而来,《辞海》中解释:“岭南地区临界楼房的建筑形式是将下层部分做成柱廊式人行道,用以避雨、遮阳、楼层部分骑跨在人行道上。”其造型风格以及出现形式都是以街的形态出现,所以近现代的骑楼特征都是根据其整体格局出现。中西建筑的融合初期,随着留洋建筑师的归来,他们开始思考如何将学习的西方先进思想与技术同中国传统建筑相结合,他们既不想照搬西方建筑,又希望能摒弃旧式的观念与思想。岭南建筑师林克明先生设计的广州市府合署,其内部装修天花图案采用中国式花纹图样,同时也将西方多层、门口前花园、均匀分隔布置房间的建筑设计概念引入其中。充分体现了岭南建筑有自觉的融贯中西方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意识,推动现代建筑的发展进程。中国建筑迎来了良好的时机,广东的建筑学家积极探索广东特色和艺术特征,创作出不少岭南文化特色建筑物,并在五十年代末创建了“岭南派建筑”。

二、传统岭南建筑——以岭南文化镬耳屋为例

镬耳建筑作为广府建筑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多由青砖和石板砌筑而成。屋子的山墙垒砌成镬耳形状而得名,故称镬耳屋。“镬”,是古时一种大锅的旧称,而镬耳墙的山墙形状从正前面看像极了锅耳,因此,又称作“锅耳屋”,它的特殊之处是瓦顶建龙船脊和山墙筑成的镬耳顶,从侧面看就好似一个“凸”字,它的结构从檐口至顶端用两排瓦筒压顶并用灰塑固封,处理收口。锅耳屋墙高出屋顶,弧形优美,从远处看,镬耳屋城居层层叠叠,影影绰绰,连绵起伏,成为岭南人城之所向的风景。

岭南建筑的本质功能即务实性,从始至终与环境的融合都做到了至真至美。镬耳屋的山墙即可以阻挡寒风进入巷子,还让风通过门、窗流入屋顶,带走因环境高温带来的热量。镬耳型的山墙还可以阻止火势的蔓延和侵入,既具有防盗的作用,又可以避免北风直吹。第二功能是代表性,在等级观念的影响下,镬耳屋是古时官宦人家的地位和身份象征,镬耳屋的修建必须遵循祠规和族谱拟定的标准、尺寸、样式。功名、官位都是作为镬耳墙建造高低的依据。镬耳屋作为抽象广府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也象征着鼓励后代耕读传家、光宗耀祖。其第三功能为多元性,镬耳屋的造型设计既保留了中原建筑的特点,在融合岭南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又添加了西方建筑文化。在镬耳屋顶的两弧上翘之末端增加灰塑元素,在墙上将百叶窗替代原始玻璃窗;因地理位置临海,不少居民把镬耳屋的山墙替换成了牡蛎壳墙,不仅使镬耳屋的舒适度和美观性大幅上升,又融合了西方文化与海洋文化。其建筑的兼容性使的岭南建筑多了一份独一无二的韵味。

从风水上讲,镬耳屋的外山墙基本为黑色属水,岭南属火,镬耳为金形山墙,金生水,水克火。镬耳屋屋顶还有站立的水牛,镬耳墙两头翘起的造型也形似龙。神牛与龙兼有镇水的作用,两者也都具有岭南亲水的文化内涵。镬耳屋内部模式为“三件两廊”肌理,三件是指三间房排列整齐,正中为厅,两侧为室。房前为天井,天井两旁的房屋即为“廊”。此种布置既便于空气流通又有遮挡阳光功能。在等级观念中,开间愈大,表示等级愈高,

三、镬耳屋与现代建筑的融合——以广州囍堂为例

作为一座与镬耳屋融合的综合性礼堂建筑物,无疑由say architects 公司设计的囍堂是具有标志性的。在婚礼庆典时,白天作为就餐、拍照、迎宾等多种功能使用的场所,傍晚就转变成为神圣的婚礼仪式场所。在没有婚礼庆典时,囍堂作为景区中央的观景台或者目的地而使用,同时不定期为各种集体活动提供场所。囍堂的设计运用了镬耳屋的一抹弧度,同时两侧顺势而下的弧作为建筑的主要承重结构。设计师将镬耳墙抽象化,应用于建筑东西两侧的立面,并采用负片的形式,将本是镬形墙体的位置从下部打开,联通了室内景观与室外景观。帷幕般的流线屋面赋予建筑开放式的姿态,将山脉、森林、河流揽入怀中,营造出一个人和自然聚合的空间,让更多森林的空气和光线流入建筑内部,置身山谷中。通往建筑内部的小径也运用了镬耳元素,纵使路途艰辛曲折,我也能陪你一直走到终点。傍晚当灯光从建筑内部亮起时,囍堂宛如在山谷中一只即将升起的孔明灯,在幽幽暮色中为这一方自然和人们祈福。作为欢聚与分享的空间,设计师打造了完全开放的囍堂,希望为囍堂赋予更多灵活的空间属性,联动室内的场景与室外的绝佳景色。以亲和之态,为富有灵性的自然带来浪漫的一笔。

say architects 公司将原本用于住房的建筑运用与婚礼举行的场所,不仅在建筑功能支配的方面得到升级,在创新设计也迈出了巨大的一步。镬耳屋的本质作用为人民提供居所,而镬耳墙的作用即为挡风、防盗。然而say architects 公司将其作用再扩大,改建为婚礼礼堂,使建筑内部的空间得到较大的增加,将镬耳型墙面提离地面使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得到互通。虽然形式和作用上与镬耳屋原型大相径庭,但是,作为现代建筑无不充分体现着岭南建筑特色,在形式与思想上吸收了对古代建筑的风格。古代镬耳屋建筑大多以青砖、石板、和石柱砌成,囍堂则运用了玻璃幕墙以及帷幕墙。在结构方面更加灵活,气密性以及水密性能得到了提升;相较于传统镬耳墙,囍堂的镬耳墙更加环保、节能;在色彩方面,囍堂则保留了传统镬耳屋顶的颜色—墨蓝色,为转型建筑加固了一抹岭南文化封层。通过囍堂与镬耳屋的融合,可以发现传统古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之间总有一个契合点,两类建筑可以独立发展,却不应只在各自的领域发展,而是应该在探索相互融合,互相兼容的道路上找到这样一个契合点。即要传承传统文化,又应该走创新发展的道路,随着现代建筑的不断涌现,地域文化与现代建筑的融合体必定在传承路与建筑路上发光发热,以此可推动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巨大力量。

四、地域文化与当代建筑融合的方式与意义

随着向信息时代的转变,那些具有地域特色与外来文化越来越被人们所青睐,人们开始关注地域文脉的传承与延续。但是,传统的地域文化与建筑并不能吸引当代众人的眼球且对于忙忙碌碌的人们来说,他们仅是老祖宗遗留下来的文化与建筑,并不能为人们所用,传统地域文化与当代建筑的融合成了传承路上不可或缺的方式之一。

建筑的设计绝不是仅仅为了使用,其影响着当地城市的市貌,人们对于其使用满足感,人民生活幸福感以及人们对于当地传统地域文化的传承。那些寻求新手法和新技术将地方传统文脉展现出来的追求创作与创新成果,即所谓“生于斯,长于斯,属于斯”,在某种程度上勾起人们对历史文化的深刻回忆,同时也将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可以追溯当地文脉之处。

虽然地域文化与当代建筑是一对矛盾体,但是,二者可以兼容,提取传统建筑符号,将其运用到带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建筑中。

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建筑本质功能的设计,且在功能上要力求创新,即在设计理念上就要转变为文化与建筑的融合,增加建筑的使用功能范围。综合性建筑不仅更能满足人们的生活,在声誉上面能得到隐性宣传效果。同时地域文化与建筑的结合应凸显出地域文化特征,在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再增加现代元素。如果在设计现代建筑时不注重与地域文化的结合,就会影响到传统文化的传播。更值得关注的是,地域建筑与现代建筑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建筑材料的不同,现代建筑主要以钢筋、混凝土、玻璃等为主要材料替代了传统的黏土、石板等材料。然而文化的显现与建筑材料具有很大的关系,地域文化如何将在建筑材料体现的是当代建筑设计师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未来建筑融合的发展方向也是重中之重,对比古今建筑,毋庸置疑建筑空间利用率是一重要方向。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空间的利用,因为人们不再满足于只有一张床的生活环境。人们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同时也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解决空间利用率是不可避免的问题。

中华地域文化经历了百年的岁月沉淀,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华儿女在这些精神文化的洗礼下繁衍生息,这些文化财富以书籍、物品、建筑等为载体才得以传承至今。将地域文化与建筑的融合,不仅有利于传承和保护地域文化,更有助于凸显地域文化特色,加强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多方面发展。使现代建筑在全面展现传统地域文化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使地域特色现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大放异彩。

猜你喜欢
山墙岭南文化岭南
忆岭南
陈沛捷 庄绿妮
岭南文化名家
雨岭南
绿山墙的安妮(节选1)
绿山墙的安妮(节选3)
绿山墙的安妮(节选4)
不辞长作岭南人
岭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应用
在外来务工人员中普及社会科学知识与岭南文化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