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干流枢纽协同机制探索与实践

2023-10-07 02:28徐红权肖乃尧何震洲吴兴龙
浙江水利科技 2023年5期
关键词:钱塘江梯级枢纽

徐红权,肖乃尧,何震洲,吴兴龙

(1.浙江省钱塘江流域中心,浙江 杭州 310016;2.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勘测设计院,浙江 杭州 310016)

1 现状与问题

钱塘江是浙江省第一大河流,流域面积大、汇水多,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洪水组成复杂,干流沿线分布有杭州、衢州等大中城市和常山、龙游、兰溪、桐庐等多个县级城市,历来为浙江省防洪的重点难点。充分发挥干流河道的泄洪作用和水利防洪减灾工程体系的防洪作用,是提高流域防洪减灾能力的关键环节,也是支撑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安全保障。

2003年以来,为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提高钱塘江干流的航运能力,衢江段自上而下依次建设了塔底、安仁铺、红船豆、小溪滩、游埠、姚家等6座梯级枢纽(见图1),兼顾发电与灌溉功能,至2018年全部建成。梯级枢纽群建成运行后,在发挥自身效益的同时,也在上下游调度协同、运行协调、河势变化等方面带来系列影响,对流域防洪减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

图1 钱塘江干流衢江段梯级枢纽分布位置图

1.1 调度协同机制不畅

梯级枢纽分别位于衢州、金华2市境内,防洪调度主体不一,并涉及跨市协调,2007年印发的《钱塘江干流洪水调度方案》因梯级枢纽尚未建成,暂未涉及相应内容,现虽已通过钱塘江流域防洪减灾数字化平台(以下简称“防洪平台”,是浙江省水利厅牵头建设的省政府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数字化转型项目)来共享相关信息,但仍未有权威统一的调度规则和规范有序的协同机制,存在上下游调度机制不统一不协调、调度协同不规范不系统的情况。

1.2 效益兼顾存在矛盾

衢江段是流域行洪的主通道,梯级枢纽以航运为主兼顾发电、灌溉功能,防洪调度存在行业利益不协调、部门指令不同步及工程效益兼顾不平衡等问题,不仅影响上下游防洪研判及防御工作的开展(行洪初期尤为明显),也存在防洪与航运调度协同衔接不畅引发的安全风险,以及枢纽闸门全开水位急剧下降情况下的上游堤防失稳和下游堤防冲刷风险。

1.3 专业运维有待提升

梯级枢纽管理单位均不属于水利系统,且责任主体不一,既有国企,也有民企,隶属不同主管部门,有归属交通部门主管的,也有归属水利部门主管的。各梯级枢纽管理单位虽已相继开展水电站标准化管理,但仍存在管理力量不足、缺少水利专技人员、对行业管理要求不熟悉等情况,工程日常运维、防洪调度作业等专业管理能力有待提升。

1.4 行业监管仍须加强

作为钱塘江干流重要的梯级枢纽工程,各级水利主管部门已对控运计划审批、防洪调度等重要环节加强监管,但枢纽的常态化运行、数字化建设等领域仍未有效纳入行业监管体系,日常的监管指导不够全面,调度指令不够精细,行业监管有待加强。

1.5 系统管理缺少统筹

梯级枢纽群建成后,对衢江段的江道河势和衢江、兰江沿线水文序列、水力要素等水文情势带来可能的变化,对防洪减灾、水域岸线、水利工程等流域治理管理和各梯级枢纽的运行管理工作产生具体的影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加以系统监测、研究及管理跟进,目前尚无明确的统筹主体,缺少相应的统筹机制,不利流域系统治理管理。

2 探索与实践

针对衢江段梯级枢纽群建成运行后的系列影响,根据水利部加强流域管理和浙江省数字化改革要求,浙江省钱塘江流域中心(以下简称“钱塘江中心”)以防洪平台为基础,运用数字化理念思维,按照多跨协同原则,于2021年6月发起组建“钱塘江干流枢纽管理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尝试以联盟形式探索流域枢纽协同联动机制,为行政部门、主管单位和管理单位搭建协同交流平台,统筹发挥各方优势、兼顾各方利益,提高流域防洪减灾能力,助力流域治理管理现代化。

2.1 联盟性质

联盟以沿江有关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沿线港航主管部门、梯级枢纽和流域内大型水库等相关管理单位为成员单位共同组建,是沟通、协调和加强钱塘江干流枢纽工程协同联动和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工作关系的临时联盟。

2.2 联盟目标

成员单位以联盟为平台,全面加强梯级枢纽管理单位与行业部门间的沟通联系,全面加强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间的协同联动,推动提升枢纽工程运行管理能力,不断提高流域防洪减灾协同水平。

2.3 联盟机制

联盟通过建立“联席会议、联动应急、联络日常”三联机制发挥作用,加强上下游水工程管理之间、水工程管理与行业监管之间、水利与交通等其他行业之间、流域管理与分级管理之间的信息互通、协调合作、协同防御。联席会议,原则每年主汛前和汛期结束后分别召开,主汛前以通报流域防洪形势、沟通协调各枢纽工程控运计划编制等为主,汛期后以总结交流为主,协调发挥联盟作用。联动应急,流域防洪减灾应急响应期间,联盟各方围绕监测、预报、预警、调度、处置等环节工作,加强多跨协同,包括信息互通、协调合作、协同联动,协力流域防洪减灾。联络日常,联盟各方通过浙政钉等工作群,及时共享管理信息,加强日常联络和交流互动,推动工作协作和能力提升。

2.4 联盟载体

充分运用和发挥数字化效用和优势,为各成员单位开通防洪平台用户权限,把各梯级枢纽纳入防洪平台应用体系,实现流域防洪监测、预报、研判、预警、调度等信息共享共用,有力提升梯级枢纽的运行能力和调度的协同水平。

2.5 联盟实践

联盟成立后,遵循共商共建原则,通过运作机制,明确权利义务,建立联络机制,加强信息互通,推动防洪平台共建共享,成员单位从成立初的13家扩增至20家,召开了3次线下联席会议交流控运计划编制及实施情况和讨论协调行洪安全、调度优化、管理提升等相关协同问题,推进了防洪调度等应急联动。

3 成效与展望

3.1 初步成效

联盟成立以来,积极发挥三联机制作用,在推动解决存在问题、提升流域防洪减灾协同能力上取得初步成效:一是联系更加紧密。20家联盟成员单位,通过联盟平台,建立沟通联络协调机制,搭建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打破管理壁垒,消除各方隔垒,使成员单位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沟通更加便利。二是协作更加顺畅。联盟平台搭建后,在防御2021年和2022年4场流域超警洪水过程中,各成员单位积极分享控运计划、互通调度运行信息、积极配合响应其他成员单位的需求,使成员单位之间的协调更加有效、协作更加顺畅、协同更为有力。三是工作更加高效。成员单位通过防洪平台及时掌握雨水工情以及上下游枢纽的运行状态,有效发挥了防洪平台的多跨协同作用,使梅汛、台风期间的防御更加精准、工作更加高效。四是效益得到兼顾。信息的及时有效共享,使得防洪、发电、航运等效益更好得到兼顾和协调,特别是泄洪初期的预报预警、调度指令等信息共享与沟通协作,更好衔接防洪与航运调度,有效避免航运等风险。

3.2 展 望

通过1年半的探索与实践,以联盟形式建立的梯级枢纽协同联动机制建设已初见成效,但在部门间协同、枢纽间协作、工程监管等方面或环节仍有较大深化空间。围绕联盟成立初衷,将以2022年新印发的《钱塘江干流洪水调度方案》[2]为遵循,以防洪平台为手段,进一步深化联盟建设,发挥联盟作用,完善梯级枢纽运行管理协同机制,提高流域防洪减灾协同水平,推进流域治理管理现代化。

3.2.1 充分发挥联盟平台作用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充分发挥联盟平台作用,引领联盟各方共同协商、同向发力,提升流域协同治理管理水平。一是强化部门间的协同力度。凝聚流域“一盘棋”共识,强化上下游、干支流间的部门协同联动,强化部门工作信息和数据共享,优化防洪调度协同机制,提升流域防洪减灾水平。二是完善行业间的协同机制。继续落实好联盟“三联”运作机制,强化流域水利部门、港航部门以及各梯级枢纽管理单位合作,重点沟通协调水利与港航间的应急工作等预案衔接,加强行业间的协同联动机制完善,共商共建提升管理协同水平。三是推动枢纽管理能力提升。主管部门加强业务上的行业监管指导,推动枢纽深化标准化管理,加强专技力量配备,积极响应数字化发展要求,坚定数字赋能加快提升运行管理能力。四是推动健全水文监测体系。梯级枢纽建设对河道河势、行洪速度、流量水位关系等水力要素变化产生影响,积极引导枢纽健全区间河道水文监测体系,及时掌握河道水力要素相关信息。五是积极拓宽联盟合作范围。坚持发展眼光,对标对表强化流域治理管理部署要求,推动联盟各方拓展拓宽合作领域,更好发挥联盟协同优势,共同推动枢纽工程管理和钱塘江流域治理管理现代化。

3.2.2 提升平台共建共享效能

坚持数字变革,按照浙里“九龙联动治水”重大应用和数字孪生钱塘江建设要求,推动联盟各方加大防洪平台共建合作力度,迭代模型算法提升防洪平台赋能水平,加强防洪平台共享共用,更好发挥效能。

3.2.3 主动担当发挥流域机构作用

机构改革后,已明确钱塘江流域中心承担流域防洪调度基础工作等部分流域管理职责,按照水利部加强流域治理管理和浙江省数字化改革部署要求,钱塘江流域中心应更主动担当,在开展江道监测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基础性工作范围、深化基础性工作内容、强化基础性工作统筹力度,在推动流域治理管理现代化中发挥更大作用。

4 结 论

钱塘江干流梯级枢纽建成运行后,在调度协同、效益兼顾、专业运维、行业监管、流域系统管理等方面,对流域防洪减灾产生了一定影响。运用数字化理念思维,组建“钱塘江干流枢纽管理联盟”探索流域枢纽协同联动机制,通过联盟平台加强成员单位间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沟通协调和协同联动,在推动解决存在问题和提升流域防洪减灾协同能力上取得了积极成效,是一项富有意义的实践创新,深化联盟作用发挥能更好助力推进钱塘江流域治理管理现代化。

猜你喜欢
钱塘江梯级枢纽
我在钱塘江边长大
钱塘江观潮
枢纽的力量
淮安的高铁枢纽梦
浙江海宁:钱塘江再现“交叉潮”
枢纽经济的“三维构建”
梯级水电站多目标联合经济运行初探
钱塘江海塘及涌潮景观申遗研究
跨流域梯级电站群远程集控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跨流域梯级电站群集中调控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