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思政小课堂链接社会大课堂实践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2023-10-08 01:35杨筱玲盛志榕
广西教育·B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实践模式教学体系中职学校

杨筱玲 盛志榕

【摘要】本文针对中职思政课教学中理论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不紧密、思政教学资源不足、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论述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打造“七彩”思政实践体验活动课程,形成“知行合一、德学兼修、多元融入”的中职学校思政小课堂链接社会大课堂实践模式。

【关键词】中职学校 思政小课堂 社会大课堂 实践模式 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23-0017-04

南宁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南宁四职校)近年来积极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探索,促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在思政实践体验活动课程的技术标准、教学方法、教学平台、管理体系、教学团队、课程体系等方面取得突破,形成了“知行合一、德学兼修、多元融入”的中职学校思政实践体验课程“生态圈”实践模式。该模式充分整合各方思政教育资源,秉持“全员全程,实践体验,感悟提升”理念,建立“课堂主导、家校联动、社区参与、政府支持”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运行机制,搭建历史传承、社区服务、企业实践等思政实践平台,开发技能体验、环境体验、文化体验等系列活动项目,构建“七彩”系列思政实训体验课程模块,并通过多方评价、多元评价推动实践模式、更新和完善。

一、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价值意蕴

(一)建设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是新时代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职业院校学生是未来的大国工匠,学校通过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和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有助于学生感知社会、体验职业、检验理论、开阔视野、增长才干、磨炼品格,从社会大课堂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力量,为“技能成才”“技能报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建设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是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的现实需要

思政课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点,实践体验是落实思政课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围绕思政课学科核心素养要求设计实践体验活动,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使理论知识与中职生思想状况和学习生活紧密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在活动中生成素养,这符合思政教育规律和中职生学习规律。强化思政课实践教学,既有助于促进学生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形成,又有助于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和有效性。

(三)建设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是突破思政课教学现实难题的“金钥匙”

当前思政课教学仍存在较多问题。一是“大思政课”格局尚未形成,教师“开门办思政课”的意识还不强,学生理论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不够。二是思政课的课内教学资源不足,课外教学资源缺乏有机整合。三是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比较单一,部分教师仍采用“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促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双向连通,建立思政课“学校+社区+企业”协同育人的路径、内容和机制,建设校内外思政实践基地,把传统文化、志愿服务精神、企业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融入思政课教学,引导学生认识自我、了解国家、辨别社会,引导学生爱学、乐学、学得懂、悟得透,可以有效破解思政课的现实问题。

二、思政小课堂链接社会大课堂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树立“学做合一,润物无声”的思政小课堂链接社会大课堂教育理念

南宁四职校落实职业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思政课“铸魂育人”的价值观教育本质要求,树立“学做合一,润物无声”的思政教育理念,锚定“德技双馨、修身报国”的思政教育目标,培养学生掌握“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学习方法。学校通过开发思政实践体验活动课程,并搭建与之配套的网络课程,进一步推动思政课程改革,优化思政课程生态系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百年党史、红色经典、政策法规、伟大成就、先进典型等,在学生心中深植“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匠精神,为学生成人、成才、报效祖国奠基,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

(二)制订思政小课堂链接社会大课堂实践体验活动课程开发指南

南宁四职校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结合学校实际,研发思政实践体验活动课程开发技术,建立技术规范,编制了《思政实践体验活动课程开发指南》(以下简称《开发指南》)。《开发指南》中确立了“提高学生政治认同素养”“提高学生职业精神素养”“提高学生法治意识素养”的课程目标;明确了“导向性、发展性、开放性、地方性、独创性、民主性”的思政实践体验活动课程开发基本原则。教师在国家政策方针、《课程标准》和本土思政资源的结合点中选择、确定实践体验活動主题,按照“确定主题—设计学习实践形态—设计方案—实施项目—成果展示—评价考核”的基本流程开发和实施思政实践体验活动课程。《开发指南》还提供了实践活动前的教师实施准备核查清单、学生实施准备核查清单,提出了实践体验活动课程基地和资源建议清单,明确了活动课程的管理保障措施。

(三)开发思政小课堂链接社会大课堂体验活动“七彩”课程

“课程化”是思政小课堂链接社会大课堂体验教育资源整合和再开发的有效手段。南宁四职校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联合高校教师、企业导师、实践基地讲解员、社区志愿者、学生家长等共同组建了课程开发团队,通过合作研讨,深入研究学生的思想发展规律。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根据人才培养需求并结合《课程标准》,南宁四职校系统开发了可供学生多次学习、渐次深入的“七彩”思政实践体验活动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该课程体系包含“红、橘、黄、绿、青、蓝、紫”七个系列模块,每个系列模块对应一门中职思政必修课、确定一个模块主题,开发了四个单元共16至17个实践体验活动,整门实践体验课程共设计了114个实践体验活动项目。“七彩”课程在中职三个年级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各有侧重:一年级以“我与家乡”为主题,着重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二年级注重职业认知,以“我与职业”为主题,引导学生认识行业、认识企业;三年级以“我与社会”“强国有我”为主题,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和公民意识。学校建立“七彩”课程体系的动态调整机制,适时调整体验项目,保留优质项目,规划新设项目,淘汰重复项目,并依据党中央、国务院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不断细化、优化体验项目,使“七彩”课程始终与时俱进、永葆生机活力。项目体验给所有学生提供了了解学校文化、企业文化、职业文化和家乡面貌的机会,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弥补了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有助于培养学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的信心和自豪感,传承匠心精神,提升职业素养。

以赫赤(红色)系列模块为例,该系列模块以中职思政课程的必修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依托,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设计了“博学明礼,淬炼思想火花”“正心强技,树牢工匠精神”“启智厚德,感悟思想伟力”“奋楫笃行,汇聚实践智慧”等四个单元,每个单元设计4个实践体验活动。如第一单元“博学明礼,淬炼思想火花”,设计了“追寻红色印迹”(参观南宁邕宁电报局旧址、邓颖超纪念馆、冬泳亭等)、“感受红船伟力”(登红船游邕江,了解南宁革命历史)、“足迹坚定信仰”(参观南宁青秀山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园)、“实践感知真理”(参观昆仑关战役纪念馆,重走革命之路)等四个实践体验活动。每一个体验活动都可以灵活安排实施,使得整个模块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四)搭建思政小课堂链接社会大课堂“网络+基地”实践教学平台

思政小课堂链接社会大课堂实践体验活动课程离不开丰富、多元的平台和载体。南宁四职校充分挖掘校内校外、线上线下思政教育资源,发挥“互联网+思政教育”的技术优势,搭建思政课“网络+基地”实践教学平台。

一是开拓一批校外思政实践基地。南宁四职校依托南宁博物馆、邓颖超纪念馆等南宁市优秀文化阵地和本土思政教育资源,挖掘本土红色基因并融入思政教育,开拓校外思政实践基地。学校与部分基地签订了合作协议,在基地挂牌“南宁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思政实践基地”。学校思政教师联合基地研究员、解说员等共同挖掘思政教育资源,合作编写系列现场教学课程方案,在基地开展现场教学、VR(虚拟现实)教学等;定期组织学生走进基地开展解说等志愿服务,并组织师生解说员到实践基地开展现场培训、理论学习或课题研究等;邀请实践基地工作人员走进学校举办专题讲座。每一次实践体验活动后,学校均进行成果展示和评价反馈,并根据评价反馈意见对实践体验课程方案进行修订。

二是建设一批校内思政实践体验基地。南宁四职校充分挖掘校内思政教育资源,建设校内思政实践体验基地。如,引入企业文化理念培育学校实训基地文化,营造浓郁的职业文化氛围,将学校各实训室建设成职业体验基地;充分利用校园的校道、楼道、走廊、空地等,精心布局建设廉洁文化教育基地、禁毒教育基地等;利用学校园林实训基地,建成绿色教育基地。持续开展劳模工匠、优秀毕业生等进校园活动,打造“真人图书馆”,让学生在与榜样人物的近距离接触中树立人生理想信念,端正职业价值取向,培养职业情怀。

三是建设“七彩”思政实践体验网络课程。基于智慧职教平台,南宁四职校建成包含七个系列模块28个单元114个活动项目的思政实践体验活动网络课程。同时,教师还充分利用中国大学MOOC等学习平台上各种鲜活的实践教学资源,精心挑选优质思政网络课程推荐给学生。学校通过实施“互联网+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利用网络课程可视化、可重复学习、个性化选择的特点,进一步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场域,延伸学生学习时空,进而加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

(五)探索思政小课堂链接社会大课堂课程“四维四步三化”情境体验教学模式

学生思政素养的形成是一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过程。南宁四职校着力破除传统思政课程教学弊端,充分发挥“七彩”思政实践体验活动课程的作用,探索形成“四维四步三化”情境体验教学模式。“四維”,指理论与实践、学校与社会、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四个维度。“四步”,指遵循“入情—明理—践行—笃信”的思政教学基本路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三化”,一是学习主题系统化,严格落实《课程标准》,开足开齐思政必修课和选修课,并结合本土思政资源构建系统化的“七彩”思政实践体验课程;二是学习过程自主化,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活动中开展团队合作自主学习,并利用“七彩”网络课程进行自主学习;三是考核评价多元化,即开展多元主体、多元结构、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的思政教学评价。“四维四步三化”情境体验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在思政课学习中的参与、体验和感悟,强调知、情、意、行的统一。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创设真实(或虚拟)的情境,通过“四维”有机融合和“三化”有机统一,促进思政教学目标的达成,提升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六)打造“教师+企业导师+基地讲解员+社区志愿者+家长”的思政小课堂链接社会大课堂实践体验课教学团队

南宁四职校思政实践教学团队由思政课骨干教师牵头,吸纳了学校专业教师、高校教师、企业导师、实践基地讲解员、社区志愿者、学生家长等人员参与,教学团队成员共同设计实践体验活动项目,共同开发思政实践体验课程。教学团队构成的多元化、异质化,有效克服了思政课教师个人在思维方式、知识储备、社会阅历、实践经验、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局限,有利于开启头脑风暴、激发思想碰撞、凝聚工作合力、整合教学资源、提高育人质量。

(七)构建“党建引领,多方参与,部门协同,菜单管理”的思政小课堂链接社会大课堂教学管理体系

南宁四职校坚持在学校党委的统筹引领下开展思政教育和思政课改革。负责思政课程管理的教务科和负责德育管理的学工科协调配合,对思政实践体验活动进行联合审批和管理。学校积极争取各方力量对思政教育和思政课程建设的支持,建立“课堂主导、家校联动、社区参与、政府支持”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运行机制。一方面,学校鼓励教学团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力,创新性地设计和实施思政实践体验活动课程;另一方面,学校职能部门坚持对思政实践体验活动方案及其实施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管理,确保意识形态安全,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基于“七彩”课程体系形成一揽子思政活动实践体验“菜单”,绘制成“思政实践体验攻略图”,不同专业的师生都可以“按图索骥”选择和开展实践体验项目。自2014年起,学校先后组织了10个年级200个班的学生超过10 000人次的思政活动实践课专题体验活动。

三、思政小课堂链接社会大课堂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点

(一)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的路径创新

南宁四职校突破思政教育的时空限制,形成以“七彩”课程为主体的思政实践常态活动课程,成为伴随学生成长,向企业、社区、社会延伸的优质思政教育资源平台。通过开展思政教育,学校联合企业和高校共同开发和实施体验课程等,拓宽了学生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路径,促进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了解,形成学校—企业—社区联动态势,探索形成了现代职教体系思政横向有效沟通的新路径。

(二)思政小课堂链接社会大课堂资源开发的模式创新

南宁四职校打破以往由思政课教师单独开发思政教育体验项目、课程的方式,创造性地探索“校企对接、内外协作、多方参与”思政教育实践体验资源开发模式,由思政课教师向行业企业大师、实践基地讲解员、社区志愿者及高校专家等了解企业工匠精神、红色基地建设历史、社区志愿服务特色,共同开发职业体验、党史、新中国史、民族史基地实践体验、社区志愿服务体验等项目和课程。教师、行业、企业和高校专家结合各自的专长提供丰富的实践教育资源,形成校内校外交错相连的课程开发网络,共同研发实践活动项目和课程。学校科学编制思政实践体验活动课程开发技术指南和标准规范,指导课程开发与实施,极大地丰富了“大思政”教育课程体系。

(三)面向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发展全时空维度“大思政”教育的实践创新

南宁四职校遵循青少年思想政治素养形成与发展的规律,以学生学习生活和未来职业生活的场景为空间维度,以红色中国发展历程和学生成长发展阶段为时间维度,在全时空、全领域挖掘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思政教育素材,构建纵向贯通各年级、横向融通学校与社会全时空的思政课。学校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教学资源,打造品牌示范活动,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四、思政小课堂链接社会大课堂实践体验课程实施的效果

南宁四职校历经多年思政实践体验活动课程的探索,有力推进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协同发展,有效促进了学生政治认同素养、职业精神素养、法治意识素养的显著提升,学校荣获“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全国首批健康学校”“自治区依法治校示范校”“自治区文明校园”“自治区绿色学校”“自治區促进就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一)增强了学生对思政小课堂链接社会大课堂课程的了解和认知

调查显示,在南宁四职校受访学生中,有82.50%的学生对思政实践体验有了新的认识,84.62%的学生对家乡或志愿服务产生了兴趣。通过设计多样的实践体验模拟情境和量身定制课程,提供了丰富、直观的思政实践教育资源,丰富了思政实践体验教育形式,拓展了思政课程的实施路径,已有超过90.00%的学生参与思政实践体验课程。

(二)提高了思政小课堂链接社会大课堂的吸引力和社会认同

南宁四职校“七彩”实践体验活动课程自实施以来,逾万人次学生参与体验,覆盖超过90.00%的学生。学生对思政课有了认知和共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播下良好的种子。

(三)提升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南宁四职校深化文化育人理念,将工匠精神、人文素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邀请劳模、技能大师进校园,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近万名学生作为“思政实践体验课程设计小老师”全程参与体验活动课程和方案设计等,提升了自信心和综合素养;约90.00%的学生参与思政实践体验,共享体验资源,促进自我认知,提升核心素养。

(四)提高了中职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新的目标、教学对象、环境和要求,对中职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南宁四职校90.00%思政课教师和班主任承担项目设计、课程开发、过程管理等任务,激励教师积极进取,推动教师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倒逼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驾驭新型课程形态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和实践指导能力。

猜你喜欢
实践模式教学体系中职学校
基于学生社团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模式探析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教学方法与实践模式初探
关于构建我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思考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德育工作浅谈
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化探索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