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国内外社会资本研究比较分析

2023-10-10 09:16苏迎娟
科技和产业 2023年15期
关键词:资本文献研究

郑 琼, 苏迎娟, 李 慧

(江苏师范大学 商学院, 江苏 徐州 22111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社会资本作为要素之一,其积累过程、流动中导致的重新配置等直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因此,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涵盖资源、能力、网络关系、社会参与和文化规范等内容的社会资本被应用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研究的多个领域,涉及多个学科和多种研究视角。资源观将社会资本的本质视为附着于关系网络、社会结构的实体或资源集合体[1],而主体能力观认为它是处于社会结构中的个体获取短缺资源的能力,并将个体与他人的关系联结起来[2]。网络关系观强调人们拥有的并能为其带来收益的社会关系[3],这种关系构成的社会网络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而社会资本要研究的便是网络及其中流动的要素[4]。社会信任观更关注在社会或其下特定群体之中,成员之间的信任普及程度[5],而文化规范观将其视为一种促使人们互助合作的主观文化或规范,语言、规范和交流方式的共享能使每个个体周围逐渐形成资源共享网络,并逐步使网络成员间的认识与价值追求趋同[6]。要素综合观则认为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组织的特征,诸如信任、规范、知识、网络的集合、声誉的积累以及组织资本等,它们通过促进合作来提高社会的效率[7]。概念和观点的分歧显示了各学科基于学科的理论预设、价值倾向与方法偏好,抓住社会资本的某些特性或要素,为学者展开后续研究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

国内外学者在社会资本研究领域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由于国情特征和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国内和国外对于社会资本的研究对象、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是否会有差异?研究主题和研究层次是否会各有侧重?中国社会资本研究未来又有哪些拓展空间?这样一系列问题的解答,需要对国内外社会资本研究进行比较分析。为此,运用科学知识图谱[8]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期把握国内外研究热点、研究内容和演进规律的差异。

1 数据来源及统计

1.1 数据来源与分析工具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为中文样本数据源、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引文数据库为英文样本数据源,以“社会资本”为检索词,以“主题”为检索条件,检索中英文文献。由于第1篇与社会资本有关的中文文献出现在1998年,故将中文文献检索时间跨度设定为1998—2022年。同时,由于1994年前,英文文献较少且年份分布零散,故将检索时间跨度设定为1994—2022年。清洗所获数据,剔除访谈、年鉴、会议综述等无效数据,最终获得中文有效文献12 331篇,英文有效文献12 070篇。数据操作时间均为2022年9月。

近年来,以 CiteSpace 为分析工具,对某一学科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常用的研究方法。通过软件里连接强度分析方法可分析各连接点间的互动强弱,而通过热点词聚类分析方法可挖掘该领域学科的研究热点,通过关键词时区分析可揭示本专业文献的演进趋势[9]。采用CiteSpace,软件的版本为6.1.R2。

1.2 中国社会资本研究文献统计与分析

1.2.1 社会资本的热度轨迹

文献产出数量的变化是衡量该学科领域研究进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参考该学科领域文献产出数量年际变化可以把握其兴衰演变的历史轨迹[10]。通过分析国内外社会资本研究文献的产出时间分布可知,中文研究始于1998年,年发文量仅为50篇,经历10年缓慢增长后,2008年发文量增至517篇,而2017年达到1 042篇。英文研究起步相对较早,1994年发文量为12篇,2008年发文量达407篇,2020年和2021年分别为914、850篇,而2022年数据统计截至9月,已达到585篇。因此,国际学术界对社会资本一致表现出持续的高度学术敏锐性,相较而言,中文研究的发展速度较快,同期发文量稍高于英文研究。同时,通过数据分析还发现,国际社会资本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学、管理学、新闻学与传播学、社会学、政治学,以及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呈现出多元学科特征,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应是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

1.2.2 高产作者分布

作者共引频次越高则作者学术相关性越强[11]。将CiteSpace软件分析节点类型设置为Author,中文文献时间段为 1998—2022年,英文文献时间段为 1994—2022年,时间切片均设置为5,生成作者共引科学知识图谱。在中文研究领域,边燕杰是该领域研究的先驱,他为社会资本研究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胡荣、赵延东、张文宏、张俊彪、陈传明、钟云华等学者在该研究领域的影响很大。英文研究领域中,Ichiro Kawachi领域内的影响力最大,Lindstrom Martin、Kondo Katsunori、Subramanian SV、Takao Soshi、Suzuki Etsuji等学者拓展了社会资本研究的方向。相较而言,国外该领域的研究人员多于国内,且国外学者间的联系更为紧密。

发文量较多的学者可能在该领域起到引领作用,其学术成果是了解该领域思想与观点的重要渠道[12]。表1和表2是CiteSpace导出的中英文文献高频作者及最高被引频次文献。由表1可知,边燕杰教授以31篇位居榜首,《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提出了企业社会资本的概念与测量方法,认为企业摄取稀缺资源的能力对企业经营能力和经济效益有直接的提升作用[13]。其次是胡荣教授,《社会资本、政府绩效与城市居民对政府的信任》强调社会资本和政府绩效能够有效地增进城市居民对政府的信任度[14],然后是中国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赵延东学者和上海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张文宏教授,对社会资本的概念、分析层次、测量方法及指标体系进行综述。而陈传明、钟云华、朱红根、张俊飚、吴光芸、赵敏娟等发文量在15篇以上的学者也分别从不同研究情境分析了社会资本的内涵、外延及作用。

表1 中文社会资本研究的高频作者及最高被引频次文献(前10)

表2 英文社会资本研究的高频作者及最高被引频次文献(前10)

由表2的分析结果可知,英文发文量最多的学者是Kawachi I,共88篇,Kawachi I基于美国39个州数据的横断面生态学研究,发现收入不平等通过减少对社会资本的投资而导致死亡率增加[15]。其次是Lu N, 以21篇位居第2,Lu N通过多组分析发现对于低家庭资本群体,社区社会资本是生活满意度的显著预测因子,而在高家庭资本群体中两者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16]。然后是Westlund H和Han S发文量均为20篇。Westlund H认为社会资本由社会网络及其之间分布的规范和价值组成,并分析了企业层面、国家或地区层面社会资本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差异[17]。Han S利用韩国首尔的纵向数据进行多层次分析,发现个体层面和行政区域层面的社会资本在促进个体健康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同[18]。而Robison L、Eriksson M、Aldrich D、Moore S、Fujiwara T、Pfaff H等发文量在10篇以上的学者分别从不同地域、不同情境研究了社会资本的定义、内涵、测度及作用。

表3中的文献被引频次均在800次以上,构成了中文社会资本研究最重要的知识基础,共12篇核心论文。其中,《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和《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的来源及作用:网络观点与调查发现》是社会资本研究的奠基之作,系统建构了关于社会资本概念、构成、测度、来源及作用的理论框架[13,19];《社会资本:理论争辩与经验研究》阐述了社会资本概念、分析层次、测量方法及指标体系[20],而《数字经济、普惠金融与包容性增长》通过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及社会资本的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特别有助于促进低物质资本或低社会资本家庭的创业行为[21]。《大数据背景下商务管理研究若干前沿课题》则为中国社会资本在大数据背景下的研究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与思路[22]。

表3 中文文献共引的12篇高被引文献

表4中的文献被引频次均在1 800次以上,构成了英文社会资本研究最重要的知识基础,共12篇核心论文。其中,Nahapiet J的论文影响最大,被引8 315次,Nahapiet J系统阐述了社会资本概念、维度与作用,论证了社会资本、智力资本和组织优势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23]。6篇文献被引频次达3 000次。Portes回顾了社会资本的起源和定义,强调社会资本在社会控制、家庭支持和由家庭外网络带来的利益方面的作用,并总结其消极后果[24]。Adler P S跨学科领域地总结了社会资本的概念框架,以确定社会资本的来源、效益、风险和偶发性[25]。Ellison N B把社会资本划分为联结性、桥梁性和维持性3类,并实证分析了在线社交网站中社会资本的形成与维持[26]。Tsai W科学提出互动网络结构和个体特征是社会资本的两个维度,可有效影响群体知识生产和群体决策参与[27]。Knack S认为社会资本包括信任、合作规范和群体内联系等构成要素,人际信任和公民合作对总体经济绩效有显著影响[28]。

表4 英文文献共引的12篇高被引文献

1.2.3 研究机构分布

研究机构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载体,为重要学科领域的本质性跨越发展注入活力[29]。将CiteSpace节点类型设置为Institution,时间切片设置为5,可得到国内外机构合作科学知识图谱。图1描绘了中文研究的机构合作分布,共选择出639个机构以及机构之间的303条连线,表5展示了该领域发文量前10的研究机构。由分析结果可知,中国最早开始研究的机构为中国人民大学,发文最多的机构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 105篇,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分别以 96、89、79篇紧随其后,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机构发文也在 50篇以上。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河海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等机构之间的合作最令人瞩目,走在中国社会资本研究的前列。从节点连接强度来看,合作紧密的机构往往在同一科研院所或同一地区中,从合作关系上看,合作组织中最多的节点有7个。

图1 中国社会资本研究的机构合作分布可视化结果

表5 中国社会资本研究领域核心机构(发文量前10)

比较而言,国外机构之间的联系更紧密。图2展示了国外机构合作科学知识图谱,共选择出515个机构以及机构之间的782条连线。表6列出了国外社会资本研究发文量前10的研究机构。国外最早开始社会资本研究的机构是哈佛大学,该机构的发文量也最多,共143篇,密歇根州立大学隆德大学、 北卡罗来纳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密歇根大学、马里兰大学、多伦多大学、曼彻斯特大学、乌得勒支大学等发文量也都在 60篇以上。从合作关系上看,伦敦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多伦多大学、隆德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与哈佛大学等机构之间的合作最令人瞩目,走在国外社会资本研究的前列。合作组织中最多的节点有10个,分别是哈佛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隆德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马里兰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曼彻斯特大学、乌得勒支大学与牛津大学。

图2 国外社会资本研究的机构合作分布可视化结果

表6 英文社会资本研究领域核心机构(发文量前10)

2 社会资本研究的内容版图与演进特征

2.1 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是文献主题内容的高度凝练[30],而关键词出现频次则反映其在整个关键词共现网络中的重要程度[10]。图3包含了506个节点,532条连线,呈现了近年来中文社会资本研究的基本面貌。首先,根据图中节点的大小来寻找关键节点。“社会资本”是图谱中的最大节点,而“社会网络”“人力资本”“信任”“农民工”“创新绩效”等节点也非常显眼。其次,图中散落在四周的小节点可说明领域内研究前沿。例如,“数字经济”“作用机制”“核心能力”“网络”等节点,反映出中文研究领域的知识发展结构与演变情况。图4为英文社会资本研究关键词的共现图谱,包含了129个节点,186条连线。“社会资本”“绩效”“网络”“多层分析”“健康”“社区”“管理”“创新”“自我评价”“结构洞”等节点显著。“男性”“女性”“家庭”“知识”“社交媒体”“政治政策”等节点反映了英文文献的研究热点。总之,国内外学者们在社会资本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内涵与外延、影响因素和效用探讨等方面,但国内外研究的具体兴趣呈现出明显差异。

图3 中文社会资本研究关键词共现的科学知识图谱

图4 英文社会资本研究关键词共现的科学知识图谱

在CiteSpace生成的关键词共现图谱中,可以通过节点大小来判断关键词出现的频率高低,高频出现的关键词代表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且节点的中心性越大,表明该关键词越重要[12]。提取国内外社会资本研究频次排名前20的关键词以辨识领域内的热点主题,见表7、表8。中文出现频次多且中心度大的研究议题有“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信任”“文化资本”“农民工” “经济增长”“创新绩效”和“社会网络”等。英文出现频次多且中心度大的研究议题有“社会资本”“网络”“信任”“绩效”“社会网络”“行为”“模型”“健康自评”“创新”等。

表7 CSSCI期刊来源社会资本研究高频关键词(前20)

表8 WOS期刊来源社会资本研究高频关键词(前20)

以关键词作为聚类对象,得到国内外社会资本研究的热点词聚类图。CiteSpace 提供了两个指标:ModularityQ(模拟值)和Weighted Mean SilhouetteS(平均轮廓值)衡量图谱的网络结构和清晰度。当Q>0.3,代表划分出来的结构是显著的;当S>0.5,表示聚类结果是合理的。在图5、图6中,Q分别为 0.893 9、0.736 1,S分别为 0.975、0.909 5,这说明绘制的国内外关键词聚类图谱效果均较好。中文文献中,社会结构、文化资本、影响因素、社区治理、产业集群、乡村振兴、农民工、人力资本、企业绩效、信任、社会网络、创新绩效、普惠金融、异质性、生计资本、关系网络,这些聚类反映出国内社会资本研究的重点,而社会资本、人力资本、职业适应力、运营绩效、社会服务、心理因素、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社会支持、经济危机、项目型组织、知识共享等反映了英文社会资本研究的重点。

图5 中文社会资本研究的热点词聚类

图6 英文社会资本研究的热点词聚类

2.2 社会资本研究的内容演进

关键词时区图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时间的研究主题[12],而关键词突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一段时间内影响力较大的研究主题[31]。图7、图8明确了国内外社会资本研究发生的显著变化。中文研究中,1998—2008研究前沿为共同富裕、普惠金融、知识资本、竞争优势、物质资本、产业集群等宏观问题探讨阶段,重点研究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而2003—2013年10年间,技术创新、经济转型、规范等成为新的研究前沿,强调企业创新、转型、网络和治理,而2014年之后,创新绩效、乡村振兴、数字经济、科技创新等新研究内容契合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针倡导的新发展理念。英文文献中,1999—2014年研究前沿为收入不平等、公民社会、公共卫生、政治经济、治理政策、多层分析等宏观问题探讨阶段,重点研究信任、政治文化、政治参与、集体行动、社区治理、管理、健康、教育、社会网络等问题。而2014—2018年5年间,集体行为、一体化整合、框架结构等成为新的研究前沿,强调企业创新、转型、网络与信息、吸收能力等,而2019年之后,社交媒体、企业绩效、抑郁症、满意度、中介作用、密切关系和“脸书”等更微观的研究内容出现,与技术进步和社会热点结合得尤为紧密。

图7 中文社会资本研究的关键词演进图谱

图8 英文社会资本研究的关键词演进图谱

3 研究结论

以1994年1月至2022年9月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有关“社会资本”主题的文献为基础,运用CiteSpace 软件对最终获取的24 401篇中英文文献进行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等科学知识图谱分析,研究发现总结如下。

1)英文社会资本研究起步较早,但近10年中文文献发表量增速更快。近年来,国内外社会资本相关发文量水平较高,研究主题与内容日益丰富,呈现多元学科特征。从研究作者和机构合作层面看,国内研究机构多于国外,但国内机构间的合作密度却更稀疏,领域内的合作研究在同一科研院所中较为集中,且研究的地域化倾向明显。因此,为了进一步丰富与深化社会资本研究,应加强学者与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网络,让不同地域、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给学术界带来理论与实践模式的创新,共同构建与时俱进的研究体系。

2)国内外社会资本研究逐渐趋向细化与深入,内涵界定更深化,研究对象更多元,研究层次已涵盖宏观、中观和微观。英文文献既涉及宏观层面的政治政策,也涉及中观层面企业或社区的知识管理、创新绩效和能力提升,也有个体行为、老人、心理健康等微观层面研究。中文文献对于社会资本的效用,如对社区治理、产业集群、乡村振兴、创新绩效以及提升竞争优势等方面的作用存在共识,但在概念、影响因素与测度上针对具体问题各有偏重。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外研究逐渐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这为社会资本理论创新、实践模式应用提供了借鉴意义,但定量方法大多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内容一般集中在内涵与外延研究、影响因素与测度分析、效用探讨等3方面。新发展时期,采用多学科的定性与定量方法是发展趋势,未来研究也可尝试利用信息技术介入,运用大数据样本进一步科学验证,力争在领域内存在争议的问题上有所突破。

3)国内外社会资本研究能较为紧密地结合各国国情,具有前瞻性。关键词时区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外研究的兴趣与差异。英文社会资本研究已从宏观、中观问题探讨阶段转向微观分析,从收入不平等、公民社会、公共卫生、政治经济等宏观问题和集体行为、一体化整合、网络与信息、吸收能力等中观问题,延伸至社交媒体抑郁、满意度、密切关系和“脸书”等更微观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进步和社会热点结合得更加紧密。而中文社会资本研究与国家政策思想和时代背景的结合更为紧密。1998—2008年研究前沿为共同富裕、普惠金融、知识资本、竞争优势、物质资本、产业集群等宏观探讨阶段,重点研究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2003—2013年的10年间,技术创新、经济转型、规范等成为新的研究前沿,强调企业创新、转型、网络和治理。2014年之后,创新绩效、乡村振兴、数字经济、科技创新成为新的研究内容,当前的研究多数围绕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特征而展开。新发展时期,为了可能的创新点,中国学者可以集思广益,从多种视角、多个维度对社会资本进行全面研究,争取可能的创新点。

上述所提及的多学科视角、多方法验证和预见性研究来对社会资本进一步探讨之外,中国学者可以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社会治理创新、社会保障与民生等方面继续深化研究,努力解决现有理论研究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例如,针对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问题、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问题、解决城市-农村协调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问题等。同时,还可利用新的研究工具和方法探讨企业创新发展、网络消费与行为等中微观问题。例如,进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信息技术时代,新的研究工具和方法可以促进新媒体情境下社会资本内涵与要素的剖析,推进移动社交网络中成员互动、资本积累和社交行为的解读。总之,未来社会资本研究除应契合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攻关期的新发展理念之外,还需基于中国国情,关注国外研究前沿,汲取新的技术方法,谋求发展。

猜你喜欢
资本文献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资本策局变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第一资本观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