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华先生之“争”与“不争”

2023-10-10 06:32刘黔敏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3年8期
关键词:学术德育班主任

刘黔敏

恍然间,先生已走了不少日子,思念却在这忙碌的日常中回旋。或是一个相似的背影,或是一段文字,或是某个旧梦里,先生的音容笑貌总会时时闪现。这几日细细思索,求学几年先生予我最大的影响是什么?想来除了学识上的提升,更多是一种精神上的指引。

跟着先生求学时,我不过二十出头。或是天性,或是从小严格的家庭教养方式,让我习惯事事争先,性子也有些急躁。遇着先生,为我打开了另外一片天地,了然原来人生还可以有这样的境界:既“争”亦“不争”,真诚待人、严谨治学,低调、谦逊、自在、超然。

先生之“争”,体现为在学术上争研“真问题”。先生从不为名利写文章,只研究真实教育中的真问题。在他的学术文章中,能看到他对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如针对中国中小学的基本教学单位——班级,先生从最初的《发展性班级教育系统》一书到后来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班级教育学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此领域的研究空白。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我国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先生敏锐察觉应拓展德育的理论边界,先后撰写《心育刍议》《心育再议》《我的心理教育理念》《对“心理—道德教育”的探索——兼论中国自己的心理教育之道》等系列论文,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心育”理论框架及实践路径。此外,先生总是善于把握真实的时代发展脉搏,进而研究新出现的教育问题,如在市场经济全面兴起之后,先生撰写《对学校德育与市场经济关系几个问题的思考》一文,提出了在新的时代浪潮背景下学校德育的新任务、新挑战。网络兴起,先生与时俱进,撰写《网童的特点与教育引导》一文,显示了对这一问题的关注。疫情背景下,先生撰写《突发疫情实践背景下的班主任工作》一文,倡导家校共育,更凸显其对现实教育问题的关照。

先生之“争”,体现为学术上争取“理论与实践”之融合。如果将先生的学术成果进行梳理,不难发现他的研究既“上天”又“入地”,理论上高屋建瓴,但不限于宏大理论的建构,也关注如何将教育理念落实于教育实践,推动教育发展,让师生受益。先生著述颇丰,其中既有《新时期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理论特征》《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研究综述》《近十年来德育思想现代化的进展》《道德教育的全球视野》《德育目标应有要求——民族精神与世界精神统一》这类偏重理论设想与阐释的论文,也有《班主任与发展班级教育系统》《对设置心理课程的认识与设想》《学校教育实践中的“心理—道德”教育》《给特别学生以特别关爱》《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和谐发展》《以儿童的方式实施积极教育》这类适合中小学管理者和教师学习的论文。其中,针对班主任这一群体,先生撰写了《与班主任朋友谈班主任》系列论文,将自己对班主任工作的思考娓娓道来,不似一种指引,更似与同道的沟通交流。除去在学术方面观照实践问题,先生在后期积极参与中小学道德教育、心育的课程开发。他不仅研究教育,更参与教育,先后主编了《心理与道德教育读本》《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教材,将教育之理想与真实的教育需求有效结合,实现了从研究中小学教育到参与中小学教育实践的身份融合。

先生之“争”,体现为对“学术之真”的争。先生生性包容,待人有君子之风,但对待学术问题喜欢争论,相当较真。记得读博期间跟随先生编中学思品课教材,一起讨论时先生善于倾听并把控全局,哪怕是一个很小的问题,先生若觉逻辑不顺就绝不放过,一直会引导大家把问题的核心挖掘出来。对待书稿,先生一字一句斟酌,再三推敲。他总说教材影响、引导少年儿童成长,不能有丝毫的问题。在引导学生过程中,先生对学生的学术看法也许不完全认同,但总是充分尊重。记得我的博士论文初稿完成后,先生返回的初稿上处处是用铅笔做的标记,有的是直接修改的字句,有的则打上了问号。交流时先生针对这些问号提出疑问,并非高高在上的指导,更似与我商榷。而针对学生感兴趣的研究领域或问题,先生持一种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态度。先生众学生的研究领域多种多样,偏哲学的、偏社会学的、偏人类学的、偏心理学的,这或许与先生包容的气度有关。在先生眼中,只要探寻的是教育之道,都应鼓励认同,提供支持。而对待自己的学术,先生则更为“严格”。当他写好一篇论文,总是会交给学生阅读,并要求学生提出修改意见。对于学生所提问题他要么耐心解释,要么与之探讨,直至满意。

先生之“争”,体现为对新生事物勇于争先。记得网络刚刚兴起,某日,我和师姐给他演示搜索引擎功能,当看到输入他的名字屏幕上跳出他的相关个人信息时,先生大吃一惊,直呼神奇。没过多久,先生已将网络用得非常熟练。毕业后,先生还时常给我发电子邮件问询近况。再后来,先生开始用微信,时常会发一些精美的风景图片给我,有时清晨一打开朋友圈就能看到他用微信发来的早安问候。在我眼中,先生从未老去,真正诠释了《青春》中所言的境界:“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炙熱的感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无论年届花甲,抑或二八芳龄,心中皆有生命之欢乐,奇迹之诱惑,孩童般天真久盛不衰。”

先生之“争”,体现为争做“真人”。先生成长的历程并非一帆风顺,但无论经历过多少波澜,先生待人接物始终怀有一颗真心。师母曾经说过,感觉他对学生比对自己的孩子还要好。记得每次去先生家,他总会问:“吃饭了吗?”后来慢慢知晓先生的脾性,一定要答已吃过,若答没有,他往往会亲自下厨。2004年师姐毕业离校,正值南京盛夏,烈日炎炎,先生不仅亲自到师姐寝室送别,还帮忙打包行李,那日他头上的汗水至今留在我的记忆之中。毕业之后,先生还会时时关心我的近况,问询工作和生活是否顺利。因为先生的学术地位和人格魅力,总会有人拜访先生。但无论是对大学校长,还是对钟点工,先生的态度并无二致。在他眼中,财富多少、地位高低之类的符号从来不是评判的标准。先生一生活得真实、坦荡,既让人敬重,又让人情不自禁地想亲近。

先生之“不争”,则体现为先生对世俗名利的淡定从容。曾经有一次学校要评选某个荣誉,先生本身的材料完全符合要求,他却自认还需要继续努力,坚持不参与评选。学校后来为了让先生参加,只能让另一个老师带着他的材料去进行陈述。这就是先生的个性,不为外在的名利所困,一切有着自己的评判。记得一次某个学术会议宣传时用了他的名号,先生笑眯眯地说:“没有关系,开会交流本来就是好事。如果因为我能够吸引更多人参会交流,很好啊。”寥寥数句,先生待人接物的格局已然显现,观照大局,对个人利益得失淡然面对。

正所谓“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因这份不争,越来越多具有教育情怀的教育者汇聚在他身边,先生在与他们的互动中充实丰满着自己的学术思想。在他眼中,无论是小学老师、中学老师、大学校长,都是教育的同道中人,只要跟教育相关都值得尽心尽力。对于他们的学术相求,他总是欣然应予、竭力相助。纵观先生的学术生涯,从早期关注素质教育、德育,到后来关注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融合,独创心育的理论体系,再到后来关注班主任的专业化、关注网童、教学的伦理性……既有独到深刻的理论创见,亦有对教育实践的深切思考,越到后来这种紧追一线教育现状,观照现实教育问题的倾向愈加明显。对先生而言,一位校长的讲话、一位教师的疑问、一位儿童的话语,都隐藏着真知灼见,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命题。先生虚怀若谷、淡泊名利,让他与教育实践工作者有了更多交流对话的机会,正是在这些交流中,他不断产生新的学术生长点,寻找教育真谛,践行着一位教育思想者的使命责任。

先生曾在《教育研究》上发表过一篇论文《让教学成为道德事业》,文中提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育性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教育性体现在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作为实现德育目标的教学过程本身也是德育过程,是让教学成为道德事业的内在根据。德育的实施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活动方式,而教学是实施德育的基本形式。应当改变教育的现状,努力使德育与教学融合。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做自觉的教育者,让教学成为道德事业。”先生正是这种理念的践行者,不仅教道德,自身就是道德的榜样,其精神人格已化为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影响着学生。先生曾言:“我们应当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自觉性,善于发掘、利用其积极的影响,防止和克服负面的、消极的影响。”先生知行合一,在育人的过程中致力成为一位“自觉的教育者”,发挥积极的、隐性的、自觉的教育影响。

如今先生虽已驾鹤西去,但他将似那三月的风、四月的柳、五月的栀子,明亮、温暖,一直在我身边。

(作者系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学术德育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夸夸我的班主任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班主任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