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对财务报告的改革措施探析

2023-10-11 12:54郑炳
审计与理财 2023年9期
关键词:财务报告使用者报告

■郑炳

企业财务报告是包括外部投资者、债权人、税务局等监管部门、社会大众在内的众多报告使用者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发展阶段、社会贡献的主要渠道,也是企业对内制订制度和考核目标的依据,对外宣传企业形象的名片。财政部于2021 年11 月印发了《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了“积极推动会计工作数字化转型”的主要任务。在数字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基于财务报告对于报告使用者决策的重要作用,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财务报告准确性和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一、企业现行财务报告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预测能力不足

现行财务报告基于企业会计准则,主要反映的是企业历史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来合理推测未来情况。对于企业未来的环境风险评估、战略调整带来的经营成果变化等问题缺乏前瞻性、预测性。同时,基于历史数据的财务报告难以为政治、经济、环境发生重大波动,产业、市场发生剧烈变化,技术出现颠覆式革新,企业新设或重组等等情形提供有效预测。

2.非财务信息不足

现行财务报告基于货币计量,因此主要披露企业有形资产及能够以货币计量确定合理价值的无形资产,但对于诸如企业形象、人力资源、知识产权、企业ESG 等无法通过货币计量确定合理价值、但对于企业经营发展至关重要的信息,则基本无法为报告使用者提供相应信息。

3.风险提示不足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金融业务推陈出新,市场上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衍生金融产品,且随着企业需求日趋复杂。会计准则对于衍生金融产品确认和计量的更新,难以匹配新型金融产品的设计速度,导致了传统财务报告难以准确反映新型金融产品的本质和评估新型衍生金融产品的风险。

4.标准化模板制约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一般企业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必须严格采用标准、一致的财务报告模板。这虽然提高了会计信息在不同企业之间的可比较性,但是随着用户需求和企业经营目标多元化发展,标准化报告制约了报告使用者了解不同企业的“独特”一面。

5.专业性过强

财务报告涉及较多专业财务公式、比率和复杂晦涩的财务语言,财务报表逻辑也难以被非财务专业人员所理解,对于大多数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外部报告使用者而言,财务报告的实用性无疑大大降低,报告阅读者难以通过阅读财务报告充分了解企业情况、经营风险,从而影响经营决策行为。

6.时效性较低

我国目前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采用的是定期报告形式,年度财务报告要求在年度结束后的四个月内披露,半年度财务报告要求在半年度结束后的两个月内披露。对于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和企业而言,财务报告越来越体现出滞后性的特点,难以及时地为下一年度企业经营计划的制订提供数据基础。

二、基于数字化转型的企业财务报告改革目标

目前,社会各行业进入了全连接的信息时代和大数据时代,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如火如荼,数字化转型的降本增效、智能运营等效果也在逐步体现,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追求个性化的用户需求,企业不得不推动战略优化,而数字化转型将为本轮战略优化带来充分的动能。

企业财务报告的数字化转型,就是要从传统的基于手工的人工编制模式转型为基于系统管控数据和流程的系统编制模式。总体来说,就是要实现三大目标。

一是要提升标准化财务报告的编制效率和准确性。通过财务系统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解决人工编制财务报告过程中大量耗费人力、时间的问题。信息系统带来的自上而下的口径统一,将极大缩短数据汇总时间,保障了大型集团的财务报告及时性。同时,以信息系统代替人工进行数据分解和加总,进一步提升了财务报告准确性。

二是要完善财务报告体系、增加财务报告个性化需求。传统财务报告已无法满足现有内外部报告使用者个性化需求。通过技术手段重构财务报告生成方案,将更多的非财务信息、风险信息、非货币计量信息集中反映到财务报告来,形成基于一套标准化财务报告的多套个性化财务报告体系。

三是以数字化转型推动财务人员的工作转型。从传统的以编制数据准确的财务报告为主要目标的财务工作,转型为以基于系统编制的个性化财务报告的精准分析为主要目标的财务工作。财务人员从繁重的汇总、编报工作中脱离出来,更好地实现财务部门服务战略、支持决策的作用。

三、基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财务报告改革的措施

财务报告的数字化转型可以从人员转型、数据挖掘、信息交互、系统学习四个角度入手,实现编制能力、报告时效、管理分析等方面的目标。

1.人员转型

财务报告的数字化转型,首要在人员转型,在于组织内人员达成共识。首先是经营管理层达成共识。管理层应当充分认识到数字化转型对财务报告、乃至对企业经营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支持财务报告改革工作;其次是财务部门达成共识。财务部门应当深刻理解财务报告改革不单是技术革新,更在于财务理念革新,改革过程财务人员要摒弃传统编报逻辑,转到对机器语言的财务化改造、信息系统与会计准则、管理需求的适配上面来,逐步转向精细化管理分析工作。

2.数据挖掘

财务报告的数字化转型,要通过信息技术,深挖多层次多渠道数据,以行业市场、竞争企业、上下游企业数据,交汇生成本企业的个性化财务报告。整理和深挖数据,形成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货币计量信息和非货币计量信息、历史信息和当下信息的融合,构建全方位的企业形象,使内外部报告使用者清晰了解本企业经营情况、行业地位、市场竞争能力等信息,为经营管理者决策提供更丰富的数据支撑。

3.信息交互

财务报告的数字化转型,要通过信息技术,实现财务报告信息交互能力的飞跃式发展。传统财务报告多以纸质形式,提供给使用者平面化的企业形象。而基于信息交互技术、三维立体成像技术的普及,企业可以结合图像、音视频、三维模型等形式,使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更加简洁、直观、立体、可视地呈现在报告使用者面前,提高财务报告的可了解性和实用性。同时,大数据技术支持下的动态化、实时性的财务报告同样可以为企业、监管部门等及时掌握情况提供便利。

4.系统学习

财务报告的数字化转型,要通过信息技术,实现系统自主学习和升级。不同报告使用者的使用习惯和关注重点各异,导致报告系统化改造工作肯定不是一蹴而就。一方面,通过建立系统反馈渠道,内外部报告使用者可以直接通过反馈渠道提出报告改进建议,通过人工智能识别分析,调整报告板块和板块数据展示;另一方面,经过报告编制、分析、使用人员的反复使用,系统收集用户习惯记录,根据对用户习惯的分析,形成分析报告,既可以为经营管理层提供不同视角的专业意见,又可以为监管部门制定政策提供更多现实依据。

结束语

现行财务报告已经难以适应社会环境及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数字化浪潮的到来恰好为财务报告改革提供了技术基础。基于数字化转型的财务报告改革,可以为报告使用者带来更多的报告视角,为报告使用者做出决策提供基础。

猜你喜欢
财务报告使用者报告
企业内部财务报告体系设计与应用
财务报告目标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财政部修订印发《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编制操作指南(试行)》
报告
抓拍神器
报告
报告
戴德明教授畅谈财务报告的功能扩展
他汀或增肌肉骨骼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