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做“孤注一掷”的戏中人

2023-10-12 04:36张宏羽
检察风云 2023年18期
关键词:邓某唐某何某

文/本刊记者 张宏羽

“想成功先发疯,不顾一切向前冲;拼一次富三代,拼命才能不失败。”还记得电影《孤注一掷》中,诈骗团伙的洗脑口号吗?

且慢,且慢!你或许忘了还有这几句台词:“我对220伏的电棒‘免疫’了,他们就换380伏的”“我被卖了四次,每天工作十八九个小时”……

近年来,不断有人被所谓的“境外高薪招聘”信息所诱惑。然而,等待他们的或许不是年薪百万元的工作,而是被限制人身自由,遭受毒打、电击等惩罚及残害肢体、割取器官等非人折磨,有人甚至命丧他乡。“一夜暴富”的疯狂梦,实则是对生命和自由的“极致操控”。

“境外高薪工作”

近日,记者从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检察院获悉一起组织他人偷越国境案件。时间退回到2023年2月底,上海市浦东国际机场边境口岸,几名青年男子结伴出境。

走在前面的都已顺利过关,但到唐某时却停住了。唐某一时紧张,把前一晚在群里邓某教他的“快问快答”全忘光了。见其面色不对,工作人员暂时将其留下。不久,机场民警将唐某及其同行者带回派出所接受调查。

起初几人还自称是出境旅游并出具相关机票酒店订单,但经不住盘问,很快便承认是借旅游之名,到境外从事电信网络诈骗客服工作。唐某是介绍人邓某的小学同学,年初时邓某主动联系他,分享了一个赚大钱的“好机会”——通过电话“忽悠”客户投资。邓某说他们每月有8000元底薪,之后按照实际工作绩效会有阶梯式抽成。唐某虽有所顾虑,但想到酬劳丰厚,且全部行程机票食宿等由对方负责,还是同意跟邓某一起去,打算看看情况再说。

此前,邓某在“杜哥”(另案处理)介绍下,与“阿乐”(另案处理)通过某款聊天软件联系去境外从事电信网络诈骗客服,并说服他人一同前往。2023年2月26日,邓某在阿乐指挥安排下,明知前往境外可能从事电信网络诈骗活动,仍拉拢、介绍他人(另案处理),于浦东国际机场以旅游名义虚构出境事由,在骗取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核准出境时被查获。

本案指定奉贤区人民检察院管辖。检察机关认为,邓某违反国境管理法规,组织他人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方式掩盖非法出境目的,骗取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核准出境,其行为已触犯刑法,依法对其提起公诉。法院以组织他人偷越国境罪判处其有期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

不知道邓某、唐某等人是否庆幸自己没能成功出境,毕竟,“境外高薪工作”很有可能是“不归路”。特别是偷渡踏出国门的那一刻,就是噩梦的开始。

宁夏青年小龙和小虎(化名)曾向媒体讲述过他们被骗至境外的不堪经历——进入电信网络诈骗园区后,他们看到高耸的院墙上面拉满了高压电网,门口有荷枪实弹的武装人员,入园第一天就被拉去参观水牢……从早上9点上班,一直到次日凌晨2点,回到宿舍时大家都一言不发,经常会在梦中惊醒,听到舍友的啜泣声,死亡的阴影每时每刻都笼罩于心。

这绝非个例。从境外电诈团伙中被解救回来的徐某回忆道,他当时一直没找到工作,偶然间在网上刷到一则招聘消息,工作条件和工资待遇都很优厚。在中介的不断诱惑下,去往我国边境某地,随后偷渡至境外。徐某感到不对劲,产生了回家的念头,却随即被切断与外界的联系。每天被殴打,只给一个馒头、两瓶水……恐惧之下,徐某只有听从安排,帮助实施电信网络诈骗。

徐某也曾尝试逃跑,但在距离大使馆还有几百米时再次被抓。回去后,他被关了15天水牢,每天在臭水里泡7个小时。有人让他卖血赚钱,每天要抽好几瓶可乐体量的血,连续抽了4天,直到失去意识。徐某表示,其他人有的被卖血,有的被卖器官,没有用处的直接枪毙……这也带给他很大的刺激,连续做了一个星期的噩梦。曾经重190斤的小伙子,不到一年,瘦到只有110斤。

检察官提醒,面对所谓的“境外高薪工作”诱惑,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被骗子们的“空头支票”所惑,别信、别贪、别冲动,以免生命财产安全受损。

这种忙“帮”不得

揭开前文所述的“境外高薪”面纱,这背后很大概率是“诈骗话务员”的工作。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往往是从拨打电话开始,被害人编造一个看似正当的理由,将潜在受害者拉进预先设置好的各种网络聊天群内,为诈骗团伙实施犯罪做好先期准备。可以说,没有“话务引流”这一诈骗黑灰产业,骗子就没有机会实施“精准诈骗”。

2023年上半年,上海警方就从一起冒充客服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入手,经过层层分析、研判梳理后,发现一个隐藏在全国各地的特大“话务引流”黑灰产业团伙。记者了解到,在这起案件的侦办过程中,一直有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的身影。

2023年3月底,当线索刚刚浮现时,办案组的检察官就已提前介入,全程跟踪听取案件侦查、取证进展情况,并给出案件定性、法律适用、证据规格等专业意见。2023年4月25日,办案组检察官随同侦查员奔赴外省参与收网行动。

检察官向记者表示,“话务引流”也可能构成诈骗犯罪。不要以为自己没有直接实施诈骗犯罪,只是打打电话拉拉群,就可以不负法律责任,这实际就是诈骗分子的“帮凶”,同样会构成诈骗罪。

记者在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检察院也了解到一起“引流”案件。在该案中,不法分子往往会通过在网络平台包装形象、免费分享经验贴等方式,诱导目标人群关注并发私信。进而引导被害人添加诈骗分子指定的微信群、QQ群或进入小程序,由诈骗分子对被害人实施“精准诈骗”。

从跟着老板做“引流”,到自己成立团队做“引流”……团伙负责人贺某到案后交代了自己一步步走向犯罪深渊的过程。

2020年12月底,大学毕业后的贺某找到了一份高薪工作,工作内容是在各大网络平台发布股票财经类心得,引导主动私信求教的客户添加公司指定的对接账号即可。虽然意识到自己“引流”添加的账号背后极有可能是诈骗分子,但在高薪诱惑下,他并不舍得放弃这份工作。直到2022年10月底,害怕难以把控“引流”风险,老板解散了团队,贺某和团队里的业务员纷纷离开了公司。

曾经的高薪变成过眼云烟,不甘心的贺某于2022年12月自己成立了一家“科技公司”,组建了自己的“引流”团队,继续做着诈骗分子的“帮凶”。他一边从上游电信网络诈骗集团获取需要“引流”对接的QQ号,一边购买大量网络社交平台账号,提供给公司员工用以“引流”。按照成功“引流”的客户数量,贺某再以虚拟币的形式从上家处结款非法牟利。

经查,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朱先生等12名受害人以此方式被“引流”至诈骗分子账号,被骗钱款共计700余万元。2023年6月29日,金山区人民检察院依法以诈骗罪对贺某及其“引流”团伙提起公诉。

记者 注意到,电影《孤注一掷》中还呈现了插满手机卡和银行卡(以下简称“两卡”)的诈骗工具。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这些被用于洗钱的“两卡”可能就来自于大众,一些人因为眼前几百元、几千元的利益,便将“两卡”出售给了犯罪分子用于犯罪。

近期,一则“嫌疑人看《孤注一掷》时被抓”的新闻引发热议。2023年8月14日,湖北十堰民警成功抓获嫌疑人何某。从警方公布的视频资料来看,当民警找到何某时,她正在影厅内看《孤注一掷》。听到民警上前表明身份,她立刻反应过来:“出去说吧。”

在影厅外,面对民警“知道我们找你什么事吗”的问询时,何某先是表示“不知道”,后听到民警说出其银行卡在今年6月有异常转账交易,何某很快交代了犯罪事实。

据警方透露,何某明知转账资金为电信网络诈骗所得赃款,但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她仍将自己名下的银行卡出借,并告知对方自己的支付宝及银行卡密码。今年6月,十堰某地居民高某被骗大额钱款,这笔钱正是转到了何某的银行卡中,随后何某将一部分钱款通过现金交给涉诈人员,另一部分钱款则通过支付宝、手机银行转出。

在审讯室里,何某表示已经意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与危害性,非常后悔,不应该为了蝇头小利铤而走险。

猜你喜欢
邓某唐某何某
被同事殴打算工伤吗
一口唾沫引发互殴:是正当防卫还是故意伤害
暴力威胁致被害人自陷危险而死亡如何定性
暴力威胁致被害人自陷危险而死亡如何定性
欠290万假死赖账 全家演戏“土葬”被公诉
如何叫醒装睡的人
男子想进监狱 只为躲老婆
搭乘醉酒司机的车,发生车祸,责任谁承担
为索要赌债非法拘禁 涉嫌犯罪被批捕
微信“摇”来的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