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

2023-10-12 10:43周颖
青年文学家 2023年24期
关键词:大榆树广告牌外婆家

周颖

人们常说,人的一生都是在无数次的相聚离别中度过的,人生就像是一场目光的旅行,由无数次目送拼凑而成。一次次的送别将时光隔离开来,在时空距离上渐行渐远的亲情对我而言,它的意义却是牵挂一生。像乘坐时光机穿梭一般,我被带回了记忆深处一次次的目送中。

小时候,我被寄养在农村外婆家,和外婆、舅舅一家人住在一起。夏日,午后热浪滚滚,我和外婆一家人坐在家门口的大榆树下扇风乘凉。大榆树上的知了鸣叫声不断,扰得人心烦意乱。

突然,斑驳的树影里出现了一道黑影,那个影子是那么熟悉—是爷爷!远在几十公里外的爷爷突然登门造访,不免让人意外。“亲家,你来了呀,快来坐!”外婆道。爷爷端起茶水“咕咚”“咕咚”地连啜了几口,放下茶杯,和外婆拉了一会儿家常,然后转过头盯着我,用沙哑的声音试探性地问:“今天跟我一起回家吗?”那一刻我的内心挣扎了很久,因为父母的关系,待在外婆家的我一直有寄人篱下的疏离感,回家意味着可以得到爷爷奶奶无限的宠爱,但不知为什么,我拒绝了爷爷。他腼腆又稍显尴尬的笑容挂在布满皱纹的脸上,身体拘束得像是犯了事的小孩儿。

送爷爷出门时,我留意到他骑的仍然是那辆饱经风霜的“永久”牌自行车,目光追随着他渐渐远去的背影。他吃力地瞪着车子,车子发出“吱吱吱”的响声,快要散架似的。在毒辣的阳光的照射下,汗水浸透他的蓝色背心,他的背影被拉得悠长悠长。我鼻子一酸,扭头跑回屋里。这是记忆深处我与爷爷之间最早的“目送”。

中考成绩放榜,我如愿考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学校在市中心,离家较远,平时我就寄住在爷爷家。爷爷家在离市里不远的小镇上,每周日中午放学后,我都会坐着市里来往于小镇的汽车回家。汽车鸣笛的声音打破了小镇的寂静,显得格格不入。爷爷准备的午饭总是合我的胃口。夏日炎炎,蝉鸣不断,爷爷为我手摇着他亲手用木竹编的老扇子,凉风吹散了我一周的烦恼与疲惫。午休后,爷爷把我送到车站。进城的人很多,我提着一大包东西费力地挤上汽车。待车上人坐满后,汽车缓缓开动,车外的人和物慢慢向后退。爷爷站在车窗外寻着我的身影,见我坐稳后急忙向我挥挥手,嘴里似乎还念叨着什么。在汽车的轰鸣声中,我终究没听清楚爷爷说的话,坐在后排默默看着他单薄的身影,倍感心酸。

高考畢业,由于一直梦想着去海边的城市念大学,在填报志愿时我选择了离家一千多公里远的沿海城市的一所大学。爷爷得知我将独自一人到千里外的城市上大学,他的心里始终放心不下我,出发前反复叮嘱我在外地要注意安全。在我即将出远门的那天,天还没亮,他匆匆起了个大早儿,从集市上买了热乎乎的馒头、豆浆,叫我吃饱了再出门,这样出门在外也不会饿肚子。

九月变成了一个离别的季节。从小镇到市里的火车站,汽车颠簸了一路。到了火车站,我排队过了安检,回头挥手向他道别,他倚靠在车站的广告牌边,如多年前在汽车站送别一般向我挥挥手,脸上露着浅浅的微笑。“快进去吧!别误了车!”看着他熟悉的面容,我的耳边似乎回响起一句句关切的话语,再想到我将独自一人奔向远方,踏上未知的旅途,不禁鼻子一酸,扭过头去不看他,任凭泪珠顺着脸颊滚下来。待我走出安检口一段距离后,忍不住偷偷往回看,原来他还待在安检口的广告牌边,目光在人潮涌动中追随着我的身影,伫立良久后,佝偻的身影渐渐地就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中。那一瞬间我恍惚意识到,我与他之间互相送别的默契仿佛已经持续多年。

一个人在异乡的生活并不是事事如意的,学业的压力、饮食习惯和语言的差异都让我时常感到无助。在那些看不见天空的日子里,我常常想起我成长路上爷爷一次次的陪伴和目送,即使一个人面对人生孤寂,心中的暖意自然还是会油然而生。

我永远感激爷爷一次次的送别,永远无法忘怀与他之间一次次的目送,正是有了那目光中包含的期待与不舍,才让我能够脚踏实地走得更远。

猜你喜欢
大榆树广告牌外婆家
我在外婆家
公主岭市大榆树镇中心小学校
回外婆家过年
我心中的“大榆树”
去外婆家
吹不倒的广告牌
网络广告商的创新正被应用到户外广告牌上
院子里的大榆树
校园一角
高层楼顶广告牌钢结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