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某农村地区中老年艾滋病感染状况及已婚者性行为特征调查

2023-10-13 03:02张容静汤洪洋农丽萍梁冰玉甘春媚邓小芳吴敬兰刘君辉叶力岑平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3年10期
关键词:安全套性行为使用率

张容静,汤洪洋,农丽萍,梁冰玉,甘春媚,邓小芳,吴敬兰,刘君辉,叶力,岑平

近年来,我国报告的50岁及以上中老年HIV/AIDS患者比例逐年上升[1-2],中老年人群成为艾滋病防控的关注人群[3]。广西监测数据显示,50岁及其以上中老年HIV/AID患者构成比从2010年的37.2%上升到了2020年的60.65%[4],2010—2017年,广西HIV感染者中职业为农民的占比超过60%[5]。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缺乏和高危性行为的发生是中老年人感染艾滋病的主要因素[6-7]。但既往研究对农村中老年人群已婚者的性行为特征关注不足。本研究对广西南宁市某农村地区中老年人群艾滋病感染状况和已婚者性行为调查分析,为针对性制定该人群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在《中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导出广西南宁市从2008年1月—2020年11月艾滋病报告人群,计算感染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某乡镇的病例。最终选择南宁市某乡镇农村地区12个村,共1 209名老年人展开调查。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在当地至少居住过1年,年龄50岁及其以上,自我承认近1年内发生过性行为的已婚有配偶居民。排除标准:当地居住时间未满1年,不愿意参与调查或无自主表达能力的居民。

1.3研究方法 调查方法:2020年4—7月,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人员对符合纳入标准并知情同意的居民开展一对一问卷调查。调查问卷自行设计,主要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晓情况、性行为特点、安全套使用情况和既往HIV检测情况等。依据《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框架(试用)》建议的8个问题中至少回答正确6个问题为知晓,否则为不知晓,正确回答6个及以上题目的人数/调查人数作为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

1.4数据录入与分析 采用Epi 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问卷录入和数据整理,采用SPSS20.0统计分析。连续变量采用均数及标准差、分类变量采用频数分布的方法进行描述,组间检验和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的方法,单因素分析P<0.05的变量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调查基本情况 本研究在南宁市某乡镇农村地区共12个村开展,截至2020年11月,全乡镇在册登记5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13 983名,平均年龄为(62.86 ± 10.33)岁,共调查50岁及以上已婚有配偶中老年人1 209人,其中平均年龄(66.83±8.732)岁,≥70岁477人(39.45%),女性612人(50.62%),壮族1 180人(97.60%),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972人(80.40%)。

2.2疫情概况 在12个乡镇在册登记的50岁及其以上中老年人中,HIV/AIDS病例报告158例,人群报告感染率1.13%, 74.05%为男性病例(117/158),60~69岁病例占47.47%(75/158)。158例报告病例中,79.11%(125/158)的病例为已婚有配偶,双阳家庭病例58例,占已婚有配偶病例的46.40%(58/125),不同性别和文化程度发生配偶/固定性伴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17,P<0.000;χ2=15.130,P<0.000),见表1。家庭内双阳病例中,男性病例主要为非婚异性性接触感染(96.55%,28/29),女性病例的配偶/固定性伴阳性接触史高于男性病例(χ2=30.750,P<0.000),见表2。

表1 某农村地区5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已婚有配偶者HIV阳性病例特征分析

表2 某农村地区5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双阳家庭病例接触史情况

2.3与配偶发生性行为情况 1 113人最近1年与配偶发生过性行为,占研究对象的92.06%(1 113/1 209),最近1次与配偶/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有140人(12.58%),未使用安全套的有973人(87.42%)。近1年与配偶/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从未使用安全套的有935人(84.01%),有时使用的有177人(15.90%),每次使用的有1人(0.08%)。

对调查对象安全套使用情况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发现,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等因素不同,安全套使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28、92.042、13.718、21.808,P<0.05),不同的性别、年龄、既往HIV检测因素在使用安全套频率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χ2=11.246、55.605、10.258,P<0.05),见表3。

表3 调查对象与配偶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 例(%)

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以最近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为因变量(不使用=0,使用=1)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男性安全套使用率高于女性(OR=1.962,95%CI:1.308~2.945),50~59岁的调查对象安全套使用率是70岁以上的5.01倍(OR=5.010,95%CI:2.990~8.395),知晓艾滋病知识的调查对象比不知晓的安全套使用率高(OR=2.548,95%CI:1.709~3.799)。以最近1年性行为安全套使用为因变量(从未使用=0,有时使用=1)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男性安全套使用频率高于女性(OR=1.760,95%CI:1.256~2.465),50~59岁年龄组是70岁以上年龄组的3.21倍(OR=3.208,95%CI:2.147~4.793)。见表4。

表4 调查对象与配偶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Logistic回归分析

2.4婚外性行为情况 2.89%(35/1 209)调查对象有婚外性行为。多个婚外性伴侣的占34.29%(12/35),婚外性行为性伴侣不是本村的占82.86%(29/35),有偿性行为的占42.86%(15/35),每次使用安全套的仅有2.86%(1/35),40.00%(8/20)男性从未使用安全套。超半数(74.29%)有婚外性行为的调查对象发生性行为的场所在路边店(旅舍)以外。男性婚外性伴数、有偿性行为比例均比女性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58、5.600,P<0.05),见表5。

表5 调查对象不同性别婚外性行为特征比较 例(%)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南宁市某乡镇农村在册登记5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群艾滋病报告感染率超过1.00%,高于南宁市邕宁区农村地区老年人和广西哨点监测暗娼人群感染率,低于中老年嫖客人群感染率[8-10],而远高于了全国全人群艾滋病感染率[11],提示该地区农村中老年人群已经成为艾滋病防控需关注的重点高危人群。本研究中,农村地区中老年双阳家庭病例占该人群已婚有配偶病例的46.40%,男性病例中商业/非商业的非婚异性性接触史的比例远高于女性病例,而女性通过配偶/固定性伴阳性而感染的比例较高。由于中老年夫妻性需求的差异,促使男性通过低档性工作者满足性需求,老年男性感染后容易在夫妻生活中感染给女方[12-14]。因此,在中老年感染人群干预中,阴性配偶的随访和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婚内传播。研究显示,丈夫长期外出且生活压力大是女性发生婚外性行为的主要原因[15],建议将中老年艾滋病预防宣传与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有机结合,从而更好地预防艾滋病传播。

本研究对农村地区中老年人群开展专题调查结果发现,中老年人群夫妻间性生活安全套使用率仅为12.60%,84.00%的中老年人最近1年从未使用安全套,研究结果与国内相关报道一致[6]。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是否认为双方健康以及有无避孕需求是影响安全套使用的重要影响因素[16]。本研究中男性安全套使用率高于女性。老年女性为满足配偶性需求和对艾滋病认识不足导致其更容易放弃安全套的使用[17]。此外,本研究发现50~59岁年龄组安全套使用率高于70岁以上年龄组。由于文化程度低,信息获取渠道少,随着年龄增长,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效果在农村老年人中呈现下降趋势[18-20]。

本研究显示,男性婚外性伴数及有偿性行为比例均高于女性。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理差异,男性性活动年龄得到了延长,但因为离异、丧偶、配偶无性需求等客观因素导致男性性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从而增加寻找婚外性伴的可能性[21]。有研究显示,缺乏家庭的支持也是商业性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22]。因此,应该加强对艾滋病感染者家属及其他社会人员的宣传教育,提高对HIV/AIDS患者的关怀。

综上所述,农村地区中老年病例配偶阳性比例高,婚外高危行为的存在增加了该类人群家庭内传播的风险,农村地区仍是艾滋病防治的薄弱地区,农村中老年人群艾滋病流行已成为新的艾滋病防控挑战,应采取有效的精准防控措施。

猜你喜欢
安全套性行为使用率
昆明市不同性角色MSM的性行为特征分析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我国15省大学生首次性行为发生年龄及影响因素
新型女用安全套的使用及综合咨询
基于服务学习方法提高青少年安全带使用率
梁方程解的爆破及渐近性行为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探讨
凝聚智慧,着眼未来
怎样戴安全套才能防艾滋
安全使用“安全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