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我的母亲

2023-10-13 03:29俞建设
青年文学家 2023年25期
关键词:一匙桂圆母亲

俞建设

我的母亲是高淳县薛城人,在家排行老三,名叫邢多美。

母亲是到我们丁村俞家的一位姐姐家玩儿,一眼看中我的父亲的。随后,母亲就嫁给了我的父亲。我们家那时候很穷,听长辈们说,他们经常搬家,几乎是上无片瓦,下无寸土,连立足之地都没有。直到我出生,也没有改变。

母亲不识字,我从未见母亲执笔写过字。但我的母亲是个热心肠的人,心地善良。母亲也是一个勤劳能干的人,在生产队上干活儿总是任劳任怨,事事走在别人的前头,起著火车头的作用。由于母亲的身体力行,起着榜样的作用,很快,母亲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这下,母亲的热情更高涨了。特别是担任妇女队长后,母亲更加积极。母亲每天起早贪黑,忙完集体的活儿,还要忙家务。烧饭做菜,缝补浆洗,样样离不开母亲。

后来,母亲又给我生了三个弟弟。那时,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母亲的肩上,我们一家六口人的生活极其艰苦。在我懵懂的那个年代,经常看到母亲提着淘水箩从东家借到西家,其实许多人家跟我家的情形差不多。儿时的记忆里,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记得我读中学的时候,每天凌晨,母亲就悄悄起床了。母亲把我的早饭烧好后,喊我:“孩子起床吃早饭,好去上学了。”每天都是一大碗饭,我不知我的父母和弟弟们吃些什么。也许是地瓜,也许是雾雪汤(方言:小麦粉汤)。我更加不懂母亲给我炒一碗,有时还给我煎一个蛋的含义。直到我退休的时候,才悟出其中的道理。娘是希望我考中学校,出人头地。但我是一个不争气的孩子,没有为娘的脸上添光。

母亲也是个好心人。那时,村里有一个乞丐,饿得躺在床上快要不行了,是我的母亲熬好了粥一匙一匙地喂他,这才救了他。在玉门当兵的叔叔说,他探亲回家,亲眼看见我的母亲把一个乞丐拉了入席和我们一起吃饭。《礼记·坊记》有载:“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我的母亲虽是一个妇人,但她通情达理,急人所急,想人所想。

她也是一个忘我的人。有一次,在饭店吃饭,席上八十岁的老书记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建设,我在我们大队没有佩服过任何一个妇女,只有你的母亲是我最敬佩的人。早稻成熟的时候,村前的稻田全部被洪水淹没,你的母亲和村里的劳力站在齐腰深的水里抢收稻子。你的母亲的能力从不逊色于男劳动力,更是从不偷懒。”她一心为了集体,干起活儿来从不考虑自己的身体承受力,加之长年累月经受风吹日晒、雨淋霜打,积劳成疾。病魔悄悄地侵入母亲的身体,经医院检查,母亲患了肝腹水。我经常听到母亲痛苦的呻吟声,她拍得肚子“嘣嘣”响,说吃不下饭,父亲就让我买些藕粉给她吃。转到省人民医院后,医生对我说:“回家弄些她喜欢吃的食物让她吃吧。”母亲临终前对我说:“孩子,我想吃桂圆。”我骑自行车去高淳买了一斤桂圆,但她也只尝了一点儿,还没有吃完就离开了人世。那年,她只有四十七岁。

母亲年纪轻轻就走了,她没有享过一天的福,没有穿过一件质量好的衣服,更没有到一些名山大川去旅游。她来到这个世上除了吃尽了苦头,什么也没享受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可是母亲已经无福消受了。每每想起母亲,我就会泣不成声。

母爱无私,母亲伟大!愿天下的儿女好好孝顺自己的母亲!

猜你喜欢
一匙桂圆母亲
一次见效的咳嗽偏方
桂圆和苔藓
不按套路出牌
酒与污水定律
开心就好
给母亲的信
长寿饮食顺口溜
桂圆干买前摇一摇
一匙水
悲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