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的快乐生活

2023-10-13 14:01张剑林
青年文学家 2023年25期
关键词:三等奖楹联写诗

张剑林

1999年,我们这一批“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对象,终于退休了。

回首前尘,自感对得起党和人民的培养,也没有辜负父老乡亲。我参加工作三十九年,在基层工作,经历过三十年笔耕岁月,人生大部分都在伏案爬格子。

归隐林泉,对我来说,颇具吸引力。但退休后我才知道,无所事事,没有一点儿精神寄托也不行。

一天,碰见一位朋友,他问我:“想不想到仙女山诗联学社活动活动?”

我想:我没有别的爱好,吟诗答对,倒还有半瓢水的功夫。反正打发晚年时光嘛,也就无可无不可地答应前去。诗词对联,不愧是中华国粹,咬文嚼字,一旦入门,觉得又是一番天地。有了兴趣,就试着学写诗、联。不过现在是爬自己爱好的格子,好坏任他人“玉尺量才”。行则可,不行也付之一笑。不必非按别人的口味写。

古代官吏把退休称作“致仕”。据其意,我就把书房取名为“致仕斋”。在斋中,我效法鲁迅先生,“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从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写诗和联,安度我的退休时光。

写诗、联,不能孤芳自赏,要得到社会的认可,才有意思。我初露锋芒是2003年春季,参加湖北第七届“云鹤杯”暨中铁大桥局首届“大桥杯”海内外征联大赛。我试着用马蹄格写了一副对联参赛,本不抱任何幻想的,可征联揭晓时,我这“三脚猫”的功夫,居然获得了一等奖。主办方还邀请我到武汉龟山脚下莲花湖畔的大桥局参加一日游。有此激励,写作信心大增。全国征联比赛,每次都有一两万人参赛,获一、二、三等奖的只有七八人,可谓万里挑一。要想获奖,那真是“为了两行字,捻断数根须”。西晋文学家左思写《三都赋》时,构思十年,赋成传世,一时洛阳纸贵。

有时为了写好一副参赛联,我也是常常为选择适合的词,绞尽脑汁,确实寝食难安。从度日如年到惜时如金。近二十年来,苦心人,天不负。我在全国征联大赛中,获一等奖二十一次,二等奖三十五次,三等奖三十一次,优秀奖五十六次。在《中国楹联报》和《對联》杂志上发表了七十多副对联,写作的格律诗获奖一次,在报刊上发表诗词六十多首,有的作品还被出版社入编诗、词书籍。

时光荏苒,转眼我已过古稀,我把这些年写的楹联和诗词作品进行梳理,连同我在学会讲课时写的《中国传统对联作法浅谈》汇编成册。这十几年写作的诗、联总算为我的人生留下了一点儿痕迹。

因此,我退休后学习诗词楹联既有乐趣也有收获。学习的同时,不仅能了解中华传统文化,还可以领略书中的知识性、趣味性,从而获得艺术享受。

原来,退休生活也是可以丰富多彩的。

猜你喜欢
三等奖楹联写诗
为什么要像李商隐一样写诗
学写诗
孔府的年节楹联
专题·融媒瞭望哨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
丰收的喜悦
这个暑假,写诗吧!
WZW—bewell摄影月赛
三等奖获奖名单(初中组)
我与楹联缘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