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是吾乡”

2023-10-13 14:01王郡
青年文学家 2023年25期
关键词:苏轼工匠

王郡

一、苏轼成就

“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有‘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四川例证》)每一位走进三苏祠的游客,都会首先读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重要讲话。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唯有两姓一门三父子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曹氏三父子和苏氏三父子两家。“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田野”(王充《论衡》),苏轼为人所知的贡献,除在诗词书画等文学上取得的成就外,还有在地方任职四十多年期间取得的系列不俗的政绩:在杭州疏通运河,西湖筑堤;在颍州赈济灾民,解除水患;在徐州组织抗洪,维护治安;在密州灭蝗祈雨,建立慈善机构,收养弃婴;在儋州凿东坡井,宣传文教;等等。

二、苏轼地方政绩的分析

(一)家庭文化的熏陶

苏轼自幼天资聪慧,11岁时读《后汉书》的《范滂传》,就被一身正气、刚直不阿、铁面无私的范滂深深感动,陡然问母亲道:“儿若要做范滂,你许我吗?”“你能做范滂,难道我就不能做范母吗!”苏轼母亲程夫人凛然答他。在如此家风的熏陶之下,苏轼从此愈加刻苦读书,暗暗下定了建功立业的壮志。

(二)一举成名

公元1057年,苏轼和弟弟苏辙跟随父亲苏洵来到汴梁城参加科举,其考试时所写的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得到当时文坛泰斗欧阳修的高度肯定。据说,要不是欧阳修为避嫌好友曾巩,苏轼的文章可评头等一名,因此科举考试中苏轼兄弟“暴得大名”,甚至北宋仁宗皇帝在看完他们的卷子之后,对妻子曹皇后说道:“吾今为吾子孙得天平宰相两人。”一辈子屡试不中的苏洵,回顾自己科举的困难历程,再看看两个孩子的出色表现,感慨万千:“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

“奋厉有当世志”,让我们怀着对“贤守”苏轼的仰慕之情,共同穿越岁月的长河,挖掘其精神富矿,汲取其奋进力量,共同砥砺前行。

(三)经时济世的政治抱负与作为

苏轼虽才华闪烁古今,为官仕途却颇为坎坷。但无论他为官哪方,总能造福当地。每到一处地方便尽力为百姓做事,绝不尸位素餐。密州灭蝗,徐州抗洪,杭州、颍州赈济灾民,修缮西湖,扬州停办扰民的万花会等。1074年,苏轼密州上任,旱灾、蝗灾一起来,他一边上述朝廷,请求豁免秋税,一边亲自下田,带领民众投入灭蝗战斗。“从来蝗旱必相资,此事吾闻老农语。”(《次韵章传道喜雨》)在救灾过程中,他与百姓打成一片,认真地向他们学习,研究出灭蝗抗旱的办法。当地老农说,蝗虫遗子于地,若雪深一尺,则入地一丈。他鼓励大家用火烧法和掘田取卵法消灭蝗虫,并以工代赈,“得米济饥还小补”(《次韵章道传喜雨》),一举两得。最终取得积极的效果:“县前已窖八千斛,率以一升完一亩,更看蚕妇女过初眠。”(《次韵章传道喜雨》)诗中苏轼自注:“蚕一眠则蝗不复生矣。”再如,苏轼到徐州抗洪初期一筹莫展,他找到当地一位有经验的老人,询问抗洪之法,老人告诉他,徐州城并非逢水必破,过去有一次曾经在城外筑起两道堤坝,一道从小市门外,绝壕而南,另一道从新墙之外绝壕而西,保住了徐州城……1091年,他上任颍州,那里不仅有水灾、旱灾和盗贼,居然还有雪灾,生活不止一遍一遍地考验他,但他依靠人民,兴修水利,捕捉盗贼,接连上书朝廷,请求免除灾民赋税,发放救济钱粮……他是依靠人民的实干家,是真工匠。正是凭着这股忠于职守、问计于民、关心民疾的情怀为地方执政者树立了为人、为政的标杆。

(四)苏轼地方治理的功劳

余秋雨曾经在《苏东坡突围》中写道:“黄州成就了苏轼,而苏轼也成就了黄州。”好友张怀民在黄州江边建了一座亭,别人兴味索然,他却兴之所向,把酒言欢,于是又有“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的诗句流传至今。林语堂先生在他的《苏东坡传》里评价苏轼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巨儒政治家。苏轼一生坎坷,但无论是身处清风朗月的坦途,还是置身波涛汹涌的逆境,他都恪守仁民爱物和民胞物与的政治理念、为民请命的价值操守、两袖清风的道德底线,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用他的话说自己“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

每个人眼中的苏轼都不足以道出他的全部,正如林语堂先生在他的《苏东坡传》的序言中所说的那样,苏轼心存浩气,热爱生命,生机盎然,方笑看人生。他是美食家、酿酒师、教育家、佛学家,甚至是生活中的幽默者,这些独特的品质,让每一个喜欢他的讀者视他为精神食粮,也因为他的豁达,让人懂得了只有宽恕他人,才能饶恕自己。苏轼一生漂泊不定、宦海风波险恶,一生历经五朝,夹于新旧两党之争,得意时少,失意时多,无论身在何处,他都努力心境合一,努力做好一个心里没有负担的快乐之人,心中充满阳光,不再畏惧生活的黑暗。也正因如此,即使身处天涯海角,他也能传道、授业、解惑,为黎族的孩子启蒙,并且为儋州培养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进士。

(五)苏轼与王安石

苏轼与王安石同为影响历史的巨人,才华横溢,有主见,有担当,他们是政治上的对手,又是文坛上的知音。早在1061年苏轼兄弟在宋仁宗主持的殿试中大放异彩的时候,时任知制诰的王安石就不以为然,后来年轻的苏轼坚决地站在王安石变法的对立面,最终演变成两人的恩怨和憎恨。然而,在苏轼因“乌台诗案”即将遭遇杀身之祸最危险的时候,王安石决绝地站了出来,大声疾呼:“安有盛世而杀才士乎?”王安石何尝不是一位“致君尧舜”的英雄,他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登飞来峰》)的极大政治勇气开动变法,只是后来由于“求治太急”“进人太锐”,使一些小人混进变法的队伍,损害了百姓的利益,“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少安”(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失去了改革的初衷,这也是一直身在百姓中的苏轼反对变法的根本原因。时间如长江的流水,逝者如斯,1084年,苏轼路过金陵拜访王安石,当年意气风发、壁立千仞的改革先锋也变成了“骑驴病叟”,千丝万语、水火不容已如滔滔江水东逝去,他们同游蒋山、秦淮河,饮酒赋诗,唱和题字“江山之胜,倾想平生”,真的到了“骑驴渺渺入荒坡,想见先生未病时。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苏轼《次荆公韵四绝》),相逢一笑泯恩仇,演绎人生的悲欢离合。

(六)工匠精神的底色

时至今日,我们大力倡导的大国工匠、劳动模范、优秀劳动者等等一切无不彰显着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和人民群众主体性的人民性。苏轼被贬儋州期间,黎族汉族不团结,黎族百姓被歧视,为此,苏轼写了《和陶劝农六首》,以此提倡民族平等,倡导农业生产。当地百姓也热爱苏轼,虽然海南米贵如珠,但到过节的时候,邻里们都会与他一起分享自家的酒肉,“白头穿林要藤帽,赤脚渡水须花缦。不愁故人惊绝倒,但使俚俗相恬安”,与百姓打成一片,心心相融。目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所提倡的工匠精神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人民,在这方面苏轼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不分朝野,他始终扎根人民、积极作为,保持工匠精神的底色,历经千年而不倒,甚至更加光彩照人,这都是人民的力量。杭州、颍州、定州……“东坡处处筑苏堤”,一道道堤坝,一片片人心,光照日月。

三、再谈工匠精神

苏轼用“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安然,寻去自家本来面目的初心。通过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境地,都要心存浩然正气,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人民,才能在逆境中不被打垮,笑着面对生活,活出不一样的人生,这是工匠精神内化的根本,是人类社会永不褪色的精神之本。

苏轼被称为一代能吏,在行政之中处处表现出过人的执行力,一是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做事,绝不玩忽职守。在与好友王巩的诗中写道:“某未尝求事,但事来,即不以大小为之。在杭所施,亦何足道,但无所愧怍而已。”(《苏轼集》)二是做事有章法、赏罚分明。如苏轼在治理河北盗贼时的思路就很明确,一方面着力解决老百姓的生存问题—消除盗贼赖以生存的土壤,另一方面严明法纪、信赏必罚。将治标和治本结合,一个干练、豁达、威严的能吏清晰地站在我们面前。三是在“大我”和“超我”兩个方面的飞跃。“大我”—不以个人进退为介怀,而始终心怀天下,爱民如初,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超我”—将个人的喜怒哀怨升华为超然、洒脱的情怀。将仕途的抑郁转为创作和爱民的新动力,始终在努力耕耘,不因外物羁绊太久,内心的宁静、一心为民的责任,再结合始终不放弃的努力。以天下苍生为念,不以个人政治得失为介,这样的政治气度、民生情怀、人道关怀,不正是工匠精神底色的要求吗?

李强总理说过,“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我们党始终坚持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决策的科学性、强大的执行力正是取得治理成效的关键因素。“无所愧怍”的初心、实事求是的作风,扎根基层,向人民学习的态度,应对当今的执政者有更多的启示意义。

日月轮回,苍天见证,苏轼的这种勤于职守、为民请命的干事担当的工匠精神不但具有历史价值,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满身带着“心在最高处,根在最深处”的工匠精神底色的苏轼为我们树立了好榜样。即使千年时光,岁月悠悠,他仍然光芒万丈,继续照亮前行的路。只要我们与苏轼一样“此心安处是吾乡”,无论眼前如何困难,只要扎根人民,勇敢地和人民站在一起,“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明天的中国必将更加绚丽多彩。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大国工匠  能工巧匠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与探索”(项目编号20SKSZ110)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苏轼工匠
“苏说苏轼”苏轼与圆照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跨越千山万水的大工匠“云传技”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大国工匠
苏轼“吞并六菜”
工匠神形
苏轼吟诗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