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气韵”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

2023-10-14 16:02何占福
东方收藏 2023年8期
关键词:气韵唐诗国画

摘要:文章拓展分析了“气韵”在山水画与唐诗中的审美体现,以谢赫“六法”引出不同时代、不同画家对“气韵”的不同感悟,分析“气韵”逐渐转向山水画并在其中不断演变的过程和特点;以诗歌中的“气韵”为导向,分析“气韵生动”是如何运用在唐代诗歌创作当中;重点论述了“气韵”在山水画与唐诗之间的密切联系,强调了“气韵”在艺术中的作用和地位。

关键词:气韵;艺术;国画;山水画;唐诗

一、“气韵”之于古代山水画

(一)“气韵”:历代国画名家的追求

论“气韵”的产生和发展过程,随着时代发展经历着复杂的演变,它在不同时期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谢赫之后的画家和画论家,开始从不同角度丰富和发展“气韵”的内容。唐代张彦远在其《历代名画记》①中提出:“今之画,纵得其形似而气韵不生。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其间矣。”宋代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②中所提:“五法可学,如其气韵,必在生知……默契神会,不知然而然也。”“气韵”是学不到的,而是要靠画家的蒙养以及自身修养。宋代刘道醇在其《圣朝名画评》③中写道:“夫识画之诀,在乎明六要而审六长也。所谓六要者,气韵兼力一也……”从这些历代名家的画论中可以看出,不管如何理解“气韵生动”,它在绘画领域里都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二)“气韵”在山水画中的体现

南朝谢灵运的山水诗发现了山水之美,但以吟咏情志为主,图写山水物貌。唐以后山水画开始兴起,五代荆浩提出山水画“六要”之说,其《笔法记》④中曰:“夫画有六要:一曰气,二曰韵,三曰思,四曰景,五曰笔,六曰墨。”这一观点最早将“气韵”观念应用到山水画中,山水的视觉美学意义才获得纯粹的体认和阐释。明代董其昌在《画旨》中提出:“画家六法,一曰‘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郛郭,随手写去,皆为山水传神。”“气韵”慢慢运用到了山水画创作上,这也是绘画自身的一大发展。

山水画中的“气韵”,不求形似而注重神似。“气韵”在山水画中可以说是山水之气,也可以说是传神之处。因此,顾恺之说:“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郭熙在《林泉高致山水训》中说:“观今山川,地占数百里,可游可居之处,十无三四,而必取可居可游之品。君子之所以渴慕林泉者,正谓此佳处故也。故画者当以此意造,而鉴者又当以此意穷”,这说明了山水画传神的重点所在。

山水画中的“气韵”离不开笔墨的运用。王维在《论画·山水上》中开篇明义:“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又说,“凡画山水,意在笔先。”当发现“气韵”的重要性后,画家们便开始使用大量的技法在笔墨中找寻“气韵”,此时王维、张璪在山水画中开始运用破墨,所以荆浩称王维作品“笔墨宛丽,气韵清高”、张璪作品“树石气韵俱盛,笔墨积微,真思卓然,不贵五彩”。由于笔墨是相辅相成的,笔墨与“气韵”也是相互联系的,此处说明了何为“以墨论韵”。这也就是为什么从唐代以后以山水为主的作品中常在笔墨上论“气韵”,因为画家们慢慢发现笔墨的关系即是“气韵”的关系。

山水画中“气韵”和“生动”相辅相成,《山水纯全集·论笔墨格法气韵之病》⑤提出:“格法本乎自然,气韵必全其生意。”郑绩《画学简明》山水论意中同样也说:“作画须先立意,若先不能立意而遽然下笔,则胸无主宰,心手相错断,无足取。夫意者,笔之意也,先立其意而后落笔,所谓意在笔先。然笔意亦无他焉,在品格取韵而已。”

清代张庚所著中将“气韵”在山水画中的发展做了一个综合的叙述,他说:“气韵有发于墨者,有发于笔者,有发于意者,有发于无意者。发于无意者为上,发于意者次之,发于笔者又次之,发于墨者下矣。何谓发于墨者?既就轮廓,以墨点染渲晕而成者是也。何谓发于笔者?干笔皴擦,力透而光自浮者是也。何谓发于意者?走笔运墨,我欲如是而得如是,若疏密多寡,浓淡干润,各得其当是也。何谓发于无意者?当其凝神注想,流盼运腕,不意如是,而忽然如是是也……盖天机之勃露,然惟静者能先知之。”

二、“气韵”之于唐代诗歌

(一)“气韵”:历代诗文的美学追求

齐梁时期艺术家们在对“气”与“韵”的认识、创作以及审美实践中不断琢磨生成的“气韵”,经由画论移入诗论、文论,以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展示于中国古代文论当中,成为中国古典文学艺术领域的重要范畴。作为一条美学原则,“气韵生动”很早就进入了文论。萧子显在《南齐书·文学传论》中作了完整而精当的表述:“文章者,性情之风标,神明之律吕,蕴思含运,游心内运,放言落纸,气韵天成。”萧子显不仅以情性谈诗论文,而且还以情性为理论根基创造性地使用了“气韵”这一审美范畴,来说明“气韵”是“情性”的生命展示和自然流露。梁武帝萧衍的“蕴丝含毫,游心内运,气韵天成,莫不禀以生灵”就是以“气韵”论文学。尤交在《全唐诗话》序中云:“气韵雄深,骏设古意。”以“雄深”之意来说明“气韵”的特征。自此之后,在中国古典文学体系中,“气韵”的命题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氣韵”在后来的一些诗论中也频被关涉,多有发挥。有的观点认为“气韵”主要出于诗人幽贞柔淡的情操志趣——“岂非以其抱幽贞之操,达柔淡之趣,寥廓散朗,以气韵胜哉”;有的观点认为诗歌的“气韵”在于作品生气活力、神理内质之美——“文章以气韵为主,气韵不足,虽有词藻,要非佳作也”;有的观点认为“气韵”不能仅仅追求词藻、声律、对偶——“五言佳处,全在气韵,不求工于语言对偶之间”;还有的观点认为气韵有雅俗之分——“读古人诗,须观其气韵。气者,气味也;韵者,态度风致也。如对名花,其可爱处,必在形色之处。”

(二)“气韵”在唐代诗歌中的体现

唐代,中国灿烂文化的黄金时代,为文学繁荣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也使得唐人们进一步提升了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文章上处处体现出那个时代唐人的胸怀与气度、抱负与理想,使得唐代也奏起了中国古代文学华美的乐章,更使得“气韵”在这个时期的作品创作上显得独立而富有活力。

“气韵”在唐诗中用于彰显胸怀气度和进取精神。被誉为“初唐四杰”的王勃的作品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展现了大国气度。“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洗往昔送别中悲苦缠绵之态,音调明快爽朗,语言清新高远,内容独树碑石,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作为中国诗歌领域的最高峰,李白的诗文风格气势豪迈、感情豪放、言语流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通过层层叠叠的感情起伏变化,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及其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气韵”在唐诗中用于超越所谓的“形式和技巧”。山水画的“气韵”不仅作为个性的人的活力与生动,而且还是对客观事物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主观与客观的交融而营造成的整体意蕴。从这点来说,山水画与古代诗歌是相通的。“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每句都意在笔先,每句都意在笔内,情景相生、思与境谐的“自然流出”之中,显示出一种风韵天成、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艺术美,蕴含了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以及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而被闻一多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汇成一种情、景、理交融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将深邃美丽的艺术世界特意隐藏在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之中,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着读者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

“气韵”在唐诗中用于创造气致高雅、风致清深的境界。诗的意境的形成,全赖人物心性和所写景物的内在素质相一致,而不必借助于外在的色相。王国维语:“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要达到境界更要有运气推动,如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文以气为主。”北宋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⑥王维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用艺术构图的方法融入诗篇当中,不以字句取胜,而从整体见美,使得诗句中都透着诗情画意,句句都有画面感,将文人士大夫向往自然、追求闲适的生活、跟随内心的情怀与禅宗精神相契合,将自己所想与诗句融在一起,达到“诗中有禅”的更高境界。

总之,作为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气韵”已在山水画和唐诗中占据主导位置。这种“气韵”貌似接近于“意境”这一审美倾向,给人们更多的画面感与想象空间。其最重要的是给予人们充分的想象空间,仿佛置身于画家和诗人所营造的“意境”当中,从而将“气韵”进一步升华,以领略“气韵”之美。

注释:

①唐代张彦远著,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著作。全书十卷,包括对绘画历史发展的评述与绘画理论的阐述、有关鉴识收藏方面的叙述、370余名画家传记三部分.

②郭若虚著。郭若虚,宋代太原人,生卒年不详,著名的书画鉴赏家和画史评论家.

③[宋]刘道醇.圣朝名画评:五代名画补遗[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7.

④五代山水画大师荆浩的传世名著,又名《山水诀》《山水录》.

⑤中国北宋山水画论著作,韩拙撰。韓拙,字纯全,号琴堂,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出身书香仕宦之家,善画山水窠石.

⑥陈伯海.唐诗汇评(上)[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277-280.

作者简介:

何占福(1965—),男,汉族,宁夏石嘴山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访问学者,宁夏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宁夏书画院专职画家,宁夏文联委员,宁夏文史馆研究员,石嘴山市美术家协会主席。被宁夏回族自治区评为“塞上文化名家”“四个一批人才”。获得“石嘴山市建市60周年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猜你喜欢
气韵唐诗国画
国画《鲦鱼》
国画《鲿》
中国美学“气韵”范畴之“韵”探颐
唐诗写柳之妙
春夜讲唐诗记
唐诗里的日与月之争
国画欣赏
Charm and Beauty—A Comparison of Two Aesthetic Categorie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Paintings
唐诗赏读
气韵生动 潇洒自然——柳清芬书法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