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本里的“兴”文本联读与探究

2023-10-15 15:36曾燕芳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3年9期
关键词:下文全诗诗经

曾燕芳

摘要:《诗经》中的“兴”手法不仅体现在初中语文选编的四首诗当中,在统编课本其他选编诗歌中亦得到了体现与发展,同时与当代文学的“环境描写”有密切的联系。探究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里的“兴”的运用与发展,将有利于学生系统习得这一古代手法“关系全诗”的内涵与意义,深入体会文学发展的一脉性,打破古代诗歌学习的割裂与破碎惯性,习得“兴”与“环境描写”的作用,落实到写作练习上,真正达成深度学习。

关键词:《诗经》 兴 环境描写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从《诗经》当中选了四篇文章:《关雎》《蒹葭》《式微》《子衿》,同时,本学期的名著《经典常谈》中亦对《诗经》这一古老而丰厚的文学著作做了详细的介绍。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中提到:“在诗篇的发端叫做兴”“兴在发端,往往关系全诗,比较重要的些,所以便特别标出了”[1]。统编本八年级下册课本中的注解则是“兴是托物起兴”“兴,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2]。因而,可以提炼出兴的几个特点:一、在诗篇的开端;二、先言他物,来引出诗篇对象;三、关系全诗。《诗经》中的“兴”手法不仅体现在选编的四首诗当中,在统编课本其他选编诗歌中亦得到了体现与发展,同时与当代文学的“环境描写”有密切的联系。

一、语文教材《诗经》选诗里的“兴”手法

(1)起兴内容——动物

《关雎》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起兴,同时又暗含“比”。诗歌以在水中的陆地不停鸣叫的雎鸠起兴,描绘了雎鸠鸟成双成对在沙洲上和鸣的美好画面,引出君子对淑女的爱慕之情,由景入情。传说雎鸠雌雄形影不离,是恩爱的象征。开头动物的恩爱美好营造了一种美好和谐的气氛,在这样一个晴朗的日子里,水光潋滟,耳边是悦耳之声,心中撩拨起某种情愫,自是美妙不过。沙洲上鸣叫的雎鸠鸟既是背景环境,也是起兴物。

在诗歌的第二章中君子虽然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焦虑,思念,求之不得,但是转笔到了第三章却是想象“钟鼓乐之”的喜悦。这种情感的起伏波动,最后收束于喜悦,实际上早已提示——便是诗歌开头的起兴所营造的气氛与奠定的情感基调。开头的比兴与结尾的喜悦是一脉的,因此,“兴”关系着全诗的主要情感。

(2)起兴内容——景物

《蒹葭》则用“蒹葭苍苍……在水一方”来起兴,即以茂盛的蒹葭、白露、霜、秋水这些景物来起兴,同时交代了具体的时令天气、地点,来引出下文主人公对于伊人的追寻。

开头的起兴与下文的内容同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芦苇随风飘摇,白露清冷,晨霜微寒,秋水凉凉,这些秋季的景物无不共同營造着深秋时节萧瑟清冷的氛围,暗示这场追寻的“悲”,奠定悲凉的基调。但“蒹葭”的“苍苍”“萋萋”“采采”这抹反复出现的亮色,这抹虽随风摇曳根却紧扎大地的倩影,却又喻示着主人公内心追寻之意的坚定、思念的恒久。与诗中的“白露未晞”“白露未已”,以及“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指向的人物情感和品质是一致的。

《式微》的起兴内容是“式微式微”,即天黑了天黑了。这里同样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来引出下文。前一个式微可以是劳役者归家的渴盼,后一声式微可以是家里人的盼归;“式微式微”,亦可以是夜幕降临蔓延的悲凉感。“式微式微”,笼罩在人们头上的不仅是一片黑夜,更是夜以继夜笼罩在劳役者身上的黑暗统治。无数个黑夜,无数个天黑都不能回家,这是无数被压迫被奴役的个体的集体共愤。自然界的白天会到来,但他们的黑夜永远不会褪去,光明永远不会光临。以“式微式微”起兴,反复咏叹,笔墨越黑,情感愈发沉重,简短的四字起兴包含的情感弥散在整首诗歌中,挥之不去。

两首诗起兴的景物以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出现,在反复强调中也强化了诗歌的情感。

综合两首诗来看,兴不仅仅是引出下文,它既可以作为事件发生的背景,也与全诗的情感基调融为一体,互为映衬,关系全篇。

(3)起兴内容——事物

《子衿》的起兴比较特别,用“青青子衿”与“青青子佩”来起兴,即用男子身上的衣服饰物来起兴。男子形象在诗篇起兴中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形象,顺理成章引出后文女子对男子的思念。通常认为“青青”喻示着男子的读书人身份。这里自然还隐藏着女子娇羞不敢直视男子的意味。

当我们和前面三首(《关雎》《蒹葭》《式微》)对比阅读时,我们会发现,虽然通常认为此诗采用心理描写,是委婉含蓄地表达思念之意,但其实《子衿》主人公的情感表达更大胆、更直接、更奔放。而这种大胆、直接、奔放,不仅仅是通过第二人称“子”和女子道出“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时”才体现出来。从“兴”这个角度来看,《关雎》《蒹葭》都是用自然界的“他物”起兴,来引出下文,可是《子衿》采用的是恋人身上的衣服饰物,它已经不满足于用“他物”来引出下文、来言情了。“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目光的指向之地,是呼之欲出的情感的直接指向对象,是女子追求自由平等爱情的第一证据。今天读来,仍会让人脸红心跳,迷蒙于那大胆的心理呼告。显然,在《子衿》中“兴”的范围被扩大化了,“兴”已经不局限于“他物”,也可以是“本物”(与文本叙述对象有关的内容)。开篇既是兴,又是借代,使得兴的用法更广泛了。

二、“兴”在语文教材其他诗歌中的体现与发展

回望统编本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的《庭中有奇树》和《梁甫行》等诗歌,进行“兴”手法的勾连,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些诗为何以景物开头,以景物起兴。

《庭中有奇树》以“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起兴,即以奇树鲜花起兴,引起所咏之词,借此抒情。结合诗歌后文,奇树奇花喻示着女子真诚的爱情,和深切的思念之情,这与《蒹葭》中的“蒹葭苍苍”是一脉的。此外,这里还以繁盛的花朵象征守在深闺的女子和其青春容颜,这里更可以追溯到《诗经》中的《桃夭》等。以乐景写哀情,反衬女子的孤单寂寞,也可以追溯到《诗经》中的《采薇》(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选文)等。

曹植的《梁甫行》则以“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起兴,即用自然界的天气环境起兴。八方的气候皆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状态也不同,四海八方的百姓生存状态自然也不一样,由此引出下文对边海民的描写。这里同《式微》是相似的,比起自然界的风雨,笼罩在百姓身上的繁重徭役、赋税更可怕,犹如狂风暴雨。诗人意在提醒统治者应普降恩泽,施惠于民。

无独有偶,整个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四首《庭中有奇树》《龟虽寿》《赠从弟》《梁甫行》其实都运用了“兴”这一手法。《龟虽寿》以“神龟虽寿……终为土灰”来起兴,同时又含有比的手法。《赠从弟》以“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起兴,既交代了环境,也点明了托物言志的“物”。

从“兴”的角度联读、重读这四首诗,对诗歌的形式与内容会有更深入的思考,《古诗十九首》和建安七子的诗歌风格是否受到《诗经》的影响?对情感的表达会产生什么影响?立足整个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与朱元思书》《唐诗五首》)来看,这个单元以山水诗文为主题,山水不仅是文人避世冶情、抒情的载体,山水入文章,山水也入唐人律诗,景与诗人心中情、胸中志紧密相连,山水之景在文人诗人笔下已写至炉火纯青的地步。而将时间往回追溯,本单元课后的课外古诗词诵读,则呈现的是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主流诗风,景起着“兴”的作用,与“比”紧密相连,同时也与抒情主体不可分割(其中体现出来的魏晋风骨也与本单元同时代的归隐文言文形成对比)。

仅联读《庭中有奇树》《梁甫行》《龟虽寿》《赠从弟》(更不用说《古诗十九首》里的其它诗篇),可见,后世诗歌继承了《诗经》中兴的作用,同时又将“比”与之联系得更紧密,赋予了兴更多的使命,扩展了兴的意义。

三、语文教材里“兴”对环境描写的影响

《诗经》的“兴”在后代诗歌中不断继承与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当代文学作品里开头的环境描写与《诗经》里的“兴”也是一脉相承的。当代文学作品里的环境描写作用包括:渲染氛围、交代背景、体现人物内心活动、衬托人物行为活动、揭示人物性格、烘托或反衬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引出下文)、深化文章主题(表情达意)等,这些无一不可以在《诗经》以及后世继承发展《诗经》的诗歌中找到对应的源头,当然也可以在统编语文教材里找到对应的诗篇,更可以在统编语文教材里找到对应的现代文开头的环境描写。以下举几个课本教材例子。

《驿路梨花》:“山,好大的山啊……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3]开头的环境描写运用反复手法,强调山的高大,又连用几个动词来体现山的连绵不绝。该处环境描写为下文小茅屋的出现(以及人物的焦急心情)做铺垫,荒远的高山之地出现一间可落脚的温暖小屋形成了巨大的张力,而源源不断有人来这个地方为这间小屋添砖加瓦显得更加可贵。

《紫藤萝瀑布》:“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在和阳光互相挑逗。”[4]“流动”“欢笑”“不停地生长”“迸溅”“挑逗”结合这些极富活力与动感的词语,我们会发现在作者眼里这片紫藤花不仅仅停留在美上面,它是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它的颜色会流动,甚至迸溅出来;它的花会与阳光挑逗;它的花朵忍不住笑。——这写的哪里是花啊,像是在写一个个活泼的可爱的充满朝气的人!与后文“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遥相呼应。“瀑布”“不停地生长”“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更是借紫藤萝来暗示生命的绵长无止境。

《故乡》:“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5]这处开头环境描写描绘出萧瑟、衰败荒凉的农村景象,渲染悲凉的气氛,奠定了暗淡的基调,烘托出“我”悲凉的心情,也为后文的其他变化营造了环境。

综上,《诗经》中的“興”手法不仅体现在选编的四首诗当中,在统编课本其他选编诗歌中亦得到了体现与发展,同时与当代文学的“环境描写”有密切的联系。探究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里的“兴”的运用与发展,将有利于学生系统习得这一古代手法“关系全诗”的内涵与意义,深入体会文学发展的一脉性,打破古代诗歌学习的割裂与破碎惯性,习得“兴”与“环境描写”的作用,落实到写作练习上,真正达成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1]朱自清.经典常谈[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29.

[2]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65.

[3][4]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1:93,112.

[5]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1:68.

猜你喜欢
下文全诗诗经
新媒体视野下文创产品的营销与创新
诗经
劝学
现代诗经
现代诗经
去古代吃顿饭(上)
柳树
本期主题:梅花
水能生火
那些年,我们读错的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