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市场规模与制造业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

2023-10-16 08:21梁宝琦曹知修
统计与决策 2023年18期
关键词:复杂度规模竞争

梁宝琦,曹知修,李 宏

(天津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天津 300222)

0 引言

推动国内大循环的关键是要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但是地方保护主义以及产业内过度竞争限制了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高水平的国内需求似乎并没有带来我国出口竞争力的相应提升。因此,在当前国际环境下,研究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究竟能否成为我国新竞争优势以及促进本国制造业企业出口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大量研究对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性进行了证明[1,2],也有学者对本地市场效应发挥的影响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本地市场规模扩大一方面会促使企业增加中间品投入来提高企业专业化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又会提高所有企业的创新动力[3],同时,伴随着市场规模增加所产生的企业进入和竞争效应会阻碍低生产率企业创新,进而产生资源再配置效应[4]。但也有学者对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性以及产生的影响持有不同的观点,Norris(2021)[5]认为如果取消本地需求偏见效应,那么市场规模扩张实际上会使外国生产者受益更多,而本地市场效应将不再存在。综上所述,学术界对于市场规模扩张所产生的影响并未得出一致结论。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我国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因素[6,7],而从国内市场规模视角研究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影响因素的文献仍然较少。同时,大部分学者认为市场规模扩张可以通过促竞争效应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正向影响,但并没有探讨市场规模扩张可能存在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因此,对于市场规模扩张影响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可以为认识和完善国内统一大市场提供思路和参考。

与既有文献相比,本文的边际贡献有:第一,从国内视角出发研究大市场规模优势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第二,基于企业微观数据对出口技术复杂度进行测算,进而探讨国内市场规模如何影响企业出口竞争力;第三,通过企业集聚、行业内竞争以及产业结构合理性这三个方面考察了本地市场规模对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机制,为如何发挥本国市场规模优势、提升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提供参考。

1 研究假设

大市场规模国家将会生产更多产品并最终成为净出口国,企业能够通过集聚所产生的规模效应促进企业出口规模扩大,企业间的合理竞争也有助于促进企业出口技术进步。然而,地区间市场分割的存在使商品和生产要素不能在地区间自由流动,导致企业国内贸易的交易成本甚至要高于国际贸易,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集聚所形成的规模经济效应;同时,盲目的产业政策忽视了市场机制,最终造成区域内低水平产业集聚以及产业结构失衡,限制了我国超大市场规模优势的发挥。市场规模扩大所形成的企业间过度竞争也不利于企业生产率提升,从而对企业出口产生不利影响[8]。因此,本文提出假设1:市场规模扩大对制造业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呈非线性特征。

规模报酬递增的垄断竞争企业更可能会把生产放在大市场规模的国家,并向市场规模相对较小的国家进行出口。Marin 等(2021)[9]研究发现,出口活动甚至比整体经济活动更不成比例地集中在大规模市场地区。市场规模较大的地区拥有更强的人力资本外部性,更能吸引出口企业在当地集聚。一方面,随着区域经济活动的不断集中,潜在出口企业和已出口企业能够通过信息共享以及示范效应节省出口成本,降低企业出口的失败风险并提高企业参与出口的积极性,增加企业选择出口的可能;另一方面,企业集聚也加强了企业间的交流协作与技术溢出,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与平均生产成本,使企业可以将更多的要素投入技术研发当中,从而促进技术进步,提高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因此,本文提出假设2:市场规模通过促进企业集聚对制造业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产生正向影响。

产业结构合理化能够反映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当经济处于非均衡状态时,随着本地市场规模的扩大,企业数量逐渐增多,企业间竞争压力增大将会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而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会使得产品价值链的中高端劳动生产率提升幅度超过其他制造业行业[10];同时,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各种生产要素不能在地区间充分自由流动,产业产值比例上升将超过就业比例,使得本地区制造业结构趋于不合理。另外,政策变化冲击或对经济的其他冲击会影响产业专业化模式,这也会影响就业或增值的部门构成。由于地区市场规模的扩大以及地方政府主导的产业政策会影响某一地区产业结构,造成地区内产业结构失衡以及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影响产业内企业技术创新和生产率的提高,不利于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因此,本文提出假设3:市场规模通过降低产业结构合理性对制造业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产生负向影响。

在市场规模较小时,市场中存在大量闲置要素,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以及企业不断进入市场,企业数量和产品种类也逐渐增加,在现有企业与新进入企业的竞争中,当现有技术被新技术替代时,市场中现有企业的利润将受到影响[11];而新进入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时不会将现有企业利润破坏的外部性内部化,这会激励新进入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在竞争中所产生的创新效应会带动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高。然而,随着本土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并达到一定临界值时,由同质企业间的过度竞争而产生的市场拥挤效应将造成生产要素的供不应求、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低效率企业最终将退出市场。另外,随着研发创新的进一步深入,研发成本也会不断上升,企业间价格竞争逐渐取代技术竞争。不同生产率企业会收取不同的成本加价,生产率较高的大企业会通过价格竞争的方式来维持自身市场地位,逼迫低效率企业退出市场并阻止新企业的进入,企业间的恶性竞争最终也将阻碍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因此,本文提出假设4:市场规模通过影响市场竞争进而对制造业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产生“倒U”型影响。

2 研究设计

2.1 模型构建

本文构建如下计量模型:

其中,esioit为位于城市o的企业i在第t年的出口技术复杂度,dmpot表示城市o在第t年的市场规模,x为企业控制变量,X为城市控制变量,εi、εt分别为企业和年份固定效应。

构建如下中介效应模型:

其中,channel为中介变量。

2.2 变量说明

2.2.1 出口技术复杂度

本文参考Hausmann等(2007)[12]的做法分两步计算企业与省级层面出口技术复杂度。

计算产品层面的出口技术复杂度(prody):

其中,xckt为c国家或地区k产品在第t年的出口额,Xct为c国家或地区在第t年的总出口额,pgdpct为c国家或地区在第t年的实际人均GDP。

将企业各产品出口(xikt)与企业总出口(Xit)的比值作为权重对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进行加权来计算企业层面出口技术复杂度(esi):

2.2.2 市场规模

本文参考韩峰等(2020)[3]的做法使用国内市场潜力指数(dmp)来反映不同城市以及城市间需求因素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Ivt表示城市v对各种产品在第t年的消费支出,以市辖区GDP表示;V为城市数目;dov为城市o与城市v之间的距离,以百度地图测算的两城市间公路距离来衡量;doo为城市自身距离;So为市辖区面积。

2.2.3 中介变量

(1)企业集聚(agg),采用制造业企业数量取对数来衡量企业集聚程度。

(2)产业结构偏离度(indrs),本文借鉴傅元海等(2014)[10]的做法计算产业结构偏离度,产业结构偏离度指数越高,表明该地区产业结构越不合理,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j表示行业,Qojt和Lojt为城市o行业j第t年的制造业销售产值和从业人数;Qot和Lot为城市o第t年的制造业销售总销售产值和总就业人数。

(3)产业竞争(hhi),使用企业销售收入(saleojit)计算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指数值越低,表明产业竞争程度越高,计算公式如下:

2.2.4 控制变量

本文在使用城市-企业层面数据时,选择以下控制变量:(1)资本密集度(lnkl),用企业固定资产合计与就业人数的比值取对数衡量;(2)企业规模(lnsize),用固定资产年平均净值取对数衡量;(3)企业年龄(age),用当年年份与企业开业年份的差加1 衡量;(4)资金周转率(lnturn),以主营业务收入与总资产的比值取对数表示;(5)制造业劳动力数量(lnlabor),用市辖区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取对数表示;(6)资本存量(lnK),对市辖区每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取对数,K的具体计算公式为Kot=Kot-1+Iot/wt。

为保证数据与结果的时效性,使用省级层面数据进行补充验证,具体控制变量如下:(1)制造业劳动力数量(lnl),用各省份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取对数衡量;(2)资本存量(lnk),计算方式同上文;(3)对外开放程度(open),用进出口总额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来表示;(4)政府支出(gov),使用财政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衡量;(5)经济发展水平(lnpgdp),使用人均GDP取对数衡量;(6)创新水平(lninnov),用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量取对数表示。

2.3 数据来源

本文基于2001—2013 年的中国海关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BACI 数据库以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选取城市-企业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基于2013—2021 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联合国统计数据库,选取我国30个省份(不含西藏和港澳台)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分析。

本文对数据进行如下处理:删除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产品销售收入、工业总产值、从业人数、固定资产净值余额以及资产总计为负或缺失的样本。保留制造业企业数据。考虑到贸易公司的定价策略可能有别于其他生产企业,因此将中国海关数据库中的贸易公司删除。最终将清理后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中国海关数据库合并,得到共521715个样本。

3 实证结果分析

3.1 基准回归结果

表1 汇报了基准模型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本地市场规模与该地区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呈“倒U”型关系,假设1成立。

表1 基准回归结果

3.2 稳健性检验

考虑到基准回归中计算的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没有考量出口产品在质量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性,因此,本文借鉴Xu和Lu(2009)[13]的方法重新计算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表2中列(1)结果显示,市场规模与制造业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倒U”型关系依然显著;同时,参考Mayer 等(2014)[14]的做法用GDP作为市场规模的代理变量,结果如列(2)所示,结果依然显著;由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在2007年前后对企业的统计口径进行了调整,因此,本文仅对样本区间2001—2006 年进行回归,表2 中列(3)显示结果依然显著呈“倒U”型关系;剔除主营业务收入小于2000万元的样本以保证统计口径一致,结果如列(4)所示,结果依然显著。

表2 稳健性检验

3.3 内生性检验

本文基准回归估计的是宏观变量对微观企业层面变量的影响,两者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较弱;同时,为了进一步缓解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选择除本地区外其他地区市场规模的平均值及平均值的平方项作为该地区市场规模的工具变量。表3结果显示,本地市场规模与该地区制造业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的“倒U”型关系依然显著,为验证工具变量的有效性,本文进一步进行了不可识别检验和弱工具变量检验,结果证明所选工具变量是合适的。

表3 内生性检验

3.4 分样本检验

3.4.1 按行业要素密集度划分

本文参考陈丰龙和徐康宁(2012)[15]的方法将企业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结果如表4 所示。可以看出,本地市场规模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影响显著为负,对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影响呈“倒U”型,而对该地区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影响显著为正。这证明本地市场规模对于以高端市场需求为目标的企业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对于中低端企业来说,地区市场规模在前期会促进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但随着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企业间过度竞争占据主导地位,市场规模的扩大反而会阻碍企业技术创新,使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下降。

表4 分样本检验:行业密集度

3.4.2 按企业所有制划分

本文根据企业的控股情况将样本企业分为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估计结果如表5 所示。可以看出,地区市场规模与非国有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依然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但对国有企业的影响并不显著,说明本地市场规模与该地区国有制造业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可能并无显著关系。

表5 分样本检验:企业所有制

3.5 机制分析

(1)本地市场规模通过企业集聚对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机制检验结果如表6 列(1)所示,本土市场规模对制造业企业集聚有正向促进作用,证明了市场规模越大,越能吸引企业在该地区集聚。列(2)结果表明,企业能够通过信息共享效应与企业示范效应带动企业间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假设2成立。

表6 机制检验

(2)本地市场规模通过产业结构对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机制检验结果如表6 列(3)所示,本地市场规模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偏离度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本地市场规模的扩大将会导致地区产业产值比例与就业比例失调,降低产业结构的合理性;而表6 列(4)表明产业结构合理性的降低将会影响地区资源配置效率,进而导致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下降,假设3成立。

(3)本地市场规模通过产业竞争对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机制检验结果如表6 列(5)所示,本地市场规模与产业竞争之间呈“U 型”关系。原因是当市场规模较小时,本地市场规模扩大会增加企业间竞争压力,激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以保证生存。随着市场继续扩张,企业间过度竞争导致企业成本上升,阻碍低效率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使低效率企业退出市场[4]。具有一定市场份额的企业也会采取降价策略来减弱竞争程度。表6列(6)估计结果表明,产业竞争能够促进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上升,假设4成立。

3.6 进一步分析

为进一步保证结论的时效性,本文使用2013—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基准回归分析,结果如表7 所示,其结论依然成立。考虑到结果可能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本文进一步剔除2020年及之后的年份进行回归,同时,参考解学梅和朱琪玮(2021)[16]的方法,采用市场化指数(dmpl)替换解释变量进行回归,结果依然显著。

表7 省级面板数据回归分析

4 结论与启示

本文从城市-企业层面验证了本地市场规模与本地制造业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本地市场规模与本地制造业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呈“倒U”型关系,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分样本检验发现,本地市场规模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具有负向影响,对技术密集型企业具有正向影响,对资本密集型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具有“倒U”型影响,对国有企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并无显著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本地市场规模扩大会促进企业集聚并带动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但会加剧产业结构不合理,从而不利于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并通过竞争效应对企业产生“倒U”型影响。进一步从省级层面补充验证发现,市场规模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仍有“倒U”型影响。

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建议:第一,扶持技术密集型企业发展。政府应充分扶持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培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也要适时调整产业结构,保证地区生产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匹配,维护企业间的良性竞争与地区完整的产业体系。第二,促进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升级。劳动密集型企业要尽可能通过企业集聚所形成的信息共享和技术溢出效应进行技术创新,减少对简单劳动力的过度依赖,政府各部门之间应加强协作与整合,为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计划,共同推动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转型升级。第三,加强地区间协调统一合作。地方政府应促进生产要素在各地区的自由流动,减少对产业结构的过度干预,也要注重对市场的实时监管,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秩序,促进企业间良性竞争。

猜你喜欢
复杂度规模竞争
50亿元!目前规模最大的乡村振兴债券发行
一种低复杂度的惯性/GNSS矢量深组合方法
规模之殇
感谢竞争
求图上广探树的时间复杂度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某雷达导51 头中心控制软件圈复杂度分析与改进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
出口技术复杂度研究回顾与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