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斯敏·沃德小说《拾骨》赏析教学探究

2023-10-16 07:22李玉苏万方
广西教育·C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沃德飓风树林

李玉苏 万方

【摘要】本文从文学地理学批评的视角出发,基于地理意象分析杰斯敏·沃德小说《拾骨》中的地理意象与叙事风格,重点分析小说中飓风、树林等地理意象,探讨它们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作用,结合作品中的动物叙事,聚焦饱受贫穷和种族主义压迫的黑人家庭生活,描写美国南方乡村黑人被不断边缘化的生存困境及其在极端恶劣环境下的亲情和韧性。

【关键词】《拾骨》 文学地理学批评 地理意象 地理叙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21-0152-05

杰斯敏·沃德是一位备受赞誉的美国当代非裔女作家。她的小说《拾骨》和《歌唱吧,未葬者,歌唱吧》分别获得了2011年和2017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成为目前为止唯一两次获此殊荣的美国女作家。沃德的作品深受众多学者和读者的赞誉,被《出版者周刊》誉为“美国文学的新声音”。其中,《拾骨》是根据作者成长环境——密西西比州一个名为德莱尔(Delisle)的黑人小镇而写成的小说,从一位14岁的黑人女孩伊丝·巴蒂斯特的视角,讲述了一家人在卡特里娜飓风前后12天所经历的故事,展现了当代美国南方乡村黑人真实生活的面貌。《拾骨》是大学开设的选修课中的一篇小说,学生在鉴赏这篇小说时,往往对“飓风”“树林”“琪娜”这三个意象感到不好理解,对小说中的“家庭”的描写又感到比较杂乱,因此往往把握不住小说的主题。笔者查阅了相关文献,发现我国对《拾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叙事手法方面,包括薄淑艳、马亚莉(2012)的写实主义,马亚莉(2013)的小镇情结,张龙艳(2019)和何新敏、周培(2020)的性别与种族,张文雯(2020)的动物书写,缪珂静(2021)的生态批评,黄漪澜、林元富(2022)的空间研究,等等,这些研究对部分本科生来说还是有点深奥。因此笔者试从文学地理批评的角度引导学生去赏析这篇小说。

邹建军教授(2020)认为,“文学地理学批评有别于西方的‘地理批评’,是由中国本土学者提出并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文学批评理论”。该批评的研究对象是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因素所呈现的意义,旨在探究地理与文学之间的内在联系。该批评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方法,研究作家如何通过文本中所建构的空间来对自己生长的真实地理空间进行重构、再现和超越,而地理意象研究是文学地理批评的一种常见研究方法。邹建军教授和周亚芬教授指出:“从本质上来看,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所有物质形态的东西都是意象。”杰斯敏·沃德的小说背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目前出版的三部小说都是以作者生活的德莱尔小镇为原型创作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杰斯敏·沃德的地理基因,地理基因逐渐塑造并形成了沃德小说“残酷叙事”的写作风格。因此,本文将运用文学地理学批评对沃德的小说《拾骨》进行深入分析,基于地理意象和动物叙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国南部小镇的贫穷现状以及黑人在自然灾害中表现出的亲情和韧性——小说的主题。

一、飓风——毁灭与重生的并存

飓风,小说《拾骨》中的主要地理意象,象征着毁灭与重生。学生阅读到有关飓风的描写时往往停留在字面上,看到的是飓风给小镇带来的灾难性毁灭,却没有看到它的另一面,它要毁灭“陈腐”让人获得重生。虽然这是痛苦的,但却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因此飓风之后小镇又开始了新的生活,这其实表征了人们不屈的品质。沃德在小说中生动地描述了美国南部墨西哥湾小镇多次受到飓风毁灭性破坏的情景,如1969年的那场飓风,“导致很多人家破人亡,人们已无力去寻找并埋葬亲人的尸骨,只能躺在自己房子的地基上,帐篷下,他们无力骑车或走路数英里去寻找水源、食物,无力为废除种族隔离制度而抗争”。另一次,主人公伊丝听母亲讲述她小时候经历的超级飓风卡米尔,描述了那股腐烂的气味和尸体的景象,“海滩上、大街上、树林里,到处都横着新新旧旧的尸体。约瑟夫外公在院子里发现一具闪着光亮的尸骨,衣服和皮肉都已被水冲得一无所剩,但闻起来还是臭气熏天,像牙齿在嘴里腐烂的味道”。这些表征的是毁灭的结果,说明灾难的巨大。

作者沃德是卡特里娜飓风的亲历者和幸存者,飓风、水灾、浮尸以及流离失所给作者造成了难以磨灭的创伤,她针对灾难过后政府和媒体不加缘由地对饱受饥饿和疾病折磨的黑人横加指责的行为感到非常愤怒。“当绝望的黑人开始掠夺商店寻找物资时,媒体将他们描绘成病态的罪犯”。沃德在接受《巴黎评论》采访时,对白人社会给予黑人受难者的漠视和误解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她表示,一些人“谴责留下来以及风暴过后返回密西西比海湾沿岸的幸存者,我对此感到愤怒。我写了这场风暴,因为我对它从公众意识中消失的方式感到不满”。沃德的谈话,既透露出政府和主流话语对黑人因为极端贫困行动受限无法自行逃离的现实问题的回避,又反映了白人对黑人故土难离的情感和他处又难以安身的现状的无视与不解,同时还表达了作者对灾难过后,黑人处境并未改变却又逐渐被边缘化、被遗忘的深深忧虑。飓风、种族主义的烙印两者叠加,加剧了黑人的悲惨命运;自然与人为共谋,使黑人群体始终生活在危险、充满敌意的环境之中。至此我们看到飓风在小说中象征的毁灭有两个意象:一是飓风带来的自然灾难;二是美国政府漠视黑人群体,不提前疏离和及时救援而带来的“灾难”——给受灾者留下了深刻的伤痛,他们不得不在贫困和不平等的背景下挣扎着生存,或者说重生。当学生理解到这个意蕴时,学生的思路就打开了,也就会从新的角度理解“飓风”。沃德的小说《拾骨》是以此重唤社会对美国南方黑人偏远社区的关注,希望他们的生活得到改善。

从飓风表征的“重生”來看。当卡特里娜飓风来临时,主人公伊丝感到无比恐惧和脆弱。当洪水即将淹没伊丝家的房子时,她几乎控制不住内心的恐惧感。当洪水即将淹没屋顶时,伊丝害怕地跳入水中,“飓风残酷的大手将我包裹。我滑行了一段路程,落到最粗的树枝上,树枝撞到我的身体,水桶咣当一声,我已经无法呼吸,眼泪也涌出来”。此刻,求生的欲望在伊丝脑海中翻滚,“我卖力蹬腿,到水面上换气,但飓风迎面拍过来,把我仰面拍到水里”“我拼命地蹬腿、划水,但只能保证头部在水面上”。在一次次的绝望中,伊丝坚守着活下去的信念,“婴儿,我想道。于是我更加拼命地划水,像在参加跑步比赛,试图保持头部在水面上”。伊丝从恐惧到挣扎,充分展现了她强烈的求生欲望和责任感。主人公伊丝和她的家人都存活了下来,他们在这场灾难中共同度过了艰难的时光,他们对生命的珍惜也更加强烈。这些描写反映了人性中的坚毅,在灾难中挣扎,在挣扎中生存,这种感悟不正是“重生”吗?

在教学中,教师应特别给学生指出,作者在《拾骨》中以旁观者的身份,以冷静而近似绝情的笔触,描述了卡特里娜飓风的肆虐侵袭、人物濒临死亡的绝境以及灾难过后满目疮痍的场景,人物在经历劫难之后依然挣扎求生。如此残酷的叙述风格,并非作者铁石心肠,恰恰相反,是源于对家乡的深切关注和对黑人同胞的关爱。“我意识到,如果我要承担起书写家乡的责任,残酷叙事就是我所需要的。我不能磨钝棱角去爱上我作品中的人物,并且放过他们。生活不会放过我们”。作者的感悟给我们更深的思考,当我们面对灾难时,我们不能仅接受毁灭,我们应该获得重生,这才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原因。

二、树林——自由与危险的代表

学生对“文学地理批评”感到比较抽象,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具象的物来诠释“文学地理”。在《拾骨》中,什么才是地理的具象物呢?很显然,树林是《拾骨》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地理标志。小说以密西西比州的乡间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名为荒木镇的地方,这是主人公伊丝一家生活的地方,是在被树林环绕的一片洼地之中。密西西比州的海岸线被茂密的树林和沼泽所覆盖,为小说提供了特殊的自然环境。小说中的树林景象展现了海岸地区的独特美景,同时也反映了当地的地理特征。从作者的笔触中森林表征什么呢?树林象征自由和危险。

在小说中树林象征着自由,这与伊丝渴望自由的心理状态相呼应。在小说中,处处可见树林的景色。白天,“樹林之中,动物在山谷的影子间穿梭而过。鸟儿鸣叫着,飞越一道道阳光”。傍晚时分,“天空在我们头顶绽放出美丽的色彩,随着太阳从树林间落下,天空的颜色像被水冲刷过,慢慢淡去,先是变白,随后变黄,最后一片漆黑”。晚上,“树上的蝉鸣如阵雨,在黑漆漆的树林里传出一阵阵声浪”。伊丝常和兄弟们一起去树林里打猎和采集食物。有时候,伊丝在树林里捡鸡蛋,找朋友一起游泳,会碰到斯奇在训练琪娜攻击,或是模拟打斗场景。对伊丝和他的兄弟们来说,树林是他们的天堂,他们感受到了自由的气息和与自然相处的乐趣,这让他们感到欣慰和满足。

在小说中树林也象征着危险,这与伊丝内心深处的恐惧和不安相呼应。在伊丝和斯奇塔偷东西的场景中,他们被白人家谷仓的场主吓坏了,场主的那只狗泰斯特在他们身后穷追不舍,还伴随着枪响。另外,兰德尔在操作拖拉机不当的情况下,导致父亲的手指被压断,伊丝和兄弟们“抄近路往医院赶,途中穿过几英里的树林、稀稀落落的房屋,车灯照到几只负鼠,它们在黑暗中蹿动,又渐渐落在我们后面”。此时,伊丝担心父亲的血流不止,将要面临死亡,树林的黑暗衬托了伊丝恐惧与不安。树林里处处有危险,还会遇到狼。在小说中,伊丝还多次提到自己对妊娠的疑虑和恐惧。在她眼中,森林也是一个充满生命和力量的地方,与自己身体的变化过程相似。伊丝一直倾心于曼尼,甚至怀了他的孩子,但曼尼从未正眼看过她,也不承认孩子是他的。伊丝感到愤怒和绝望,“‘孩子会帮我证明的。’我尖叫道,‘它会帮我证明的!’我的尖叫声未落就被大风无情地卷走,卷进了松树林,任其消亡”。对伊丝来说,森林既是她追求自由之地,又是留给她创伤的危险之地。在小说中,沃德对自然和动物的描述充满感性和想象力,透露出伊丝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尊重,这成为了她内心世界的一部分。

文学地理学批评认为,“某一作家的成长与某一作品的产生,往往与特定的自然山水存在必然的联系”。在杰斯敏·沃德的小说《拾骨》中,作者能够巧妙而有力地运用地理意象,将自然环境和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紧密联系,同时突显了人类在极端环境下展现的生存智慧和韧性,以及亲情纽带的力量,这一切都与作者对自身成长之地的爱与恨息息相关。沃德在回忆录《我们收获的男人》中,对生活的德莱尔小镇做了介绍,早期的定居者称之为“狼城”(Wolf Town),似乎暗示着某种不为人知的、时刻隐匿的危险。回忆录讲述了与作者关系亲密的五个黑人的死亡,其中包括作者最爱的弟弟。五人死亡的原因或是因为吸毒,或是被枪杀,或是车祸,等等。亲人的逝去,缺乏安全感的生存环境,让作者痛苦、焦虑,渴望逃离,但是背井离乡又让作者无时无刻不恋家,渴望归乡。“我梦到母亲房子周围的树林,它们被夷为平地,被烧毁,我知道我对于故乡有太多的恨,因为那里的种族主义、不平等和贫穷,这就是我离开的原因,但即便如此,我依然爱着它”。正是这种相互矛盾的故乡情感,滋养着作者,塑造和形成了作者的地理基因,使作者以历史的、现实的、梦幻的叙事刻画了一个自然野性、沉寂落寞、绝望与希望并存、令其爱恨交织的南方小镇。教师要引导学生,考察作家的出生地与成长地,了解作品产生的特定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美国南方乡村持续蔓延的种族主义,使作者选择了残酷叙事的表现风格,以此凸显黑人的现实处境,表达关注黑人命运的紧迫感。

三、琪娜——勇气与坚韧的象征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赏析时,应该告诉学生“文学地理批评”指征的不只是“地理”中的物,比如河海、山川、树林、草地,等等,它也包含小说中的“非地理的物”,并通过这些物来激活地理中的物。小说中的比特犬琪娜正是“非地理的物”,是“地理”中的“催化剂”,它激活了小说的画面。在小说中,它是勇气与坚韧的象征,也反映了主人公伊丝内心的力量、无畏精神以及面对困境时的坚强与决心。琪娜是一只强壮而凶猛的狗,被誉为大洼地比特犬中的佼佼者,因为它总能制服其他比特犬,让它们屈服于它的强势之下。在小说中,伊丝陪着斯奇塔去牧场的白人家谷仓偷东西,被主人家的狗泰斯特发现。琪娜出现后,以其强大的斗志和勇气,展现了出色的斗犬技能。泰斯特看见它的时候还在咆哮,但是这会儿已经缩成一团,惊声尖叫。琪娜咬住泰斯特,“弓起后背,低下头,像是整个身子都压住那只狗,看上去就像又要生狗崽一样。泰斯特的叫声转变成更为凄厉的惊叫。琪娜已经咬住了泰斯特的脖子”。这时候琪娜正用獠牙咬住那只狗,把它咬得不住呻吟,拼命挣扎,脖子上在流血。琪娜的勇气还表现在一次生了五个狗崽,哺乳期仍然参加了斗犬比赛。沃德对琪娜在斗犬场上的表现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述,采用“冲、咬、扑、甩、压、啃”等动作对基诺身体的各个部位“脸、大腿、脖颈、皮毛、后背、侧脸、耳朵、肩膀、乳房、胸口、脖子”等进攻,场面血腥、残忍、血肉模糊、不忍直视。在斗犬中,琪娜瞬间变成火焰,发挥了超能力,“它将头向后一甩,像是在吸入氧气一样积聚力量,然后一下子扑上去,咬住基洛的脖子。它用力压在基洛身上,就像一团炽热的爱之火焰,开始舔舐”。琪娜跳到了基洛的头顶,肩膀仍被基洛咬着,但琪娜并不在意。尽管基洛在它身下挣扎,琪娜仍然继续啃咬。所有这些细节充分展现了琪娜的斗志和勇气,而最终火焰胜过了水。这些描写从表面上看是讲琪娜的斗志和勇气,其实暗含着主人公伊丝刚毅的性格、坚韧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心。

作品中的斗狗叙事,源自作者早年在家乡德莱尔小镇的生活经历。沃德多次在访谈和回忆录《我们收获的男人》一书中都提到了黑人社区养狗、斗狗的习惯,以及狗与人之间的故事。斗狗是当地黑人社区的一种文化,黑人斗狗通常会为了荣誉、为炫耀权力而非赌博赢钱,其表现出的野性与暴力也呼应了黑人现实生活的冲突、野蛮的一面。这种地域性的文化和精神对沃德创作影响极大,他将狗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斗狗的血腥与暴力、狗与人关联的同构性、黑人身上的野蛮精神完美诠释出来。在小说《拾骨》中,作者通过对比特犬琪娜的动物叙事力图颠覆物种主义话语和种族主义话语。小说中的动物与黑人具有同构性,二者“同构的历史与文化是指两者在南方地区共同被他者化的境遇”。看似作品中斗狗时的野蛮、血腥迎合了黑人动物化的主流话语,但是事实上作者重新定义和颠覆了“野蛮”的意义和形象。作品中的比特犬琪娜桀骜不驯、疯狂战斗、永不放弃,这是黑人社区斗犬的生活方式,也是黑人的求生之道。“我们在大洼地上都是野蛮人”。自称“野蛮人”是一种自嘲,也是一种对被疏远、被边缘化处境的一种傲视,是野蛮精神让黑人在危机四伏、充满敌意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数次幸存下来,挺过了飓风,经受住了种族主义的压迫。在这里,作者巧妙地通过琪娜和斗狗来表现黑人社会顽强、不屈的品质。

琪娜是主人公伊丝的真实写照,在小说中伊丝也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困难,如性别歧视、贫穷、爱情以及自身身体的困境,但她在面对这些困难时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同时也表现出了对生命的渴望、对爱情的追求以及对家庭的责任感。尽管伊丝的父亲常常表现出对她和她的兄弟们抚养方面的漠不关心,不把她当作一个女孩看待,但伊丝仍然坚守着作为家中女儿的责任,甚至扮演起了妻子和母亲的角色,负责照顾父亲、哥哥和弟弟的饮食起居。她像妈妈一样去收集鸡蛋;当兰德尔打篮球受伤时,伊丝帮他包扎伤口;斯奇塔给琪娜打虫子,伊丝一直帮他照顾琪娜;给朱尼尔弄吃的,还协助父亲修理卡車。在作者的眼里,伊丝的坚韧和执着向人们展示了生命中强大的力量。在面对曼尼的欺骗,伊丝勇敢面对一切,体现了她对生命的态度、对亲情的理解以及对未来的展望。这个其实也是回应了“飓风”这个小说意象中的“重生”之意,因此教师在解读这些内容时,要适时引导学生学会从整体上把握小说的主题;让学生知道,在鉴赏小说时,前后联系、上下联动,才能比较全面地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

四、家庭——贫穷、亲情的写照

小说《拾骨》的核心还是讲家庭生活,讲人本身。它只是通过飓风、森林、琪娜等“地理具象”来反映黑人社会的生活情态。学生在欣赏这部小说时,常常感到有点凌乱,看不到家庭这条主线,因此也就没有准确把握这个主题——亲情。杰斯敏·沃德的小说聚焦于边缘化的黑人家庭生活,描写的主要人物是生活在美国南部的黑人穷人。《拾骨》中有很多小镇环境和家庭生活条件的描述。巴蒂斯特一家住在一个拥挤破旧的房子里,“房子的墙壁非常薄,不隔音,墙缝处已经有墙皮剥落”。还有伊丝母亲在世的时候,“院子到处是敞开前盖的空车,卸下发动机的这些汽车空壳子摆在那里,就像刮掉了肉的动物骨头”。从远处看,“我们的房子看上去呈锈黄色,几乎被橡树全部挡住,又是在垃圾堆后面,看着歪歪斜斜的。水泥砖垛也是沙土的颜色”。此外,小说中还有多处描写巴蒂斯特一家的贫困,比如送给朱尼尔生日礼物的黑白花澡盆,“是爸爸收废铁时从垃圾堆里捡回来的”,就连伊丝父亲的卡车也破旧不堪,“父亲在卡车下扭动身体,卡车就像院子里的一片狼藉:陈旧的冰箱、看似沾有辣椒酱的蛋黄酱、拆卸下来的发动机零件、一台老旧的洗衣机,其摇杆像手动打蛋器一样”。这些场景生动地描绘了巴蒂斯特一家贫穷的现实。小说中的房子、浴盆、浴缸、卡车等细节,无不传递着家庭贫穷的形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吃托普牌方便面:要么加点汤水和几段香肠,然后把汤汁沥干后变成辣味面条;要么干吃,味道有点像饼干”。在飓风来临之前准备的食物也以沙丁鱼、肉酱罐头为主。就连在父亲手指断后,他吃的也只是鸡肉汤面、面包、饼干。最好的情况仅仅是伊丝和兄弟们在小镇周围的沼泽地钓鱼和在树林里打猎,享用一顿美味的烤松鼠。他们的衣着也很朴素,伊丝穿着男性的衣服,“我翻了翻抽屉,找出一件黑色T恤和一条黑色篮球短裤。这条裤子是兰德尔穿小了给我的,上面原本印着圣凯瑟琳高中的标识,事实上说明这条裤子是别人的篮球训练服,是他偷来的”。朱尼尔则穿着黄灰相间的短裤,裤腿一直盖到小腿;斯奇塔在游泳时穿着松松垮垮的四角内裤,橡皮筋都露出来了;父亲的T恤腋窝、脖颈和后背几块地方,都已经变黑了。尽管巴蒂斯蒂一家比较贫困,但对于他们来说,家是唯一的避风港,是他们在灾难来临时可以依靠的地方,同时也是他们栖身之所和自我认同的源泉。家不仅是伊丝一家人的生活场所,而且是他们互相扶持、支持和抚慰的精神寄托。尽管这个家很简陋,但在伊丝和她的兄弟们一起修缮屋顶、准备飓风来临的食物等场景中,展现了他们共同努力的情景,传递家庭成员之间互相扶持的温馨。家代表着伊丝与她家人之间紧密的关系和相互依存的情感,传达出家庭成员之间深厚的亲情。在家人面临大自然的种种挑战时,这个家是他们生存和互相扶持的地方。这种对灾难的描写,对灾难后的生活变化的描写,让人感觉到这个家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把亲情放在第一位,都保持做人的风骨。说明灾难无法击垮这样的家庭,哪怕是毁灭性的飓风也能让他们获得重生。

此外,教师要告诉学生,文学赏析要善于旁征博引,联系各种信息去理解作者在作品中的隐含的意义。如在2012年的一次访谈中,在被问及小说中的家庭原型以及是否认识这些人物时,沃德回答其书写的那些人是和她一起长大的,大多数人是劳动阶层,有一些家庭是完整的,但有很多家庭不是。作品中黑人贫穷家庭生活的叙述也是南方乡村黑人真实生存困境的写照,沃德了解社区黑人家庭生活的不幸、琐碎、冲突与困顿,也亲历和见证了家庭成员之间互相支撑、共度卡特里娜飓风劫难的危机时刻,是亲情的力量让他们敢于直面危险,共同应对一切苦难,守护着彼此的安全。正如作品中的巴蒂斯特一家,在面对卡特里娜飓风时相互扶持,团结一心,最终脱险。2018年,在接受《卫报》采访时,沃德曾说过,“生活就是一场飓风”,现在的密西西比州,黑人“毒品上瘾、世代贫困,深受奴隶制、种族隔离、私刑以及顽固种族主义遗留问题的影响”。在她看来,对在密西西比州生活的黑人来说就是场灾难。“生活不会放过我书写的这些人,所以我觉得放过这些人物是不诚实的”,这也是沃德在《拾骨》当中选择残酷叙事的原因,力求真实地呈现南方黑人群体形象和家庭生活,强化种族主义压迫和黑人野蛮精神的主题,同时彰显亲情的可贵。本文基于飓风、树林等地理意象,充分探讨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思想和情感之间的紧密关系;结合动物叙事,揭示黑人被视为他者、被排斥的现实困境,也道出了黑人的野蛮精神。南方小镇的地理环境和作者生活经历,以及作者对小镇人和事的观察和美国南方持久的种族主义影响等共同塑造了作者的地理意识,并影响着作者的创作风格,使作者得以在作品中创造出一个意境深刻、情感深厚的文学世界,带给读者独特的阅读体验和情感共鸣。

参考文献

[1]薄淑艳,马亚莉.美国女作家杰斯敏·沃德小说《拯救骨肉》的写实主义[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

[2]马亚莉.“美国文学的新声音”:论杰斯敏·沃德的小镇情结[J].当代作家评论,2013(4).

[3]张龙艳.顺从、反抗与自由:《拯救骨头》中的女性身体与主体性建构[J].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0).

[4]何新敏,周培.身份困惑与伦理选择:杰斯名·沃德对美国非裔人命运的伦理思考[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

[5]张文雯.论杰丝米妮·瓦德《拾骨》中的动物叙事[J].当代外国文学,2020(41).

[6]缪珂静.模糊的主客体界限:浅析杰斯敏·沃德的生态诗学[J].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7).

[7]黄漪澜,林元富.危机·偏离·幻觉:杰斯敏·沃德小说中的汽车异托邦书写[J].当代外国文学,2022(43).

[8]邹建军.文学地理学的开创性与中外文学研究[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20(5).

[9]邹建军,周亚芬.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十个关键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4).

[10]杰丝米妮·瓦德著.拾骨[M].付垚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

注:本文系2022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文学地理学批评视域下杰斯敏·沃德的美国南方乡村书写研究”(2022WW003,主持人:万方)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玉苏(1974— ),广西宾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现就职于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英语教育;万方(1988— ),通讯作者,河南信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现就职于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英语教育。

(责编 卢建龙)

猜你喜欢
沃德飓风树林
飓风来袭
克罗地亚沃德年高跟鞋赛跑比赛
秋天的树林
在树林里捉迷藏
2009-2018沃德十佳发动机十年盘点
赤子沃德 开启中国新纪元
沃德 全面启动中国市场
雨后的树林
揭开杀手真面目
疯狂的“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