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沟作业安全防护技术和装置研究

2023-10-17 01:59杨晓华汪从敏叶夏明
电器工业 2023年10期
关键词:爬梯电缆沟盖板

杨晓华 汪从敏 王 亮 彭 亮 张 浩 张 俊 叶夏明

(1.宁波送变电建设有限工程甬城配电网建设分公司 2.国网宁波供电公司)

0 引言

目前,现有的管道走廊技术已得到普遍应用,在中国,电缆沟仍然是水、电、气、通信等方面的主要应用领域。由于受城市地质条件的制约,燃气、电力、供水管道之间不能形成单独的沟渠,管道常常会彼此交错。如果水管受到损伤,将会渗透到其他管线,造成严重的安全风险。当遇到火源时,很容易发生爆炸,在维修井盖或其他接头处向地面泄漏,对行人的安全构成很大的威胁。

1 电缆的概述以及目的和意义

电缆的操作维护工作量大,电缆检查维护时必须将电缆罩打开,以便进入电缆井或沟槽。在封闭的、狭窄的空间内,如电缆沟、电缆通道等,存在着有毒、有害的气体,对人体造成危害;电缆在维护时,有时会要求电缆抬高、挪动或暂时吊挂,如果工人用手或肩去抓住或托住,非常吃力,而且不安全;另外,在电缆隧道中作业的作业人员,一旦出现事故,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所以该工程已开发出一种能探测有毒气体,送风,人工支撑,后备防护的设备。本工程设备的推广使用,既能保障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又能提高工作的工作效率。

随着电缆线建设的迅速发展,电缆的维护和使用工作量越来越大,电缆的检查和维护必须打开电缆盖,以便在电缆井中或沟槽中进行检查和维护。宁波电力公司的电力线缆中心维护和管理超过1000 多千米,电力线路的运行安全关系到整个城市的供电安全,因此,运维和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电缆沟、电缆通道等封闭的空间,可以确保电缆的正常使用,但在封闭的情况下,尤其是混合电缆走廊,更容易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所以在使用后,要对其进行快速的检查,以确保其安全和可靠。近年来,在深基坑等封闭的有限空间内工作,发生多起中毒致死的事件。为避免在这种封闭的环境下进行工作,由于缺少及时的监测和通风,造成人员中毒、缺氧等事故,在进入电缆沟或电缆通道之前,不但要打开盖板,而且要进行检查。

目前的电缆沟盖板比较厚,每一根都有800 公斤重,需要借助大型机器来搬运。但由于大型机器的协同工作成本高、工作地点多、工作效率低;而用人工来搬运,不仅困难,而且非常吃力,有安全隐患,有的还会导致盖板的损伤,因此需要抓取、举、移的吊装机构。电缆在维护中,有时会要求电缆抬高、挪动或暂时吊挂,如果工人用手或肩去抓住或托住,既困难又危险。在特定深度下工作的操作人员,应采取备用保护措施,并应设置备用保护带轮提升或电气提升。为了确保电缆沟的安全运行,必须开发专门的盖板升降设备、气体探测设备、电缆升降悬挂机构以及操作人员紧急救援或备用防护设备。该工程的主要成果实现了顶板的升降、及时的探测、电缆的悬吊和人员的紧急保护等,所以只要装置安装方便、操作简单,一定会得到电力电缆运行维护人员的青睐和认可。

工程实施后,可有效地提升线路维修工作的效率,缩短停电时间,防止电力损耗;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保护,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防止安全事故。

目前国内还没有找到与该工程有关的设备,只有类似的产品,比如福州电业局,开发了一种用于电缆盖板的液压起重设备,它的起重机构是以液压千斤顶为起重机构,并配有起重框架来完成。宁夏维修公司曾在承重梁上,与起重丝杆相结合,再用四条提升绳索将索具的原有孔环钩住,从而提升机盖。另外,还有一项专利技术,就是将升降与移动结合起来,通过螺旋升降机,将轨道与滚轮连接起来,这种技术与前面两种技术相比有很大的突破,可以进行升降和移位,但在功能上不能满足本项目全部想解决技术需求。该项目既要解决吊装、位移等问题,又要实现对有害气体的快速探测,又可作为后备保护、承载支撑等功能。

2 工程的设计和实现的问题

该工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开发一种能快速装配、快速送风、攀爬防护、后备防护、应急救援的新型电缆作业设备。

首先对常见电缆沟、电缆井的布局、尺寸、深度进行调查,确定结构、检测、送风、承载、防护等具体技术指标,为后续工程的实施提供依据和技术指标。

其次,根据电缆沟和电缆井的形状和尺寸,设计出能够迅速装配好的受力框架,考虑到储存、运输和搬运的方便。

最后,利用专用的快速夹具,将铝合金圆管和方管迅速组装起来,形成承载和安装其他功能构件的框架。如图1 所示。

根据安全结构,在显而易见的地方设置有毒气体探测主机,便于操作观察,探测探针必须在操作人员进入之前进入有限空间、密闭空间进行探测,所以探测探针固定在直立爬梯的下端。毒气探测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气体探测设备,它能对各种有毒气体和有害气体进行探测,并能对各种气体进行实时报警。

考虑到进出沟、井内的便利与安全,本工程设计了一种硬式爬梯,该设备以环氧树脂绝缘圆管为主柱,并考虑到重量轻而特制的铝合金脚钉,为了便于运输,将绝缘主柱与内置圆管对接,内置圆管对接能保证连接可靠,还能保证管内畅通便于送风。由于垂直爬梯悬吊在圆形管道上,容易摇摆,所以采用横向排列的铝合金方钢管吊起。

为确保作业空间的安全性,根据有限空间、密闭空间作业的要求,设置送风设备,本工程设备选择与电动送风器相匹配,但由于现场多一根送风管道会对现场作业造成不便,同时也会造成运输不便,经项目负责人提出,与爬梯的主柱、绝缘圆管进行集成。

在井下作业时,应采取紧急救援措施,在受力框架上设置电力绞车,以便对电缆沟和电缆井中的工作人员进行紧急应变。这种电动绞车还可以在维修电缆时,帮助吊索悬挂,电缆盖板打开等。为了保证作业空间的安全,根据有限空间、密闭空间作业的要求需要配置送风装置,项目装置选配电动送风器,考虑现场多一根送风管会影响现场作业,且储运也麻烦,经项目负责人要求和爬梯的主柱绝缘圆管一体化设计,因此结合爬梯主柱管进行融合设计。如图2 所示。

图2 融合设计图

3 关键的技术分析

通过该工程的研究,可以有效地提高电缆沟施工的安全保护能力,防止事故的发生。主要的创新与技术包括:

项目总体目标及成果,可对进入电缆沟的工作人员在进入密闭空间之前,进行有害气体的探测,设置送风装置以预防中毒;为下井作业人员设置安全的梯子,配备速度差自动控制装置,以避免攀爬和跌落;为便于电缆沟(井)中的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小型的工作平台。

本项目装置采用电动送风管道与悬空爬梯结合的结构,既能确保人员在进入之前能及时送风,也能防止送风管道对工作造成影响。

本装置采用快速装配的方法,利用快速的卡合机将管子迅速的装配在一起,形成一个受力的框架,便于设备的运输和搬运,同时也便于现场的迅速装配。

4 项目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分析

4.1 项目研究的基本原则概述

该工程的理论基础是目前有关建筑、安全工器具的设计、制作及《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等相关规定。

4.2 项目研究的理论基础或实际基础

该课题的研究内容包括从工程中的吊顶、气体检测、后备防护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按照现行有关设备的设计、生产标准制定整体方案,并对现有的电缆盖板进行优化,以提高其安全性、可靠性和施工的便利性。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是针对电缆维护人员的实践经验和需要,改变以往手工开启、挪动电缆盖板的费时、不安全的作业方式。

4.3 本课题的重点与难点

电缆沟施工的安全防护框架,可在电缆罩附近迅速装配,既可完成800kg 的大型箱体的抓取、移位,又具有检测有害气体、悬挂电缆、设置人员后备保护的作用,关键在于,保护结构必须按照标准构件的要求,快速装配,并可根据电缆罩的不同而灵活调节,这是工程的重点和难点。设备所要抓住的电缆盖板规格不一,电缆盖板吊装抓具的安装孔或扣环不一致,使夹具机构的设计变得困难,这是本课题的重点。在构架上应设置操作人员的后备保护机制,以便工作人员在电缆沟槽或隧道中出现事故时迅速进行救援,减少事故的损失。备用装置不会对员工的工作造成影响,紧急情况下可以迅速提高,是该工程的核心技术。

对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探测时,必须在电缆沟深处进行探测,并能迅速发出测试结果,并根据现场工作的特点进行重新设计。

5 项目研究的主要目标内容及计划和结果

5.1 工程研究的内容

开发适用于电缆沟施工现场的快速装配作业安全保护框架,能够适应各种规格的电缆罩板;开发适用于电缆沟工作的有毒有害气体的快速探测技术,并对其进行实时、快速的信息传输和预警;开发适用于缆索罩的升降、移动、锁定的机械装置;为电缆连接的维护和操作人员的备用保护机构的设计。在对电缆罩进行设计和生产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

5.2 执行计划

该工程的目的是开发一种能迅速装配、进行起吊、移位、检测和防护的新型电缆作业设备。首先,在调查了解常见电缆罩的有关尺寸及载荷需求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抓取、移位、检测、送风、承载、防护等技术指标,从而为后续的设计工作提供参考。其次设计抓取、移位机构,根据方便、轻量化的需要,选用液压或螺旋提升机构,完成提升、移位机构的设计方案后,再考虑适合于电缆沟宽度、长度调整的负荷构型,最后进行快速装配和调整机构的设计。框架的结构是标准的,通过快速的连接或固定装置进行装配。另外根据安全框架的要求,设计了可伸缩的操作者,用于抓取有毒有害气体的探测设备,以达到快速分层的目的。在该安全框架内设有辅助悬挂装置及备用保护装置,以便于对电缆连接等进行检查或维护,并可为紧急情况下的紧急情况提供机械支援。

5.3 预期的目标和结果

实施电缆沟作业的安全支架,可在电缆维修作业场所迅速装配;在电缆盖打开后,能够对电缆沟进行快速的气体探测;实现各类电缆罩的快速抓取功能,避免手动操作的危险;完成电缆吊起、移位和操作人员的后备保护。

5.4 技术要点小结

该设备具备检测有毒气体、辅助下电缆沟(井)防护、应急救援、辅助作业等作用。本装置整体框架结构为铝合金圆管、方管,采用快速夹具组装成受力框架,以达到相应功能。配置的有毒有害气体检测设备,能够对密闭空间、有限空间、电缆沟、电缆井等环境中的有害气体进行检测,并能迅速发出警报。本设计的绝缘主柱爬梯为绝缘材料,并达到了静力测试的要求,其整体和梯级静载荷为2200N,并与内置套管对接,对接处采用脚钉定位,配置的脚钉全部采用铝合金加工而成。送风设备为电动送风设备,送风设备设置在受力框架的下端水平横梁上,送风管道与爬梯的主柱绝缘管集成在一起。使用功率120W 的电扇,与直径为45mm 的圆形管道相结合,确保了工作环境的安全。工作平台采用脚钉固定,便于调整安装高度,方便操作人员操作。后备和紧急救援设备,配备速差自动控制和电动绞盘,可对出入电缆沟的人员进行防护,并能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进行抢救。速度差自动控制装置的额定工作负荷是100kg,而电动绞车负荷是200kg。

6 结束语

该工程设备的技术能够保证电缆沟、电缆井内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符合密闭空间和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防护要求,值得进一步推广,希望能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其功能,同时考虑到大规模推广的需要,进行产业化研究。因此,在对线缆维护的过程中,要加大对线缆控制系统的监控力度,保障整个系统正常运行,促使电力线缆维护技术的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爬梯电缆沟盖板
不规则防辐射盖板施工技术在核电项目的创新应用
变电站电缆沟代运维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2.5D触摸屏盖板玻璃翘曲控制技术
梳棉机用固定盖板针布发展趋势探讨
半挂车机械爬梯装置的设计与研究
高大平房仓入仓斜爬梯改进后的优势与缺点
输电线路上落导线稳固式爬梯的研制
梳棉机回转盖板运转方向与盖板选型研究
会平爬梯车
遇水沟和电缆沟时接触网基础的特殊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