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之光

2023-10-18 09:17殷会荻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3年9期
关键词:文本解读初中语文

摘 要:追问会启发学生对一些问题“多想一想”,以及思考可以沿着怎样的路径进行。很多时候,学生的回答可能并不在教师预设的范围之内,教师若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顺势追问,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会让师生之间的交流氛围更真实,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更理想的课堂状态,应该是学生自己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然后激起更多学生的追问和探究兴趣,共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更多。

关键词:初中语文;追问;文本解读

课堂上,师生之间的问答是常态。但是,有一种“常态”令人不安,那就是: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常常点一点头,说一句 “很好”,就不做他言了。“很好”——好在哪里?这个“很好”的回答中,是不是还有能够激起学生思考的更多有价值的东西?我总觉得,师生不能只是满足于“完成了”问答,特别是教师,还需要多想一想。如果能借助追问,引导学生往前走一走,可能一节课就被盘活了;更重要的是,追问会启发学生对一些问题“多想一想”,以及思考可以沿着怎样的路径进行。课堂上适时的追问就像一道光芒,能驱散沉闷,映射出无数精彩的风景。

学习杜甫的《春望》,我引导学生从标题入手,讨论了几个问题:“从标题看,这首诗主要在写什么?”“说起‘春天’这个季节,你们会想到怎样的景象?” 之后,我追问道:“我很想知道,你们了解的长安城,特别是盛唐时期的长安城,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对于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因为他们有的读过相关书籍,有的看过电影或电视剧,或多或少都能说出一些自己的“长安印象”。能够让学生调动已有经验的讨论,往往会很热烈。有人说,从小说《长安十二时辰》里得知,那时候的长安城里有好多人,不但有中国人,还有外国人。有人說,看过电影《妖猫传》后发现,长安城里有美丽的建筑、宽阔的街道、鳞次栉比的店铺、各国的商品,还有很多庆祝节日的活动,比如花车游行。还有人说,很多外国人在这里做生意或定居,甚至做官,跟中国人成为很好的朋友。李白的一首诗《哭晁衡》就是诗人以为自己的日本朋友阿倍仲麻吕沉船而死,在悲痛之中所写。里面有两句诗很美也很令人伤心:“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我继续问:“现在再来看,在杜甫的笔下,安史之乱之后的春天,长安又变成了什么样子?”

学生的表情不再那么兴奋,甚至有些凝重。我看得出,他们已经自觉地将战前与战后的长安进行比较,而这种比较,让后者更加触目惊心。他们说,“国破山河在”这句话,让人想到“山河破碎风飘絮”,即使山河还在,也是风雨飘摇,朝不保夕。他们说,“城春草木深”这句话,让人想到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偌大的长安城里十室九空,只剩乱草树木疯长。

我趁机又追问了一句:“草木疯长,狐兔乱窜,人去哪儿了?”

学生的脸色更加严肃。他们有的说,可能很多人都被乱军杀死了;还有的说,幸运的人是逃走了吧。我继续问:“逃出城,就安全了吗?”他们想了一会儿,摇头不语。我知道,对于那些战乱中普通人的惨状的想象,他们不忍多说。

我又问:如果在“烽火连三月”这一句后面再补一句话,你们会补什么?是“涌现出一大批战斗英雄”吗?最后,得到赞同最多的答案是这样的:“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颠沛流离。”

在这节课上,一系列的追问,促使学生调动起自己的生活以及阅读经验,既还原了战前长安城的繁华美丽,也还原了诗人所“望”之处十室九空、满眼荒凉的惨状。两相比较,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诗人身处其中的沉痛,更对战争的残酷感同身受——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战争就意味着“城春草木深”,意味着“家书抵万金”,意味着“白头搔更短”,也许,还意味着“妻子像禽兽,行止依林阻”。我相信,从语言文字入手,抽丝剥茧地层层追问,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关注到人类处境这样的大问题,对于学生建立“普通人”的视角,培养家国情怀,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很多时候,学生的回答可能并不在教师预设的范围之内,教师若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顺势追问,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会让师生之间的交流氛围更真实,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一次读陆游的诗《游山西村》,我让学生先看旁边的配图,问他们看到了什么。一个学生说:“我看到了很多树。”我问:“是什么样子的树?”一个学生说:“落光了叶子的树。”另一个学生说:“我也看到了树,是还没有长出新叶的树。”两个学生的说法听上去差不多,其他学生也并未在意。但是,我发现,他们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于是,我便继续问,这两种说法哪种更贴合诗意。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注意。他们再次仔细阅读诗歌以及注释,并进行了讨论,认为“没有长出新叶的树”的说法更好些,因为这首诗中有一句“箫鼓追随春社近”。对于“春社”,文下注释里说,这是立春之后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的仪式。由此推断,“春天还没有长出新叶的树”的说法更合理。上述问答,可以说是一种情境。如果我没有抓住两个学生表达的细微差别继续追问,可能就不会有学生再次细读文本和注释。而关于“春社”的理解,他们也只是满足于机械记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对语言的敏感性,就是在教师这样有意识的引导中,在这样真实的情境中,点点滴滴地培养出来的。

在课堂上,聪明的教师可能经常在想:学生此时在想什么?他们马上要做些什么?我该做些什么?教师能否做到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作出及时和适当的反应,决定了这节课上师生对话能否深入下去,对作品进行更深一层的解读。

教学《迢迢牵牛星》,我让学生先“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大意”。从学生的表述中,我发现一个意外的现象,对于这首诗的第一二句,很多学生几乎都是这样说的:

那遥远的牵牛星,那皎洁明亮的织女星。

然而,原文是“皎皎河汉女”,而不是“皎皎织女星”。我知道,一些学生只是关注了原文而没有注意文下注释。经我提醒,学生发现,文下注释中对“河汉”解释为“银河”。我说:“那么,问题就来了。结合注释,如果按照字面理解,这句话就该解释成‘那皎洁的银河女啊’才对。”学生都笑了,大概是觉得我的说法听上去太荒谬了。我追问:“那么,我们该拿这个‘河汉’怎么办呢?”

这个问题让他们很有兴趣。有的说,可以这样表达:在银河边的织女星。我问:“意思是织女离河近,牛郎离河远?”他们想了一下,摇头。也有的说:“如果说‘牵牛星和织女星之间隔着一条银河’怎么样?”大家纷纷表示同意。之后,我又问:“牛郎星和织女星隔着一条银河,这是事实,如果诗人只是叙述这个事实,感觉就像在写科研报告,就不是作诗了。假如需要加一句话‘这两颗星让我想到……’你们怎么接?”学生说:“想到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立刻有学生补充:“想到牛郎织女那悲伤的爱情故事。”还有学生直接替诗人发感慨:“因为他们的故事,我也想到自己思念的人,见不到她,好悲伤啊。”

这节课到最后,有学生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这首诗到底是男人还是女人写的。学生开始争论,有人觉得这是男性的视角,因为诗里写的织女柔美勤劳,对自己的爱人那么思念,那么深情,是理想的妻子或者女朋友。有人说这首诗是女性的视角,因为诗歌将女性的心理写得很细腻,如果不是女性,很难体会。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让我很意外,但是,直觉告诉我,这很有意思。我建议他们找一点证据,写一写自己的观点,下周上课来一场辩论,看谁能说得有理有据。后面的一节课,我真的调整了教学计划,将复习课变成了辩论课。尽管最终谁也无法说服谁,但是,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出的表达热情值得珍视。

也许,更理想的课堂状态,应该是学生自己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然后激起更多学生的追问和探究兴趣,共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更多。这就好比是师生一起铺设台阶,互相引领着一步一步往上走,然后,共同欣赏美丽的风景。对此,我经常满怀期待。

(殷会荻,上海市民办立达中学。)

猜你喜欢
文本解读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把握解读“维”“度”,感悟文本精髓
文本解读不能忽视语言品味过程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